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取消訂閱|歷史回顧 | 第120期電子報 2019.9.20 | |||||||||||||||||||||||||||||||||||||||||
(一) 國際人才發展體驗營
與國際顧問公司DDI合作開設,透過鮮活的互動方式,培養同學具備全球化企業人才應有之能力,提升職場競爭力,不容錯過!
(二) 商學基礎概論課程
想創業,卻不知如何登帳、列損益表來使公司經營穩健成長嗎?職涯中心在本學期規劃財務會計課程,教你如何看懂財務報表,讓你贏在起跑點。
(三) 臺大AI數位時代系列講座
職涯中心為協助不限科系專業、及沒有資訊基礎的學生,特別與鴻海科技集團合作,舉辦本AI數位時代系列講座,介紹人工智慧的基本原理、歷史發展,協助同學找到各科系專業,可以與AI結合發展的方向。以鴻海教育基金會四月份發行的AI教科書內容做為課程架構,協助同學建立AI基礎概念,講座過程會有Q&A時間,讓同學與企業可以互動交流。本學期講座分為四個主題,開放同學可報名單場、或四場均可報名參加。 職涯中心借重鴻海科技集團多年運用科技技術製造科技產品之經驗,邀請AI專家前來開辦講座,讓同學可以學到AI如何應用到真實世界的問題,了解為何「深度學習」這項AI技術突破後,讓幾乎全球的科技公司、政府、研究人員,全部開始投入探討未來AI的可能性。目前熱門AI的應用中,包含語言辨識、影像辨識、消費者行為辨識、自動駕駛已經吸引許多投資與發明創作,但更多的AI應用仍有待發掘。因此無論同學想要投入開發現今熱門的AI應用,或是找出AI的下一個機會,本講座會是一堂通向未來職涯的大門,期待同學前來開啟。
(四) CPAS職涯適性評測講座
職涯中心與專業測評公司及專家顧問合作辦理職涯適性評測團體解說。期待透過專業測驗與職涯顧問說明後,臺大同學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適才適所」,提早為將來做準備與規劃,進而創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成功職涯。 講座內容包含「CPAS職業適性診斷測驗」和解說諮商。「CPAS職業適性診斷測驗」是一種人格特質測驗,共有12項人格特質及5大類適性工作與領導潛能,主要是用於診測個人的職業「適性(Aptitude)」。
(五) 履歷撰寫與面試技巧講座
為協助學生瞭解履歷撰寫的重點、學習面試時應對的技巧,期許學生在面對求職歷程時,能完整呈現個人學職涯特點與特質,順利踏出求職第一步,故持續辦理「履歷撰寫與面試技巧」講座。本學期講座邀請企業專家顧問,經由實務經驗的分享、實際案例的分析,提供學生多元的學習機會,期望學生在參與講座後,能掌握求職技能。
讓我為你寫一首名為青春的詩—詩人教師詹佳鑫的職涯專訪
採訪撰文:陳奕宇 盛夏的午後,走進北投的一間咖啡廳,佳鑫學長坐在桌前,靦腆一笑。我面前的他,是個極為年輕便嶄露頭角的新生代詩人、於教育界初試啼聲的熱血教師。是什麼樣的初衷,讓學長在18歲的升學路口,選擇就讀臺大中文系?又是什麼樣的念想與盼望,引領他走上春風化雨的道路呢? 選擇中文系的初心與期盼 國、高中時期,學長便經常代表學校參加作文比賽,對於文字有著優秀的掌握度與敏銳度。喜好文學的他,自然而然的在高中分組時,選擇了第一類組就讀。升學考試中,學長以臺大中文學系作為第一志願,最終並如願以償,展開傅鐘對面的文苑生活。 學長認為,若純以「生財」為目的看待文學,可能難如所願,然而,文學卻成為引領他看世界的嚮導,讓他更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情感交流。這樣一番透過文學與世界接軌的嚮往,便是學長選讀中文系的初衷。 然而,在這個理工當道的年代,人文科系因此被冠上了「冷門學科」的稱號。像許多投向文學院懷抱的學子一樣,學長的決定也引發了家人不小的擔憂。孩子與家長,於是有了衝突、產生對抗。面對此關卡,學長以理性的溝通、說服來應對。他蒐集了許多中文系畢業學長姊的資料,以他們的良好發展為例,向家人說明中文系學生的職涯路仍有許多的可能,並不如長輩們所想的悲觀。透過耐心的溝通,再加上學長本身已有作品獲得文學獎的肯定,最終在科系選擇上成功獲得家人的默許。學長以自己的經驗呼籲想要就讀中文系的學弟妹,不論是入學前的志願排序或是入學後的生涯規劃,都應以理性的態度進行溝通,並做足功課、展現積極的一面來打破家中長輩對此科系的不理解。 傅鐘為鄰,尋夢生涯 進入中文系後,懷抱強烈文學夢的學長,密切留意各項文學獎的資訊,積極投稿,也因此認識了許多創作同好。另外,他也在大一的時候參加了臺大文藝營,與許多前輩交流,汲取他們的創作養分。大學時期的學長,是個標準的學霸,不僅在創作上持續成長,在課業上也有亮眼表現,是名副其實的「卷哥」。對於未來的發展,當時的他並未有太多的顧慮或擔憂,只是單純希望能汲取更多文學相關的學識、進行更深度的探究。因此,大學畢業後的學長,選擇繼續升學,以推甄的方式進入臺大臺灣文學研究所,希望自己能在學術研究上向前邁進。 