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耶魯法學院(Yale Law School)和全國亞太裔美國律師協會(National Asian Pacific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NAPABA)曾於2017年發表《亞美法律人的圖像(A Portrait of Asian Americans in the Law)》(以下將簡稱為1.0報告),透過焦點訪談與問卷調查來描繪出亞裔美國法律人的樣貌,包括:就讀法學院的亞美人比例;擔任法官助理、法官或法學研究者的亞美人比例;亞美法律人對自己職涯懷有的期望或曾遇見的障礙;亞美法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這份報告將聚光燈打到法律人群體中鮮少被看見的亞裔美國人,勾勒出他們就學與就業的過程,也讓我們能將之與既有的法律人研究比較,進一步詢問種族如何影響身作法律人的經驗?
2022年,由美國律師基金會(American Bar Foundation)與全國亞太裔美國律師協會發表《亞美法律人的圖像2.0》,這份報告更聚焦於亞美法律人社群遭遇的困難,以及可能的解方。受訪的律師當中,性別分布為:60%自我認同為女性,39%自我認同為男性,1%為二元性別以外的認同;受訪律師的詳細族裔主要是以下的詳細分佈情形:42%為中國裔律師,20%為韓裔律師,11%為日本億裔律師,10%為台灣裔律師,9%為菲律賓裔律師,7%為印度裔律師,5%為越南裔律師。因此,這份報告可瞭解亞(華)裔法律人近年在美國發展現狀。
本期電子報將簡單整理2.0報告的幾個重要發現,以供讀者了解與反思種族與法律人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