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人:曹希君、陳維振、吳凡宇、林城聿
撰稿人:陳維振
受訪者簡介:
呂紹理老師,現任臺大歷史系教授、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政大歷史系博士班畢業,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史、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城市史,近年逐漸轉向環境史、生物學史等領域。
【學思歷程篇】
反思生活與時間:探問歷史為何物的學思歷程
回首勾選大學考試志願時,僅填入各校的歷史系作為志願,呂紹理老師講起當年對就讀歷史學系的期待與想像,同老師希望從學問為人生際遇解惑的意圖有關。「當時最大的刺激是中美斷交,畢竟我們從小就接受黨國教育裡中美友誼『天長地久』的論述,這件事讓我感到非常困惑,察覺到實際的中美關係並不是過去所學的那樣,因此我想在歷史系找到答案。」
求學過程中,老師並非對歷史抱持一成不變的思考態度。一大觸動老師的記憶是:曾有來自社科院的朋友向老師詢問歷史學的方法為何,老師思考後,竟發現好像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可以回答。「社會科學各領域都有他們的理論、方法或原理,歷史學雖然在1970年代後因應學術界挑戰,發展出一套方法論,但核心的關懷至今仍眾說紛紜。」大三時,老師原秉持對中美斷交持續性的關懷,而想報考政治所,卻發覺當代國家體制所發展出的政治學理論很難應用在過去的史實,因此重新開始思考歷史學對自己的意義。
如今老師向我們篤定:在大學畢業後得到了啟發──當兵時,老師從 Marc Bloch 所著之《史家的技藝》中讀得:「歷史是研究人在時間中的一門學問」,這句話點醒老師認知過去一種全新的可能性。「『過去』並非時間的全部。歷史學一直在探問過去,卻沒有人討論背後的時間概念,比如它是在什麼脈絡之中產生的。」
由此,老師一直心存時間概念的課題,並在讀博士班時切實地用社會史、文化史等非哲學的角度來實踐對時間的研究。「當時翻日治時期報紙時,有一則資料引起我的注意,即六月十日『時的紀念日』。日本殖民政府為什麼要推動這樣的紀念日?其背後的建構意涵讓我感到非常好奇,因此我決定做該領域的研究。」80年代,臺灣史研究尚處在剛起步的階段,對日治時期的研究面向更是單薄,老師雖因此得到很大的發揮空間,卻常常在調閱資料時碰壁,只得自行走一條路。最終老師完成論文《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以社會構成的視角,談論當代的時間制度何以....(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生會學術部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