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活動預報]

 2017 Spring【經濟學系研討會】

 

 2017.03.24 (五)【公經中心】租稅改革座談會

 

 2017.03.24、03.31 (五) 【社工系、國發所】教師聯誼

 

 2017.03.24 (五) 【風險中心】臺灣風險社會論壇:許一個臺灣的新發展願景--TWiT(Taiwan in Transition)從能源轉型啟動

 

 2017.03.24 (五) 【2017師大音樂節】 Cello Rock-Cello 01大提琴重奏團

 

 2017.03.25 (六)【風險中心】邁向深度低碳社會-「實踐低碳社會的公民參與」公民學院課程培訓

 

 2017.03.28 (二)【政治學系午餐演講】分配政策與政治的研究

 

 2017.03.30 (四)【社工系】美國貧窮與社會安全網的現況、趨勢與挑戰

 

 2017.03.30 (四)【頤賢講座】從一例一休看政府的決策品質 – 陳雄文講座

 

 2017.04.06 (四)【頤賢講座】新時代變局中的經濟戰略—一例一休對企業的衝擊與影響 – 謝金河講座

 

 2017.04.10 (一)【政治學系午餐演講】政府體制與政務人力制度

 

 2017.04.15 (六)【風險中心】第6屆ISESEA公開徵稿

 

 2017.04.28 (五)【政治學系午餐演講】地緣政治復興的雙重面目: 批判性地緣政治反思與新古典地緣政治興起

 

 2017.05.20 (六)【政治系】東亞憲政民主工作坊「政黨與國家」

[榮耀分享]

恭賀社工系林萬億教授於105學年度獲頒本校名譽教授

[國際交流]

德國杜賓根大學Prof. Gunter Schubert來訪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School of Professional Studies代表來訪

[活動報導]

【頤賢講座】國民如何能對國家的經濟有所貢獻 - 李家同講座

 

【風險中心】國會永續發展與風險治理論壇暨記者會:氣候與能源治理的挑戰-臺灣如何因應後COP21全球局勢

 

【頤賢講座】綜合討論:倫理、價值與公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 孫震講座、嚴長壽講座、李家同講座

 

【社會系】教師聯誼Happy hour

 

【新聞所】新聞所數位經濟新聞採訪小組 三月開跑

 

【社科院】研究團隊召募說明會

 

【經濟系】教師聯誼Happy hour

 

【經統中心】高等教育與校務資料研究工作坊

[學術研究]

 政治系左正東教授發表China’s About-face to the TPP: Ecomonic and Security Accounts Compared

[專班園地]

 政治系碩士在職專班校外教學---廈門參訪台商天福茶集團和閩南古鎮心得

聯絡信箱:
cossnews@ntu.edu.tw


【經濟學系研討會】

04月06日

04月16日

【貨幣與總體經濟】
講題: Intermediate Goods Trade, Technology Choice and Productivity
主講人: 彭信坤(Institute of Economics, Academia Sinica)
時間: 2017年04月06日(週四)13:30-15:00 
地點: 社科306
【個體經濟】
講題: A New Approach to Bank Liquidity
主講人: Tianxi Wang (汪天喜,英國Essex大學助理教授)
時間: 2017年04月16日(週四) 13:45-15:15
地點: 社科604
03月30日

05月24日

【經濟史】
講題:TBA
主講人:Tsong-Min Wu(Department of Economics, NTU, Taiwan)
時間: 2017年03月30日(週四) 15:30-17:00
地點: 社科302
【在職專班專題】
講題: 高科技廠房
主講人: 張陸滿(土木系榮譽教授)
時間: 2017年05月24日(週三) 19:00-21:20
地點: 普通教室 103


2017年03月24日【公經中心】租稅改革座談會

 

■我國個人所得稅實施綜合所得稅制,包含十大類所得來源,課稅所得採行屬地主義,而營利事業所得稅則採行屬人兼屬地課稅原則。近年來,全球化滑動日益緊密,跨國間資本及勞動移動甚為快速。臺灣為一小型開放經濟體,很容易受到國際經濟景氣的影響,我國的產業結構也發生相當大程度地變化,為提升國際競爭力,吸引及留住優秀人才,所得稅制有實施改革的需要。
■目前本座談會暫擬改革的所得稅項目草案:
1、綜合所得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兩稅合一」制:取消設算稅額扣抵制。
2、股利所得: 採分離課稅或部分計入方案
3、稅率調整: 綜合所得稅稅率最高級距由45%降為40%,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提高為20%。
4、薪資特別扣除額現行規定違憲: 定額與列舉扣除額雙軌制
5、本國與外國人所得適用稅率一致化(內外資適用稅率一致)

主辦單位:財政部賦稅署、台灣經濟學會、台灣公共議題與政策協會
協辦單位:台大經濟學系
執行單位:台大公共經濟研究中心
研討會時間:2017年3月24日(星期五)14:30至17:00

■研討會地點:台大社會科學院頤賢館 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Google Map
註: 位於辛亥路二段170號旁,台大後校門口
持開會通知單公函蒞臨,活動當日可享社科院地下室免費停車
當日將核發公務人員學習時數2小時
洽詢電話: 02-3366-8368或ntuperc@ntu.edu.tw 黃小姐


2017年03月24日、03月31日【社工系、國發所】教師聯誼

 

