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4
【頤賢講座】The Rise of New AI:To be Ready for the Paradigm Shift - 陳銘憲講座
|
作為「AI 科技產業的發展與競爭力」主題的第一場講座,台大電資學院陳銘憲院長為大家簡介人工智慧的演進和基本原理,並藉此說明 AI 帶來的典範轉移是莫之能禦的世界潮流,台灣應當更重視相關人才的培育,把握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產業機會。
|
2017.09.21
【新聞所】報導世大運 臺大新聞所不缺席
新聞所於七、八月份首次開設暑期課程,供臺大同學在暑假時,進修媒體實務,以提升自己的相關能力。其中,新聞視覺設計課程的同學分成小組,使用資深攝影師許村旭至比賽現場拍攝的照片,製作成連續動態圖片和動作分解圖,齊心協力為世大運留下記錄。
|
匈牙利Adam Babos選手體操地板項目的連續動作分解圖。(製圖/徐筱淇、攝影/許村旭)
|
新聞所所長林照真表示,當初原本希望能爭取讓學生記者進入現場採訪,但主辦單位考量世大運為國際賽事,無法開放同學進場,最後僅協調到一張攝影記者證,因此決定進行世大運相關的多媒體創作,以期新聞所學生也能參加世大運的報導盛事。
首先由資深攝影記者許村旭進駐特定比賽項目中,定點拍攝連續照片回來,一秒鐘約有十張的連續動作,以提供給同學製作多媒體作品。參與課程的同學分為六組,針對各項運動的動作特性進行討論、製作圖片,完成作品後再交由指導老師林巧懿、林照真給予建議後、進行細修,最後定稿。
在今年世大運新聞所共產出競技體操、跳水、滑輪溜冰、跳遠、跳高以及韻律體操等項目等多媒體創作。所有作品都在新聞所創設的「臺大新聞e論壇」(ntuereporting.com.tw)刊出。
|
拉脫維亞選手的標槍動作分解與說明圖。(製圖、文字/黎育如、邱欣晨、攝影/許村旭)
|
林照真進一步說明,由於國內的運動賽事報導較少進行具有設計性的多媒體作品,這次也是新聞所的小嘗試。她希望同學們能多運用所學,練習製作與傳統運動報導不同的多媒體作品,帶給讀者更多元的資訊。同時也希望透過圖片的製作,讓新聞所的同學有機會參與世大運的賽事。
|
一公尺跳板跳水動作過程說明圖。
(多媒體製作¬/¬麻愷晅、徐溱謐、郭嫚容、呂妙慧、呂月琪、許瑋庭、攝影/許村旭)
|
2017.09.13
【風險中心】深度低碳沙龍,能源「真」價-化石燃料補貼改革與高碳產業撤資
「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臺大風險中心)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委託,以倡議和遊說低碳社會的相關政策為目標。希望藉由舉辦沙龍活動,強化社會大眾對於低碳社會相關的認識。2017年9月13日,臺大風險中心於社科院頤賢館舉行『能源「真」價—化石燃料補貼改革與高碳產業撤資』深度低碳沙龍活動,並由中心主任周桂田教授主持。邀請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蘇來守副執行秘書;經濟部能源局綜合企劃組莊銘池副組長;350.org張良伊東亞協調員與風險中心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共同針對能源價格與制度上的議題進行討論,並與現場關心能源議題的同學與民眾積極參與討論。
恰逢颱風鄰近,主持人周桂田教授以「風雨飄搖」點出臺灣能源供給的系統性問題。回顧臺灣十多年前就曾因電塔倒塌而導致停電,結合近期和平電塔倒塌、大潭電廠因人為疏失導致供氣不足的跳機事件。臺灣電網的系統性問題使我們目前已逼近能源轉型的迫切時刻,並由此進入沙龍討論的核心-能源轉型過程無法迴避的能源價格議題。
