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Vol.104 發刊

目次

實踐者群像
作者 / 周睦怡(「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推動與協調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與在地伙伴一起化困境為助力,成為彼此宇宙力量的維俐!(上)

在心態的調整上,維俐覺得要捨棄追求完美這件事情。一開始進計畫時,就曾經因為不是自己犯的錯卻需要去跟社區伙伴道歉,後來又陸續幾次因為計畫人員工作時所產生的誤會而去向社區溝通和善後。起初她的內心很掙扎,認為又不是自己犯錯。但一位熟悉來龍去脈的居民跟維俐說,透過這些事情,妳學到了承擔。維俐聽了頓時醒悟,心中的糾結也就化解了。她了解到過去只需要為自己負責,承擔自己的決定和行為,把份內工作做好就好,而現在承擔的不只是自己而是更多。居民的那句話給維俐很大的啟發,她體悟到「丟掉自己」,指的是不會只聚焦在自己,還要考量到更多人,亦即一起工作的團隊伙伴以及一起合作的社區伙伴

社會創新.行動中
作者 / 廖瑞君(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專任助理)

媽媽真實的樣貌你看見了嗎?——從手作導覽到媽咪療癒工作坊(上)

你心目中的「媽媽」是什麼形象呢?過往總是歌頌母親「犧牲奉獻」的形象,無形中成為許多女性的桎梏。東海人社團隊在深耕臺中中區時,意外發現場域中具備許多女性特質的議題,於是便以女性議題為軸線,串聯起各組既有的關切主題,並藉由導覽、工作坊、沙龍等活動,打造讓女性參與者能夠自在訴說、傾聽彼此的療癒環境。

社會創新.行動中
作者 / 卓欣儀(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專任助理)

記社群移工劇場:海的彼方與遠方(上)

「海的彼方,是生活著的此處,也是日夜思念的遠方家鄉。」東海人社團隊自與臺中中區關注移工議題的社群合作的移工戲劇工作坊,帶領移工將自身故事經歷轉化創作成戲劇舞蹈作品,不僅呈現其生命故事與文化,同時顯現民眾劇場強調自我覺察及發聲對話的特性。在公共場域進行演出,則是嘗試拓展大眾對於移工的想像、創造彼此的對話空間,從中理解她們的處境並關注移工議題,讓更多人看見異質群體的多重面貌。

社會創新.行動中
作者 / 蘇瑾珮(暨南國際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學生)

埔里好市多,大家相揪踅:埔里第三市場展覽記事簿

在「地方知識建構的方法」課程中,暨大許蕙玟老師帶領學生學習資料庫運用技能,並透過實際訪談與調查,探索第三市場的在地知識。為了有效運用採集而來的多元資料,課程設計了以展覽作為成果展現和議題溝通的方式。展覽名稱取為「埔里好市多,大家相揪踅」,內容正是以第一市場至第三市場的歷史脈絡為主,結合了第三市場地圖、食農教育、環保概念、未來展望等主題,運用市場內部的閒置攤位,展出第三市場甚少人知的故事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