3/24和3/31分別由社工系、國發所主辦教師聯誼。
歡迎各位教師邀請與本院相關的校內、外朋友參與,現場提供飲料及點心。希望大家撥空參與,來聯誼室認識不同系所同仁、 放鬆一週的疲勞。
時 間:2017年03月24日、03月31日(週五)17:00-18:30
地 點:社科大樓頤賢館108教師聯誼室。

 


2017年03月24日【風險中心】臺灣風險社會論壇:許一個臺灣的新發展願景--TWiT(Taiwan in Transition)從能源轉型啟動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出席貴賓:外交部 吳志中政務次長
能源及減碳辦公室 楊鏡堂執行長
德國在台協會 Martin Eberts大使
德國在台協會Sabrina Schmidt-Koschella副處長
報告團隊: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團隊

論壇說明:
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第 21次締約國大會簽定了巴黎協議,2016年聯合國發表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面對變遷中的世界,全球各國正努力邁向低碳社會,期待永續發展早日實現。各國如何去落實與偏重於何面向目標,必須根據各自發展脈絡與挑戰提出不同策略。我們臺灣需要一套有前瞻、願景的全面國家發展策略!本次臺灣風險社會論壇從「許一個臺灣新發展願景(Taiwan in Transition, TWiT)」的構想出發,倡議能源轉型應是願景的基礎及第一步。轉型共識雖不易形成,但若不朝此邁進,我們將會被世界各國排除在外。
目前德國在全球再生能源發展中已佔有領頭羊角色,更值得注意的更是德國在能源轉型願景構建及策略擬定上具有通盤及前瞻的規劃。德國經驗強調了「整體能源轉型社會的驅動」,如此的驅動是根基於主張社會轉型目標之上,進而帶出生活方式改變及其背後的相關的制度及政策轉變。
我們借鏡德國全球變遷諮詢委員會(WBGU)公布之《變遷中的世界:一份永續社會契約》(World in Transition: A Social Contract for Sustainability),主要在於這份報告有別於過去的發展脈絡,而更強調一種轉型價值的分析、論述和政策建議。其中,能源轉型、都市化及土地利用是三個面對變遷的而需要轉型的核心面向,而能源系統轉型又更是基礎。而我們臺灣正需要在新發展願景,並從能源系統轉型出發。面對臺灣能源轉型的未來,我們不應該承續過去錯誤的發展思維,將經濟成長與永續發展放於對立面,其長遠、永續來看其應該是能源轉型後經濟更能穩健成長。
參考網址請點此


2017年03月24日 【2017師大音樂節】 Cello Rock-Cello 01大提琴重奏團

 

活動名稱: 2017師大音樂節- Cello Rock-Cello 01大提琴重奏團
時 間: 2017年3月24日 12:20
地 點: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本次活動由師大音樂系歐陽伶宜教授率領師大大提琴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學生,師生共同參與演出。
本活動形態為大提琴重奏,曲目內容兼具學術與通俗之特性,藉由各種編制的大提琴重奏,充分展現大提琴間的對話與不同的合作關係,有如你我的生活點滴;同時,亦將大提琴各音域的音色發揮到極致,使人愈發著迷,徜徉在大提琴醇厚的餘韻之中。

 


2017年03月25日【風險中心】邁向深度低碳社會-「實踐低碳社會的公民參與」公民學院課程培訓

 

主題:邁向深度低碳社會-「實踐低碳社會的公民參與」公民學院課程培訓

時間:2017年3月25日(星期六)上午9:00- 17:00(9:00~9:20報到)

地點: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305室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
深度減碳,邁向永續社會─邁向深度低碳社會:社會行為與制度轉型的行動研究計畫

課程師資: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王寶貫主任
陽光伏特家 陳惠萍共同創辦人
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趙家緯研究員
臺大氣候行動社代表 顏東白前社長

緣起:
劇烈的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能源、產業、經濟與社會衝擊,使得節能減碳已成為世界的趨勢,甚至成為一種基本的生活態度,而低碳生活的意識也成為每個公民在日常生活應變、職場能力提升之必備知識。本中心參與「中央研究院-深度減碳與永續發展分支計畫4.1、邁向深度低碳社會:社會行為與制度轉型的行動研究計畫」,負責倡議和遊說低碳社會的相關政策討論和辯論。

課程說明:
本課程邀請低碳策略研究與低碳生活實踐等專業領域之專家學者,並結合參與相關議題之經驗分享,針對公民參與低碳社會轉型的理論與實踐,討論深度低碳倡議,促進民眾對發展低碳社會的重視。

報名網址請點此


2017年03月28日【政治學系午餐演講】分配政策與政治的研究

 

【106年3月28日政治學系午餐演講】分配政策與政治的研究
■時間:3月28日(二)中午12:20至下午14:00
■地點:臺大社會科學院713討論室(臺大社科院7樓)
■講者:羅清俊教授(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
■講題:分配政策與政治的研究
■主持人:洪美仁教授(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一律線上報名,請於3/27中午之前完成報名,我要報名
★本演講因經費拮据與歷次報名卻未出席人數眾多所造成的浪費,取消提供便當,歡迎自備午餐出席演講。
★本系碩班學生如需登錄演講時數,請於演講簽到表簽名,將由系辦統一處理登錄演講時數。
★ 若需學術演講參加證明,請按此下載。填妥相關資料後印出,於演講當天確認無誤後核章。若採事後補發證明,將以當天出席簽到記錄為準,若無簽到記錄,則不補發。
★ 聯絡人:陳聿伶,電話:3366-8450。
 


