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3日至17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海關與近代東亞」研習營,旨在開發海關史料在不同領域中的潛力,並開展與東亞史及全球史的對話。11位受邀擔任講師的歷史學者,除了專研海關史,也有專長於傳播史、環境史、醫療史等學科。學員來自中國、臺灣、日本、美國、韓國等地,包含經濟、資訊、語言等不同科系的研究生,背景相當多元。同時,為了促進學員進行跨學科的交流,研習營安排成兩個部分,白天由2到3名學者發表專題講演,14、15、16日三天晚上由學員分組報告、評論各自的研究計畫。筆者很榮幸有機會參與這次活動,本文為研習心得。
第一場演講,由濱下武志教授(以下省略敬稱)主講〈作為近代史的平臺──海關史料的多元運用〉,他認為海關史料包含晚清、民國史的多元面向,可說是針對近代中國史的「總體描述」,不僅可用於研究海關史,亦可能成為近代史不同領域間相互交流的平台。舉例來說,除了海關貿易統計、貿易報告,在醫療史方面,海關有定期發行的《海關醫報》(Medical Reports);環境史研究則可利用海關留存的水文紀錄、氣象調查資料;在教育史、文化交流史,海關同文館留存的翻譯書籍、漢語教材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其他還有總稅務司的日記、通令、信件以及海關官員的私人紀錄等,在此不一一列舉。許多海關史料定期且連續記錄的特點,也使研究者得以透過這些史料對中國近代史進行長期且完整的觀察。
濱下武志在上述基礎進一步指出,藉由運用海關史料,近代史研究有機會打破專業領域分立,建立「研究循環」(意指跨領域研究的連結、互動與回應)。海關史料的多元特性,提供給不同專業研究者對話的空間,譬如海關貿易報告中,往往不只提供貿易相關史料,海關稅務司經常會在報告中附加地方社會、政治、氣候等各類訊息。研究者便於討論不同歷史因素間相互影響的關係。濱下認為,經濟史、政治史等研究面向是後世研究者的區分,歷史應當是在不同因素間互動、混合的情形下,以總體.....(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2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