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座談會成立於1963年,是臺灣在戰後至今歷時最長、最為重要的宋史研究學群。此會為臺灣宋遼金元史學者互動,以及與國際學人交流的管道。相較於成員、主題固定的各種小型讀書會,宋史座談會的特色在於講論主題多元,成員的治學背景相當廣泛。
創立至今,宋史座談會共歷經三屆主持人,依序為趙鐵寒(1963-1972)、宋晞(1972-1998)與王德毅(1998-2016)教授(以下省略敬稱)。其中,王德毅老師自創始即參與會務,數十年如一月,最為嫻熟宋史學界的掌故。2016年5月始卸下主持重任。為求了解座談會的歷史,筆者事先蒐集相關資料,請王老師暢談宋史座談會成立緣起、發展過程,最後述及未來展望。
一、緣起
宋史座談會不是臺灣第一個宋史研究社群。1957年,臺灣研究宋遼金元史的第一代學者姚從吾(1894-1970)、方豪(1910-1980)、蔣復璁(1898-1990)、程光裕(1918-?)、趙鐵寒(1906-1976)、劉子健(1919-1993),成立「宋史研究會」。當年8、9月間,方豪代表臺灣學界,參加在西德舉辦的「第二十四屆國際東方學家會議」與「第十屆國際青年漢學家會議」。返國後,方豪有感於臺灣宋史學界應與歐美地區的漢學研究接軌,因而草創此會。宋史研究會成立之初,便有意識地整理臺灣宋史研究的成果,隔年由教育部中華叢書委員會出版《宋史研究集》第1輯。惟此會並沒有持續運作,爾後乃有宋史座談會的誕生。儘管如此,宋史研究會仍代表當時宋史社群面向世界的開端。
宋史座談會最大的推手,當屬劉子健。劉老師是貴州人,燕京大學畢業,二戰期間曾加入軍隊。在王老師記憶中,劉老師為人古道熱腸,自嘲為「黑馬今盧」,此乃活用黔驢技窮的典故,也寄寓對故鄉的思念。他先後任教於美國史丹佛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1963年,劉子健來臺,與宋史學群接觸,遂興起創辦宋史座談會的念頭;他的構想是,無論教師或學生,只要對研究宋史有興趣的,都可以參加。
戒嚴時期,臺灣的學術空氣仍不自由。王老師迄今猶記得,當年舉凡稱「會」的組織,都必須向內政部登記立案,並且時常被追查。不過,在復興中華文化的時代背景下,以研究中國史為旨趣的宋史座談會1963年11月正式成立後,沒有登記,也從未..(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2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