2017年03月30日【社工系】美國貧窮與社會安全網的現況、趨勢與挑戰

 

【美國貧窮與社會安全網的現況、趨勢與挑戰】
時間:2017.03.30 (四)15:00-16:30 主題演講/// 16:30-17:00 留美申請經驗分享座談
地點:臺大校總區社會社工系館401會議室
講員:張祐綾/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福利學院助理教授
報名網址請按此

本系邀請畢業系友張祐綾博士演講:
「美國貧窮與社會安全網的現況、趨勢與挑戰」
張祐綾博士目前任職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福利學院。
演講後半段有半小時時間為留美申請座談(PhD 和MSW 的申請) ,
分享申請相關注意事項及經驗。

張祐綾教授研究專長介紹請按此

演講內容:
美國2007-2009年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大衰退(Great Recession)造成美國社會貧窮與失業率攀升,
自今仍未回復到十年前的水平,
這場近年來歷時最久的經濟危機也檢驗了美國社會安全網(Social Safety Net)保障人民經濟福祉成效。
本演講將介紹美國貧窮問題與社會安全網的現況、趨勢與挑戰,
並與聽眾一起討論美國經驗對台灣貧窮政策與實務的意涵。
美國如何定義與測量貧窮? 社會安全網包含那些所得支持方案?
不同的政策方案如何處理貧窮問題? 其面臨的政策環境挑戰為何?
 


2017年03月30日【頤賢講座】從一例一休看政府的決策品質 – 陳雄文講座

 

■第六週:從一例一休看政府的決策品質
與談人:陳雄文講座
時 間:03月30日(週四)15:30-17:20
地 點: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2017年04月06 日【頤賢講座】新時代變局中的經濟戰略—一例一休對企業的衝擊與影響 – 謝金河講座

 

■第七週:新時代變局中的經濟戰略—一例一休對企業的衝擊與影響
與談人:謝金河講座
時 間:04月06日(週四)15:30-17:20
地 點: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2017年04月10日【政治學系午餐演講】政府體制與政務人力制度

 

【106年4月10日政治學系午餐演講系列】政府體制與政務人力制度
■時間:4月10日(一)中午12:30至下午13:30
■地點:臺大社會科學院713討論室(臺大社會科學院大樓7樓)
■講者: 施能傑教授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
■主持人:洪美仁教授(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 一律線上報名,請於4/9中午之前完成報名,我要報名
★ 本演講因經費拮据與歷次報名卻未出席人數眾多所造成的浪費,取消提供便當,歡迎自備午餐出席演講。
★ 本系碩班學生如需登錄演講時數,請於演講簽到表簽名,將由系辦統一處理登錄演講時數。
★ 若需學術演講參加證明,請按此下載。填妥相關資料後印出,於演講當天確認無誤後核章。若採事後補發證明,將以當天出席簽到記錄為準,若無簽到記錄,則不補發。
★ 聯絡人:陳聿伶,電話:(02)3366-8450。
 


2017年04月15日【風險中心】第6屆ISESEA公開徵稿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RSPRC)代表東亞環境社會學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in East Asia, ISESEA),敬邀各相關單位與大專院校相關科系參與第六屆ISESEA。

重要日程:
 論文摘要投稿:2017/4/15
 公布投稿名單:2017/5/15
 論文全文提交:2017/6/1~2017/7/31
 活動註冊:2017/5/15~2017/9/20
 會議時間:2017/10/19~2017/10/22(地點: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東亞環境社會學家自2007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研討會(ISESEA),分別於日本、台灣、韓國和中國輪流舉行。今年已是台灣第二次舉辦。第6屆ISESEA主題為「東亞跨界風險治理」,將於2017年10月19日至10月22日台灣大學舉辦,由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ISA)的 RC24 Environment and Society(環境與社會研究社群)與風險政策中心共同主辦。我們將由東亞地區的角度,探討面對氣候變遷、空氣污染、核災難和核廢料管理、食品安全及新興技術等廣泛範圍的跨界風險治理。

歡迎各界有志人士與大專院校師生一同投稿參與!
詳情請參見鏈接
 


2017年04月28日【政治學系午餐演講】地緣政治復興的雙重面目: 批判性地緣政治反思與新古典地緣政治興起

 

【106年4月28日政治學系午餐演講系列】地緣政治復興的雙重面目: 批判性地緣政治反思與新古典地緣政治興起
■時間:4月28日(五)中午12:20至下午14:00
■地點:臺大社會科學院713討論室(臺大社會科學院大樓7樓)
■講者: 莫大華教授 (國防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主持人:張登及教授(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 一律線上報名,請於4/26中午之前完成報名,我要報名
★ 本演講因經費拮据與歷次報名卻未出席人數眾多所造成的浪費,取消提供便當,歡迎自備午餐出席演講。
★本系碩班學生如需登錄演講時數,請於演講簽到表簽名,將由系辦統一處理登錄演講時數。
★ 若需學術演講參加證明,請按此下載。填妥相關資料後印出,於演講當天確認無誤後核章。若採事後補發證明,將以當天出席簽到記錄為準,若無簽到記錄,則不補發。
★ 聯絡人:陳聿伶,電話:(02)3366-8450。


