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7
【頤賢講座】臺灣薪資停滯的原因及對策 - 王健全副院長
|
「臺灣當前的經濟問題與建議」主題第二場演講請到了中華經濟研究院王健全副院長董事長擔任講座。王副院長以低薪非臺灣獨有的經濟問題,期勉同學從家世、婚姻、名校、網絡奠立成功的基礎,選擇迎合趨勢風向的高薪行業,剛出社會不要計較薪水和加班;打好基礎累積以跳槽談判加薪的本錢,便可能擺脫低薪陷阱,晉身高薪階級。
|
2018.05.11
【新聞所】教師聯誼happy hour
本次活動由社科圖主辦,由社科圖負責邀請校內外學者朋友來進行交流。此外,亦提供美食佳餚,舒緩各位同仁一週工作的辛勞,在熱絡的氣氛裡用一顆愉快的心結束了本週的週五教師Happy Hour。
2018.05.24
【頤賢講座】全球變局下台灣經濟戰略 - 高仙桂副主委
|
「臺灣當前的經濟問題與建議」主題第三場演講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高仙桂副主委擔任講座。高副主委認為全球化思潮的轉折將導致世界經貿秩序翻轉,台灣處於全球變局的洪流之中,亟需思酌台灣在兩岸、亞太、全球的定位,面對外在國際變局和內在經社課題的雙重挑戰。
|
2018.05.31
【新聞所】讓愛延續 第二屆臺大亦恩盃辯論賽徵求工作人員
由臺大新聞所主辦的第二屆亦恩盃國際奧瑞岡辯論賽,將在今(2018)年7月登場!這場源起於一位母親對已逝女兒的不捨而舉辦的辯論比賽,今年迎來了24校的華人參賽隊伍,參賽學校遍佈中港澳台,甚至遠至英國、新加坡、澳洲,規模很大。為了因應賽期事務,總召黎育如近期也著手第二階段工作人員的徵求。
亦恩盃的命名,出自於臺大新聞所所長林照真的女兒賴亦恩。賴亦恩生前熱愛辯論,卻因一場車禍,使得她的辯論生命在16歲被迫中斷,林照真希望能延續女兒對辯論的熱情,因此在2016年舉辦了第一屆的亦恩盃,希望讓各界認識辯論如何觸動年輕的靈魂,並促進華語辯論的交流。
這屆亦恩盃雖有24校隊伍共襄盛舉,但工作人力很吃緊。黎育如表示,目前仍徵求管理各項預算支出的財務長,以及協助七月活動的賽期人力,包含負責工作人員飲食的訂餐人力、提供參賽隊伍諮詢的小隊天使、賽務場務人員以及攝影錄影寫新聞稿的人員。
黎育如大學時參與過辯論比賽,她認為亦恩盃的參賽隊伍來自海外大專院校,比賽強度大,同時辯題都是政策性議題,與新聞相關。因此對於新聞所學生來說,不僅是認識辯論、一睹專業辯手風采的場合,也能夠從辯論中與自身專業連結,不失為一次很好的嘗試。此外,職位都有支薪,她希望有更多新聞所的同學加入工作團隊。
2018.05.18
【歐盟中心】教師聯誼happy hour
本次活動由歐盟中心主辦,由歐盟中心負責邀請校內外學者朋友來進行交流。此外,亦提供美食佳餚,舒緩各位同仁一週工作的辛勞,在熱絡的氣氛裡用一顆愉快的心結束了本週的週五教師Happy Hour。
2018.05.19
【風險中心】永續轉型大哉問-李遠哲院長與青年對談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於2018年5月19日在誠品松菸店舉辦第三場《轉給你看-開啟台灣能源轉型》新書座談會。本次活動由本中心周桂田主任擔任主持人,主任特別於開場時說明,中心為了讓更多肩負形塑未來責任的青年世代們,共同關注能源轉型等環境鉅變挑戰,因此邀請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議題的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院士與青年代表們進行跨世代對談。
而四位青年代表分別是-台大學生會永續部林孟慧部長、本中心陳喬琪助理研究員,以及致力於環境奮鬥的18歲鬥士李若慈、台灣青年氣候聯盟黃品涵理事長。
林孟慧部長提到台大每年約投資2.6億元在高碳排的產業,與目前國際上一致追求減排的共識相悖,因此提出校務基金應對化石燃料相關產業進行撤資。同時,也請教李院士科學的嚴謹性以及社會的正義該如何相互兼顧?
陳喬琪助理研究員則介紹本中心成員的背景、學思經歷都不同,但大家為了氣候變遷與空氣污染等永續議題的知識傳散而聚在一起。喬琪請教李院士,在研擬對策時往往受到不同的政策論述,而引導出不同的策略,導致治理受到阻礙,詢問李院士認為台灣該如何強化研究成果及政策分析,來擬定更完整且嚴謹的政策?
