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期電子報 2020.11.17 | |||||||||
(一) 臺大AI數位時代系列講座
1. 講座內容: (二) 留學講座
1. 講座目的: (三) 履歷撰寫與面試技巧系列講座
1. 講座目的: (四) 歡迎同學至「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UCAN」,免費做線上職能
測驗!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UCAN」可協助大專學生瞭解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更有目標、更有動機的強化相關職能,教育部發展「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UCAN),結合職涯探索及職能診斷,以貼近產業需求的職能為依據,增加學生對職場趨勢的暸解,並透過自我診斷,提高職場競爭力。 目前診斷平台能提供同學職業查詢、職業興趣診斷及職能診斷等等服務。平台網址:http://ucan.moe.edu.tw 使用方法: ★同學若有問題,可直接由網頁與平台之"聯絡我們"提出問題或與職涯中心聯繫 uMeal創辦人張煥基:「整合能力是未來必備。」
採訪、撰稿/蔡采吟 「創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進步很快,有機會去看更深更廣更複雜的東西。」,擁有多次創業經驗,柏樂生醫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醫療飲食品牌uMeal優膳糧創辦人張煥基說。 台灣的糖尿病患者多達200萬人,為了控制血糖穩定兼顧均衡足量的營養,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須有所限制,包含:少油少鹽、無糖低熱量、高膳食纖維等,這是否意味著患者要跟美味說再見呢?其實不然,創立於2016年的uMeal優膳糧是「控醣界的首席總鋪師」,打開uMeal的菜單,有北海岸鱸魚排、羅勒青醬烤舒肥雞胸、宜蘭舒肥鴨胸,種類多樣又精緻美味的餐點,扭轉醫療飲食難吃單調的印象,呼應了「讓健康生活輕而易舉」的品牌願景。 ▲uMeal團隊,中為張煥基 同時符合利基市場與大眾市場需求,擴大利潤 創業主題光有熱忱還不夠,得要靠市場調查,確定需求真實存在,並且有不斷成長的趨勢,才能知道什麼項目值得創業。量化角度例如:目標族群人數、均價、市佔率、競爭對手;質化方法則是利用使用者訪談,做出一個商品原型。大學就讀台大生化科技系的張煥基,在課程中累積營養學的專業知識,因此決定往「醫療飲食」的方向創業。而許多人解決問題是靠平台,但是平台若沒有商業模式支撐,很難賺錢,也沒有解決方案去解決痛點。張煥基沒有做平台便是因為太多人在做資訊整合的平台,目前也還沒找到好的商業模式,因此選擇創辦品牌。他認為,確定方向之後,技術層面的問題都可以解決。 比起其他疾病(如:癌症)的醫療飲食,張煥基觀察到糖尿病的低升糖飲食較不需高度客製化,只要符合美國糖尿病學會的飲食建議,了解必須控制哪些營養素,餐點就能規模化量產。這能降低成本,符合創業初期資金較不寬裕的可行性,加上當時健身減肥餐的競爭者太多,專注於低升醣飲食者卻很少,故以此作為創業的切入點。正因如此,除了糖尿病友的利基市場,也同時滿足了減肥健身與上班族等大眾市場的需求。uMeal的第一家店開在台北市信義區,張煥基認為地點是最重要的,通常選對地點,生意不會太差;若地點不好,則需要花更多錢行銷。另外,他也在臉書上加入了病友社群,找到社群中的意見領袖,並親自拜訪他們。在創業之初,也參加創業展覽,結識了正在尋找報導材料的電視台記者,經過電視報導後,逐漸打開市場。 uMeal目前有三家門市,位於台北市信義區、松山區以及竹科,主打高質感體驗的低醣餐酒館、外送便當服務,更有誠品的通路優勢。由營養師精準控醣、廚師用心烹調、兼具烹飪與營養專業的醫療顧問監督,uMeal儼然成為醫療飲食時尚健康品牌,上班族藉由「連病友都能吃」的信賴感購買uMeal的餐點;原本糖尿病友怕被貼標籤,所以並不喜歡購買「糖尿病餐」,卻因為上班族與健身族群也在食用,淡化餐點的負面聯想,心理上也較為舒適。 未來必備能力:整合能力,培養關鍵在「同理心」 談起創業的契機,張煥基表示他很早就知道自己具有帶領團隊的能力,他認為這是值得發展的一件事,因此在國中時就想過要創業,只是沒有明確主題。由於升大學時,台灣正處在生技產業發展的浪尖,因此進入生化科技系就讀,並在大學時修習台大創意創業學程、雲端計算趨勢學程等。創創學程透過翻轉教育的方式,有設計思考、素描課、肢體開發等包含創業知識與創意課程,同時在團隊合作的課程設計之下,也能認識很多不一樣的同儕,這也是創創學程給他的最大收穫。