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6
【頤賢講座】新時代變局中的經濟戰略:一例一休對企業的衝擊與影響 - 謝金河講座
|
謝金河董事長痛陳一例一休導致物價上漲、勞工收入減少,缺乏彈性使企業經營困難,
主政者倒行逆施一意孤行將使民心背離,是一個勞工、產業、政府三輸的政策。
並以其媒體人的觀察,運用驚人的想像力漫談台灣租稅改革政策、川普的治國理念和外交經濟戰略,乃至全球政治經濟局勢變化。
|
2017.04.19
【風險中心】鉅變新視界沙龍-環境訴訟與公民科學
2017年4月19日,中心於台大社科院頤賢館舉行「環境訴訟與公民科學」沙龍對談活動,並由中心研究員杜文苓教授主持,邀請台西鄉六輕污染傷害聯合求償自救會黃源河會長、吳日輝總幹事,以及六輕污染訴訟原告代理人洪嘉呈律師、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賴偉傑理事、中研院社會所彭保羅副研究員、政大公行系施佳良博士與談,共同討論台西居民對抗六輕的環境訴訟與公民科學參與環境監測。最後開放現場提問,在場有很多法律與其他社會科學系所學生提問而與談者加以回應。
首先,主持人杜文苓教授於開場時直指出今天主要談雲林縣台西鄉居民與六輕訴訟,希望更多人關心六輕訴訟,讓法官知悉有很多不同領域的人在關心此事。
2015年8月提起本案訴訟,原告75人、求償7,000多萬,被告5公司,迄今開庭8至9次。洪嘉呈律師首先說明何謂污染、何謂公害,原告主張被告長時間連續排放廢氣,被告則宣稱排放氣體無公害事實;原告並主張本案無須證明嚴密因果關係存在,只要達到蓋然性舉證已足,並已有其他判決先例。此外點出六輕污染實證、原被告政經地位差異、證據資料取得困難、科學證據如何轉換為法庭證據等公害訴訟的困境。最後分享如何透過日本疫學理論及國外案例等突破本案訴訟的困境。
黃源河會長並指出六輕排放的污染,特別是毒石灰、石油焦與空污對人類、農漁牧業之影響。他返鄉探望父母,發現空氣中有異味,居民多在冬天時發病罹癌,殯葬業表示逝世者大多因為癌症死亡;在地居民求助民意代表未果後,尋求台大研究報告以便證實因果關係,並進行口述研究、田野調查。再者,提到麥寮電廠對農漁牧業之影響,如短時間鴨群大量死亡、牡蠣基因突變等,也引介空污、石化業之化學品自給率與對於GDP之貢獻、地下水污染等調查資料,並除請求雲林縣長停發生煤使用許可證外,亦進行禁燒生煤石油焦之社區公投。
彭保羅副研究員則分享對於訴訟現場的觀察及訪談發現。如本案訴訟原告動員的變遷,透過原告律師開庭後以閩南語說明,促使原告更能理解本案提升加入訴訟的人數。又如原被告及法官的各別立場或需求,分別是環境正義、個別因果關係、轉譯科學證據。此外,在訪問六輕訴訟原告部分,除社區居民之風險感知、受污染家鄉之認同焦慮與訴訟動機,對於訴訟有經濟補償與環境正義的期待。
賴偉傑理事接著與談空污來源和分散,台灣人民如何監督。指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思考政府監管資訊如何生產、公民社會嘗試解構監管資訊,其核心策略是資料庫的力量,讓監督六輕或政府成為可能,以「透明足跡」計畫落實環境知情權,讓社會不特定人以多重的形式監督,並鎖定廢氣與廢水的污染。研究結果發現資訊消失,並且提及政府補貼企業並允許企業註銷污染超標記錄。
施佳良博士與杜文苓教授接續導讀《公民科學手冊:科技民主與社區培力》報告,強調公民賦權、促進平等談判與對話、挑戰官方的資訊缺漏等,促使並期許環境資訊能更透明公開。沙龍的最後,與會者分別提問本案訴訟策略、疫學因果關係、公民參與之模式及在地社會脈絡的考量等。主持人杜文苓教授最後總結說明,應該繼續探索環境污染之真相,透過案例分析而建立制度,希望更多公民加入監督污染環境之企業。(詳細報導詳見風險中心網頁)
2017.04.14
【新聞所】教師聯誼Happy hour
本次活動以教師聯誼由新聞所主辦,林所長除邀請學界同仁之外,也邀請媒體界的朋友來聯誼,當日人口學會在本院舉辦年會,本院同時也邀請一些與會的人口學家來聚會。歡迎各位教師一同邀請來訪學者參與每週五教師Happy Hour。
2017.04.13
【頤賢講座】綜合討論:一例一休對勞工、產業、經濟的影響 - 辛炳隆、陳雄文、謝金河講座
|
本周頤賢講座特別邀請辛炳隆教授、陳雄文前部長和謝金河董事長三位講座一同參與綜合討論,
針對「一例一休對勞工、產業、經濟的影響」主題,答覆在場聽眾們的提問。
除了解答同學們的疑問之外,三位講座在席間常有意見交流,激盪出許多精彩的火花,讓聽眾們收穫豐盛。
|
2017.04.27
【新聞所】浙傳學院楊吉博士來訪新聞所 與學生交流對話
訪問的這一天下著間歇性大雨,一名帶著耳機、後背包,與大學生無異的男子前來,若不經介紹,真難想像是現年36歲,浙江傳媒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創系系主任的楊吉。
法學博士、電視評論員、影視投資人、財經作家、出版書籍、經營媒體專欄……,楊吉作為一個跨領域人才,也一直期望透過自己的跨學科知識背景,為網絡與新媒體學科做出點不一樣的東西,因此教授「新媒體概論」、「數字時代著作導讀」及「變革的傳媒與輿論產業」課程。而這個學期,楊吉成為新聞所的訪問學者,和所上學生進行交流及對話。
