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6年歷史學研究生論文聯合研討會」,由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史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政大史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史耘》三個研究生期刊於2016年7月2日聯合舉辦,藉此讓三校研究生有互相學習與切磋的機會。本次研討會訂有五個主題,分兩個場地同步舉行,「宮廷文化與政治」、「明代心學的演變與特徵」、「蒙書與孺子養育」在臺大文學院文二十教室,「政治、權力與文化再現」、「地域、空間與論述」在臺大文學院會議室。以下簡述各場次發表及討論概況。
宮廷文化與政治
首位報告人為何幸真(臺大歷史系博士生),發表〈明代嘉靖以前北京宮廷節慶宴遊的場所及其政治意涵:以元宵、端午為中心(1403-1566)〉。其研究動機是為了掌握制度的實踐與彈性,以及人在制度中的角色等問題,文章結合空間因素與政治背景,並且討論節慶遊宴的舉行方式、內容、地點及其政治意涵。明代宮廷宴遊形態大概在永樂、宣德年間底定,接著討論景泰到嘉靖年間西苑地位的變動,雖然仁壽宮地位下降,然宮廷節慶仍多在西苑舉行,至於東苑被放棄,也和皇帝本身經驗有關。
最後作者談到宴遊的政治意涵,包含「祖制」、端午射柳與皇帝軍事經營的關係、宴遊作為一種展演等。評論人為傅范維(臺師大歷史系博士生)建議作者可以對正德朝多加著墨;張居正提出增修《大明會典》的政治環境與歷史背景,可以作為討論「祖制」時的參考;文中應該梳理萬曆到天啟年間的政治變化。
第二位發表人為崔玲(政大歷史系博士生),論文題目為〈《千里江山圖》作為君、臣、宮廷畫家互動的媒介〉。文中指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被後人視為大青綠山水畫的頂峰,卻沒有被宋徽宗收錄於《宣和畫譜》,而是被賜予宰相蔡京,發表人以蔡京題字為線索,推測或因王希孟身分低微或功力不足所致,並探討《千里江山圖》在畫家、皇帝徽宗、宰相蔡京三者互動中所扮演.....(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2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