Home

│  歷史報區  │  訂閱電子報  │ 

諾貝爾獎背後的物理思考:黎璧賢談AI與物理跨領域探索
撰稿 / 洪佳如(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黎璧賢現為國立中央大學物理學系講座教授,於1983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後,於美國匹茲堡大學先後取得物理碩士與博士學位。自1992年於國立中央大學物理學系任職以來,於臺灣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與中華民國物理學會會士的榮譽肯定。黎璧賢的研究範疇廣泛,在生物物理方面主要為研究一般生物系統的理論模型,以及細胞內及細胞相互作用的動力學問題;軟物質方面主要...
運用人工智慧,開啟蛋白質研究新紀元—專訪吳昆峯副研究員
撰稿 / 朱舢樺(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分別授予David Baker、Demis Hassabis和John M. Jumper。David Baker利用電腦設計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全新蛋白質,Demis Hassabis 和 John M. Jumper則開發了革命性的蛋白質結構預測軟體AlphaFold。在臺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昆峯同樣致力於蛋白質設計與結構研究,他運用這些突破性技術,成功設計出新冠病毒的前驅藥物...

 

2025年中國化學會高雄分會年會報導
2025/01/10
中國化學會高雄分會年會於114年1月10日全天舉行,地點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主題為「學術產業鏈結」,主要是提供一個增進學術、產業、教育全面相互交流新穎資訊的平台。當天超過300位化學相關各領域,包含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電子材料、特用化學品、生醫材料、產業經濟、化學教育、綠能永續、化學作業安全等等之國內外專家、學者與學生參與聚會。...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研究所吳天鳴教授團隊研究成果
撰稿 / 吳天鳴教授、科學推展中心
水在地球表面有豐富資源,也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元素之一。水與一般的液體相比較,在過冷卻狀態時有許多奇特的物理性質,其隨溫度下降的熱力學行為又是如何呢?我們清楚瞭解這些奇特物理性質的原因嗎?物質的熔點與沸點是由熱力學決定...

 

──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吳昆峯副研究員團隊研究成果
撰稿 / 朱舢樺(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蛋白質是構成生命的基石,幾乎參與了所有生物體內的重要活動。透過設計蛋白質,可以實現如新藥開發等多樣化應用。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吳昆峯副研究員團隊致力於解析蛋白質的構型與穩定度以及蛋白質設計,研究團隊針對設計泛素變異體所採用的兩種不同方法:循理性設計與人工智慧設計...

 

── 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沈川洲國家講座教授團隊研究成果
撰稿 / 黃愷翊(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回溯人類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因考古紀錄的時間與空間限制,讓我們常常錯估了環境變遷對人類文化發展的影響以及人類為因應其變化所帶來的改變。其中一個案例在密克羅尼西亞首都波納佩島東部海岸,有座名為南馬都爾(Nan Madol)的廢棄古城,曾為紹德雷爾王朝 (Saudeleur Dynasty) 之都,因王朝滅亡而被棄用...

 

── 國立政治大學統計學系翁久幸教授團隊研究成果
撰稿 / 翁久幸教授、科學推展中心
Elo 評級系統是許多國際賽事使用之排名系統 。包括US Chess Federation (USCF), World Chess Federation (FIDE), 許多競賽如圍棋、足球、籃球,以及線上遊戲等等,都使用Elo 系統或是根據Elo做調整之評分系統。然而對於網球比賽這種有紅土(clay)、草地(grass)、硬地(hard)等不同比賽場地的運動,選手可能在不同場地的實力表現有所不同,也可能有特別擅長的場地...

 

 

      
中華電投資E2A 亞美新海纜,佈局 AI、強化網路韌性
@ Technews
中華電信稍早宣布投資全新海底電纜系統「E2A」,這條全長約 12,500 公里的跨太平洋光纖網路由中華電信(CHT)...

訊連科技攜手微星科技亮相2024資訊月暨臺灣教育科技展!打造AI全齡應用新生活
@ Inside
宣布參加2024資訊月暨臺灣教育科技展,以「邁向AI新生活」的年度主題響應本次盛會。展覽於11月14日至11月17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

水的雙液態形態終獲證實:深度神經網路揭示液-液臨界點| 明日科學
@ 明日科學
科學家首次利用深度神經網路,成功繪製出水的「液-液臨界點」相圖,證實水在極端低溫高壓下可同時存在兩種不同液態形式...

巴西AI人工智慧大會促進台巴兩國科技合作
@ 中央社
「Edge AI人工智慧大會」日前於巴西聖保羅舉行,匯聚台灣及巴西科技業專家及菁英,共同探討Edge AI如何加速產業變革,台灣廠商...

溫室氣體不只讓地球暖化,還會讓更多的衛星掉不下來、增加在空中碰撞的危險
@ T客邦
全球暖化不僅改變地球,也正在重塑太空環境。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由於溫室氣體將熱量困於對流層(大氣層與地球距離最低的部分),導致增溫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