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本期目次分隔線
106
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item01
電影海報圖
分隔線
新進館藏
新進館藏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原圖中心2017年7-9月「館藏導覽」徵稿

content-1-1-img

原圖中心為鼓勵讀者使用中心資源,並增加「館藏導覽」專欄文章的多元性,開辦館藏導覽徵稿,歡迎對原住民族議題、閱讀與寫作有興趣之讀者,一起加入原圖中心的開卷者行列,並領取專屬獎勵!

7至9月的館藏導覽徵稿的書單已經出爐(點此看書單),歡迎有興趣投稿的讀者於於9/20(三)之前,以標題「原圖中心館藏導覽投稿_您的姓名」,將稿件寄至承辦人信箱:tzlin@ntu.edu.tw。

點此觀看詳細辦法

回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運動場上的原住民族

content-1-2-img

臺灣首次舉辦世界大學運動會,是近期最受矚目的事,也是臺灣有史以來首次舉辦層級最高的國際體育賽事。開幕式一系列表演活動充分表現臺灣多元族群的樣態及原住民族之美外,聖火在臺灣棒球精神領袖陳金鋒的揮棒擊中後點燃,讓所有觀眾既驚艷又感動。而在這次的世大運中,臺灣原住民許多選手也拿下優異的成績,女子舉重由阿美族郭婞淳及卑南族洪萬庭兩位選手拿下金牌,百米則由阿美族的楊俊瀚破全國紀錄而摘金,籃球、排球、棒球等多項運動團隊中也都能見到原住民族裔選手的身影。

臺灣巨砲陳金鋒來自臺南的西拉雅族,臺灣體壇中,尚有許多具原住民身分的優秀運動員,像是早期的十項全能運動員楊傳廣與古金水,皆為阿美族;有「飛躍的羚羊」美稱的紀政則有道卡斯族的血統;棒球項目中,更有多位今昔效力於國內外職棒球隊的原住民好手,1960年代開啟臺灣史上三級棒球時代的紅葉少棒隊,則來自布農族的紅葉部落。

本期的主題書展「運動場上的原住民族」,將帶著大家一起再回味這些在體育史上曾讓人津津樂道的篇章,我們挑選了記錄近代原住民在體壇上發光發熱的館藏,包括圖書、期刊、論文與影片資料,歡迎各位讀者來館閱覽。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展出時間:2017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臺灣原住民族政策之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

#

文/原圖中心

原住民族委員會於8月3日、8月4日(星期四、五)假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辦理「臺灣原住民族政策之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以八大主題為討論主軸,分別為:「臺灣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與歷史正義」、「臺灣原住民族法政發展」、「臺灣原住民族經濟發展」、「原住民族社會福利」、「原住民族教育文化與藝術展演」、「臺灣原住民族公共基礎建設」、「臺灣原住民族土地政策」以及「原住民族人口、原住民族權利指標」,邀集原住民族領域之專家學者、實務界人士以及行政機關代表等共同針對原住民族政策議題進行討論。

8月3日(四)
專題演講:臺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政府體制之改革

兩日研討會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委伊萬•納威的專題演講揭開序幕,自1983年原運興起,到1994年國民大會三讀通過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到1997年第四次修憲時具集體權屬性的「原住民族」入憲,這段正名歷程政府體制扮演著重要角色。政府體制內的行政機關及民意機關兩者處於競合關係,問政時屬競爭關係,目標即是為正名運動共同努力並相互合作,其策略則是聯合質詢。為瞭解問政歷程與其中的政治角力,伊萬副主委爬梳各級民代正名問政歷程、提案質詢委(議)員、提案內容及所屬機關等資料,前項資料顯示1992年至1997年是公文書函最為密集的期間,其內容多為立委提案、行政更名及陳情案等,表示各級民代積極提案與問政,是推促李前總統登輝於原住民族文化會議致詞時,將「山胞」改為「原住民」名稱的壓力,成為原住民正名的里程碑……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臺灣原住民史系列專題演講:臺灣棒球中的原住民身世與東部傳統

#

地點︱國史館四樓演講廳
時間︱2017年7月27日
主講人︱謝仕淵(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研究員兼組長)

文/游凱婷

本次演講主講人謝士淵老師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專攻體育史、棒球史之研究,是著名的棒球史文字工作者。這場演講由謝老師以東亞棒球史的視角切入,帶著大家來認識臺灣棒球中的原住民身世與東部傳統。