研究所就讀期間,學長學到了許多論文撰寫技巧與研究方法,對於學術的鑽研也不排斥。但他認為,研究與創作相較,後者仍是他的最愛,也是他想一生耕耘的天地。此外,在與許多老師交流請益後,他意識到如今的高教研究環境並不理想,不僅職缺少、也有著極大的升等壓力,若是投身其中,對於生活、家庭甚至於文學創作所能投注的心力極有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壓縮。學長認為,這樣的生活並非他所嚮往的,同時也開始思考到底怎樣的道路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踏足杏壇、春風化雨 「成為中學老師」的念頭其實在學長國中時便已萌芽,卻直到碩士班畢業、走入教育現場實習,才更加確定教師的志向。他解釋道,從現實面來看,中學老師這份工作薪水穩定、工作時間固定、每年又有寒暑假,使自己能在維持生計的同時,也有餘力繼續進行文學創作,再加上他覺得自己的個性喜好與人互動、交流,整體考量下來,這份職業對他來說,適切不過。於是,就讀碩士班的期間,學長同時也修習了教育學程,在成為人師的路上,跨出了第一步。 學長表示,他認為一個好老師應該要具備三種特質。第一,學科方面的專業知識一定要扎實,這是對一個老師最基本的要求。第二,要有舞台魅力。站在講台上,老師應思考如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激起他們的熱情,使短短50分鐘的課堂時間,得以被有效且有意義的運用。第三,要和同事建立良好關係。「班上待三年,辦公室坐三十年」,每屆學生最多三年便會畢業離校,與每位學生相處的時間其實並不長;但面對辦公室裡的同事,大家極有可能會一同在學校中度過大半的杏壇生涯,人際相處之道,不可不重視。 菜鳥教師實習大挑戰 去年,學長回到高中母校實習。初試啼聲的他,雖然很享受在講台上展現魅力、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的過程,但也有遇到挫折的時候。 學長發現,很多時候,老師其實並不如自己想的萬能,許多執著與理念,往往也會因許多無法控的外在因素而落空。他舉例,實習時,他曾輔導過一位類亞斯伯格症的學生,因為病症的影響,經常出現翹課等較為脫序的行為。然而,學生的父母或許是擔心他會被貼上標籤,不願讓他就醫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測。在沒有獲得適當醫療協助的情況下,他缺課的情形持續未見改善。學長常常利用空檔,陪伴翹課躲至圖書館的他,希冀能盡自己的力量,帶給他的生命正向的改變。但面對這樣一個無助的年輕生命,他能給予的支持與影響力其實極為有限,一個老師的力量,看似有無限可能,在這樣的案例中,卻又顯得極為無力。 陪伴你青春的我 學長開始思考,老師之於學生,到底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才是最恰當的? 16、7歲的年輕生命,就像臺北的夏天,燠熱、躁動,一切的理想、迷茫,互相碰撞,可望掙脫束縛;纖細敏感的少年心,有時又會下起午後大雷雨,心頭漣漪久久不止。作為一個老師,該如何去參與這樣一番輕狂歲月? 學長提到,身為老師,尤其是國文老師,不應只著重傳授課本中的句讀修辭,而應該以領航者的角色,帶學生飛向寬廣多元的文學世界,讓他們了解文學與各領域的互動、連結,使他們從文學中,體會並思考青春費解的謎,尋找有助益的提示。 老師不是渡者,只是江上一陣風 剛踏入校園實習時,學長盡力認識每一位孩子,了解他們的個性與故事,期許自己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但經過教學現場的實際參與,他的想法有了轉變。他漸漸懂得,老師之於學生,終究是過客。一屆一百多位學生、短短三年的相處,能付出的,僅僅是暫時的陪伴與指引。人生的掌舵權,操之於學生自己,而非老師。為人師,能在生命的岔路口給予意見、指點迷津,卻無法控制學生的意念,掌握他們的行動。最終走向何方,仍取決於他們的一念一行,而老師只能祝福。學長說道,教育現場,形形色色,不同的個案有不同的挑戰。有的生命熾熱飛揚;有的卻選擇向下墜落。如何調適心態,為每個學生獻上最無私的指引與協助,卻又能給予最灑脫的祝福與目送,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課題。 詩人教師的啟航 採訪過程中,大半時間聽著學長暢談他對教育的熱情與企盼。講述中的他,嘴角微微上揚,眼神清澈明亮,充分展現出年輕教師的情懷與使命。甫錄取新竹高中的他,即將展開春風化雨的生涯。相信同時也是詩人的學長,定能以其細膩真摯的心,迎向教師生活中的挑戰,成為學生生命中重要的過客,與他們一同譜寫青春篇章。 詹佳鑫 發行單位:臺大學務處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 career@ntu.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