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8
【頤賢講座】 台灣科技與產業創新之路 - 李世光講座
|
「數位經濟與產業創新」主題第二場演講請到了資訊工業策進會李世光董事長擔任講座。李講座說明全球科技產業最近的趨勢和台灣科技產業的現況,並藉由一系列產業創新與應用案例,討論台灣科技與產業未來的創新之路。
|
2018.03.07
【風險中心】2018鉅變新視界沙龍─鉅變新觀點「在奇蹟之後:台灣產業發展的必然與偶然」
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長期致力於社會轉型研究,而今年度「鉅變新視界沙龍」將以社會、能源、產業轉型進行一系列活動。在臺灣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期盼藉由沙龍活動,做為平台讓社會各界能夠參與其中。第一場次以產業發展過程反思經濟與環境的關係,以「在奇蹟之後:臺灣產業發展的必然與偶然」為題,邀請本校經濟學系馮勃翰副教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林宗弘副研究員、中山大學社會學系邱花妹助理教授,一同就產業發展與環境的議題進行討論與分享。2018年3月7日沙龍活動於社科院頤賢館舉行。由中心研究員、中山大學社會學系蔡宏政教授主持。
主持人蔡宏政教授開場時,便指出《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一書的問世恰逢「雙20」:即20年來臺灣薪資成長困境同時,本土的發展社會學研究亦為停滯,藉由書中所收錄各教授文章及內含之新思維,對臺灣社會現狀探討起了補足作用。
林宗弘研究員首先即說明該書之撰作目的。馮勃翰教授則以經濟史角度,比較臺灣、美國與日本之薪資成長情況。邱花妹教授則提及《未竟》一書未著重環境於經濟中之因素,較美中不足。
活動最後,與會各方分別就本書之不足、政治民主化與經濟衝突、新自由主義在薪資典範轉移之角色等問題交流。與談人邱花妹教授則總結說明,由於政策、資源的不同配置會影響經濟走向,僅有更多更符合公平、分享原則的新經濟組織型態、設計構想提出,才能使臺灣有再創新奇蹟之契機。
2018.03.08
【新聞所】新任教師專訪:新聞所首位專任外籍教師Adrian Rauchfleisch
▲德裔瑞士籍的 Adrian Rauchfleisch (圖右)是新聞所本學期新聘教師,也是新聞所首次聘任外籍專任教師。他指出臺灣相對自由的學術環境與便利的生活,都是吸引他選擇來到臺灣工作的原因。(攝影/羊敏丹)
|
|
這個學期,新聞所的教師群中出現了一個陌生也令人好奇的新面孔。他是Adrian Rauchfleisch,中文名劉好迪,也是臺大新聞所創所以來第一位專任外籍教授。因為Adrian在德文有與英文不同的發音,念起來很接近「阿迪」,因此新聞所師生也叫他「阿迪老師」。
親切開朗的 Adrian Rauchfleisch 是德裔瑞士籍的學者,2017年取得蘇黎世大學傳播與媒體研究博士學位後,他曾獲得在荷蘭、中國各地多所學校任教的機會,但最終在眾多選項中,選擇了臺大新聞所。Adrian表示,起初就有希望能到亞洲國家的念頭,特別是想在說中文的地區工作,而考量到臺灣相對自由的學術研究環境,以及舒適便利的生活步調,都讓來到臺灣任教的機會更吸引人。
事實上,亞洲對Adrian來說並不陌生,他曾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從事廣告研究相關工作,也在上海待過一段時間,博士時期亦有針對中國社群媒體微博做過研究分析。
雖然學期才剛開始,許多生活與工作事項仍待安頓,不過談到在臺灣的生活,Adrian笑著說他很喜歡臺灣街角巷弄間高密度的咖啡店,讓愛喝咖啡的他很輕鬆就能享受一杯好咖啡,就連連鎖咖啡店也有很好的品質。此外,美食也是吸引他的部分,因為他很喜歡亞洲料理,而在臺灣除了在地料理外,還有琳瑯滿目的日、韓、泰、馬來等各式異國料理,比起瑞士生活只有一間韓國餐廳可選擇來得方便許多。
