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最新消息]

 【新聞所】新聞所暑期實習課程 360全景攝影與廣播實務

[活動預報]

 2018 Spring【經濟學系研討會】

 

 2018.05.04、11 (五)【公事所、社科圖】教師聯誼

 

 2018.05.05 (六)【政治學系】臺灣大學2018「公共事務」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2018.05.10 (四)【頤賢講座】臺灣當前的經濟問題與建議–陳小紅講座

 

 2018.05.15 (二)【亞比五月演講—性別與工作】From Work-Family Conflict to Work-Family Alignment: How “Good Teachers” Become “Good Mothers” and “Good Workers” in South Korea

 

 2018.05.17 (四)【頤賢講座】臺灣薪資停滯的原因及對策–王健全講座

 

 2018.05.19 (六)【風險中心】永續轉型大哉問-李遠哲院長與青年對談

 

 2018.05.28 (一)【政治學系政治學方法論海外前沿研究演講】How Much Should We Trust Estimates for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 Models? Simple Tools to Improve Empirical Practice (我們應多麼信賴交互作用模型?改善經驗實踐的簡單方法)

 

 2018.05.29、30(二)、(三) 【東亞中心】日本中心主辦「 政治學方法論與中國研究之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美國哈佛大學 Gary King 講座教授兩場特邀演講

[國際交流]

 澳洲國際事務協會AIIA代表來訪

[活動報導]

 【頤賢講座】微軟轉型分享- 孫基康講座

 

【社工系】教師聯誼happy hour

 

【頤賢講座】 AI自主型武器與其道德問題之探討 - 于孝斌講座

 

【新聞所】愛奇藝台灣站總經理楊鳴:你無法抵擋的視頻浪潮

 

【新聞所】小燈泡媽媽王婉諭:盼媒體更加同理尊重 期待社會更多元包容

 

【國發所】教師聯誼happy hour

 

【新聞所】新聞所首次參與優良導師評選 林麗雲教授獲社科院推薦

 

【新聞所】臺大新聞所研究團隊製作假新聞影片 NGO也有興趣

 

【公事所】「重大政策議題」課程參訪台北社企大樓

[學術研究]

經濟系陳旭昇教授發表Predicting US Recessions with Stock Market Illiquidity

[專班園地]

 歡迎專班學員踴躍投稿

聯絡信箱:
cossnews@ntu.edu.tw

【新聞所】新聞所暑期實習課程 360全景攝影與廣播實務

 

為提供大學部以及新聞所同學實作機會,新聞所將在8月開設兩學分的「暑假媒體實習」課程,內容規劃分為兩部分,一項是360全景攝影,另一項是廣播實務,供同學自由選擇一項學習,都是一週上課四次、每次三小時,。

360全景攝影將由蘋果日報的360攝影團隊授課,時間暫定為下午1:30 – 4:30。所長林照真表示,目前360全景攝影的技術仍是非常新的新聞敘事方式,不過已經看到越來越多新聞作品的運用。在科技也漸漸平民化的趨勢下,相信未來的應用會更為普遍。修課同學將會實際使用新聞所提供的VR360攝影機,完成作品。

廣播實務將由臺北之音負責授課,邀請不同講師與同學分享廣播製作,內容將涵蓋廣播新聞製作、廣播專題、廣播訪談等部分,上課時間則仍待6月之後確認。所長林照真表示,目前中國大陸的廣播節目十分熱門,希望同學可以學習廣播製作之後,可以創作出更多自己的作品,也鼓勵同學可以創業。目前新聞所有愈臻完善的廣播資源可供同學使用,像是廣播室已建置完成,並正與臺北廣播電台共同製播節目,亦有臺大新聞e論壇能夠呈現同學的作品。

所長林照真鼓勵同學在暑假中可以更多自我練習及實作,以去(2017)年開設的暑假課程為例,內容確實對同學有所幫助,也能激發同學的興趣,並從課堂中學習到媒體實務的經驗。
 

▲TOP

2018 Spring【經濟學系研討會】

05月10日

05月17日

【貨幣與總體經濟】
講題: TBA
主講人:Joseph Kaboski (U. of Notre Dame)
時間: 2018年05月10日(週四)13:30-15:00
地點: 社科306
【貨幣與總體經濟】
講題:TBA
主講人: Ting-Wei Lai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時間: 2018年05月17日(週四) 13:30-15:00
地點: 社科306
05月10日

