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雄健老師 撰文 (Hsiung-Chien Chao, Adjunct Instructor of AWEC, NTU & PhD Candidate of NTNU)
無論在就讀研究所時抑或於課堂之中,三不五時我就會聽到有人發出:「寫論文好難喔」、「我不知道論文要怎麼寫啦」、「老師看不懂我寫的東西」等類似哀嚎。因應不同學科的邏輯差異,雖然論文的研究方法、論述重心、乃至於表達方式皆各有千秋;但嘗試掌握寫作的關鍵及其過程中產生的種種困擾,相信是大部分學生共有的經驗。令人好奇的是:究竟為何學術寫作如此不近人情?其中癥結點是什麼呢?相對正確的學習途徑又在哪裡?
簡單歸納我的教學經驗,學生常見的問題大概可以分成三類:一、語法知識的不足;二、形式規範的陌生;三、問題意識的缺乏等。就前兩者而言,學生多半能在習得正確觀念後,透過反覆練習而達到理想的水準。至於如何形塑適當、有效的問題意識,大概是研究生們心中最棘手的重要課題,也是教授口中最神秘而難以言說的「靈感」。是以,本文擬就此提供一些學習心得與個人法門,期待能藉此提升同學思考能力並強化寫作技巧。
要說明「問題意識」之前,我們必須先充分理解學術論文的本質。學術論文與報紙社論、讀書感想,乃至於教科用書等文類不盡相同,因為其旨在「生產知識」和「創造討論」。學術論文不僅是知識社群相互交流的媒介,更是傳播知識的工具。所謂「知識社群」關注的焦點大體在如何擴張人類目前的知識版圖。換句話說,學術論文預設的主要功能就是釐清學術界中已知的疑難及探索未知的世界。既然必須處理如斯問題,那麼學者是否具備「意識」到問題存在的能力豈非舉足輕重?否則,他們又將如何評估、確定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法?據此而論,問題意識的有無與優劣,以至於其形成過程是否清晰可辨、足以示人堪稱影響甚鉅。
如同「危機意識」是「意識」到危機的出現般,「問題意識」是「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尤其是知識領域中的難題或困境。然而察覺問題的存在恐怕僅是初步條件,如何繼而形塑問題意識方是箇中樞紐。大部分的學生都不難找到有興趣的研究方向,但是多數人不能說服老師、審查委員或其他同儕其研究對象的重要性;也就是說,這些學生無法成功建構有效的問題意識。以下,本文將扼要敘述如何回溯問題意識的源頭,並且進一步打造問題意識的原始面貌。
承前所述,問題意識即是感知問題存在後,並依據個人觀點提供相應的解決辦法。一旦我們察覺到知識斷層——現今知識無法處理的問題——漫長的研究之路通常即從此展開。遺憾的是,指陳難題或困境之所在,並且說明研究目的或成果,仍然無法有效說服專家讀者其研究的貢獻。揆其緣因,恐怕不在研究成果本身,而在研究內容是否確實回應學術社群的需求或擴張知識版圖。筆者以為,論文若嘗試帶領讀者回顧問題滋生、萌芽的時刻,應該能大幅增添說服的強度。總而言之,論文必須闡述研究內容如何修正、補充目前研究的缺失與不足,以提高自身的迫切性與必然性。
舉例來說,作者通常可以利用逐漸聚焦視點的寫作方式引發讀者興趣。從龐大、雜亂的狀況中梳理一條具體的線索,一步一步勾勒問題「發生」、「成熟」的過程。另外,我亦建議採取「還原現場」的寫作策略;亦即以「研究成果」為邏輯起點,逐步溯源、層層逆推以達成重建「問題」源起的犯罪現場。無論是倒三角式的聚焦寫法或是向前尋親的推理策略,都旨在強調「歷史情境」或「學術脈絡」之於學術論文的重要地位。我相信,唯有打造堅實合理的「研究背景」作為問題意識的基礎建設,才能往後繼續構築「文獻探討」的正當性與「研究進路」的可行性。
本文簡單指出問題意識的本質與意義,並提供「研究背景」的寫作方式。需要再次提醒各位的是,雖然能夠藉由寫作過程「捏造」或「虛構」問題意識;但其仍來自日常生活的敏銳觀察與專業訓練的長久累積,非可一蹴而就。問題意識主要還是有賴同學不懈的思考與寫作。透過循環往復的過程,方能順利掃開思考的盲點與破除認知的誤區,達到「生產知識」與「創造討論」的終極目的。同學們,請不要害怕。一起振筆疾書,享受知識的美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