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歷史報區  │  訂閱電子報  │ 

採訪 ‧ 撰稿 / 朱富國 (科學推展中心主編)
 
0403震災後,停泊於臺灣南北各地不同母港的國家研究船隊,所展現出之快速組織動員力,以及運用各自不同的專業與「科學力」,厚實未來災防工作基礎的企圖心,可謂顛覆了研究船多從事偏靜態學術調查的刻板印象。「這次研究工作最主要的意義並非是發現偉大的科學成果,而是代表科學家對社會的關心與責任。當發生重大地質災害時,除了救災人員與政府決策官員外,科學家也能從不同面向提供協助。」新海研3號研究船團隊表示

 

 

國科會與內政部簽署「臺灣永續空間規劃」合作瞭解備忘錄
 
202443日花蓮發生規模達7.2級強烈地震,除了重新喚醒國人對於土地防災減災的強烈需求與危機意識,更凸顯出積極引進科學技術的創新應用研究,以加速推動環境敏感地區管理、國土災後復育、都市計畫乃至於國土空間永續發展規劃的迫切性。

巧合的是,就在花蓮強震發生的前一日,國科會與內政部正好完成「臺灣空間永續規劃」合作瞭解備忘錄簽署儀式,希望能將國科會和學術界所積累的豐沛研究能量,與內政部國土空間管理的實務經驗進行整合,透過跨部會協力合作和資源串聯互享,共同推動臺灣國土的前瞻治理工作。

 

── 中央大學王士榮副教授團隊研究成果
撰稿 / 朱舢樺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臺灣在2023年時名列全球前20名缺水國家,為解決水資源缺乏的問題,國立中央大學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用於多孔介質的多相流(包含海水和淡水)地下水模型,因而發現桃園市新屋海岸帶地下水出流量非常巨大,每年出流量高達1億公噸,相當半座石門水庫容量

 

 

── 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胡欽評副教授團隊研究成果
撰稿 / 張鳳吟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快速電波爆(FRB)近幾年受到天文學界的廣泛關注,關於FRB的理論超過數十種,磁星(magnetar)便是其中一種可能選項。彰化師大胡欽評副教授與其參與的國際合作團隊近期曾運用無線電波與X射線多波段技術,針對SGR 1935+2154磁星進行密集觀測,朝向解開FRB之謎邁出重要的一步

 

 

── 中正大學機械工程系張國恩教授、化學暨生物化學系周禮君特聘教授團隊研究成果
撰稿 / 何郁庭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敗血症黃金治療時間僅6小時,中正大學張國恩教授與周禮君特聘教授研究團隊,成功開發靈敏快速且低成本的敗血症檢測方法,不僅曾獲2021年未來科技獎精準健康(醫材&防疫科技)類獎項,2024年該團隊亦將成果發表於《Nano Letters》期刊,並榮登當期期刊封面 

 

 

 

      
台灣首發表自研AI機器狗,盼年底學會爬樓梯投入送餐
@ Technews 
台大郭重顯教授團隊發表首款自主研發 AI 機器狗,分為居家型及工作型,期以更低成本協助傳產、服務業缺工困境...

 

AI超耗電,讓「能源管理」成當務之急
@ INSIDE
運行人工智慧任務所需的能源已經在加速成長,2028 年人工智慧使用的電力可能比 2021 年冰島整個國家使用的電力還要多...

 

全球首個量子導航系統測試!目標解決GPS易受干擾的弱點

@ INSIDE
新系統是由飛機運送一組冷卻至攝氏 -273 度的原子,透過量測作用於量子疊加態原子的慣性力,直接測量出飛機的方向和加速度...

 

科學家發明出能夠殺死細菌的透明銅塗層
@ 明日科學
觸控螢幕有了新抗菌武器:一種名為「透明納米結構銅表面」的創新銅塗層,已被證實兩小時內能殺死99.9%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氣候變遷導致高山溪流金屬濃度上升
@ 明日科學
一項研究發現,隨著冰川融化,科羅拉多高山溪流中的金屬濃度也在上升,這對當地生態系統和社區供水造成潛在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