05月24日

【經濟史】
講題:台灣戰後的高成長:從紡織業到電子業
主講人:Tsongming Wu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時間: 2018年05月10日(週四) 15:30-17:00
地點: 社科302
【經濟史】
講題Tests on incentives for foot binding
主講人: Elliott Fan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時間: 2018年05月24日(週四) 15:30-17:00
地點: 社科302


2018年05月04、11日【公事所、社科圖】教師聯誼

 

5/4和5/11分別由公事所和社科圖主辦教師聯誼。
歡迎各位教師邀請與本院相關的校內、外朋友參與,現場提供飲料及點心。希望大家撥空參與,來聯誼室認識不同系所同仁、 放鬆一週的疲勞。
時 間:2018年05月04、11日 (週五)17:00-18:30
地 點:社科大樓頤賢館108教師聯誼室。


2018年05月05日【政治學系】臺灣大學2018「公共事務」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一、會議時間:2018年5月5日(六) 早上9:00~16:50

二、會議地點: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3樓 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三、會議主題:
*第一場次主題:民主轉型
*第二場次主題:政府治理
*第三場次主題:國際政治
*第四場次主題:人力資源管理

四、議程表:請按此

五、線上報名:請按此(請於5月03前,完成報名)。

六、聯絡資訊:政治學系 徐欣蕾 助教,電話:02-33668450,E-MAIL:hsuhsinlei@ntu.edu.tw


2018年05月10日【頤賢講座】臺灣當前的經濟問題與建議–陳小紅講座

 

第十一週:臺灣當前的經濟問題與建議
與談人:陳小紅 委員
時 間:05月10日(週四)15:30-17:20
地 點: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2018年05月15日【亞比五月演講—性別與工作】From Work-Family Conflict to Work-Family Alignment: How “Good Teachers” Become “Good Mothers” and “Good Workers” in South Korea

 

【亞比五月演講—性別與工作】
From Work-Family Conflict to Work-Family Alignment: How “Good Teachers” Become “Good Mothers” and “Good Workers” in South Korea

主講人:Miliann Kang (Fulbright Senior Scholar, Ewha Womans University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Women, Gender, Sexuality Studies and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主持人:藍佩嘉(台大社會系教授,亞比中心主任)
日期:2018年5月15日12:30-14:00
地點:台大社會系319教室
Prof. Kang 為性別與工作的專家,其專書《The Managed Hands》研究在美國的韓裔移民從事美髮沙龍的身體勞動,深具影響。本次來台與我們分享她正在韓國進行的研究,切勿錯過!

另外Prof. Kang也在演講結束後保留了一段與大家交流的時間,如有研究上遭遇的問題或學術生涯規劃等問題,想要進一步跟她交換意見的話,請填此表單報名:https://tinyurl.com/yanoz39c,並記得當天帶著提問前來參與喔!

研究摘要: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is one of the largest women-dominated employment niches in many national contexts, yet the gender, work and family negotiations within this profession have been understudied. The case study of South Korean teachers, one of the most highly qualified teaching workforces in the world, illuminates how particular professions create specific challenges as well as supports for work and family that can counter national patterns of women’s low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This study moves beyond the dominant theoretical debates regarding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work-life balance” to develop the framework of “work-family alignment.” This framework incorporates cultural, ideological and functional dimensions and builds on scholarly and public debates relevant to South Korea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 Finally, it offers recommendations for how to support women’s efforts to negotiate work and family, and what lessons can be drawn for other professional and national settings.

*本場為英文演講,並備有簡單餐點,敬請準時入座。
 


2018年05月17日【頤賢講座】臺灣薪資停滯的原因及對策–王健全講座

 

第十一週:臺灣薪資停滯的原因及對策
與談人:王健全 副院長
時 間:05月17日(週四)15:30-17:20
地 點: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2018年05月19日【風險中心】永續轉型大哉問-李遠哲院長與青年對談

 

為了使更多青年世代共同關注永續轉型議題,本次邀請李遠哲院長作為主講,透過與青年對談的方式做演講與對話。院長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議題,致力於避免將嚴峻的生存考驗遺留給下個世代,透過青年們對院長提問,瞭解在風險社會下該如何行動?一場跨世代對談,希冀達到知識的傳承與連結世代鴻溝。