2017年05月20日【政治系】東亞憲政民主工作坊「政黨與國家」

 

【東亞憲政民主工作坊「政黨與國家」】
■時間:2017年05月20日
■地點:臺大社會科學院419會議室
■開放報名人數:30人
■報名日期:至5/8(一)截止,報名人數已滿將提早截止。
網路請點此,報名結果將會回信告知。
 


▲TOP

 

 恭賀社工系林萬億教授於105學年度獲頒本校名譽教授

    

2017.03.10
德國杜賓根大學Prof. Gunter Schubert來訪 

德國杜賓根大學歐洲當代台灣研究中心(European Research Center on Contemporary Taiwan,ERCCT)主任Prof. Gunter Schubert,於2017年3月10日來訪本院,向本院師生介紹該中心的成立宗旨、目標、成果,及歐洲台灣研究現況,鼓勵學生踴躍申請前往該中心從事短期研究,與世界各國投入台灣研究的學者切磋交流,開拓視野。

本院和ERCCT自2008年來訂有交流合作協議。該中心積極推動台灣研究,並與國內多所大學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為歐洲台灣研究重鎮。該中心重點工作項目包括:提供平臺讓歐洲與台灣優秀學者與學生進行以當代台灣研究為焦點之學術交流;邀請歐洲及台灣學者至該中心演講或授課,參與「台灣討論會」並協助指導學生;協助歐洲或台灣學生申請經費赴ERCCT進行研究;系統性蒐集當代台灣研究之書籍與期刊;架設網站,發行與當代台灣主題相關之電子報與出版品;每年持續舉辦台灣紀錄片影展等。中心亦規劃增聘台灣研究議題學者,並加強與相關學術團體共同舉辦工作坊與學術研討會,如「ERCCT當代台灣研究工作坊雙年會」。

            


2017.03.17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School of Professional Studies代表來訪 

        美國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專業教育學院(School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代表Sharon Kim於2017年3月17日來訪,拜會本院院長及國際事務執行長,探詢兩院合作之可能性,雙方相談甚歡。

        哥大專業教育學院最初成立於1995年,於2015年正式定名,主要目標為提供成人繼續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培育學生具備當前職場必需的跨領域知能。該院提供14門碩士課程,其中與本院所轄各學門相關者有Actuarial Science, Applied Analytics,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Strategy, Negoti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Non-profit Management,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Sus-tainability Management等。

                               

  ▲TOP

 

2017.03.09
【頤賢講座】國民如何能對國家的經濟有所貢獻 - 李家同講座 

文/李維倫


李家同教授以精密工業為例發展關鍵性技術對經濟的重要性,並呼籲產官學各界應重視技術與基礎研究,不宜見異思遷,人云亦云。
李教授鼓勵在場聽眾:瑞典、瑞士、荷蘭、芬蘭等等都是小國,但他們都是工業大國,台灣不要只因為自己是小國而感到憂心。
如果我國朝野全副精力注意工業的發展,雖然經濟不一定能在短期內大幅改善,但長期時台灣經濟必能穩定成長。



 


2017.03.09
【風險中心】國會永續發展與風險治理論壇暨記者會:氣候與能源治理的挑戰-臺灣如何因應後COP21全球局勢

文/翁渝婷 中心助理研究員

       

        近年來,劇烈的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疫病傳染、無預警災難、空污與PM2.5等層出不窮的問題,對人類社會形成快速且難以預測的挑戰。因此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東部、離島暨族群權益促進會」及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辦「國會永續發展與風險治理論壇」,希冀強化國會面對轉型社會的深度對話,促進政府、區域、學界與公眾之溝通。
2017年3月9日,於立法院群賢樓802會議室開始第一場論壇暨記者會。活動由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會長陳曼麗立委、「東部、離島暨族群權益促進會」會長陳歐珀立委,以及同時擔任兩促進會副會長的高潞•以用立委開場,並由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兼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教授擔任第一場論壇的講師。

                                                 
       陳曼麗立委長期於此領域耕耘,提出永續發展非大家所想像遙遠,聯合國COP每年檢視各國執行面,尤其是COP21的巴黎協定之重要性應被我國政府所重視。陳歐珀立委提出永續發展的價值,因不當的開發引起很大的衝擊,造成偏鄉地區國土發展失衡,加深貧富差距,因此期望加強東部及離島的永續發展。高潞•以用立委提到八八風災造成的土地破壞,認為極端氣候是必須面對的問題,期望透過論壇加深各界共識。
周教授的論壇題目為「氣候與能源治理的挑戰-臺灣如何因應後COP21全球局勢」。首先介紹國際脈絡,提出2015年底的巴黎協定對臺灣將有重大的發展趨勢,包括促進內部產業與社會的轉型。但氣候變遷在我國卻不被積極面對。雖然氣候變遷聽起來似乎遙遠,但劇烈的變遷是有目共睹的,如氣溫劇變及花期變化等等。而改善氣候變遷四個重要因素,則分別為調適、減碳、財務及政治。巴黎協定的重點在於NDC(國家自願減碳計畫)與DDPP(各國深度減碳途徑計畫),其中NDC我國減碳目標期望於2030年可降低至2005年基礎,再減20 %,DDPP則是以2050年為基準訂定計畫。
由臺灣經濟社會的發展發現,我國依賴石化經濟。直至2015年,我國工業部門對能源消耗已提升至37 %,且能源消耗與排碳量呈正比,因此解決能源問題為主要問題,建議逐步轉型,由燃煤及天然氣,轉向再生能源。工業部門排碳高低,石化業尤其影響全國的排碳量,因此石化業的轉型極其重要。
在政策辯論上,我國不應在立法管制上遲延、怠惰,因管制會驅動創新,促使廠商製程往高質化邁進。目前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石化業技術皆比臺灣進步,我們應從管制上驅動創新與研發,增強我國的競爭力,希望發展新的經濟模型。而節能不代表缺電,須尋求能源效率及其他途徑改善問題。國家需要有一明確的機制、驗證方法及碳排放的減量策略。