李遠哲院士回覆,當政府面對氣候暖化及空污議題時,政策與決策並沒有得到嚴謹的科學證據,建議未來政府應提高經費檢測如空氣污染源及其影響。在正義上,則建議應徵收碳稅,並建立公開討論的平台。
台中明道中學高三生李若慈講述因去年參與了富邦文教基金會的文字報導培訓,有機會到彰化縣台西村進行田野調查,並說明台西村近一兩年為搭上政府的綠能政策,村民期望人人都能成為小型發電廠,但政府卻希望以大型的離岸風機為主。因此詢問李遠哲院士對於我國目前的再生能源發展現況,政府的規劃及社區公民電廠所面臨的問題及看法?
黃品涵理事長則是提到唯有氣候行動落實、讓所有民眾都參與進來,能源轉型才轉得動,並詢問李院士是否真的有辦法讓不同背景的聲音都能進來呢?
李遠哲院士說明能源轉型將會是下一步的經濟發展,以前都是集中式的由上而下,但為了達成再生能源發展我們需要區域型的能源發電,因此將轉變成由下而上,參與者可以是社區、學校或家庭。不同背景的建議更需要搭配科學的討論與驗證的,並非有一定的答案。
最後,李院士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因中學時的叛逆,不喜歡學校的體制、想學更多,因此進入大學後有兩個理想:成為好的科學家、與志同道合的人打造美好的世界,而出國深造。李院士鼓勵青年們掌握自己的生命,創造有意義的人生。
詳請參見:http://rsprc.ntu.edu.tw/zh-TW/m06/upcoming-events/944-1070519_book_forum-review
2018.05.31
【新聞所】新聞所必選課程放寬 九月新生適用
臺大新聞所5月17日所務會議通過修業規定調整,將專業組原本的必修課「採訪寫作一」、「影像報導一」由必修改為必選修。從107學年度入學學生開始,選擇以深度報導論文畢業的專業組學生,在「採訪寫作一/二」、「影像報導一/二」、「新聞編輯與資訊設計」五門課程中,選修滿三門即可,而以學術研究論文畢業的研究組則是五門中需選修至少兩門。
此次更動最主要目的之一,是增加基礎課程的選課彈性。所長林照真說明,過去同學需修完基礎的採訪寫作一、影像寫作一,才可修習進階的採訪寫作二、影像報導二,未來若有部分新聞傳播科系畢業,或者實務經驗較豐富的同學,入學時已具備一定能力基礎,可準備作品集等能力證明的資料提出申請,通過審核則可直接修習採訪寫作二或影像報導二。相關的審核規定將在六月訂出文字說明,未來實際運作會交由當年開設該門課程的兩位教師進行審核。
新聞所近六年來招收的學生中,約有兩成多為傳播科系背景。林照真提到,近年來有部分新聞科系畢業的同學反應所上部分必修課程與大學所學重複性高,沒辦法學到新的東西,難以激發學習熱情。這也是此次提出調整課程規定的原因之一,希望讓這些已有基礎的同學有彈性選修更進階、更多元的課程,「不要覺得來新聞所是炒冷飯」。而所上採訪寫作、影像報導等基礎必修課程按慣例會開兩班,未來也可能會與兩位開課教師協調,在課程規劃上一班比較基礎,一班偏向從基礎進階到專題,讓同學們在選課的時候可以區隔、選擇最適合的學習內容。
另外,林照真發現,過去新聞所同學修習採訪寫作二課程的風氣較盛,即使選擇研究組畢業的同學也多會選修,不過今年修課情形不佳,開課兩班卻總共只有十個人修課,十分可惜。她認為採訪寫作二的專題採訪報導是非常重要的課程,也是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的能力,呼籲同學更踴躍的選修。
調整後的最新修業規定可掃描右方QRCode到新聞所網站參考。
2018.05.31
【新聞所】郭秭鈞:走在最前端 了解AR/VR在新聞上的應用與全球發展
臺大新聞所於5月11日舉辦「VR/AR在新聞上的應用與全球發展」演講,邀請世界虛擬實境高峰會(WVRF, World VR Forum)的市場開發總監——郭秭鈞,分享在新傳播科技不斷發展的當今,新聞媒體在AR(擴增實境)與 VR(虛擬現實)的應用上,有何突破與限制。
世界虛擬實境高峰會是位處於瑞士,致力推廣AR與VR的非營利國際組織。綜觀而言,1960年代便已出現VR的概念,但直到2016年因科技的進步及多款產品的推出,才將這年稱為「VR元年」。郭秭鈞趕上了這波趨勢,在2016年11月加入團隊,開始在全世界不斷展開創舉,透過電影節或博物館的形式,努力把VR的內容帶入大眾生活之中。
從新聞角度來看,郭秭鈞先指出VR不僅止是360度轉一圈的影像技術,而是更強調沈浸式的體驗;另外,AR 跟新聞的關係則比較是事件性的,而非新聞報導,郭秭鈞認為,運動類的題材目前比較能夠應用,會像是寶可夢的概念。
