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本期目次分隔線
120
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item01
電影海報圖
分隔線
新進館藏
新進館藏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臺灣原住民族文學

content-1-2-img

臺灣原住民族因為沒有文字,長久以來依賴口耳相傳,將歷代的神話、傳說與歌謠等內容流傳保存下來,荷西時期後,雖有羅馬拼音、漢字以及日語假名可借用,但仍未成為能普遍使用的文字系統,嚴格定義之下的臺灣原住民族文學,一般認為在1980年代後才逐漸形成。

這樣的轉折,與1970年代臺灣退出聯合國後,一連串的本土化運動有關,本土意識崛起鬆動了原來的威權體制,開始肯定多元價值。臺灣主體意識也在文化層面上展開深遠的影響,歷史方面,專家學者重新評價臺灣與南島海洋的關係,漸漸擺脫以身為中國史為主的邊陲立場,17世紀以來,臺灣不僅面對了荷蘭、西班牙、漢移民和日本人,也「發現」了臺灣原住民。

大環境的變化,是1980年代起臺灣原住民主體自覺、部落復振與文學創作的背景。但對原住民而言,沒有有效的書寫系統,創作不易交流,經過多方考量與嘗試,漢語的使用成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啟航的重要工具。從早期的陳英雄、拓拔斯‧塔瑪匹瑪、夏曼‧藍波安、莫那能、瓦歷斯‧諾幹,到後來的亞榮隆‧撒可努、巴代和更年輕世代的作家,經過四分之一世紀的努力,有越來越多的原住民加入創作行列,題材也更加寬廣多變,他們的作品不但由知名出版社出版,也有多部英、日、韓文等譯作問世,為整體臺灣文學注入全新的生命與活力。

本次書展以「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為題,期盼和讀者分享臺灣原住民作家們筆下們獨特的人生經驗和思想情感,展期自2018年8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歡迎大家一同來感受何謂「臺灣原住民文學」……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展出時間:2018年8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回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原圖中心2018年10-12月「館藏導覽」徵稿

content-1-1-img

原圖中心為鼓勵讀者使用中心資源,並增加「館藏導覽」專欄文章的多元性,開辦館藏導覽徵稿,歡迎對原住民族議題、閱讀與寫作有興趣之讀者,一起加入原圖中心的開卷者行列,並領取專屬獎勵!

2018年10-12月的館藏導覽徵稿的書單已經出爐,歡迎有興趣投稿的讀者於12/10(一)之前,以標題「原圖中心館藏導覽投稿_您的姓名」,將稿件寄至本中心信箱:ntutiprc@ntu.edu.tw。

點此觀看詳細辦法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國史館演講:聖化與愛──小林歷史文化與重建的核心

#

主講︱簡文敏
時間︱2018年9月20日
地點︱國史館

文/EN

國史館2018年9月20日的原住民族史系列專題,以「聖化與愛──小林歷史文化與重建的核心」為題,邀請高苑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簡文敏主講。簡文敏副教授從災難人類學的觀點,講述小林部落,經歷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如何在困頓的環境裡,展現自主能動性,組成大滿舞團,自助助人,重新讓社會聽見大武壠的聲音。

2009年,莫拉克颱風帶來破紀錄的驚人雨量,兩日內降下2500-2700毫米(約一年的雨量),重創臺灣南部,造成有紀錄以來颱風的最大傷亡。其中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原合併前的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聚落旁的小竹溪暴漲,水勢竄出公路護欄。小林里東側,海拔1,000多公尺高,尚未人為開發的獻肚山,因不堪豪大雨勢而走山,挾帶著大量土石流,滑落衝入楠梓仙溪,楠梓仙溪河道被土石擋住,形成大型堰塞湖,潰堤後,洪水沖毀附近的9號橋及8號橋。連同平埔族群祭祀的「公廨」,也一併遭到土石淹沒。許多人在這場災難當中失去家園,失去摯愛的親人,承受著苦難,也承受著難以忘卻的傷痛……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107年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論壇(七):原住民文學的藝享世界

#

講題|【文學論壇(七)】原住民文學的藝享世界
主持人︱馬紹.阿紀(光啟社社長)
時間|2018年9月16日(日)16:30-18:30
地點|In Between之間跨界平台

文/JT

由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山海文化雜誌社及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承辦之「第九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暨文學營與文學論壇」,包含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營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論壇等系列活動,提供對原住民族文學有興趣者一個彼此交流的機會,並藉由原住民文學家、藝術家分享不同領域的作品,了解原住民族文學及藝術的發展。

9月16日(日)「原住民文學的藝享世界」為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論壇最後一場的演講活動,邀請到3位原住民文化工作者,藉由藝術、音樂及影像等不同的展現方式,講述原住民族多元的文學作品。

議程一|文學與當代藝術的契合:文學、戲劇、表演、靈境與當代藝術策展的脈絡

主講|吳鼎武.瓦歷斯(泰雅族藝術工作者)

由泰雅族藝術工作者吳鼎武老師(瓦歷斯.拉拜)講述「文學與當代藝術的契合:文學、戲劇、表演、靈境與當代藝術策展的脈絡」。吳老師現任中原大學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系主任,其專長為原住民文化與藝術、當代藝術創作及潮流設計。吳老師分享由其策劃,6月30日至10月7日於世界宗教博物館展出之「山.靈.敬──回返祖靈智慧的人間淨土」當代藝術特展 ……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影片】盧貝松之搶救地球