首先由現代職棒的選手身分組成談起。2008年,六支職棒隊伍共183名球員中有76名為原住民,又以阿美族球員為大宗,占原住民球員的84%(64人)。為何原住民會選擇打棒球?在〈運動參與的族群不平等:觀點和範例〉一文點出三個因素:1.原住民先天的體能優勢與天賦;2.從政治觀點而言,打棒球讓原住民得以文明化,也有助於凝聚國族意識和提升臺灣在世界的能見度;3.從經濟誘因來說,打棒球可以改善其經濟條件。因此,提供原住民棒球知識傳承的教練人才,打球成為維繫部落的社會網絡和社交工具,甚至發展出棒球部落和家族傳承的趨勢(如台東陽家即為著名的棒球世家)。棒球是原住民(尤其阿美族)集體情感和記憶的交織核心,也是他們身體實踐和族群認同的關鍵所在……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紅頭嶼研究第一本文獻

本書封面圖《紅頭嶼研究第一本文獻》
鳥居龍藏原著;李文茹、徐佩伶、楊智景譯註;原住民族委員會,2017

文/布朗

《紅頭嶼研究第一本文獻》是一本以日本人類學者鳥居龍藏在蘭嶼進行田野調查後所發表的相關著述為內容進行譯註、彙整的翻譯著作,包含其於1899年的《人類學寫真集臺灣紅頭嶼之部》、1902年的《紅頭嶼土俗調查報告》及其與紅頭嶼相關的文章發表。紅頭嶼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蘭嶼」,1947年因島上盛產蝴蝶蘭因而更名「蘭嶼」,而「紅頭嶼」一名起於何時未能考究,但在〈紅頭嶼地名考〉一文中,鳥居龍藏論及紅頭嶼之名最早出自《番俗六考》(1722年),可見得至少在當時(清初)就已知該島並稱之「紅頭嶼」。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日本為了有效統治殖民地臺灣遂展開各方面調查工作。隔年,年約26歲的鳥居龍藏在東京帝國大學派命下,帶著舊式相機滿懷壯志地前往臺灣進行調查研究,至1900年為止共來到臺灣進行四次調查工作。此四次調查時間集中在日本領臺初期,在「理蕃」、「討蕃」等政策尚未全盤施行的年代,透過鳥居龍藏著述的民族學誌及拍攝的照片,後世得以窺視百年前臺灣原住民各族群的面貌、衣飾與生活(鳥居龍藏是首位將攝影機應用在臺灣田野調查的日本人類學者,共留下834張臺灣原住民族照片)。這四次調查中,在1987年10月至12月這段期間,鳥居龍藏來到臺灣進行第二次調查,主要的目的地是臺灣本島東方海面上的島嶼──紅頭嶼……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魯凱族好茶部落歷史研究

本書封面圖 《魯凱族好茶部落歷史研究》
台邦・撒沙勒著;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史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6

文/廖偉辰

本書總共分為八章,主要分成以下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紹古好茶時期的歷史。作者研究發現,考古學者在本地的考古研究結果,支持耆老的口述與神話傳說所呈現的移動方向與路徑,亦即好茶部落的先民是從臺灣東部橫越大武山脈往臺灣西部移動,曾住在古好茶一陣子,經過長時間的適應後,才逐漸往低海拔遷移,並形成舊好茶部落。
不過,語言學者則認為臺灣南島語族的原始擴散中心在臺南平原,魯凱語是南島語族早期分化的一支,魯凱族應當是距今4500年由臺南平原遷往深山居住,由於考古學者和語言學者研究的結果大不相同,作者認為,如果能對古好茶遺址進行大規模挖掘,也許可以解開古好茶如迷霧般的歷史。
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紹舊好茶時期的文化。在本部分中,作者綜論舊好茶聚落型態的形成,向外拓展的歷史以及傳統的階級社會與治理方式。並旁及部落的經濟活動、祭儀、生命禮俗、傳統教育等等面向,以凸顯在現代化國家力量介入以前,好茶部落傳統的樣貌。
作者並指出,雖然魯凱族屬於階層社會,土地也屬於頭目家所有,但由於一來頭目沒有嚴密的政治組織協助治理,介入居民的土地使用;二來,土地在開墾、播種及收成的階段時,勞力需求量大,單一家族無法負荷,於是發展出親戚間互相幫忙、以酒食、金錢的交互工作制度,使頭目無法控制生產因素中的勞力。因此,土地實際的所有權人是土地的使用者,他們實際控制著土地的分配和使用……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電影】Moana:海洋奇緣

