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老師覺得讀歷史系的學生是否應具備什麼樣的特質、性格或心態?也想請老師分享自身經驗,哪些契機下發現自己對歷史、史學的興趣?
1988年五二零農民運動剛結束後大選。老師在廟前聽到外公與朋友的對話:「唉!好可惜,又給他們贏了。」當時,老師疑惑地心想:「『他們』指的顯然是政府,那麼『我們』又是誰?」幼時經驗帶來的衝擊,加上日常生活經驗與課本論述之間的差異,讓老師對歷史知識的形成產生興趣,也影響了老師在看待日常生活現象與文本知識的態度。
老師認為,對尋常事物的思考和質疑,是歷史系學生的一大特質。「歷史系的學生常被人家講,是文學院裡最難相處的一群人,不是那麼地隨和」,面對生活周遭的言論與論述,老師認為歷史系學生首先應該開始思索並質疑,而非只是依循常識。
保持好奇心,進而在日常生活的縫隙中挖掘出問題,是相當重要的特質。「你要在不疑處起疑,然後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要有信心」。因此,老師說受過歷史系教育的學生,應該是社會的良心。懂得重視脈絡,洞悉微小事物的重要性,不會輕易地妥協於權威典範所給出的答案。「我們會記住過去很多事情,但不會輕易地告訴你說:『啊,那些都不重要啦!』」
談到現在有些系上學生對自身未來出路感到迷惑,老師認為,進入歷史系的學生除了要培養耐心外,還更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大學教育除了是知識的求取外,也應該多去嘗試其他事物來探尋自身特質所在。
老師提到電影《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中的經典台詞:「有人忙著活,有人忙著死」,並以此反問:「歷史系學生不是應該要每天忙著活嗎?」無論求學或是未來進入職場,不要覺得自己達不到目標就不敢嘗試,應該相信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做到。
開放心態的另一個面向,則在於能接納不同的意見。接觸不同想法時,都可以試著去了解論述背後的脈絡,不會只參考或接受單一觀點。「學歷史不應該偶像崇拜,但也不要什麼都否定,因為論述背後都有其知識體系。」
二、 老師對於對歷史有興趣,以及將史學作為志向的學生在入學前與入學後,自主學習的面向上,是否有什麼建議?(應該一讀的書、應該培養的思維、可以自己嘗試的史學練習途徑等)
在任何階段,閱讀都是獲取知識及思考素材一個很好的方式。高中時,老師運用通勤等車的時間跑到書店翻書。「那時臺中火車站附近有間時報廣場,我就把零用錢省下來,天天跑去書店看,去逛。」 閱讀的內容不必然屬史學領域,但重要的是透過閱讀不斷地去思考自己想要....(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生會學術部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