                                           
在能源密集度方面,石化產業的能源密集度,帶動了全國能源密集度。這並非否絕石化業,而是石化業須進步、轉型,以增強國家競爭力。能源消耗越多的產業,對國內GDP的貢獻應會更高,但我國卻並非如此。1992年至2014年石化產業能源消耗逐年攀升,但GDP的貢獻卻維持不變。高排碳、高耗能、低附加價值的石化產業,將造成台灣產業結構轉型的困境,並受到國際制裁。
接著,國會幕僚及來賓們依序提出問題。首先助理詢問,管制是否真能帶來技術的升級?或僅是被動控制?周教授提出我國法令落後,如去年一月某廠商將廢料包給下游廠商,廠商卻倒入河中,此我國競爭大廠卻如此,其應扮演轉型先驅及為政府提出建言之角色。陳曼麗立委提出既然石化產業之貢獻值無變化,且排碳量提升,為什麼依然縱容?周所長回覆,因大型企業實力強大,經濟的威脅使得政策動彈不得。在國外,企業財務透明,民眾的監督也會使政府有靠山。潘翰聲執行長亦提問,面對外界質疑監督及減碳方式之突破?周教授認為國會幕僚的知識要強化,包括科學方法及科學數據分析等,因此基礎知識背景相當重要。
另外,亦有人提出,臺灣能源轉型最大目的為空氣污染,民眾由空氣盒子所測出的PM 2.5是否可作為科學依據?教授回答,一旦空氣盒子普及化,將會是由下而上的管制,可成為中產階級運動,並增加執政者壓力。而產業界決行緩慢,不該將永續與環境保護視為敵人,應視為一種進步與發展。有遠見的企業會將經濟、社會、環境、科技等知識與技術混合,投入更多智庫研究。彰化縣農民陳先生提出,執政者推動立法,以鼓勵大型企業釋出資源的可能性。教授回覆,各執政者皆會面臨此問題,當國會的聲音越來越多時,將促成上位者向前。
許主峯執行秘書提問,該如何規範企業董事應扮演的角色?教授說明,當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將會促進轉型的發展。雖然轉型為一緩慢過程,但我國社會能量越來越強,當位於轉折點時,將會產生爆發性的典範轉移。亦有助理表示,民眾風險感知較弱,如何建立制度讓大家參與討論?教授提出民眾要求典範轉移之意識已逐漸增強,但是遇到經濟因素時仍會產生抗爭,需要明確、完善的路徑藍圖與分段式的制度調整。
最後,陳曼麗立委為整場論壇結語,希望建立一學術平台,提供行政部門及NGOs溝通與討論,使行政部門與NGOs擁有能量,向外提出政策建言。

                                                      


2017.03.16
【頤賢講座】綜合討論:倫理、價值與公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 孫震講座、嚴長壽講座、李家同講座 

文/李維倫


本周頤賢講座特別邀請孫震教授、嚴長壽董事長和李家同教授三位講座一同參與綜合討論,
針對「倫理、價值與公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主題,答覆在場聽眾們的提問。
除了解答同學們的疑問之外,三位講座在席間常有意見交流,激盪出許多精彩的火花,讓聽眾們收穫豐盛。




 


2017.03.10
【社會系】教師聯誼Happy hour 

     本次活動以教師聯誼由社會系主辦,由社會系負責邀請了中研院社會所、政大、台北大學、輔仁大學社會系的老師以及法律學院的曾院長來聯誼,Prof. Schubert也在現場與大家交流。歡迎各位教師一同邀請來訪學者參與每週五教師Happy Hour。  

  


2017.03.09
【新聞所】新聞所數位經濟新聞採訪小組 三月開跑

報導/莊忻倫


      臺大新聞所於三月起設置數位經濟新聞採訪小組,招募近二十位來自臺大各學系、研究所的同學加入團隊,撰寫數位經濟產業的相關新聞。目前已有同學完成第一篇報導,報導內容並已刊登於臺大新聞E論壇。新聞所所長林照真負責召集此次活動,她表示,希望藉此提高臺大同學的寫作能力,並且成為獨立媒體臺大新聞E論壇的生力軍。

臺大新聞所為鼓勵臺大同學專業寫作,自由召募同學成立數位經濟新聞採訪小組。攝影/莊忻倫

       身為採訪小組發起人的新聞所所長林照真,於三月十日邀請參與同學,到新聞所臺大新聞E論壇的採訪中心,舉行第一次會議。林照真向所有的未來記者說明報導的細節。她說明,三月為實習月,參與同學須在月底前採訪並撰寫三篇新聞報導,完成後即能成為正式成員。以後每月繳交一篇新聞報導,以及一則長篇專題或大數據專題。

