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歷史學報》計畫於2024年6月出版「視覺性:現代藝術史與科學史之間的多重導體」專號,由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劉巧楣教授籌劃主編。關於本專號的規劃構想及目的說明如下:
歷史學作為過去與現在之間的對話管道,其研究路徑的更新是所有史家的共同關切與任務,因此當代史學的內涵處於不斷形塑的動態變化,賦予史家們寬廣的反思場域。近年人文與自然科學領域對於視覺性(visuality)日益關注與運用,呼應著當代的科技創新與影像傳播大趨,成為藝術史與科學史之間連結與對話的導體(conductor),構成新穎的史學研究途徑,頗能驅動史學與相關跨領域的教研反思。
2024年6月由劉巧楣教授籌畫的專號主題:「視覺性:現代藝術史與科學史之間的多重導體」,即是企圖擴充史學研究空間與邊界的新嘗試。一般普遍以主觀性/客觀性區分藝術史與科學史的不同,唯若以長時期(longue durée)變化來看,文藝復興時代到18世紀實是藝術與科學密切互動的時期,到19世紀晚期兩者才分道揚鑣,此一現象反映著知識建構模式與文化基礎的變動。
然而,在實質的研究工作中,藝術史與科學史皆運用視覺材料,關注視覺認知的描述與解釋,同時運用符號、語言或與文字的能量,結合多重認知途徑而構成批判性的知識內涵。藝術史與科學史也同時關注社會階層、歷史行動者/演員的能動性關係重組,乃至文化場域的移動。舉例而言,繪本、畫刊、諷刺畫的教育功能或輿論傳播,或如自然史家的旅行採集、遊記、收藏展示、圖繪紀錄,在在凸顯知識建構的路線遠遠超越現有研究的邊界,並可以牽引出數量驚人而且精彩的旅行、人生故事、人力資源以及社會網絡。
歷經1970年代以來藝術社會史、性別史、視覺文化等視角的開拓之後,藝術史上仍有大量視覺材料有待重新追索其類型與課題,例如從光學探討歐洲藝術內涵的新取徑;或者現代藝術的前衛創新脈絡中,透過繪畫色彩的研究兼顧藝術性與科學原理;又或如晚近注意人與動物圖像之間的關係等等。而1980年代以後科學史/科技史蔚為史學的重大領域,更透過科學創新或延續的模式反思人文社會的發展,日益重視科學圖像的文化基礎。例如風景畫與地景、造景之間的互動如何影響人類對於環境的認知與探索的課題,或者浪漫主義畫家轉譯地質學的發現於畫作。又如16世紀以來的動植物自然史圖繪兼具知識建構與視覺創新的雙重功能,相應地,科學史/科技史日益重視科學圖像的客觀性與文化基礎之間的關係。而19世紀的自然史探索與進化論辯論尤其扮演關鍵角色,包括達爾文的動植物演化論述、華萊士注目的馬來群島蛾蝶與鳥類物種,乃至郇和(Robert Swinhoe)的福爾摩沙動植物觀察,都借助精彩的圖繪,其中不乏運用彩色圖版的物種解說。
由上述研究進展可見,借助藝術史與科學史的跨領域探索,史學不僅得以展現多向度的動態視角,更可深入解釋各區域文化之間的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多重連結。本期專號歡迎相關跨領域的研究成果,包含藝術史、建築史、視覺文化、自然史、科學史、醫療史、生物學史、生物地理學、環境與地理學等,都有助於史學的開拓創新,持續我們對於史學邊界與變遷的反思。
本專號歡迎學界方家賜稿,文稿以中、英文為主。投稿者請依本刊〈稿約〉和〈撰稿格式〉撰寫。
截稿日為 2024 年 1 月 31 日,
投稿信箱 ntuhistin@ntu.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