本書封面圖 《Moana:海洋奇緣》
Walt Disney Animation Studios ; directed by John Musker & Ron Clements ; produced by Osnat Shurer ; screenplay by Jared Bush ; distributed by Walt Disney Studios Motion Pictures

文/蕭如雅

《Moana:海洋奇緣》以玻里尼西亞文化為背景,故事由女主角的奶奶一開始敘述的島嶼傳說為引線,開啟整部電影的劇情。據說世界初始只有一片浩瀚汪洋,直到海洋之母「塔菲緹」到人間創造了一切。一天,持有魔法魚鉤的半神人「毛伊」穿過浩瀚大海來到塔菲緹島,為了得到創造萬物的力量而偷了塔菲緹之心,沒想到缺了心的塔菲緹,變成釋放黑暗的惡魔「帖卡」,毛伊從空中被擊落,從此消失無蹤,他的魔法魚鉤也跟著塔菲緹之心一起沉入大海。釋放出的黑暗從此四處擴散,使一座一座島嶼的生命漸衰,解決之道是傳說有人會找回那顆心,並找到毛伊帶他穿越大海,重新歸還塔菲緹之心以拯救全人類。
這是女主角莫娜從小聽到的故事,電影開頭暗喻她是不知道自己命定的那位,只知從小自己就被那片湛藍海洋吸引,當奶奶告訴她過去族人其實並不是安居在島嶼上,而是勇往直前探索新世界的冒險家,她躍動的心彷彿得到了背書和加持,更想跨越族長父親為了保護族人所設下的界線。這些日子,黑暗的勢力漸漸滲透進家園,莫娜在奶奶去世前的鼓勵下,決定放手一搏,除了追求自我,也期望能找到拯救族人的方法……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Te Wānanga o Aotearoa (the knowledge of New Zealand)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s://www.twoa.ac.nz/
整理:林恬慈

Te Wānanga o Aotearoa成立於1984年,是紐西蘭最大的高等教育提供機構之一,提供了廣泛的證書和學位程度認證給紐西蘭各年齡層與各行各業的人。Te Wānanga o Aotearoa在紐西蘭全國有80個運作的據點,提供的學習環境全面而具教育性,並致力於克服學習的障礙、滿足他們所服務的社群。
Te Wānanga o Aotearoa由毛利文化的準則所帶領,提供具深度且多元的課程,例如小型商業、電腦工程、社會工作、教學、毛利表演藝術和毛利語,為紐西蘭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另一個選項。機構目前已經營運了30年,其間提升了超過30萬畢業生的專業技術和工作機會。
Te Wānanga o Aotearoa期待能成為更多人的Wānanga(提供毛利教育的場所)。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排灣學paiwan.vuvuan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s://sites.google.com/site/paiwanvuvuan/home
整理:吳慈恩

排灣學paiwan.vuvuan網站是一個以排灣族為主題,來自任何學科領域的調查、記錄與研究的交流平台。2015年由排灣學推動小組成立,目的為讓族人、學界與文化工作者能有充分且深度的對話空間,也為了打破不同學科劃分出的界線。透過定期舉辦「排灣學研討會」,建立起族群內跨地域、跨部落、跨學科及跨世代的交流平台。讓族人們以及不同學術領域的研究者們,透過分享及對話共同探究社會變遷下的當代新興議題。
排灣學推動小組更期望,藉著知識討論的累積,進而建立族群知識資料庫,培養族人自我書寫之興趣與能力、掌握文化知識發聲與詮釋權的可能,充實「排灣學」。

(文章整理自排灣學paiwan.vuvuan網站內容)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10
circle 106年源Pukpuk部落Malikuda傳統年祭
circle 一起Tatadok奇美部落x工作假期
circle 新型態高美館夜間活動「月昇・樂昇──小周末音樂會」
circle 傅其文個人創作展──旅織世界 初
circle 大龜文・淮軍・獅頭花
circle 《山海的傳動:原力之美──第七屆全國學生台灣原住民海報創作競賽》公開徵件
circle 【Smbarux Alang 建構,生存之地】
circle 2017米粑流濕地藝術季:行走。復興部落 輕旅行
circle 領受相會的感動──Maljeveq祭典主題研習1
circle kavaluwan 106年第8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論壇
circle 2017桃園市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
circle 在新港社「聽見」道卡斯──不能遺忘的聲音
回本期目次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