點我報名

■日期:5/19(六)
■時間:19:30~21:20(19:00~19:30報到)
■地點:誠品松菸店 3F Forum(臺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自捷運國父紀念館站/市政府站步行10分鐘)
■主持人:周桂田(臺大國發所所長、風險中心主任)
■主講人:李遠哲(總統府資政、中研院前院長)
■與談人:青年代表(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臺灣青年氣候聯盟、臺大學生會永續部、致力於環境奮鬥的18歲鬥士)

 


2018年05月28日【政治學系政治學方法論海外前沿研究演講】How Much Should We Trust Estimates for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 Models? Simple Tools to Improve Empirical Practice (我們應多麼信賴交互作用模型?改善經驗實踐的簡單方法)

 

■時間:5月28日(一)上午10:30至中午12:00
■地點:臺大社會科學院院108教師聯誼室(臺大社會科學院大樓1樓)
■講者: 徐軼青教授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政治學系)
■主持人:張佑宗主任(臺大政治學系)
★ 一律線上報名,請於5/27中午之前完成報名,我要報名(https://goo.gl/forms/1xO7fUE5drMSELXm1)
★ 本演講使用中文討論英文論文。欲事先閱讀英文論文,請於此處下載。欲複製論文中的統計結果,則於此處下載數據檔
★ 英文摘要: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 models are widely used in social science to examine wheth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outcome and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changes with a moderating variable. Current empirical practice tends to overlook two important problems. First, these models assume a linear interaction effect that changes at a constant rate with the moderator. Second, estimates of the conditional effects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can be misleading if there is a lack of common support of the moderator. Replicating 46 interaction effects from 22 recent publications in five top political science journals, we find that these core assumptions often fail in practice, suggesting that a large portion of findings across all political science subfields based on interaction models are modeling artifacts or are at best highly model dependent. We propose a checklist of simple diagnostics to assess the validity of these assumptions and offer flexible estimation strategies that allow for nonlinear interaction effects and safeguard against excessive extrapolation. These statistical routines are available in both R and STATA
★本系碩班學生如需登錄演講時數,請於演講簽到表簽名,將由系辦統一處理登錄演講時數。
★ 若需學術演講參加證明,請按此下載。填妥相關資料後印出,於演講當天確認無誤後核章。若採事後補發證明,將以當天出席簽到記錄為準,若無簽到記錄,則不補發。
★ 聯絡人:陳聿伶,電話:(02)3366-8450。


2018年05月29、30日【東亞中心】日本中心主辦「 政治學方法論與中國研究之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美國哈佛大學 Gary King 講座教授兩場特邀演講

 

【107年5月29-30日「政治學方法論與中國研究之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美國哈佛大學 Gary King 講座教授兩場特邀演講公告】
■時間:民國 107年 5月29日(二)與 30 日(三)上午 8:30 開始報到
■地點:臺大社會科學院院 3 樓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會議【107年5月29-30日「政治學方法論與中國研究之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美國哈佛大學 Gary King 講座教授兩場特邀演講公告】
■時間:民國 107年 5月29日(二)與 30 日(三)上午 8:30 開始報到
■地點:臺大社會科學院院 3 樓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會議議程,請按此。(https://www.google.com/url?q=https://goo.gl/gYkxVi&sa=D&ust=1525060329755000&usg=AFQjCNF5W_GljndTAPjYFb_AOrc8b1GIuA)
■特邀講員: Gary King (美國哈佛大學 Albert J. Weatherhead III 講座教授)
■特邀演講:
5/29 ( 二 ) 上午 9:10 — Reverse Engineering Chines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ontrols
5/30 ( 三 ) 上午 9:10 — Simplifying Matching Methods for Causal Inference
■會議海報:
★ 一律線上報名,請於 5 月 25 日中午之前完成報名:我要報名(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qgD-NE9sW4n0DMhYK8PhN4Ucr90C4maRwDrgXohw9zM/viewform?edit_requested=true)
★本系碩班學生如需登錄演講時數,請於演講簽到表簽名,將由系辦統一處理登錄演講數。
★ 若需學術演講參加證明,請按此下載。填妥相關資料後印出,於演講當天確認無誤後核章。若採事後補發證明,將以當天出席簽到記錄為準,若無簽到記錄,則不補發。


