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波義信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歷史學者,歷任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所長(1988-1990)、國際基督教大學教養學部教授(1991-2001)、東洋文庫理事長(2001-2006),2007年接任東洋文庫長迄今。斯波先生主攻宋代經濟史、華僑史及中國都市史,著有《宋代商業史硏究》(1968)、《宋代江南経済史の研究》(1988)、《華僑》(1995)、《中国都市史》(2002)等重要著作。斯波先生的學術成就受到日本學界高度肯定,2003年獲選為日本學士院會員,2006年入選日本文化功勞者,2017年再獲象徵文化工作者最高榮耀的「文化勳章」。2017年已屆88歲高齡的斯波先生,仍精力充沛地持續進行學術研究,據說近來正努力學習珠算,也計畫撰寫一本相關的學術專著。
本系很榮幸邀請斯波先生來臺,於2017年11月15日發表演,19日與師生座談。以下為兩場演講及座談會紀要。
第一場:帝制中國近千年的城市聚落型態
第一場演講主題為「帝制中國近千年的城市聚落型態」(The Pattern of Urban Settlements in the Last Millennium of Imperial China),旨在通過對城市聚落的型態分析,探討近千年中國歷史的長期變動。斯波先生首先指出,就人口的概略統計來看,中國歷史上有兩段重大變動期:一是唐宋,人口從約5,000萬增為1億;二為明清,明初因戰亂減至6,500萬,清初回升至1億5,000萬,其後再劇增到3億5,000萬人。日本學界將這兩次變動稱為「唐宋變革」與「明清變革」。他們大抵主張唐宋時期有一個從束縛到解放的過程,特別是內藤湖南(1866-1934)主張這個時期從貴族移動到士紳與庶民,呈現階級鬆綁(open class)的狀況,且多認同這個時期的生活水準改善,帶來人口增加、生產力提升、商業化、都市化等現象,進而造成大規模的社會流動。
與此相應,在政策面也有所改變,如稅制從均田法至兩稅法、兵制由府兵到傭兵常備軍、財政理念從重農主義轉向重商主義等等。不過斯波先生特別著重在商稅(inland duty、native customs)部分,他認為此乃前述社會變動於稅制上的最具體影響。這個制度在780年(唐德宗大曆十四年)與兩稅法同時導入,並於五代以後持續施行。稅率在不同領域的課徵標準不同,如3%的過稅、2%的入勝稅及住稅、10%的「抽分」等等。目前尚存有1077.....(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2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