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本期目次分隔線
122
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item01
電影海報圖
分隔線
新進館藏
新進館藏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影像敘事。凝望臺灣

content-1-2-img

面積僅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臺灣,於地球上的存在如粟米般渺小,卻因歷史發展先後聚集了原住民族、漢民族、荷蘭、西班牙與日本人等族群,顯現出多元且複雜的民族風貌。十九世紀以來,攝影技術的發展讓視覺影像成為不亞於文字的重要溝通記錄工具,讀者不再只能從文字描述去憑空想像過往歷史,照片的留存讓已逝的時光鮮明地重現,讓人見證古往今來的人事更迭與景物消長。

空拍大師齊柏林先生曾表示,一直以來他想做的事就是讓臺灣人了解臺灣,讓世界認識臺灣。因此,他花了超過20年的時間,以影像帶領我們看見臺灣的真實樣貌,這些照片除了展現臺灣的美麗,也同時揭露其不堪的一面,並喚醒更多人對臺灣環境保護的重視。

臺灣這座島嶼,一直默默承載著各種歷史記憶,美麗的河山、豐富的人文,交織出一幕又一幕的動人篇章。本期的主題書展「影像敘事‧凝望臺灣」挑選許多以影像為敘事主軸的館藏,書中一張張照片訴說著近代發生在這片土地上不同的故事,期盼我們閱讀這些作品後,能更謙卑地看待自己,更努力保護這個美好的家園。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展出時間:2019年1月2日至2019年4月30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回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原圖中心2019年1-3月「館藏導覽」徵稿

content-1-1-img

原圖中心為鼓勵讀者使用中心資源,並增加「館藏導覽」專欄文章的多元性,開辦館藏導覽徵稿,歡迎對原住民族議題、閱讀與寫作有興趣之讀者,一起加入原圖中心的開卷者行列,並領取專屬獎勵!

2019年1-3月的館藏導覽徵稿的書單已經出爐,歡迎有興趣投稿的讀者於3/12(二)之前,以標題「原圖中心館藏導覽投稿_您的姓名」,將稿件寄至本中心信箱:ntutiprc@ntu.edu.tw。

點此觀看詳細辦法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國史館演講:歷史、民俗與紅毛:臺灣原住民與荷蘭時代的記憶

#

主講︱康培德(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教授)
時間︱2018年11月15日 14:00-16:00
地點︱國史館

文/JT

國史館2018年11月15日原住民族史系列專題,邀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教授康培德主講「歷史、民俗與紅毛:臺灣原住民與荷蘭時代的記憶」。康培德教授以「荷蘭八寶公主」的故事,帶聽眾認識臺灣庶民文化中,對紅毛及荷蘭的記憶如何在不同歷史階段呈現。

前言

2018年10月新聞報導,臺南有一男子失蹤2天後,於屏東縣墾丁大灣經由民眾的協助,通報警方而得以順利返家。男子於事後表示,事發當日是被「一個聲音」所引導,但已記不清是如何從臺南走到墾丁的。

今年的離奇失蹤案,引起墾丁社頂民眾想起10幾年前的魔神仔及荷蘭八寶公主事件,當時地方亦有一婦人失蹤,狀況與臺南男子類似。而因為新聞媒體的報導,使得「荷蘭八寶公主」的傳說再次引起討論。

10幾年前墾丁社頂的婦人失蹤案,為新聞媒體首次報導荷蘭八寶公主的故事,而透過文史學者的研究成果,建構出更為明確的公主傳說,也讓社會大眾進一步了解十七世紀荷蘭時代臺灣社會內部發展的歷史記憶……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夏曼.藍波安《大海之眼》新書分享會

#

主辦︱印刻文學
時間|2018年11月16日 19:00
地點|讀字書店

文、圖/布朗

2018年10月,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的最新散文《大海之眼:Mata nu Wawa》出版。印刻文學選擇了11月16日這一天不是太冷的冬日,為夏曼.藍波安舉辦了一場新書分享,空間不大的讀字書店擠得滿滿,大家在澄黃溫暖的燈光下等待分享會的開始。