▲TOP

2018.04.24
澳洲國際事務協會AIIA代表來訪 

本院於2018年4月24日下午接待外交部邀訪之澳洲國際事務協會(Austral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IIA),訪團成員包括:澳洲國際事務協會全國總會長Allan Gyngell、澳洲國際事務協會全國副總會長Zara Kimpton、Griffith大學亞洲研究所主任Caitlin Byrne教授、Griffith大學亞洲研究所教授Ian Hall、澳洲國際事務協會新南威爾斯州分會副會長Thom Dixon。本院則由陳毓文副院長、童涵浦國際事務執行長、政治系唐欣偉教授、政治系廖小娟教授、政治系蔡季庭教授出席接待。

本院為訪團安排一場約60分鐘的小型面會,討論該團關心議題如下:

我國各界如何看待當前國際變局變局及因應之道
瞭解澳洲AIIA等智庫或民間團體在臺灣與國際交流扮演之角色
臺灣政經情勢及兩岸關係
兩岸及一帶一路前景
臺澳政經學術交流
臺灣在亞太知區域政策及公共外交

AIIA為一個獨立非營利的研究機構、澳洲國內排名第一的智庫,其宗旨為促進政府、媒體與社會大眾對國際事務的瞭解及興趣。除了出版相關刊物,AIIA的網站上也刊載許多國際議題與事件的討論、訪問和新觀點,提供國際事務思考與討論平台。該機構列名2016年全球前50大智庫,也與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等智庫保持聯繫,為國際事務研究領域的重要機構。


  ▲TOP

 

2018.04.12
【頤賢講座】微軟轉型分享- 孫基康講座

文/李維倫


「AI、數位經濟與網路相關問题的探討」主題第二場演講請到了台灣微軟的孫基康總經理擔任講座。孫總經理從微軟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受到的挑戰和挫敗開始,講述微軟承認失敗從中反省,重新思考公司願景,進行組織改造,塑造新的企業文化和價值,進而轉型有成的經驗。
 


2018.04.13
【社工系】教師聯誼happy hour

    本次活動由社工系主辦,由社工系負責邀請校內外學者朋友來進行交流。此外,亦提供美食佳餚,舒緩各位同仁一週工作的辛勞,在熱絡的氣氛裡用一顆愉快的心結束了本週的週五教師Happy Hour。

 


2018.04.19
【頤賢講座】 AI自主型武器與其道德問題之探討 - 于孝斌講座

文/李維倫


「AI、數位經濟與網路相關問题的探討」主題第三場演講邀請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于孝斌執行長擔任講座,
于執行長介紹 AI 自主型武器帶來的軍事優勢和可能性,說明相關戰爭層面和倫理層面的爭議,並進一步討論 AI 自主型武器對現代戰爭的影響,以及其於戰爭法下的意義。

 


2018.05.03
【新聞所】愛奇藝台灣站總經理楊鳴:你無法抵擋的視頻浪潮 

文/黃浩珉


本學期新聞所開設的「獨立媒體創作」以廣播與電視為主軸授課,4月17日的課堂,授課老師詹慶齡邀請了愛奇藝台灣站總經理楊鳴,與同學們分享影音視頻產業如何在新媒體的時代中迎接挑戰。

楊鳴2015年請辭TVBS總經理之後,在同年接下了愛奇藝的工作,他正式從待了將近三十年的傳統媒體產業,轉換跑道到科技新媒體。楊鳴說很多人會認為愛奇藝是媒體,但他跟同學強調,愛奇藝是以科技創新驅動的娛樂公司,所以是以科技為核心的科技公司。他還說,目前世界前五大的公司都是科技公司,對於傳統產業有很大的衝擊。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是目前的趨勢,而更往後看還有區塊鏈的運用,不過現階段仍在摸索當中。

從資策會做的調查來看,愛奇藝是OTT產業中,臺灣民眾認知度最高的公司,而在中國大陸,愛奇藝則是從2016年後奠定為最大的影視網站,並已在今年3月29日於美國掛牌上市。

楊鳴認為愛奇藝能有這樣的成績,原因之一在於愛奇藝相信自製,認為內容為王,因為版權費是十分昂貴的,若有好的內容,就能產生好的價值。在娛樂方面,當前中國大陸的製作成本是越來越高,正在複製韓劇成功的模式,以韓劇為例,十年前一集韓劇的價格,成本跟臺灣差不多在兩百萬台幣,但像現在韓劇鬼怪的製作費,卻已經是一集160萬美金。十年來,韓國投入的內容與資金已與十年前不可相比,中國大陸也是如此。

