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輯部
因應疫情,一年一度的杜鵑花節改由線上進行,本系系學會準備了豐富完整的資訊來跟大家介紹物理治療系,也會在3/12進行線上直播,希望藉由此機會,讓大眾與高中學弟妹們更認識物理治療!到底物理治療在做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整個直播內容分成5個部分,會先介紹課程內容,包含課程的特色,物理治療的專業等,也會有未來出路,以及高中學弟妹們需要怎樣的特質,還有入學管道及學習資源等等,也會由系上學長姐來為大家解答疑問,最完整的資訊,都會在直播中一次提供給大家!
在開始介紹之前,先讓我們思考一些問題:
Q: 物理治療是什麼?
A: 物理治療Physical therapy簡單來說就是人體動作的研究。同時也是一門利用非侵入性的技術預防、鑑別、評估、治療提升大家生活品質的醫療專業。
Q:物理治療分幾科?
A:從生理系統層面可以分為骨科、神經、小兒、心肺(骨神小心)四大科。
Q:物理治療有哪些手法?
看到這邊,是不是對物理治療的世界激起了濃烈的興趣,那就別錯過這次杜鵑花節的線上直播,以及台大物理治療系粉絲專頁的資訊!
直播資訊:
時間:3/12 (六)14:30~15:30 直播網頁:臺大杜鵑花。
物理治療學系 粉絲專頁 歡迎大家準時上線收看!有任何問題也可以私訊台大物理治療系的粉絲專頁,期待所有對物理治療有熱忱的新鮮人的加入!
作者:王淑芬主任
啟動運動模式接受混沌擁抱未知
六年制教育升級的變動與疫情帶來的改變是過去一年的寫照。面對新的充滿未知混沌看似混亂的一年一起來關心臺大杜鵑花節,介紹物理治療師是人體動作的專家。還有物理治療學系參與各樣運動新與表現。 鼓勵自及啟動運動模式,接受混沌,擁抱未知,成為新的生活常模。混沌中有危機也充滿轉機,保留生活空間以運動儲存體力,為未來的機會預作準備。
面對各樣混沌和未知,我們一起建立安全而願意嘗試的運動環境
讓我們願意跨出舒適圈,面對害怕,害怕衝突,勇敢面對自己的軟弱,以運動強健,擴大成長的空間。
以運動儲存肌力的全民策略因應高齡浪潮帶來的衝擊
面對全球高齡浪潮,不僅是建造長照機構,建立居家系統,也需要提升高齡者的活動力和肌力,才能提高生活品質。醫療系統中減少被動的治療支出,增加主動性的治療給付,可以導向以運動儲存肌力的治療模式。保險系統中以試辦以穿戴裝置運動習慣或運動記錄評核保費的機制,引導民眾建立運動習慣以節省保險及醫療支出。職場中的工作者,也需要保持工作效能和預防工作傷害,讓工作效能及工作年限可以提升及延長。年輕族群早就已經養成健身風潮,可以鼓勵健康促進的同時,預防運動傷害,正確的運動觀念和運動模式可以成為大學通識或是國民義務教育的一環,讓正確的運動觀念及預防運動傷害的觀念提早紮根。
持續運動維持動態張力與壓力平衡成為一致性高可信賴的人
艱難時刻更容易辨認核心價值:家人親友平安健康,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運動時可以先穩定基本原則以支撐壓力,在張力平衡穩動中變化張力產生活動,協調身體各肌群及系統,協同完成動作任務。在運動挑戰中瞭解自己,謙卑感恩。運動可以更多認識自己,察覺個人需要,建立與人連結。運動建立活動自主性,運動時接受自己的不完全及有限制,以紀律減少現實和理想的落差,運動能發展個人的特色和能力,減少依賴,充分表達自己的特性。
以與人運動為基礎建構人際及社會穩定
運動經驗應用於人際:與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奔跑,一起挑戰目標。與不同意見人相處時,尋找共通點,減少歧見偏見,辨認共同基本價值觀,尋求協同觀點,維持人際張力互動的流暢和平衡。以一致性持久表現建立信任關係。鼓勵大家於生活預留空間,鍛鍊體力肌力耐力,熟練自身的動作協調,預備因應環境變化與衝擊,面對變動時,持續性協調調度因應各樣變化,創造未來機會。
