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期電子報 2021.03.24 | |||||||||
(一)職涯諮詢座談會由校園到職場:就業 Q & A
在同學即將踏出校園,進入職場之際如何協助學生增加自我就業價值之主張,為學生指引未來方向。職涯中心規劃由校園到職場:就業Q&A ”,由資深人資專家與同學對談,以其豐富的經驗及資歷,協助同學釐清人生方向、解除職場疑惑,探尋個人優勢,協助如何發展準備就業競爭力。 2021年5月12日 18:40~21:10 敦請台達電子人資長陳啟禎先生、韋來韜悅台灣區總經理王伯松先生擔任顧問。陳啟禎先生及王伯松先生,有豐富的與求職者面談經驗,可協助同學及早了解企業求才條件及標準,以利同學事先準備。 本次由臺大職涯中心劉春梅執行長擔任主持人 因本活動需要大量與同學直接 Q&A 互動,考量到疫情擬規劃減少規模至100人,並借用大教室採梅花座戴口罩方式進行,且為落實實名登記,本活動僅開放本校同學預先報名,不開放臨時現場報名參加。 (二) 履歷撰寫與面試技巧講座
歡迎參加!!! (三) 職業適性診斷測驗(CPAS)講座
歡迎參加!!! (四) 2022 PASSION WORKER臺大人職場手冊誠徵工作團隊
2022 PASSION WORKER臺大人職場手冊誠徵工作團隊,預計召募團隊人員6~8名,將可以直接參與發想、決定主題、採訪人選並實地進行採訪、編輯等流程,最終出版2022 PASSION WORKER。 有興趣的同學,請於110年3月30日前將簡歷寄至joe@ntu.edu.tw,並註明參與Passion Worker 工作團隊。簡歷格式不拘,內容請至少包括姓名、學系、年級、電話、E-MAIL、專長、經歷,若能有作品或採訪寫作經歷尤佳。 參與同學依採訪及撰稿篇幅提供稿費、並於書完成後將參與工作同學資料列於書內,相信對求職及求學都能有一定的幫助。 預計整個計畫進行期間是110年4月至11月、開會時間大多數是晚上、採訪時間可直接與受訪者約定、暑假期間採訪撰稿、校稿及美編,錄取後再討論分工,若未能於暑期完成,將開學後繼續至全部完成。 (五) 歡迎同學至「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UCAN」,免費做線上職能
測驗!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UCAN」可協助大專學生瞭解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更有目標、更有動機的強化相關職能,教育部發展「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UCAN),結合職涯探索及職能診斷,以貼近產業需求的職能為依據,增加學生對職場趨勢的暸解,並透過自我診斷,提高職場競爭力。 目前診斷平台能提供同學職業查詢、職業興趣診斷及職能診斷等等服務。平台網址:http://ucan.moe.edu.tw 使用方法: ★同學若有問題,可直接由網頁與平台之"聯絡我們"提出問題或與職涯中心聯繫 從無到有創造產品的意義與價值—專訪BenQ 數位家居事業部處長潘炯丞
採訪、撰稿/蔡采吟 「我將決定分成『可逆』與『不可逆』兩種,可逆指的是即使做錯決定,也可以回復原本狀態,甚至重頭來過;不可逆則反之。我只花時間在謹慎思考『不可逆』的重大決定。如果某個決定是『可逆』的,那我就會趕快去做,不會浪費時間在猶豫。先小規模地實驗,若方向不對再調整,反正做錯沒關係,因為是可逆的決定。總之,要有去做的衝動,因為一旦啟動,就不會容易停下來。」擁有十幾年消費性電子產業經驗、現任BenQ數位家居事業產品部處長潘炯丞說。這個觀念來自《貝佐斯寫給股東的信:亞馬遜14條成長法則帶你事業、人生一起飛》一書,潘炯丞覺得無論是在帶領團隊或是個人職涯上,這個觀念都很受用。 因為熱愛實驗與擅長定義產品,潘炯丞所帶領的BenQ 數位家居事業部創造出許多創新燈具產品,包含全球第一盞螢幕智能掛燈 ScreenBar、親子護眼檯燈 MindDuo、專為鋼琴演奏設計的鋼琴燈 PianoLight等……這些產品都可以藉由偵測環境光線自動調整光源、色溫,符合消費者不同環境下的照明需求。因此,這些產品熱銷世界各地,其中 ScreenBar 是26年來首個獲得台灣精品金質獎的燈具產品,也是亞馬遜品類銷售的冠軍。 想當「做產品的人」,創造有意義與價值的產品 潘炯丞畢業於台大機械系、機械所,在大學時期跨領域修了很多課,例如:經濟學、行銷學等;也因為擔任美術社社長、對建築美學有興趣,而修習城鄉所的建築設計課程,當時並沒有特別目的,只是覺得多學一點知識很理所當然。後來他漸漸從工程師走向綜合性的工作,現在處長的工作就是負責一個 BenQ 產品線的創新研發與銷售,需要用到很多行銷知識,他才發現當時多修不同領域的課程帶給他很大的幫助。大四時潘炯丞和系上多數同學一樣推甄機械所,雖然當時心中不是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但隱隱覺得自己不會一直當工程師。他想當個「做產品的人」,能夠創造有意義、有價值的產品,用創意和工程經驗解決使用者的問題,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僅僅是聽從他人指令的機構工程師。