楊鳴接著分享,影音視頻有兩個最核心的價值:用戶體驗以及個人化推薦。前者像是一鍵登入的功能,讓用戶覺得成為會員或購買VIP不會很麻煩。後者則是一進入網頁,系統就能知道用戶想要觀看的內容,而這個技術跟AI的運用有很大的關聯,也因著愛奇藝是百度旗下的影音網站,所以有百度搜索的龐大資料庫,能夠藉由數據的運算,客製化每一個用戶所看到的首頁。

演講尾聲,有同學提問中國大陸以及臺灣平台的差別,楊鳴表示兩個內容平台是分開的,中國大陸會受到法規政策的影響,像是現在有限韓令,所以看不到韓劇,但臺灣平台則是有非常多的韓劇。他接著表示,愛奇藝不做新聞、不談政治,是純粹的娛樂公司,從一開始,愛奇藝就把自己的位置定位為中國的迪士尼。
 

圖:愛奇藝台灣站總經理楊鳴(左三)、授課教師詹慶齡(右三),與修課同學合照。(照片/黃浩珉提供)



2018.05.03
【新聞所】小燈泡媽媽王婉諭:盼媒體更加同理尊重 期待社會更多元包容 

▲王婉諭26日至新聞所演講,並許下「希望台灣社會能聽見更多元聲音、更理性討論」的生日願望。(攝影/黃浩珉)

2016年,一起發生在內湖的隨機殺人事件引起媒體與社會的高度關注和恐慌,一夕之間「小燈泡」的故事傳遍全國,也讓小燈泡的媽媽王婉諭在承受喪女之痛的同時,成為新聞報導中大眾熟悉的面孔。

兩年過去了,4月26日,王婉諭來到台大新聞所,以「我所看見與期待的媒體」為題分享自己與媒體互動的經驗、觀察,以及對媒體的期望。這場演講也邀請到台大法律系教授張文貞、台大新聞所所長林照真,從法律和新聞記者的角度進行與談。

王婉諭從新聞的「真實性、公平性、客觀性、純潔性」四個準則為出發點,娓娓道出自己因為媒體而帶來的悲痛。例如案發初期出現大量未適當處理的現場照片、鉅細靡遺的犯罪過程描述等,對家屬來說都是影響很大的二次傷害。雖然媒體的作用之一是維護閱聽者知的權利,但她很懷疑,大眾真的有需要知道這麼多的細節嗎?報導者是否沒有考慮到閱聽人與當事人的心情?

另外,當鋪天蓋地的報導重心從事件延燒到受害者家屬的各種細節,各家媒體不但妄加揣測、加油添醋的散佈非經查證的錯誤消息,更嚴重侵犯了隱私權。王婉諭坦承,當媒體刊出自己與女兒在家門口的影像後,家人十分恐慌,甚至好幾個月都不太敢踏出家門。「後來我們慢慢覺得好像不太對,我們到底做了什麼?為什麼要這樣躲躲藏藏過生活?」

對王婉諭來說,她最希望的仍是新聞可以回到報導本質,忠實呈現資訊。當初她便是基於這樣的立場,才會在案發當天流言滿天飛時,站出來向媒體說明情況。但她也指出,面對各種錯誤報導,即使目前有法規保障被報導者可以要求媒體撤回或更正,但一般人實際面臨時大多只想逃開媒體。承受如此巨大的傷痛,媒體的大幅報導可能已經構成二次傷害,為了修正而再次被報導,甚至可能是第三次的傷害。

法律系教授張文貞則提到另一個層面的媒體觀察。她注意到台灣新聞媒體的特色常常是「只報導當下」,急於在事件發生時給出定論,強調受害者的可憐、加害者的可惡。這看似是警世、良善的動機,卻忘記了我們這個社會有另一個機制在處理真實和加害/受害的評斷與補償——也就是經過妥善程序設計的司法機制。這導致媒體往往只在案發時報導,進到司法程序後反而就不關心。她比較部分國外媒體的報導習慣,認為台灣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事實上,演講這一天正是王婉諭的生日,即使回溯心痛的回憶讓她一度情緒滿溢、哽咽難語,但她仍然盡力穩下心情,以理性堅定的口吻述說著這些經驗帶給他的反思。

「前面我有說過我很害怕媒體,但在這段時間跟媒體的接觸後,我覺得媒體其實也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除了傷痛,王婉諭也分享自己因為明確公開訴求和記者達成相對良性的互動循環;而親友們協助投訴、糾正媒體的成果,讓她體認到只要積沙成塔,身為閱聽人的平民百姓是有力量改變的。