       林照真表示,每一篇報導她都會提供建議,相信同學會在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至於採訪主題,她則希望同學們能自行開發有興趣的報導方向,集思廣益,讓報導內容更豐富。
                              

數位經濟採訪小組在臺大新聞E論壇的採訪中心,邊吃便當邊舉行第一次會議。攝影/莊忻倫

       參與採訪小組的同學來自臺大各學系、所,會後同學們也提出許多關於約訪、採訪和新聞攝影的問題,希望能了解更多報導寫作的細節。小組成員之一的蔡汶靜表示,之所以想要報名數位經濟記者,是因為在生傳系有幫小農做過行銷,在過程中發現很多農產品在網路上賣不出去,並不是行銷不夠,而是背後產銷結構的限制。因此之後預計的報導方向,就是想剖析小農和企業選擇使用電商平台或是不使用電商平台的背後,反映出什麼農業經濟結構性的問題。

       談到關於此次數位經濟採訪小組成立的動機,所長林照真表示,最初的目的是希望能替臺大新聞E論壇籌募營運資金,因此決定接下科技部計畫的經費,持續產出數位經濟產業的報導。而對於沒有新聞所學生報名成為數位經濟記者一事,林照真表示遺憾與失望,但能夠理解新聞所同學可能有其他時間安排。

       臺大新聞E論壇為此設立「數位經濟」欄目,目前已有「農業電子商務登場 新興電農現身網路」第一篇文章刊出,網址請點此。

數位經濟小組目前已有「農業電子商務登場 新興電農現身網路」第一篇文章刊出。照片取自臺大新聞E論壇。



2017.03.17
【社科院】研究團隊召募說明會

       本院除了有六大研究中心之外,已陸續成立九個研究團隊,針對國內重大議題如教育、民主、兩岸、不平等、環境及風險治理、地方治理等問題,組成跨系所的師生研究團隊,從跨領域角度來分析國內重大議題,並結合本院研究中心的人力、空間與資源設備,一方面進行學術研究、一方面提出政策建言,同時也從研究中進行教學創新,以訓練學生從實際問題的分析中,來解決複雜的當代問題。

為了讓同學更了解本院的研究團隊以及跨領域合作的進行,並且吸引有興趣的同學參與研究工作。本院於03月17日舉辦研究團隊召募說明會,會上請這些研究召集人,輪流來介紹團隊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成員。

當日現場爆滿,同學不僅認真聆聽研究團隊的報告,在Q&A時候也積極發問。相信當日活動對正在尋求論文方向、指導老師的同學以及可能深造研究工作的同學有極大幫助。

最後,研究團隊的海報未來一週也會繼續在一樓教師聯誼室外面的長廊展示。有興趣的同學歡迎點選社科院網址,更進一步了解社科院研究團隊。

  

台灣社會科學實驗室
(王道一教授)

        臺灣歷史統計研究團隊
(吳聰敏教授)

不平等的測量、成因與後果研究團隊
(林明仁教授)

審議民主研究團隊
(林國明教授)

 

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跨領域研究團隊
(趙家緯研究員)

 

東亞民主團隊
(張佑宗教授)

 

 兩岸談判研究團隊
(陳明通教授)

 

 地方治理之績效評鑑與重大個案分析
(陳淳文教授)

 

 教育、家庭、與勞動市場研究團隊(蘇國賢教授)

 

 


2017.03.17
【經濟系】教師聯誼Happy hour

       本次活動由經濟系主辦,由經濟系負責邀請了參與「高等教育與校務資料工作坊」的各校同仁來聯誼,人文高等研究院的新任院長管中閔院士也到現場與大家交流。此外,亦提供美食佳餚,舒緩各位同仁一週工作的辛勞,在熱絡的氣氛裡用一顆愉快的心結束了本週的週五教師Happy Hour。 

  


