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等單位主辦的第八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移師西安及其周邊舉行,本次的考察重心為歷史上的關中地區,主題為「關中.外緣」。關中作為漢唐時期中華帝國的文明重心,卻在後代失落其核心地位,成為邊緣地區。此次研習營以「中心與外緣」為主題,即希望學員透過課程演講及田野調查,從長時段的觀察,反思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上的地位轉變。
營隊主要有兩項目標:其一,打破學科藩籬,講師所講授的課題及參與學員背景多元,涵蓋歷史、藝術史、文學、考古、民俗學等。其二,結合文獻與田野,著重田野考察與傳世文獻研究取徑互證。透過多方取材及跨學科視角分析,本屆營隊期許學員以歷史上的關中為研究客體,思考歷史場景上中心與邊緣的關係。從課程演講、田野調查及綜合討論各項活動進行時,學員都不時被提醒中心與邊緣這一組概念,並不能簡單視之為「從中心到邊緣」的線性發展。學員反而要思考「中心」與「外緣」是如何被定義的。在這個層次上,周、漢、唐所帶來的輝煌歷史記憶如何參與建構關中地區人民的地方認同,並不是本屆研習營討論的重心;相反的,講師與學員更為看重曾經生活在關中這片土地上的不同人群。在細細剝除籠罩在周、漢、唐輝煌歷史記憶上的大一統敘事後,我們看見的是奠基於當地族群多樣性的多元文化表現,這毋寧更貼近關中地區身為核心交通地帶的地理特色。
實地考察能提供歷史研究者文字資料之外的視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王明珂老師在演講中提到,從單方面材料觀察,只能看到歷史情勢的表徵、表相,很難避免觀察者自身的文化偏見。他主張,研究者必須透過移動的多點田野,從不同資料中的差異與斷裂中尋求意義。關中為先秦至隋唐時期所謂中國文明發展的核心,本次營隊多次實地考察田野,即是為了藉由現代關中地區所存留的圖像、墓葬、碑刻、住宅、廟宇等考古資料,重新認識關中的輝煌與沒落。
舉例而言,營隊成員探訪的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被認為是西周王朝的大型聚落,但是考古發掘卻發現很多殷商文化的痕跡,姚河塬考古隊隊長馬強老師因而提出這處.....(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2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