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研習營由七所大學歷史系共同主辦,2019年邁入第七屆,7月14至25日在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舉行,參與學員為大學部學生,不限科系。營隊邀請中國史領域學者演講,並安排青年學者帶領學員研讀史料,亦有學術沙龍、田野考察等多元活動。營隊主題涵蓋上古至近代,領域包含考古學、歷史地理學、政治史、社會經濟史、環境史、民族史、思想史。研習內容豐富,因此撰寫心得,與師友分享。
上古史方面,李伯謙老師講述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產生背景與目標,並指出古史觀須結合傳說、文獻史學、考古研究、社會學、人類學等方法,方能有更為全面的認識。常懷穎老師則簡述考古學家的養成與知識生產的過程,並說明考古報告的專業術語以及反省報告內文常見的技術性錯誤。常老師提醒在座同學,歷史學者運用考古報告進行研究,需要對報告全文通盤認識,不能只閱讀結論,唯有充分理解考古學的知識生產,才能避免一些基本的錯誤。
研究上古時期的歷史地理學者,也非常重視考古材料。徐少華老師以發掘報告中明確的考古出土地點推測古鄀國位於丹江流域或南陽盆地西側,再結合出土銅器的位置,確認丹江流域為古鄀國的所在地。于薇老師則提醒同學,梳理成組地名在傳世文獻和考古材料中的記載以後,必須注意地名的時代、讀音、意義與位置,因為地名考證可能涉及族群遷徙、交通網絡、文化交流等歷史問題。歷史地理學者透過考古材料和文獻的相互校勘,有助於從事更為細緻的研究。
牟發松老師的講座主題是漢代以前的政治史。老師在錢穆的基礎上,以《史記》、《漢書》、《後漢書》為核心材料,梳理從游俠到儒學之士的變遷。自漢武帝以降,「經明」與「行修」成為國家選材的主要標準。然而,士人群體仍未脫離俠氣,在兩次黨錮之禍中,士人透過講學與清議,凝聚輿論對抗宦官,乃至以身殉義,故牟老師以「俠儒」一詞形容之。為揭示黨錮之禍的複雜性,老師梳理由遊俠轉變為「儒俠」,而後再轉變為「俠儒」(黨錮名士)的過程,並特別強調兩漢選舉、教育制度對此.....(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2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