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首先透過全球化石燃料的價格、碳定價、政府補貼與外部成本補貼幾個面向,對於全球能源補貼的現況進行整體性的介紹。並指出若要達到增溫攝氏兩度以下的氣候目標,不可避免的會與化石燃料業者產生經濟利益上的矛盾。因此政府應從現在開始重新思考化石燃料的補貼政策,在民眾的部分則可以透過扭轉資金流的方式,參與能源轉型的價格制定。臺灣政府2016年即針對化石燃料補貼參與APEC的同儕檢視工作,但提出的五項政策審查,皆被認為有修正的空間,是未來政府應考慮的面向。最後,也提出目前臺灣的幾項大型基金或年金投資方向應受檢視,包括大學校務基金投資亦應符合永續目標。
蘇來守副執行秘書接續對於資金流的討論,提供政府方的投資方向介紹。蘇副執行秘書說明國發基金是少有政府金融工具中,以投資做為主要業務方向的標的。在投資規劃上則以參與高風險的前瞻性投資、配合政府產業規劃提供資金與協助大型經濟計畫募資為投資主軸。據此說明,國發基金的投資標的已從早期強調經濟發展時,以石化鋼鐵業為主;到中期隨著半導體與電子業發展,轉為扶持相關產業;現則以投資綠能產業、創投產業與青年創業為主要的融資目標。藉此修正國家大型資金的方向,並提供創新產業更容易取得資金的管道。
莊銘池副組長則以政府參與APEC化石燃料補貼改革的同儕檢視的經驗進行分享。首先回顧相關的同儕檢視機制,起因於2009年G20匹茲堡會議的領袖宣示,強調化石燃料補貼應進行改革,且應以不影響特定目標為核心,後於國際間開始推動相關的同儕檢視機制。而此次APEC的審查方向主要以有效性(是否符合補貼目的)、效率性(補貼方法是否有效)與有無替代方案,三項主軸進行政策的審查。臺灣提出供APEC檢視的政策有五項,分別是離島地區油品海運輸費用補貼、公用路燈電價優惠、農機設備油電免徵營業稅、農業動力用電停用期間基本電價減免與農機設備油價補貼。結論指出臺灣的補貼雖符合目的,但效率性不足,應有更具效率的替代方案可供考慮。莊副組長最後提到在相關政策的制定上主政者的政策決心相當關鍵,並提到補貼政策的透明性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張良伊協調員則以NGO在能源價格領域的相關行動與現場民眾進行經驗的分享。提出目前全球排碳的三分之二來自前90大企業,應導入民眾的力量,一方面透過培訓讓後代瞭解需面對的氣候狀況,另一方面可以透過撤資活動斷絕個人與化石產業的連結,並提倡投資以社區為主的永續產業。並說明今年五月東亞地區第一次針對相關議題進行撤資活動的網絡建立與連結,以政府與銀行作為主要目標進行無煤家園的推動。此外亦針對數據簡化的方式,揭露相關的補貼與投資資訊,讓民眾可以更容易檢視自己與相關基金的投資項目。最後張良伊提出,後續除了撤資活動,更應有將撤除資金投往何處的思考,對於撤資活動的推動將有更具體的目標。
經過多面向的引言後,現場民眾踴躍參與討論及提問,從政策面向的國發基金的投資方向與策略、APEC同儕檢視的過程、綠色憑證制度、勞退基金的檢視;到組織面向的學校校務基金投資規劃、學生可以有哪些參與形式、社區在能源轉型計畫的角色;至個人面對能源轉型可以有哪些選擇等等都有豐富的討論,更有對於以核養綠或以煤養綠的價值探討有不同見解的分享。
最後周桂田教授對於沙龍進活動行總結,指出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臺灣的S曲線轉換遲滯,缺乏整體性的轉型思維與動能。在從知識社會體系轉向低碳社會體系的過程中,臺灣已經落後,若再不跟上全球轉型趨勢,未來勢必須面對遲滯轉型的代價。最後周教授鼓勵年輕網絡加入能源轉型的過程,並成為轉型的驅動力。
視訊:【深度低碳沙龍,能源「真」價-化石燃料補貼改革與高碳產業撤資】請點此
2017.09.21