作者:傅凱琳
在辦這次大復盃的過程中真的發生了很多事,一下碰到疫情不曉得會不會停辦;一下醫體借去打疫苗只能被迫換場地;一下因換場地找的桌球場不合格,只好趕快找別的。導致大家在辦事上面都遇到了很多困難,但還好都一一解決了!很感謝有那麼多夥伴給予協助,一起度過這些難關。一個大活動辦起來一定會有一些聲音(抱怨的聲音),但這次大復盃是我覺得辦起來沒那麼不開心的活動!看到成果之後感覺心情滿不錯的,也藉由這個活動又接觸到了很多人,學到了很多事,更感受到了很多溫暖。下次如果還要再辦一次類似的活動,問我要不要幫忙我當然還是會再三考慮啦,但是這次經驗至少不會是讓我拒絕下一次的理由! (作者係本系B08大學部學生)
作者:江恩宇
因為疫情睽違了兩年,也是我大學生涯中第一次參加大復盃的賽事,這次大復盃是全員到齊,從大一到大六,甚至還有兩位校隊甲一球員稚荃跟秉杰的強力增援。 第一天小組賽面對的是中國醫物治,由於高醫退賽,因此我們採三戰兩勝制決定晉級球隊。對方陣中多半為中國醫甲二與甲三校隊的球員,甚至還有校隊隊長,實力堅強。不過靠著杰哥的帶領我們還是順利的拿下二連勝與晉級的門票。 第二天的賽程,由於我們抽到種子隊序,所以我們與已經戰過一輪的成大對決。成大過去是大復盃的常勝軍,靠著體資生同時是校隊主力在上一次大復盃擊敗我們拿下冠軍。這次對面陣中雖然沒有了上次的那位體資生,但還是有許多也是校隊的球員,一開始戰況有些膠著,不過我們最終仍順利贏球。最後的冠軍賽我們對上義守大學。整場比賽有來有回,比分十分接近,義守大學強悍的球風使我們的進攻陷入僵局,不過同樣的我們也利用防守拼勁,沒有讓對方佔到便宜。最後一分鐘我們仍然落後4分,但在大六學長林稚荃關鍵的45度角三分彈命中,比賽來到一分差距。這時防守上出了失誤,好在對方兩罰盡沒。而到了進攻端大一新生吳允戎也逮到罰球線上的機會將比分追平。此時場上又出現令人莫名的哨音,好在義守罰球都沒有把握住,最後的進攻籃板也未能擺進,常規賽結束,比賽進入延長階段。 延長賽雙方都沒有在對方身上討到便宜,一直到蔡秉杰靠著強大的切入破壞力吸引防守後,傳給了前面罰進關鍵球的吳允戎在籃下擺進關鍵的兩分。防守端則靠著對面罰球失準又拿下一城,最後在全場鼓噪下蔡秉杰穩穩拿下最後兩罰奠定勝基,台大拿下了睽違多年的大復盃冠軍,也將榮耀留在自家主場。 這次非常感謝主辦的物職治體育部和全體工人,能將因疫情睽違多年的大復盃復活,讓全台物職語治的學生能透過運動賽事進行交流。 (作者係本系B08大學部學生)
作者:蕭郁靜
進入台大研究所之後,我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鄭素芳教授的研究室,跟教授學習如何照護高風險的嬰幼兒。在大學及實習期間,很可惜地我並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小小的巴掌仙子,這樣的專業領域對我而言相當陌生,相關背景知識也不充足,我雖然有興趣卻不知道如何要踏出學習的第一步。就在此時,研究室的學姊推薦我閱讀由素芳老師撰寫的書籍『與巴掌仙子共舞』的第一版,以及最近發售的第二版本。這兩本書融合了素芳老師多年的臨床經驗,介紹嬰幼兒照護的相關資訊,書中的詞彙淺顯易懂不艱澀,內容充實且實用,不僅讓物理治療師可以有效率地學習如何照護嬰幼兒,也造福了眾多迎接新生命的新手爸媽,讓他們在面對嬰幼兒時不再手足無措。 『與巴掌仙子共舞』發行第一版後獲得讀者們熱烈的迴響,老師便開始積極的規劃第二版本的發行,她邀請富有嬰幼兒餵食經驗的臨床物理治療師加入編輯團隊,增添了餵食相關的資訊後後發售了第二版本。書籍中除了文字的資訊,也附上許多生動的圖片以及相關的教學影片,示範的影片跟照護的範例讓家長可以一邊觀看一邊嘗試做做看。閱讀完兩個版本的『與巴掌仙子共舞』後,我獲益良多,不只是學習到如何跟嬰幼兒互動、照護嬰幼兒,也從中了解到作為這些嬰幼兒的家長,有多需要治療師們的協助跟指導,以及這些嬰幼兒生長的大不易,非常感謝素芳老師出版了這兩本書,讓我們能從中學習和成長。 (作者係本系R10研究所學生)
