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跨領域溝通:深入淺出的發表訣竅
講員:王道一 教授
日期:109/7/16(四)09:00-12:00
整理:王詩閔、李東晏
本次演講的講者在大學時期,由於取得兩個輔系,總共修了三個系所的課程──數學、經濟和外文系語言組,因此講者在演講時謙虛地說自己「雜學頗多」,可見其對「跨領域學習和溝通」的熱衷程度。
講者從「什麼是跨領域溝通」談起,指出「跟自己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分享研究」和「了解跟自己不同領域的研究」是跨領域溝通的內涵,其訣竅在於「在自己的領域成為好的生產者」,並「在其他領域成為好的消費者」。同學們從小到大在學校中所扮演的就是消費者,因此就此角色,同學們只要恢復「好學生」的固有智能即可;反之,研究生的身分使同學們從消費者變成生產者,由於缺乏練習機會,同學們可能對「如何成為好的生產者」較為生疏,因此本次講座於此部分著墨較多。
接著,講者邀請台下聽眾和比鄰而坐的同學分享自己的研究。透過分享活動,說明「好的生產者」要能夠運用容易理解的詞彙,並善於舉例。由於聽眾可能對於我們領域的專業用語認識有限,而且人們大多喜歡聽故事,因此若能將專業用語抽換成一般人也能夠理解的話語,善用對方熟悉的素材、知識傳達概念,將有助於聽眾理解。另外,在溝通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是「確認彼此認知一致」,此時消費者的任務就變得十分關鍵。
「好的消費者」會透過提問、回應,使生產者能夠確認概念是否準確傳達。講者就此提出「三個穩賺不賠的問題」,詳述如下:
一、澄清的問題:使兩邊能夠確認是否已正確傳達概念。舉例來說像是:「你剛剛的意思是不是這樣……」。
二、連結的問題:把分享者所講述的不同論點連結起來。講者指出,儘管有些(和觸類旁通的領域相關的)問題是很跳躍的,但當聽眾提出「在各自領域不會想到的連結」,才能使分享者和聽眾激盪出智慧的火花。因此不要擔心自己的問題太過跳躍,雖然好結果不見得能即時呈現,但這樣的回饋對分享者是有幫助的。
三、應用的問題:將對方的研究結果或發現,應用在自身研究領域正在研究的問題中,觸動自己做新的嘗試。特別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講者並不建議同學去做研究論文中,作者留下的題目。因為如果此問題真的很有發展性,作者一定會先做;如果還沒做的話,可能是問題太小或太困難。
講者指出,日常生活中不乏跨領域溝通的例子。舉凡和立委解釋科技部計畫的內容「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大一經濟學的老師和剛上大學的學生解釋經濟學跟高中公民課所學到的不一樣,或和阿嬤解釋為什麼研究所要讀那麼多年,分享者都須運用容易理解的語句、例子去說服對方。此外,跨領域溝通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做「科普」,分享者須注意「讀者/聽眾是誰」,依此選擇適用的語句或例子向聽眾說明知識內容。
如何成為好的生產者,具有一定挑戰難度。演講中,講者讓學員們利用3分鐘,與隔壁同學分享自身研究。在互動的過程中,專有名詞、過於特定領域的論述過程以及雙方的認知差異,皆成為溝通時的挑戰。因此,講者提出了三個能降低溝通障礙的方式:
一、避開領域專有名詞,以一般人較能理解的方式進行說明。
二、以具有邏輯的故事,將相關知識帶給聽眾,讓聽眾留下印象,且能產生實際應用與延伸的想法。
三、確認雙方的認知處於同一層面。愈早確認雙方認知,愈能有效達成跨領域溝通的目的。
回到專業領域,講者以經濟學期刊為例,有清楚區分為最佳領域期刊(top field journal,受眾為同一經濟領域的研究學者)和不限領域的頂尖期刊(general interest journal,受眾為所有經濟學者)。兩者的差別在於,要刊登在頂尖期刊,需要說服主編和審稿人「你的論文值得所有經濟學者閱讀」;但是刊登在最佳領域期刊,則只需要說服「你的論文值得同一領域的學者閱讀」。由於頂尖期刊的讀者可能對於你所研究領域的知識所知較少,因此跨領域溝通的能力,其實就會決定你的文章能刊登在頂尖期刊或最佳領域期刊。
講者以自身之跨領域經驗為例,說明在過去研究中曾運用多元的研究方法,除了以實驗經濟學來驗證經濟學個體理論或實證研究結果,亦會運用實驗經濟學來驗證其他社會科學的理論,有時甚至以其他社會科學領域的工具來做經濟學的研究。接著,講者以兩篇文本為例,比較兩者導論的內容差異,說明就不同期刊、受眾,寫作的目的和內容也會有所差異。第一篇文本投稿到實驗經濟學的最佳領域期刊之一的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因此導論一開頭就直接切中要害,接著進一步闡述和實驗結果相關的部分;第二篇文本則投稿至不限領域的頂尖期刊Nature Human Behaviour,由於該期刊的讀者除了經濟學家,還包括其他社會科學界對人類行為有興趣者,因此此篇花較多心力在說服讀者此一研究對人類行為領域的重要性,寫作上不如前篇直搗核心,較多「東拉西扯」的語句。
講座的尾聲,講者提供幾個報告的技巧。首先,需要針對聽眾設計內容,以第一篇文本為例,如果聽眾是外國學者,就需要解釋什麼是「儒家文化」;但如果聽眾是台灣學者,可能就不必解釋什麼是「基本文化教材」。接著,透過「翻譯經典」,使外國學者能夠了解儒家文化的精神。在介紹研究法的部分,講者可以透過先介紹一部份,再以「互動」的方式使聽眾類推,確認其是否理解研究設計。最後,若在投影片上要展示圖表,最好在附近放關鍵字,確保聽眾可以看懂。
最後,講者以「科普=跨領域溝通=發表在top期刊」作結,鼓勵同學試著分享自身研究,若能掌握跨領域溝通的訣竅,使他人了解研究內容,發表期刊論文便不會是件難事。綜合演講中的活動與實例來說,身為生產者時,需先了解互動管道、了解溝通對方的背景、設計合適的互動以及確認雙方認知相同;身為消費者時,要提出好的問題確認雙方認知,並依自身領域思考相關應用的可能性。達成以上兩點,相信便能於跨領域溝通踏出成功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