王婉諭表示,她相信很多的傷害並非來自惡意,而是不妥當的處置。因此她不斷呼籲新聞所的學生們必須意識到媒體重大的影響力與責任,以同理心換位思考,並謹記投身新聞工作的初衷,也希望自己的經驗分享能發揮影響,面對媒體除了無奈更能積極改變。

她以少年在海灘撿海星的故事自喻,「雖然翻轉不了全世界的海星,但翻轉了一隻海星,可能就改變了他的世界。」就算知道自己難以撼動結構,但只要自己持續分享,「或許大家會聽見不一樣的聲音,或許就會思考的更多,」就可能多一個人一起改變。

▲講座吸引了所上與校內各系所共近百名學生參加,演講廳座無虛席。(攝影/莊蕙慈)

▲法律系教授張文貞(中)與新聞所所長林照真(左)為與談人,分享法律與新聞記者不同角度的觀點。(攝影/黃浩珉)


2018.04.20
【國發所】教師聯誼happy hour

    本次活動由國發所主辦,由國發所負責邀請校內外學者朋友來進行交流。此外,亦提供美食佳餚,舒緩各位同仁一週工作的辛勞,在熱絡的氣氛裡用一顆愉快的心結束了本週的週五教師Happy Hour。


2018.05.03
【新聞所】新聞所首次參與優良導師評選 林麗雲教授獲社科院推薦 

文/莊蕙慈


       台大導師制度實行多年,每年皆會評選並表揚優良導師。新聞所所長林照真表示,新聞所今年是第一次參與校內優良導師評選,本學期初所內同學投票結果由林麗雲教授獲得最高票,日前在院級評選階段競爭激烈,經過兩輪投票後僅以一票之差、第二順位獲薦送校級評選。

林麗雲在台大新聞所已任教超過十年,她認為整個新聞所師生關係一直都很好,「就像家庭一樣」,老師都很照顧學生。她與導生的互動除了成立臉書社團、規劃不同類型的導生聚會聯繫感情,也會在下課或者遇到同學時關心學生的近況,如果有遇到身心、學業、家庭問題,便會和同學討論瞭解情況、給予需要的諮詢和協助。

林麗雲的導生,碩一的謝佳璇和蔡佳萍,都提到從跟老師的互動得到許多溫暖。「剛到新環境一切都還在適應當中,每次看見老師都笑笑的,跟老師打招呼心情也會變好。」,蔡佳萍說,老師很親切也很關心大家的身心狀態,會主動詢問適應情況、功課有沒有跟上等等,「讓我在新聞所感受到溫暖。」

關於和學生的互動,林麗雲認為,這個時代的學生在資訊上懂的很多,「有時候反而很多東西要跟學生學」,師生關係相對過去是比較平等的,老師是在特定領域累積較多知識,但還是要以學生為主體,提供學生需要的輔導。

她觀察到新聞所的學生有著相似的特質,大多都對社會有好奇心、會想多參與、多做事,也很有熱情,這樣的學生不管在哪個領域發展,基本上都是有能動性的。因此老師能做的是提供一些養份,例如提點知識、分享經驗、互相討論新觀念、創造一個自由開放環境等,讓學生有更多發展的可能。

她特別提到在臺大任教的十多年間有兩個印象深刻的經驗,一是新聞所二十週年時所學會自發性擴大舉辦系列活動,另一個是太陽花學運期間同學獨立運作台大新聞e論壇,獲得社會極高評價。這兩個經驗讓他深深體會到學生的能力其實都很強,重要的反而是如何培養問題意識、如何召喚出他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就能進一步激發、釋放學生自身無窮的能量。

比較十年間的變化,林麗雲也注意到由於大環境的改變程度加劇,現在的學生對於自我和未來的焦慮感、不確定感都較過去高。他會鼓勵學生不管環境如何變動,首要的是照顧好自己的身心狀態,才有能力面對這些不確定性。無論未來在社會上的哪個位置都沒關係,謹記自己的初衷最重要。

此外,對於導師制度的運作方式,林麗雲提到,目前高教系統中較缺乏導師的職能課程,有點可惜。如果能透過相關職能課程,提供教師一些輔導知識或支持系統,不僅在方法面學習如何協助遇到困難的同學,也能讓導師有更好的心理狀態與自我培力的能力,因為「心理健康富足,才有能力照顧別人。」

