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3日,臺大歷史系與法國遠東學院台北中心合辦圓桌論壇,主題為「近代華人社會的宗教問題:回顧與展望(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ese Society: Retrospects and Prospects)」。邀請法國遠東學院台北中心主任柯蘭(Paola Calanca)教授、法國國家科學院研究員及宗教政教關係研究所副所長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康豹(Paul Katz)教授、南臺科技大學通識中心王見川助理教授以及本系羅士傑助理教授齊聚一堂,和與會學者進行一場近代中國宗教議題的深度對話。(以下省略敬稱)
高萬桑提到對宋至清的道教以及近代中國宗教史研究興趣的起源,他發現中國廟宇十分普及,但從戊戌變法後,卻有「廢廟辦學」與毀廟的政策出現,想了解其中的變遷。同時,反省使用現代田野調查資料來解釋古代文獻的研究常忽略近代的情形,如清末以來出現許多新的宗教史料,應納入近代變遷的討論與重視其連續性。另外,高萬桑發現《劍橋中國史》從民國以後便無「宗教」一詞,他希望補足「宗教」議題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缺乏。
接著,他提到四本著作的貢獻。第一本為其與人類學家宗樹人(David A. Palmer)合作的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此書結合歷史學與人類學的觀點,討論20世紀中國新宗教的創造,並將清末以來不同地方、時期、宗教放在一個框架下探討。與康豹合作的《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1898-1948)》,接續前書的研究,更深入探討「廢廟辦學」與新宗教等變遷對地方社會的影響,以及地方社會的回應。即將出版的第三本論文集與王大為(David Ownby)合作,討論在政權轉換的20世紀中國,為什麼還持續創造出宗教領袖與聖人?同樣待出版的最後一本書討論當代法國的華人宗教情況,法國的華人宗教活動活躍,卻沒有中國因血緣關係形成的祠堂、土地公等傳統組織,是中國宗教文化現代化的良好例子。最後,高萬桑希望延續第一本著作的方式,把所有的宗教現象放在一個框架討論。
其次,康豹根據幾位學者的研究,反思湘西苗族的宗教制度與地方社會等議題。首先,勞格文(John Lagerwey)的文章使他思索是否能在中國不同地區看到一些共同的現象,這些現象的轉變與差異性為何,為什麼有些模式可見於中國、有些則無法?另外,研究宋元地方社會的周紹明(Joseph McDermott)曾提出四種地方社會的主要制度:社、廟、寺觀、宗族,此四種制度是否出現於湘西,造成什麼.....(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2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