郭秭鈞認為,以臺灣而言,有在發展VR的媒體所遇到的困難之一,便是少了互動的感受,讀者僅是被動的接受訊息而已。但新聞內容能做到什麼程度,最現實的問題就是財力,國外的許多媒體都是砸了大錢在投入創新,像是BBC, CNN,紐約時報、衛報等等都有團隊在發展。不過郭秭鈞也觀察到,歐洲除了英國以外,整體的態度都蠻悲觀的,對於AR還有點興趣,但VR就認為比較難發展,現實而言會覺得難以從中獲利。
郭秭鈞進一步提到,目前推廣的困難點還有壞的內容對VR的體驗傷害太大,大家或許都會聽過VR/AR,但實際體驗的人並不多,而這些體驗的人當中,或許因為內容品質參差不一,有的是體驗後會頭暈、有的是戴了體驗的裝置而感不適,這部分正努力結合腦神經科學等專業,做出不會讓觀眾暈眩的內容。
雖然目前VR/AR沒有獲利的商業模式,而且科技日新月異,現在很多做內容的已經跳到做MR(混合實境),但是郭秭鈞鼓勵大家,即使現在做VR/AR的內容人才很稀少,不過還是有蠻成熟的作品誕生,像是The Enemy就是將以巴衝突的新聞化成故事體驗,從中瞭解不同立場的雙方在說些什麼。郭秭鈞認為臺灣的轉型正義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而說故事便是新聞所學生的專長。
演講尾聲,郭秭鈞再次鼓勵需要會創作的人才共同投入,她認為,現在的人都是在創造歷史當中,只要肯用心、肯學心,絕對是走在最前端的,而且,現在已經看到亮光了。
|
郭秭鈞(後排著白上衣者)與所內師生分享VR/AR如何應用於新聞敘事,以及傳播科技面臨之挑戰及未來發展。(攝影/黃浩珉)
|
2018.05.31
【社會工作學系1062學術活動報導】Application of Integrative Body-Mind-Spirit Social Work
Malabika Das 博士來自美國,她先於美國伊利諾大大學取得都市設計學位,再進入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取得碩士學位,之後又在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取得博士學位,目前居住在台北。
在本次演講中,她不僅介紹她的研究:the Integrative Body-Mind-Spirit Social Work (I-BMS) / 整合性身心靈社會工作方法,並實際帶領演講參與者體驗此工作方法,讓參與者親自體驗並且有很好的回饋與交流。
2018.05.31
【新聞所】方念華:電視新聞必須找到與觀眾之間的連結
5月15日的獨立媒體創作課堂中,授課老師詹慶齡邀請了她曾經在TVBS的同事,亦是電視新聞界的資深前輩——方念華主播,為同學講授「電視新聞編播實務專題」,藉由分享專業的觀念及作法,期許有更多人能共同營造良好的媒體環境。
方念華從電視新聞編輯的功能談起,以她所主持的《Focus全球新聞》為例,她坦言,在臺灣要製作國際新聞是比國內新聞更不容易的,因為很多事件是與觀眾的生命經驗有距離的,所以電視編輯就十分重要,必須要想像觀眾的認知為何,並拉近觀眾與事件的資訊落差,也要建立觀眾對新聞有連貫性的理解。像是介紹普立茲獎首次頒給饒舌歌手的特殊意義時,因為考量觀眾對獎項的陌生,就會選擇先簡介歷史,讓觀眾意識到在此之前都是頒給其他類型的樂手。
要製作一則新聞專題並不容易,方念華指出新聞編輯也會有許多的盲點,尤其現在很多編輯都十分年輕,在缺乏經驗的情況下,對事件的理解會不夠深刻,也會囿於自我人生經驗的框架,失去瞄準新聞重點的準確性,嚴重的甚至會找錯圖片放置。另外,當操作熟練度不足時,會無法拿捏新聞的配速,使得內容因為編輯而黯淡。
方念華提醒新聞編輯有些要點可供注意,首先要找出新聞的亮點,不能只從新聞看故事,而是要放大思考與臺灣觀眾的連結在哪,而這個亮點是來自於對常識的透徹理解,以及對知識的深入淺出。並且,方念華認為現在的新聞節目已是分眾取向,必須要清楚自己時段的觀眾面貌,像是《Focus全球新聞》已邁入第五年,方念華坦言,剛開播時的收視率並沒有很好,但因著持續累積與深耕,至今收視率十分穩定,已有固定的收視群會持續觀看。
演講尾聲,方念華以《看板人物》為例簡單談了她主持的心得,前置準備的部分肯定是要做足功課,而實際與訪談者對談時,她認為最重要的是真誠,要想著,對方不是因為收視率或是觀眾喜歡看而上節目,而是因為真的有故事可以分享出來。
近期,有一集節目是與馬英九聊〈排行榜外的人生〉,方念華表示,這並非是要談跌落出去的人生,而是不在風口浪尖之後的生活,是否也是能被追求、被嚮往的方式。方念華認為,並非所有東西都是可以被評比或被定為高低的,人生如此,做節目又何嘗不是如此?
|
|
▲方念華以《Focus全球新聞為例》示範電視播報與編輯。(攝影/黃浩珉)
|
▲方念華(前排中間白色上衣)以其豐富的播報經驗,和同學們分享電視新聞的編輯原則。(照片/黃浩珉提供)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