後來他才發現,當時的迷惘在於他不知道「做產品的人」對應到哪一個職業,在現在可能是接近「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 PM)」、「工業設計師」、「機構工程師」等職業;但在他剛畢業時,他很難描述這樣的職業是什麼。 即便迷惘,潘炯丞仍然清楚自己想做比較接近消費者的消費性電子產業,以及外觀好看與否很重要的產品,例如:當時很熱門的手機。此外,當時也想進入一間規模較大的公司好好發展。因此在研究所畢業後,進入明基擔任機構工程師,當年他有七八個機械系同學也都在明基。潘炯丞負責手機的結構設計、材料與表面處理,跟硬體工程師、供應商、工業設計師都有合作。 多方嘗試,找到工程與設計間的交集 工作四年半後,他發現比起依照他人指令做事,他更希望能實現自己的想法,因此便辭職去念工業設計,報考外貿協會舉辦的設計人才長期培訓班,錄取後他到慕尼黑和舊金山的設計公司各培訓實習半年。不過他卻待得很痛苦,覺得自己沒有設計天分、對公司沒有貢獻,也無法重新接受訓練。計畫結束回台後,他決定回到工程領域,在BenQ 設計中心做設計工程師,這是介於工程師和設計師之間的工作,這個角色在以代工為主的台灣比較少。 從事設計工程師的四年間,對潘炯丞的職涯有莫大幫助,他處理了很多案子,幾乎把產品開發除了工程以外的部分都經歷過一遍,包括模型製作、包裝、使用者調研、概念設計、材質等。接著 BenQ 設計中心決定將 LED 燈具做成品牌,潘炯丞擔任燈具產品的工程開發主管,帶領約十個人的團隊,利用六年時間,將產品開發的過程完整練習過很多遍。然而當時燈具產品遇到很大的困難:產品賣不動、團隊瀕臨解散,潘炯丞雖然熟悉做產品的流程,但不知道要怎麼想產品來做,也很想從頭到尾了解產品開發和銷售的過程,因此潘炯丞勇敢接下現在的數位家具事業部處長職位。至今七年的時間,由於找到正確做產品和研發的方向,因此業績成長20多倍。 想從事產品開發?多修不同領域課程 潘炯丞鼓勵有志於像他一樣,從事產品開發、產品經理(PM)的學弟妹,若未來想創造出一個對使用者有幫助的產品,將來得有個能力是能理解不同領域的人在說什麼。最好在大學時期,就自己的興趣範圍、時間許可下,儘可能多修不同領域、與本科系無關的課程。這些課程可能是:心理學、商業與管理、質化/量化研究技巧、問卷技巧等。他舉自己為例,在大學時他曾修習城鄉所的建築設計課程,老師特別強調「人在空間中的動線」,使得他在後來設計產品的過程中,能夠自然而然將使用者體驗放在最前面。此外,「做產品的人」應該環繞產品開發去累積不同領域的經驗,職涯起點或許依據每個人的本科系而有不同的出發點。若是工管系,一開始可能是從事產品經理;若是資工系,可能以工程師為職涯起點,無論如何,在累積該領域經驗多年後,最好轉到其他領域,而那個領域對於創造產品有幫助,例如:設計、使用者調研等。 潘炯丞強調,一個開發產品的組織,每一個人都要把知識轉換成對方能理解、可以做決策的資訊,例如:PM 要將消費者想解決的問題、對應的目標客群轉化成工程師可以理解的訊息。不同產業的 PM 的工作內容不同,以 BenQ 數位家具事業部的產品經理(硬體 PM)為例,PM 先透過設計思考的方法定義產品、了解使用者,找出目標客群和需求,並透過工程手段來解決照明的問題。透過反覆的驗證和消費者的調查研究,藉此優化產品的概念和模型。PM 可以自己決定要做什麼產品,從無到有決定一個產品的樣子,而這個決定很複雜、代價很大,做錯決定可能就是1000萬-3000萬的代價。 因此,對於要做好產品創新的 PM 而言,他的核心職能是做決定,面對不同的問題去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法,同時,還得說服團隊的其他人認同他的決定,大至研發的產品項目,小至產品保固卡要不要套塑膠袋,這些大大小小的決定,都需要 PM 提供資訊,做出足以讓人信服的決定,若具有質化或量化的數據支持,會更有幫助。 找出可以刺激自己的方法,在職涯上持續突破 潘炯丞持續在職涯上精進,主要因為三個習慣:做以前沒做過的事、找到好的導師、閱讀。他擁有喜歡一直找事情做的人格特質,特別是以前未嘗試過的,例如在BenQ這間科技公司做普遍被認為不是資訊產品的檯燈、在數位行銷時代去利用廣播做行銷等,就因為做了不是大家覺得很自然的事情,因為這些事情「不太一樣」學到經驗。他也坦言在職涯上遇到好的老闆與導師,因此認為若有個人在職涯上視野比他廣、能帶他看到更多事情,自己又願意接受指導的話,會有很大的幫助。潘炯丞很慶幸自己一路走來都能遇到很好的職場導師,特別是現在的直屬主管黃原福,總是能夠在他工作上碰到瓶頸的時候指點出新的學習方向。當然,不用因為對方是前輩,就百分之百聽從,而是要小規模的實驗去驗證。如果無法遇見這樣的導師的話,那得去找出可以刺激自己的方法,其中書或是線上課程是很好的導師,能讓自己持續進步。 潘炯丞曾對於自己沒有出國念書有些遺憾,但在十多年的產品職涯中,他常到世界各地參展、看國外的產品,他對於自己團隊研發產品的能力很有信心,也知道台灣團隊放到世界的舞台上,是和世界頂尖研發團隊具有一樣水準的。因此他現在已經不後悔了,因為自己在做的事情和他們一樣。談到職涯目標,他想解決的是普遍存在卻一直沒被解答的問題。若能解開近視與人工照明的關聯,且人工介入的方式可以改變這個關聯,利用團隊研發的燈具,改變東亞的高近視率,那麼他會更為自己的職涯感到驕傲。 發行單位:臺大學務處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 career@ntu.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