2017.03.17
【經統中心】高等教育與校務資料研究工作坊

       近十餘年來,臺灣少子化現象愈發明顯,帶來了社會高齡化、教育結構改變等迫切需要面對處理的社會現象。教育部預估自民國105年起大學新生入學人數將會迅速下降,從105年度的25萬降至不足20萬人僅需6年時間,而將於民國117年達到入學人數的最低點。為了因應學生人數結構改變,並確保學生學習成效、培養競爭力、提升教學品質,民國104教育部年發布命令要求各大專院校建立大學生學習成效與評估機制,是為近年來台灣校務研究蓬勃發展之主因。
       校務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IR)在1950年代便逐漸成熟,藉由資料科學方式有系統的分析學校所取得的各項資料,並以此做為校園前進方向的基礎。隨著資料科學日漸受到重視以及網路普及,大專院校所擁有的資料與分析能力與過往相較已不可同日而語。為了能讓校務研究順利發展,本院經濟學系與經濟統計資料中心邀請學界各方涉足對校務研究領域的學者們於106年3月17日共同舉辦「校務資料與高等教育第一次工作坊」,希望能將眾人的想法與理念共同分享討論,較早投入研究的學校能提供當前成果供人參考,彼此之間亦可互相印證,而較慢踏入此一領域的學校則能先了解方向與得到建議。
       工作坊由劉錦添教授擔任首位講者,作為台灣最早一批進入教育與校務研究的經濟學家,劉教授首先分享了過去對於校務資料文獻回顧,除了國外相關研究外也有早期老師自身以台灣教育作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成果,並分享了未來對育校務資料可運用經濟實證分析的可能方向發展。
當前擁有較多研究成果的學校主要皆著重在多元入學管道、學業成就與家庭背景之間相互的關係,並將各自遇到的困難向與會者分享。政治大學連賢明教授與李浩仲助理教授、台北大學陳婉琪教授、臺灣大學古慧雯教授、中山大學葉高華教授都對此以各校資料進行了完整的數據分析,期望能對學校在入學方式比例選擇上提供更有效的建議。中央大學鄭保志教授則是運用學生選課時間點資料去分析學生選課策略與衡量課程熱門程度。世新大學研究方向則是以探討學生在入學後轉學、轉系的情況為主。清華大學邱詩詠博士後研究員以及剛開始著手參與不久的學校如東吳大學也分享了目前在各校取得的資料以及未來預期要進行的研究方向。
       本次工作坊十分成功,會後陸續的討論也是熱烈異常,對於因為學校不同而造成入學學生自身就帶有相異社經背景的侷限性以及各校成果是否具有普遍性都有眾多討論,而在未來各校如何合作、分享資料與共同研究上亦有更深著墨,令人著實期待在下一次工作坊到來前校務資料研究能綻放何等耀眼的火花! 

    

▲TOP

政治系左正東教授發表China’s About-face to the TPP: Ecomonic and Security Accounts Compared

■Author:
Chen-Dong Tso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ume 25, 2016 - Issue 100

政治系左正東教授於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期刊發表期刊論文
■Abstract:
When the US restarted the 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TPP) in 2009, speculation arose as to whether China would compete against it or cooperate by becoming a TPP member. Between 2010 and 2013, China shifted in stance from competition to cooperation in meeting the TPP challenge. By looking at both the economic and security dimension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China’s economic concern determines whether to react and its security concern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in which China reacts. Between 2010 and 2012 when security pressure was overwhelming and economic concern was not formidable, counterbalance was inevitable. In 2013, when anxiety over security pressure calmed down and economic concern grew more threatening, bandwagon became possible. This finding challenges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the domino effect by pinpointing the importance of security consideration in where the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 proliferation heads to. It also supplements the emulation–competition dichotomy by highlighting that whether the FTA initiator is considered a threat or a model is not fixed but contingent upon the initiator’s changing relation with the responding nation.

▲TOP

2016.12.03
政治系碩士在職專班校外教學---廈門參訪台商天福茶集團和閩南古鎮心得

文/呂惟揚(碩專班16期)

 

初次踏上廈門,感覺相當奇妙,雖然廈門與金門只是一海之隔的彼端,但兩地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命運。此次參訪行程由台大政治系EMPA專班第九屆學長,目前擔任廈門翔鷺集團閩南古鎮執行長的莊瑞麟學長所安排招待,並由台大政治系系主任徐斯勤老師及EMPA專班執行長彭錦鵬老師帶領同學,展開三天兩夜的參訪。沿途走訪台商翔鷺集團、天仁(天福)集團在當地所經營的項目及廈門大學兩岸協創中心等,藉由學長及老師們精心的安排,我們實地探勘,近距離接觸中國商業發展模式的變革及兩岸政情發展的變化。

我們首站前往位於廈門機場旁邊的國家級閩台(廈門)文化產業園「閩南古鎮」,該園區由由翔鷺集團所開發,並由莊瑞麟學長擔任執行長,集結文化、旅遊、商業及會展四大營運核心,營運項目包含國際飯店、展覽館、影城、遊樂園、茶博館、珠寶館、超市、閩南街屋及從台灣分香而至的朝天宮,並以統一招商、銷售策畫及物業客服為號召,目標在一個統籌的園區內完成食衣住行育樂等項目,打造國家級4A旅遊景點,而這樣龐大的事業體目前已進入最後驗收階段,預計於2017年5月完工,2017年8月展開試營運。

 走訪閩南古鎮,會發現在這個園區內,有適合全家大小的遊樂園、超市;對於商務族群,有超過1500個房間的商務飯店、會議空間及展覽空間;而對於年輕族群則有影城、商場、街屋等,莊瑞麟學長像我們解釋,原來該園區在設計思考上,針對不同需求的客層,規劃出不同類型產品,藉由垂直面的佈局,吸引龐大的自體消費能力進入,並以該園區為中心,發展出新興的衛星市鎮,展現十足的企圖心。

 下午我們前往位在安溪的安溪茶學院及中國茶博匯會展中心參訪,茶學院是福建農林大學的二級學院之一,是以茶產業為特色的綜合性學院,結合安溪茶產業優勢,發展出優勢互補、協做為學的模式。該校區依山傍谷,占地一千兩百畝,建築新穎,夕陽的映落在校園正中央的生態湖面,好生美景。當天我們有幸參觀了該校同學的茶產業作品,該校同學以茶文化為主題,衍生出不同的專題,有的以廣告文案為包裝;有的著重於茶具器皿的改進研發;有的則是藉由飲茶文化的發揚為理論探討,也讓我們見識到,對於單一題目竟然可以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相當新奇有趣。