【新聞所】臺大新聞所與半島電視台簽訂學生實習約
臺大新聞所所長林照真表示,日前已和半島電視台簽訂實習計畫,預計明(2018)年暑假開始,能有各兩名新聞所同學,分別到半島電視台卡達杜哈總部、以及半島北京辦事處實習,期許所內學生在國際媒體的淬煉下,拓展自身新聞視野。
林照真說明,半島電視台內部成員國籍多元,就像一個小聯合國,但是根據她的親身觀察,卻發現亞洲面孔稀少。今(2017)年暑假,她邀請半島英語網路部經理伊瑪德・穆薩(Imad Musa),到新聞所進行演講,雙方並且討論實習事宜,踏出跨國合作的第一步。
在雙方簽訂的合約中,半島同意先提供四個實習機會。新聞所則以推薦中英文俱佳的同學為前提。
林照真受訪表示,目前國內媒體市場發展受限,讓同學對新聞的熱情打擊很大。她希望新聞所學生發展新聞工作時,不要以國內自限,應該大膽走出去,再將發展經驗帶回台灣,以壯大國內的新聞媒體。林照真說,為了讓同學無後顧之憂,她也會積極爭取資源,補助出國實習的經費。
她也強調,外語能力是進入國際媒體的基本要求,如果同學不能同時具有中英文俱佳的語言能力,將很難到國際媒體發展。她期望同學能多強化自己的英文能力,最好是可以提出托福成績等具體資料。
這項實習計畫以暑假為主。目前新聞所已有強調英文採寫的課程,有心申請的同學可以把握。新聞所所辦仍在規劃實習辦法,預計近期會釋出詳細公告。
|
半島電視台英語頻道網路部門經理伊瑪德.穆薩(Imad Musa)(右),與臺大新聞所簽訂學生實習約。(攝影/陳柏文)
|
2017.09.15
【亞比中心】亞比中心開幕茶會
本次教師聯誼時間由本院八月一日成立的「亞洲比較研究中心」 (Global Asia Research Center,簡稱GARC)主辦並舉行開幕式,由藍佩嘉主任主持,並簡單地介紹中心功能及未來展望。現場邀請了許多校內與亞洲研究相關的同仁及國際事務處來進行交流,亦提供美食佳餚,在大家的熱烈支持下茶會進行圓滿順利。
2017.09.21
【新聞所】台大新聞所暑期開班 提早培養新生實務技能
台大新聞所今年暑假開設三門暑期課程,分別是七月的「數位廣播創作」,以及八月的「新聞視覺設計」和「紀實影像製作」。三門課程都是連續四周、每週五日的密集課程,開放給新聞所碩士班學生以及台大大學部學生選修,並邀請到許多資深的業界工作者直接授課。
台大新聞所所長林照真表示,開設暑期課程能讓新生利用暑假先接觸新聞實務、培養軟硬體技能,也可以提供校內非新聞所的學生,透過課程認識新聞產製相關內容。在課程設計上,由於平時文字的訓練機會較多,暑假課程盡量安排廣播、攝影、動畫等多媒體的技術性課程,希望同學了解目前傳播媒體有許多可利用的媒材,加強對新聞科技的應用。
許多非新聞科系畢業的新生,都希望利用暑假先修累積實作經驗,像是畢業於台北大學經濟系的康陳剛參與了三門課程,認為課程十分緊湊,且安排很多練習機會,能較快學會基礎技能;政治大學企管系畢業的方君竹覺得課程非常扎實也能刺激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快跨過接觸新軟體的門檻。
除了新聞所學生外,台大人類系四年級學生楊紹紘表示,平時習慣寫長篇紙本報告,想學習不同說故事的方式,因此選修紀實影像創作課程。這次課程讓他對攝影器材有基本掌握,老師們的經驗分享也刺激自己的思考觀點,很有收穫。
課程結束後,部分內容與結構較完整的作品目前已刊登在台大新聞e論壇。林照真表示,暑期班密集學習的效果佳,大多數學生在課程結束後都具備多媒體製作的基本能力,未來還會繼續開設這樣的課程。
|
|
▲同學在暑期播音課中,練習一對一訪問,地點為臺大新聞所攝影棚。(圖/高維德提供)
|
▲臺大新聞所八月暑期班中,開設紀實影像創作實務課程,共有區國強、胡毋意、李惠仁、呂培苓、陳明輝五位老師共同授課。(圖/高維德提供)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