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滔老師主要研究江南地區,專長以社會經濟史、明清制度史及歷史地理學等方法治史。我們修習吳老師的課,在學期結束前,有幸與吳老師訪談其治史及學思歷程。本文為2017年1月19日訪談內容摘要,以饗同道學友及讀者。
一、相對幸運的大學生涯
吳老師就讀歷史系並走上歷史研究之路的契機,他謙虛地表示,自己在生長環境上佔了點便宜。吳老師祖籍杭州,出生於西安,後來又到南京生活,這幾個地方是古都,歷史遺跡和歷史傳說甚多;其次,父母都是理工科研究者,耳濡目染,自小就對做研究有些許期待。這二項「便宜」,讓他在入大學之初,就有相對明確的目標,未來想走研究這一行。
此外,大學同輩之間的交流以及時代學風,也是讓他成長並決定日後要往歷史學研究邁進的關鍵。如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余新忠老師與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上海史的王敏老師,都是他的大學同班同學。
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大陸正處於一個新的轉折,相當一部分人熱衷文化熱、哲學熱,反思中國傳統文化,企圖回到五四,再度啟蒙;史學界的解釋體系,也逐步走向多元化。吳老師大學階段就常接觸西方學術論著,最初只閱讀介紹性的文本,後來開始讀原典,例如康德(Immanuel Kant)的三大批判、黑格爾(Georg Wilhelm Hegel)《小邏輯》(The Logic of Mind)及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存在與時間》(Being and Time)。
吳老師還分享道,學生時期想看的書,有時買不到或買不起,因此他抄了不少書籍。閱讀過程中不一定完全了解,透過抄寫,先讓自己對困惑之處有些印象,之後再反覆咀嚼,這一習慣對於後來做研究有較大幫助。
二、踏入農史研究
大學畢業之後,吳滔老師進入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下稱農遺室),並就讀碩士,合計經歷九年時光。老師生長的環境多半是在城市,與農業沒有太大關聯,因此他認為...(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2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