張煥基認為「設計思考」是一套很好歸納想法的方法論,可以學會發散和收斂想法,對於要創業的學生而言很有幫助。此外,在雲端學程的跨領域學習不僅讓張煥基掌握軟體資訊能力,還能以生化科技系為基礎,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他建議生化科技系的學弟妹們,產業發展現況或許會改變,但跨領域學習、掌握更多知識武器,讓自己不只是專業人士,才能做出更好、更酷的生科。 張煥基建議在大學時期,要學會寫軟體以及培養整合能力。張煥基自己在創業團隊中擔任整合角色,他能帶領比自己優秀很多的人,讓大家擁有融洽的工作氣氛,同時整合各個專業人士的能力,發揮最大效益。而整合能力的關鍵在於「同理心」以及「對人的觀察」,去思考每個人背後的動機,知道對方的人格特質、在乎的事情,才能知道最適合的領導方式。舉例而言,管理腦力工作者通常只要掌握方向與回報進度,不用密切掌握追蹤;而管理勞力工作者使用拉近距離的溝通方式,較能被接受。張煥基在大學時期參加了自閉星雨服務社,也在創創學程和不同年紀、不同科系背景的人做了不少專案。他認為由於大學社團成員間沒有利益糾葛,可以藉此多練習整合能力。他建議學弟妹可以去參加某個有興趣的社團,試著把自己拋進去至少一年的時間,和成員磨合練習。若參加太多社團或是時間太短,成員間的關係較淺,沒辦法磨合。 對於在大學時期選擇自己日後的職涯方向,張煥基建議可以從三個問題思考:
創業就是邊做邊學的過程 張煥基的創業之路是從大學時期的一場競賽開始的。當時他找了有軟體、設計專長的同學一起做了一款可以和朋友分享旅行足跡的APP,在陳良基老師的鼓勵之下,參加了海峽兩岸的創業競賽。那時大家沒創過業,抱著好玩的心態報名,沒想到在兩萬多人的比賽之中得到冠軍和豐厚獎金。他了解到創業就是邊做邊學的過程,無論是面對廠商、團隊都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 至於商業知識、策略、商業企劃書寫作等,張煥基全靠看紙本書加上實際操作的自學累積。雖然現在網路上都有不少資訊,但大多比較片段破碎;讀完一本書雖然比較慢,但會更有脈絡,能了解完整的論述。張煥基常閱讀工具書、經典故事、人物傳記,他認為讀傳記或是以人物為主的故事,能提高對人的敏銳度,對於帶領團隊有幫助。此外,除了吸收知識的「輸入」功夫之外,張煥基也很重視「輸出」。張煥基不會把時間塞太滿,他利用很多時間想事情整體的規劃。例如:先觀察其他餐廳的內場如何規劃、品牌如何發展,然後揣摩uMeal目標族群最能接受的方式。 大學畢業退伍時,張煥基也面臨很多選項,讀博班、投入醫材產業、到香港創業等,但由於信仰關係,他一邊傳遞信仰,一邊作教育APP的業務行銷負責人,建立相關SOP。在傳遞信仰時,他認識了許多不一樣的人,而人多的地方就容易互相冒犯踩雷,這鍛練了之後創業的心理素質,「創業最常遇到的是自己和別人的缺點,要能接受這些不完全,然後撐住,就算再爛都要有能力進行改進,這很關鍵。」張煥基曾遇到營養師與廚師間,由於各自的專業領域不同,產生了衝突,起初張煥基使用「商船」的垂直管理方式,比起「海賊船」的平等管理方式嚴格,統一跟隨老闆的路線;後來有新的合夥人加入,他是具有醫師背景的烹飪專家,能在兩個領域之間擔起橋樑,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創業家的一天:兼顧「產銷人發財」 張煥基分享創業家工作的一天,大抵離不開「生產、行銷、人力、發展、財務」五個層面,由於每天做的事情都不太一樣,他通常利用睡前一小時的時間固定做時間管理,思考:「有哪些時間可以運用、哪些事項要確認」,並且有邏輯性地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不一定要親力親為,也可以分派給店長、員工。近期他一天花兩到三個小時確認進度,每天再花個一小時到店裡,確認客人的感受。 在uMeal做出成績後,有很多加盟主想加盟,但礙於沒多餘能力管理,因此現階段只開放直營,拉高餐飲體驗的質感,利用餐酒館,進駐全台消費力最高的竹科地區。他們曾經觀察與uMeal最相像的店,中午有多少人潮、願付價格是多少,將第一張發票和最後一張發票相減,乘以均價,粗估一天的營業額,藉此算出市場份額,以確定竹科的市場存在。實地走訪竹科店,啤酒機、健康甜點以及低調獨具風格的裝潢,顯示出uMeal瞄準社交用餐體驗的企圖心。談起uMeal之後的發展,除了思考高血壓、腎臟病等如何運用這個品牌製作醫療飲食;另一方面,張煥基也規劃建立SOP,為餐酒館連鎖化做準備,力求做到口味的一致。 資料及圖片來源:uMeal優膳糧:官網、張煥基參與錄製之Podcast節目:壞基基的生化實驗室|全台第一家生醫Podcast 發行單位:臺大學務處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 career@ntu.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