作者: 吳宇琛
選手主訴:伸展大腿及跑步跨欄時,感受疼痛。 跨欄是一項需要高技巧性的運動,除了需要具備一定的速度,還要擁有能跨過欄架的技術,因此在照顧跨欄選手時,也有些特別需要注意的。 在跨欄時,可以將兩條腿分為攻欄腳及回收腳,分別也運用到了不同的肌肉,其中有些肌肉更是重要,像是跨欄腳的股直肌(rectus femoris)就容易和縫匠肌(sartorius)沾黏,或是與其相鄰肌肉,而回收腳則需要特別注意股方肌(quadratus femoris),當上面的肌肉出現問題時,跨欄抑或者是跑步皆會使選手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實力,所以,需要將沾黏的部份給消除,把肌肉放開並且隨時調整,讓選手保持最好的狀態。 (作者係本系B09大學部學生)
作者:黃程翌
第一屆DPT課程規劃了特色實習,讓六年制的學生可以在大學生涯最後一年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實習,提供未來就業的方向。第一次接觸所謂的自費治療市場,和醫院或健保體系下的場域相比,多了更多獨立思考與推理的過程,要如何在一小時內抓到個案的問題,並給予適當的介入,背後需要強大的專業知識與清晰的思考迴路。另外,也接觸到了平常極少接觸的社區實習,不僅學習如何設計適合長輩的活動,也在帶領的過程中做了許多新嘗試。感謝職能老師分享經驗談與自身的專業,專業間可以互相交流與合作是一件很過癮的事。雖然只有短短六週,但來到愛迪樂治療所像進入大觀園,收穫了很多,也體認到自己仍有許多不足之處,期許未來能跟學長姐一樣,成為能獨當一面的治療師!(作者係本系B05大五學生)
作者:萬美君
在科技發達的這個世代,我們有許多常見且流行的穿戴裝置,能紀錄我們日常活動的心跳與活動狀況,反映出大家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越來越關注。 在醫院裡我們常常指導病人做心臟復健、肺部復健,做有氧訓練的對象常常為已經患有疾病的病患,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說,做有氧運動可以降低許多疾病的發生風險,包括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減低骨質疏鬆造成骨折的機率、預防代謝症候群、肥胖、糖尿病、預防中風及降低乳癌、結腸癌及膽囊疾病的發生率….等。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18-65歲之健康成人應該一週內能從事至少5次30分鐘的中強度有氧或是至少3次2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 中強度有氧訓練的目標心跳,大約是64-76%的最大心跳、或用休息心跳加上40-59%的心跳儲存率; 高強度則是大約是77-95%的最大心跳、或用休息心跳加上60-89%的心跳儲存率。 要怎麼計算最大心跳呢?在沒有做過運動測試的情況下,可以使用220減去年齡這個公式。而心跳儲存率就是最大心跳與休息心跳之間的差值。 用以上這個方法運動,就可以活用你手邊有的穿戴裝置,讓自己更有效果的進行有氧運動!(作者係本系R10研究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