▲新聞所教授林麗雲擔任導師多年受到學生喜愛,今年獲選為新聞所代表,參與優良導師評選。(攝影/莊蕙慈)


2018.05.03
【新聞所】臺大新聞所研究團隊製作假新聞影片 NGO也有興趣

文/鄭宇茹

      

自2016年美國大選讓人們意識到假新聞的嚴重性後,由臺大新聞研究所教授林照真所領軍的研究團隊,也在四月底推出了約七分鐘的〈假新聞別上當〉影片,目的是希望透過影片的說明,讓更多的臺灣民眾能注意到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假新聞。

研究團隊成員是由臺大新聞研究所的林儀、陳潔、張庭瑋、麻愷晅、呂月琪以及臺大圖書資訊學系的張羽萱所組成。影片則由新聞所的學生康陳剛、江玟、蔡佳萍、黃怡菁協助拍攝。林照真表示,有感於研究出的論文一般民眾其實不太會看,傳播效果不太好,才會在研究進行一段落後,決定以影片的形式來呈現,進而達到增進公共利益的目的。

這支假新聞影片的產製,前後也耗時了四個月,光是劇本就讓團隊修改許多次,並拍攝了兩次才順利完成,協助拍攝的新聞所學生康陳剛表示:「在影片的前置準備期,照真老師和假新聞研究團隊不斷修改腳本,設法將複雜的假新聞研究,用最淺白的方式說給觀眾聽。所以,影片製作上最耗費心力的,應該是內容編寫和後製的畫面呈現,反而正式拍攝時老師、同學們都相當專業,大多提前完成拍攝作業。」

在參與研究和影片拍攝後,陳潔表示,原本不清楚假新聞的嚴重性,但深入了解後才發現:「假新聞在科學、醫藥、政治等各種面向無一倖免,同時在各大平台流竄,難以防止更難一一更正,但還是有不少人願意投入闢謠,也很慶幸自己可以盡一點微薄之力。」

而最近也有一些NGO團體和媒體在看到影片之後,來信表示對相關主題感興趣,甚至希望能借用這支影片來做宣導,這也讓研究團隊感到備受肯定。呂月琪就說:「一開始原本想做動畫新聞,但因為老師希望有人出現更有公信力,所以才調整成現在的影片形式,但可能就沒有那麼活潑,可是聽到有NGO團體對我們的影片有興趣,覺得有人看很開心!也希望有更多人能重視假新聞的議題。」


2018.04.25
【公事所】「重大政策議題」課程參訪台北社企大樓

公事所蘇彩足老師本學期開設的「重大政策議題」課程,關注幾項國內重要的公共議題,包含社會住宅、社會企業、老年長照與參與式預算等。蘇老師於4月25日帶領該課程修課同學走出校園,參訪位於八德路的台灣社企大樓,以期直接看到社會企業在協助身障者就業的努力上的具體作法和成效。
社企大樓為台北市政府所擁有,接待參訪團的是該大樓的委外經營者(若水國際),他們在多次的失敗與摸索後,於5年前以銳利的商業眼光切入營建工程新技術(BIM建築繪圖)的產業分工模式,為身障就業夥伴提供高技術和穩定的工作機會。


▲TOP

經濟系陳旭昇教授發表Predicting US Recessions with Stock Market Illiquidity

■Author:
Shiu‐Sheng Chen
Yu‐Hsi Chou
Chia-Yi Yen

 

■Published In:
The B.E.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Forthcoming
37 Pages Posted: 17 Jan 2015 Last revised: 17 Jun 2015

經濟系陳旭昇教授於The B.E.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期刊發表期刊論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link between recessions and stock market liquidity by examining the predictive content of illiquidity for US recessions. After controlling for other commonly featured recession predictors such as term spreads and credit spreads, we find that the illiquidity measure proposed by Amihud (2002) has strong power in predicting recessions. Moreover,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illiquidity measure of small firms is found to be stronger than that of large firms, which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of "flight to liquidity.''

 
 

本院經濟系、政治系、國發所皆設有碩士在職專班,專班學員為來自政府單位及社會各界的菁英,社科通訊特別設立專班園地,除了介紹專班的招生及課程訊息之外,也希望能報導專班的活動、介紹學員、促進學員與在校生的互動,歡迎專班學員踴躍投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