本書封面圖 《盧貝松之搶救地球/Home》
Arthus-Bertrand, Yann.導演;中藝國際影視,2009

文/KT

封面上所寫的「當你在看海報的這一分鐘,就有四人死於水汙染。」揭示了《搶救地球》這部影片探討的內容將會是沉重的議題,雖然沉重,但絕對值得我們靜下心來觀賞,因為資源耗竭與氣候環境變遷與地球上的每個人息息相關,所有人都該正視這些一直存在且日益惡化的問題。本片全程由空拍影像組成,攝影團隊走訪世界各地50多國,呈現的畫面既壯闊美麗,也讓人驚訝憂心,搭配動人的配樂與論述清楚的旁白,帶領讀者深刻體悟實踐環保的急切性。
首先從地球的誕生談起,地球出現在40億年前,因為「水」讓它如此美麗,地球跟太陽的距離剛好能讓水保留在液態,形成河川、海洋,無數生命因此而生。然而,人類只有20萬年的歷史,卻大幅改變了地球的面貌。定居生活與農業發展結束了人類採集狩獵的不確定性,食物開始出現過剩的情形……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橫渡孟加拉灣

本書封面圖 《橫渡孟加拉灣:浪濤上流轉的移民與財富,南亞.東南亞五百年史》
Amrith, Sunil S.著,堯嘉寧譯;臉譜,2017

文/廖偉辰

本書作者蘇尼爾.阿姆瑞斯(Amrith, Sunil S.)在前言提及,曾經有一度,孟加拉灣是全球歷史的中心,但在二十世紀後半遭到遺忘。孟加拉灣整體區域的興衰,幾乎未曾被完整訴說。而《橫渡孟加拉灣》這本書,試圖依著歷史發展的時序,講述這個曾經見證人類現代歷史中最大規模的遷徙,以及整個孟加拉灣從開放到封閉的故事。
根據考古學研究,印度(India)、和東南亞之間的珠石交易,早在西元年前許久以前就很興盛。九至十三世紀期間,位於南印度的朱羅(Chola)王國的國勢達到高峰,稱霸整個孟加拉灣地區,爪哇島(Java)上的各個城市的碑文記錄了朱羅王國商人與印度教徒到此做生意與傳播宗教的痕跡,也帶來此地第一次的繁榮期……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原住民族繪本:《泰雅勇士大步向前》、《兩個鼻孔一起minasi》

本書封面圖 《泰雅勇士大步向前》
劉嘉路著,Tomas Rizek繪;捷克商麋鹿多媒體有限公司,2017

文/吳均上

《泰雅勇士大步向前》的作者劉嘉路服膺「童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語言」,秉持著尊重原著的精神,十分擅長以現代的語彙重新詮釋經典故事。這次,她與來自捷克的知名畫家瑪士.瑞杰可(Tomas Rizek)合作,將臺灣原住民傳說──泰雅族射日的故事,用一種嶄新創意的說故事方式賦予古老傳說新意,將臺灣本土原味傳說發揚光大,推向國際。
本書的一大特色是,故事內容以詩歌方式寫就,娓娓道來,讀來音韻和諧,彷彿歌唱般優雅。敘述故事的文句不使用標點符號,反而使文字的排列與間隔錯落有致,用意至深。來自西方國家的藝術家為本書插圖絲毫不讓人覺得突兀,來自異國的藝術精神完美融入臺灣原住民族古老傳說之中,畫得十分到位,同時兼容並蓄、互相輝映……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Native Public Media (NPM)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s://www.nativepublicmedia.org/
整理:諸長瑾

這是個美國原住民族新聞媒體網站,成立於2004年,藉由設立原住民族廣播網和電視網讓各地偏遠原住民族社區,都有機會接收到各種與原住民族息息相關的訊息,無論是對社區有影響的時事新聞,重要健康資訊,相關法規,文化保存,族語教學,急難求生,會影響到原住民族社區的各種議題的探討,職訓,求職機會或是社區經濟補助,為原住民族的社會,教育,經濟,文化努力,為全美原住民族發聲。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2018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s://www.mipaliwlandart.com/
整理:吳慈恩

「濕地藝術節」是希望透過藝術的力量、當地人的智慧以及社區的資源,共同振興當地農村的面貌。
「森山里海2018濕地藝術季」立基於 2011-2012 年的「水梯田溼地生態環境裝置藝術與水梯田溼地音樂季」和2017的「米粑流濕地藝術季」。
本次展覽主題:「流」
以「流Undercurrent」為主軸開展,一方面回應溼地復耕所找回潛伏已久的水流,更要揭示過往所忽略自然界帶來的巨大挑戰。作品揭示部落居民如何面對環境強勁的流能量,及其帶給磯崎、復興、新社、港口等四個部落在生產與生活上的挑戰與威脅。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10
circle 莫拉克十週年小林村巡演《 回家跳舞 》走過這些日子,從未忘記回家的路
circle Minanam──2018原住民族青年樂舞工作坊
circle 和而不同:2018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國際研討會
circle 國史館專題演講:歷史、民俗與紅毛:臺灣原住民與荷蘭時代的記憶
circle 2018與部落結合特展系列「金黃色的記憶 kacedas.vaqu.liqu」
circle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回顧展】
circle Pulima藝術獎
circle Kapah!我們一起圍火聽/說故事──尋找部落故事攝影展
circle 2018原住民族國際經濟發展論壇
circle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研討會
回本期目次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