首先由三位夏曼.藍波安邀請的友人們從不同的面向引導大家思考本書,分享各自的心得。為《大海之眼》撰寫導讀序文的陳敬介老師(靜宜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說:這是夏曼的第10本作品,前9本撰寫的是夏曼的海洋,這一本則是他帶著大海之眼在陸地上的故事,是完全不同的題材,需要重新去理解與詮釋。陳老師強調本書所書寫的經驗,或許並非是一般讀者容易理解或想像的,但唯有盡力去理解,以心映心地去閱讀與感受,才能真正彰顯這本書的價值。同是作家的張耀仁老師(屏東大學科普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則透過許多照片來呈現夏曼筆下空間的氛圍與狀態,引領參與者一起進入《大海之眼》的書寫情境,此外,張老師認為,夏曼.藍波安從翻譯海洋到書寫自我的路徑,不同於大部分書寫以自我為起點的路徑,因此《大海之眼》在其書寫光譜上有其不同的意義……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種下希望的種子──屏東縣泰武鄉立圖書文物館館外書展暨部落贈書

#

時間|2018年11月16日
地點|屏東縣泰武鄉立圖書文物館

文/圖:Djupelang

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下稱原圖中心)107年館外書展暨部落贈書活動至屏東縣泰武鄉立圖書文物館辦理。泰武鄉行政劃分為六個村落,分別為佳平、武潭、平和、萬安、佳興及泰武村,其居住之族群主要為排灣族;民國35年1月於泰武村成立鄉公所,因該部落擇音「吾拉魯滋」(ulaljuc),東面有大武山,故取其大武與泰武諧音,而定名為泰武村,同時以該村為鄉治所在,即正式命名為泰武鄉。

泰武鄉立圖書文物館以及行政中心皆位於佳平村,該村東鄰泰武村,西與萬巒鄉赤山村相界,南界武潭村,北鄰萬安村。部落名稱之典故源自舊社遺址,因其地勢平坦如手掌,故命名為「Kaviyangan」,即「手掌心」之意。1943年由舊址遷移至地名Turungat處,另有一部分搬至Qaputan(即現今的武潭部落)。不同時期之外來者,將Kaviyangan依據發音翻譯為「加蚌」、「卡比様」、「佳平」等,國民政府來臺後更名為「佳平村」。民國時期,因Turungat土石坍落,於1953年再移居下方,地名為Tjaiasu現址至今。1954年有來自Tjukuvulj(舊德文部落)16戶與Kulaljuc(舊泰武部落)1戶亦陸續搬至此地居住……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奇萊山上找水鹿

本書封面圖 《奇萊山上找水鹿》
林麗琪著;內政部營建署,2017

文/吳均上

《奇萊山上找水鹿》是內政部營建署出版的第8本以國家公園為故事主題的兒童繪本之一。本書於2017年12月出版,其他系列書籍分別是2014年出版的《墾丁奇幻漂流記》、《鮭寶魚兒的願望》,2015年出版的《琪琪登玉山》、《小油坑探險記》,2016年出版《皮皮的冬季旅行》、《風獅爺與好朋友》,以及同年出版的《阿清與小蘭的海角樂園》。這一系列繪本不僅能使大人小孩一同閱讀圖文並茂的精采故事,增進親子關係,更藉由書中內容與繪圖融入知識,使讀者認識臺灣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與動植物,同時傳達友善、愛護生態與自然環境的核心觀念,達到普及環境教育的目的。
本書由自然風情畫家林麗琪撰文及繪圖,描述三位喜歡親近大自然、志同道合的朋友琪琪、阿晨與佳佳在三月初春雪融時節一起攀登奇萊山尋找水鹿,並請高山嚮導阿賴帶領他們前往。路途中,除了水鹿之外,他們一行人遇到許多平地上見不到的野生動植物,比如華南鼬鼠(又稱黃鼠狼)、玉山箭竹、有「高山麻雀」之稱的岩鷚……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電影】高更:愛在他鄉

本書封面圖 《高更:愛在他鄉》
Edouard Deluc 導演,2018

文/蕭如雅

電影《高更:愛在他鄉》描述的時間是高更初次來到大溪地的前兩年。對照高更真實的生平脈絡,電影為了先解釋他去大溪地前的狀態,而改編了劇情,快速交代他追求繪畫為業卻不得志;家庭婚姻也受理想波及的遭遇。即便有朋友可以抒發鬱悶,但離開舒適圈去大溪地,也非其他藝術家可理解或同行的,旁人敬畏的言語,也都只顯出高更的孤獨罷了。
但其所望之強烈,讓他還是孑然一身來到心中的理想國度。潮濕貧瘠的環境,天天滴落雨水的屋子,是高更在大溪地作畫的日常,而他依舊身無分文也沒有法國家人的支援,當他疾病纏身被醫生診斷需特別照料時,他也無視阻礙照常島上旅行,除了抓魚吃果外就是作畫,粗野又隨性,看得出相當適應這樣的生活方式。
他衰弱的在島上移動,以為就要遭遇不幸,殊不知高更就在此遇見他創作的謬思女神。他在某處村落遇見了名為「德胡拉」的女孩,德胡拉隨他回家成了他的妻子。之後高更的畫作,都以她為主角來傳遞伊甸園中的夏娃,這樣的創作形象……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電影】貧困、政治和利益:合宜住宅危機