隨後我們前往位在一旁的中國茶博匯,這是一個藉由產地優勢,集合相關產業上下鏈,打造出的特色會展中心,其規模之大令人印象深刻,而館方也帶領我們進行了中國茶文化的導覽,從布展、概念影片、歷代茶器陳列,茶文化一路從神農氏到近代,才驚覺,原來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茶」,居然有著這麼博大精深、悠長且優雅的歷史,而這所謂的茶產業,在當地所創造出的龐大商機,也因此成為當地政府發展的一個重點項目,讓我們大開眼界。

晚間我們入住了「國心綠谷」莊園,國心綠谷位在素有「中國水墨之村」美譽的安溪縣尚卿鄉黃嶺村,海拔接近1000公尺,當地也出產極富盛名的鐵觀音茶、東方美人茶等,而該莊園主打農業觀光休閒旅遊、康養休閒旅遊等,近年來也將茶文化體驗與傳播做為品牌行銷而受到關注。飯後,國心綠谷的經營者黃清平董事長親自為我們介紹了他對於茶文化推廣的理念,並邀我們品嘗該地出產的好茶。夜晚雲煙繚繞,朦朧的月色伴隨茶香,別具一番風味。

 第二天行程在旭日東昇時展開,第一站先前往位於廈門漳浦的天福茶博院,茶博院是全世界最大的茶博物院,並在2003年4月份通過國家4A旅游景區的驗收,内設五大館及八大景點,是了解中國茶文化3000年最佳的去處。天福集團副總裁李國麟親切的迎接我們的到來,一路上向我們介紹園區內的布置及典故,也透露了許多私藏的小故事,其中包含天福集團的發展、李創辦人的理念,讓我們親身體驗到李創辦人的卓越眼光與毅力,也見證了他是如何從無到有的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商業王國,並以發展茶文化為自身使命。

 在參訪完典雅的茶博院後,我們前往附近的漳州科技學院,該校由天福集團出資創建, 為三年學制學校,是中國「十二五」項目承擔高校,培養茶專業相關人才,並與台灣多所院校簽有校際合作和出國留學業務,定位相當特別。我們抵達之時,正逢學生開學返校之日,看著年輕的學子提著書卷與行李,走在山坡的小徑上有說有笑,青春的花蕊在春天裡綻放,讓人好生羨慕,心想這樣類型的專科學校,在台灣已屬少見,但在人口及產業眾多的中國,卻是相當不錯的發展標的。

 接著我們來到了第二天的最後一站,天福石雕園,石雕園位於沈海高速公路上的天福服務區,該服務區為天福集團斥資1.5億人民幣打造,集高速公路服務功能、旅遊、住宿、會議為一體的綜合型景區。石雕園分為「唐山過台灣」為主題的石雕群及以閩台民俗趣味為主的石雕群兩大部分,利用當地自然石材資源,打造出融合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旅遊景區,而這裡的紀念館也陳設了天福李創辦人在開發該服務區時所使用的器具,以及當時荒煙蔓草的圖像紀錄,體現出人定勝天的堅強意志。

晚餐時我們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世界茶王─台灣天仁集團、中國天福集團創辦人李瑞河,李創辦人相當親切,不僅一一與我們寒暄問暖,還與我們分享了很多故事,也告訴了我們所謂一堂「三十億的課」,兩岸間商業往來的心得,更重要的是,他也不藏私的像我們介紹他做人處事的道理。他說,他是茶商,也是茶人,今天能有機會發展茶文化,身為炎黃子孫不能無動於衷。而他也說,人生就像茶一般,一苦二甘三回味,有失有得,有苦有樂。李創辦人在台灣開創了傳奇,卻也交出了慘痛的學費,在跌倒之後,又在彼岸創造出另外一片天地,看中了商機,努力耕耘有了收穫,現在又立志將傳統茶文化發揚光大,他堅強的信念不僅讓人印象深刻,也有許多是我們值得加以學習的。

最後一天我們拜訪了廈門大學兩岸協創中心,藉由學術參訪為三天兩夜的行程畫下完美句點,該中心為中國「2011計劃」一環,其使命在於提供國家在兩岸關係上推動的理論與實踐。雖然我們因時間緊迫,只能簡單參與對談,但對於了解中國涉台事務相關學者的論點與想法有了新的認識,實屬難能可貴的經驗。

 三天兩夜的行程,雖然行程很趕,但卻能接觸到中國大陸產、官、學三方不同領域的各種面相,這樣的機會實在太難得,對照兩岸的發展,過往我們在台灣所抱有的經驗與看法,在中國可能不一定適用,即便是同文同種,但在國家政策及發展條件不同的情況下,勢必也會有不同的思考模式及面貌。2016年的台灣展開了新局,新的兩岸關係也正在萌芽發展,最後一天要前往機場前,我們經過了環島東路的「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巨型看板。站在看板前,遙望著金門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在海峽兩岸的最前線,悶熱的空氣躁動,時代的風已吹動大帆,未來兩岸這艘船會開往何處?我想,不只學習政治思考的我們必須關心,這也將是全世界在近年必須嚴肅面對的重要課題。

---------------------------------------------------------------------------------------------------------
作者:呂惟揚

台大政治系政府與公共事務EMPA碩士在職專班第16屆學生
目前任職於香港東方報業集團,擔任駐台記者及兩岸版評論編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