楊吉表示,這次來新聞所訪問目的有二,第一是聽一些新聞所或社科院的課程,瞭解臺大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思維前瞻性; 第二則是了解研究生們的思想習慣,與大陸學生做對比。同時,也希望反饋給所上學生,預計開設兩次演講,將會擬訂三個題目,並由學生根據興趣做選擇。希望可以讓學生了解目前中國同齡學生,以及未來競爭對手的水平。
提及兩岸學生的差異,楊吉認為臺灣學者在治學嚴謹、教書規範、科學研究上十分值得學習;研究生來說,不論能力及讀書討論氛圍也十分活躍。但仍可以提出以下三項看法與建議:提高視野、增加緊迫感、提升專業度。
例如楊吉旁聽「新聞產業與創新」課程,看到同學們的提案,認為多基於台灣出發,應該要「身在台灣,心懷亞太」,更了解亞洲市場,再來提出更寬廣的建議; 緊迫感的加強則是有感於台灣的「小確幸」氛圍,可以更努力的往前邁進;最後則是增加新聞專業的研讀,以及多閱讀,讓思想更活躍、更有能力將深層的知識提供給受眾,而非越來越淺碟化。
期待這一學期的交流,能夠擦出更多火花,讓彼此都能有所收穫。
|
浙江傳媒學院楊吉博士本學期至所上訪問,與學生互動交流。(攝影/鄭宇茹)
|
2017.04.21
【公事所】教師聯誼Happy hour
本次活動由公事所主辦,由公事所負責邀請校內外學者朋友來進行交流。此外,亦提供美食佳餚,舒緩各位同仁一週工作的辛勞,在熱絡的氣氛裡用一顆愉快的心結束了本週的週五教師Happy Hour。
2017.04.09-10
【建築師的回訪:建築‧空間‧公共藝術】論壇
由臺大藝文中心主辦、社會科學院、總務處、校園規劃小組共同合辦的「建築師的回訪:建築‧空間‧公共藝術」論壇於4/9─4/10圓滿落幕,壓軸場邀請社科院建築師伊東豊雄回訪,分享當初創作理念。
臺大社會科學院新大樓由伊東豊雄建築事務所與臺灣的宗邁建築師事務所、大涵學乙設計工程有限公司三組團隊共同設計,歷時八年於2014年落成,並經文化部審議通過視為公共藝術。社科院遷回校總區的意義,除了讓師生不用再奔波於不同校區,也為臺大北面增添了新入口,帶來校園空間新面貌。
這場「建築師的回訪:建築‧空間‧公共藝術」論壇,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參與,討論主題多元豐富。第一場座談「校園空間蘊含的社會視野」,邀請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曾光宗及東海大學郭奇正教授分享大學校園發展的不同規劃案例,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亦是校園規劃小組召集人黃麗玲則補充了臺大校園規劃的脈絡,及自日治時期以來至今多變的建築風格沿革。
|
1060408上午校園空間蘊含的社會視野(陳宥中攝)
|
第二場座談則聚焦「校園公共藝術」,由前北美館館長黃海鳴主持,邀請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康旻杰、喜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藝術總監陳惠婷及藝術家涂維政三位講者分享各自的參與經驗及實作案例,他們不約而同提到公共藝術的關鍵特性:「關係美學」,如何在作品創作的過程中與在地社群產生連結、互動成為值得關注的話題。「公共性」與「藝術性」永遠是這個主題缺一不可的兩端,走向人群、建立關係,讓藝術家得以跳脫自己的創作框架,與不同的族群產生對話。此次論壇即透過社科院這個案例,討論建築做為公共藝術,師生們該怎麼去看待、欣賞及體驗。
|
1060408下午 校園公共藝術再蛻變(陳宥中攝)
|
第三場座談「大學生的美感經驗及建築教育」由藝文中心主任沈冬主持,邀請臺大藝術史研究所教授黃蘭翔、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劉惠媛及交大建築所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曾成德分享。黃蘭翔教授以臺大建築為例,提點不同時期建築的特色,臺大校園宛如一座建築博物館;劉惠媛及曾成德則闡述了社科院圖書館「不只是圖書館」的精神意義,在當代建築的精彩設計、呈現上,圖書館可以是人與人相遇的地方、知識交換的場所,乃至於美術館化的閱讀空間,吸引師生佇足。
|
1060409上午大學生的美感經驗及建築教育(陳宥中攝)
|
壓軸場為建築師伊東豊雄的「伊東豊雄再訪社科院─建築師的社會思考」,伊東先生除了以生動的圖片、影像分享社科院的設計概念,也與參與籌建過程的諸位貴賓一同座談,向臺下三百多位觀眾分享設計規劃的心路歷程。
此次是藝文中心首次舉辦以建築為主題的論壇,引起許多迴響,論壇最初與最終的目標,皆非單一的指向建築本身,而是希望打開對話,經由跨領域的討論主題,開啟我們對於生活的感受力,找回對美的感性。未來還有一系列與建築、空間相關的講座、工作坊,敬請期待。
(更詳細報導請點臺大網頁)
2017.04.18
【大陸中心】上海交通大學楊魯軍教授及北極光經貿文化訪臺團來訪
本中心於4月18日邀請上海交通大學楊魯軍教授及北極光經貿文化訪臺團來訪中心並參與「川普政府下美中台戰略三角關係」座談會,該場座談會邀請數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一同參與,藉此平台進行學術交流及意見交換。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