Adrian的研究興趣主要圍繞在網路、線上傳播行為,例如網路上的政治傳播,以及網路如何影響新聞工作者的消息來源與事實查核過程等。他在博士生時期就曾擔任多門大學部課程教師,已累積豐富的教學經驗。來到臺大新聞所的第一個學期,Adrian開設了社群媒體與網路分析及網絡新聞學兩門課程。前者主要是學習用程式語言R來大量下載網路上的資料,並進行統計分析。
特別的是,Adrian 的R語言能力是透過自學習得的。 Adrian 提到自己求學期間學的統計軟體是SPSS,但是離開學校後發現SPSS所費不貲,且運用上也有限制,因此他透過書籍與線上課程自學屬於開放資源的R語言。他認為R語言對社會科學的學生、研究者是很棒的統計分析工具,特別是傳播領域的社群媒體分析、資料探勘等都很實用,取得成本也不高,很鼓勵學生能學習這項能力。
令人好奇的是,Adrian過去所教的學生也大多是人文與社會科學背景,對於程式語言這種資訊工程領域是否有學習上的瓶頸困境?Adrian表示,他的教學設計並不會以傳統方式從頭教學生一整套語言,而是更著重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實用導向。透過快速的案例操作,直接實際下載、分析社群媒體資料,並結合同學有興趣的研究議題來實作練習,「我想我的學生並沒有在這方面的學習感到挫折、沮喪。」Adrian說。
提到未來的規劃與期待,Adrian笑著說,這將會是一個十分忙碌的學期。除了要盡快適應新環境、新工作,讓教學與生活都上軌道外,研究能量豐沛的他同時也在準備5月將於國際傳播學會年會(ICA)發表的5篇論文。此外,他將在暑假完成一本與哈佛大學伯克曼網際網路與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Jonas Kaiser 合著,並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專書:"Like, Subscribe, Radicalize: Facebook and YouTube in the Hands of the Right-Wing",也需要密集寫作與籌備。
對於新的學期,Adrian給自己的目標是能精進繁體中文能力,也很期待能有機會與臺灣學者在研究計畫方面進行合作。
新聞所所長林照真則鼓勵同學們能多與Adrian互動交流,在語言與學術上有更多的學習。她也相信在目前國際化、全球化的趨勢下,Adrian的參與將會對新聞所有一些本質上的變化,相信是一件有益的事。
2018.03.16
【經濟系】教師聯誼happy hour
本次活動由政治系主辦,由政治系負責邀請校內外學者朋友來進行交流。此外,亦提供美食佳餚,舒緩各位同仁一週工作的辛勞,在熱絡的氣氛裡用一顆愉快的心結束了本週的週五教師Happy Hour。
2018.03.12
【社工系】臺大社工系於3/12舉辦午餐交流會歡迎本學期兩位訪問學者及二位來訪學者
臺大社工系於3/12舉辦午餐交流會歡迎本學期兩位訪問學者及二位來訪學者
社工系1062學期共計有兩位訪問學者,訪問至六月:
Fulbright訪問學者Valerie Holton (何薇莉)老師,來自美國Virginia Commonwealth 大學:
https://soe.vcu.edu/faculty_and_staff/valerie-holton-ph-d-lcsw/
何老師本學期於社工系開授一門全英文課程:Collaborative Curiosity: Designing Community-Engaged Research
另一位訪問學者為香港浸會大學社工系洪雪蓮老師:
http://sowk.hkbu.edu.hk/inner_peopleDetail.php?people_id=2a38a4a9316c49e5a833517c45d31070&lang=2
當天另有香港浸會大學社工系馮國堅老師、及Malabika DasMalabika Das博士來訪,她畢業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現職為身心靈整合照顧臨床專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