本書封面圖 《貧困、政治和利益 : 合宜住宅危機》
Rick Young 導演,台北市 : 宇勗企業有限公司,2017

文/Djupelang

「貧困、政治與利益的問題:合宜住宅危機」此紀錄片主針對了美國的住宅危機,展開九個月的調查以及追蹤。本片透過與各地相關單位以及人物進行訪談,將訪談內容原始呈現於本紀錄片中。跟著本片的腳步調查及追蹤,呈現出美國的低收入住宅稅務優惠法案(LIHTC)、第八款Section 8、支援性住宅、公共住宅、合宜住宅與住屋政策等以及開發案,所延伸出的種族、政商勾結與建築商中飽私囊等問題,已嚴重影響整體社會層面。
紀錄片開頭直接說明了何謂第八款Section 8住宅救援計畫,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記者蘿拉‧蘇立文於達拉斯拜訪三位獲得第八款補助券者,在這之前,他們受到昂貴房屋租金的經濟壓迫、親人的驟逝而失去依靠、帶著七個孩子暫住汽車旅館、借宿朋友家,甚至只能睡在公園或車子度日。得知獲得第八款補助券那一刻,他們期許擁有更佳的住宅環境與工作機會。雖第八款補助券可補助租金不足之金額,但實際受惠者僅佔四分之一機率,使用期限僅為期90天,須於短時間內尋找接受第八款補助券之住屋;但實際接受補助券之住宅,少之又少,找尋的過程中亦遭受歧視與不平等的對待……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National Indian Child Care Association (NICCA)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s://www.nicca.us/
整理:諸長瑾

全國印第安兒童保育協會是個具有代表性屬於美國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族的機構,成立於1993年,宗旨是在為部落兒童保育提供信息,支持,並做協調和推廣。該組織提供服務給266個來自全國各地部落社區接受部落兒童保育和發展基金贊助下的受助者。努力提供高質量的兒童保育服務給全國印第安兒童和他們的家庭以及社區。NICCA 還定期舉辦會議和培訓,將兒童保育領導者和參與兒童保育計畫的工作人員匯聚一堂,集思廣義將理想與經驗融合,為改善當地或是在部落甚至是在聯邦範圍內的部落兒童的托兒服務與分娩做努力。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indecare.blogspot.com/
整理:吳慈恩

2008年11月,原住民族委員會開辦「原住民地區幼托服務暨保母訓練與輔導試驗計畫」,開啟了台灣各地原鄉以部落為主體、把孩子留在母文化成長的實驗旅程。
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為部落、偏鄉的學齡前教育慢慢摸索出一條路,讓在地化照顧持續成長茁壯。其不只看見學齡前兒童的需求,青少年、老人家也需要照顧與陪伴,因此在 2013 年,我們成立「台灣社區互助照顧行動協會」,將在地化的照顧範圍擴大,試著讓不同年齡層彼此互相連結,進而形成自主的照顧系統。
本會的宗旨為推動社區共同照顧的理念,促進互助自主、立基於在地文化的公共化社區照顧模式得以普及到每一個有需求的原住民族部落、偏鄉社區或弱勢社群。
(節錄自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網站)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10
circle 山鷹與桐花之衣舊情深特展
circle 塵靜再現
circle Kalla! Kyauwaya ta / 走吧!採藤去 鄭浩祥個展
circle 人類學家的錢包:貨幣的社會生活
circle kaisalpuan tu iniliskinan回憶──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回顧展
circle 繼往開來──107年度全國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輔導成果特展
circle itu maluspingaz tu macindun.農女的手編織事──布農技藝研習成果展
circle 原典──臺灣原住民族歲時祭典特展
circle 臉友──臺灣原住民人面文物特展
circle 被遺忘的族群──噶哈巫的遷移與文化重建
circle 原住民族文化的傳統智慧創作保護
circle 莫拉克十週年小林村巡演《 回家跳舞 》走過這些日子,從未忘記回家的路
circle 原住民表演藝術推廣平台 2015~2017 回顧 推進策略 & 實務現場
circle Wawa森林有大象──「我們所不知道的都市原住民」系列講座
回本期目次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