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伊沛霞教授(或譯伊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以下省略敬稱)目前任教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歷史系(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為威廉氏名譽教授(Williams Family Endowed Professor in History),並在2013年榮獲美國歷史學會終身成就獎。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來臺擔任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伊沛霞多年來致力於以宋代為主的中國史研究,著作豐富,涵蓋家庭史、婦女史乃至政治史等領域,包括知名的Inner Quarters: 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Sung Period、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等書。另外,她將《朱子家禮》與《袁氏世範》兩本重要古籍翻譯成英文,幫助英語世界讀者了解中國,亦裨益於海外中國史研究。她也參與編輯東亞史、世界史、中國史等領域的教科書,對於歷史教育貢獻卓著。
在這場演講中,她的核心問題是:這數十年中累積的許多中國性別史研究,是否真的引導我們重新思考其他的歷史議題,如對於中國皇帝的理解?進一步言之,將性別帶入歷史研究,是否真的如1980、1990年代眾多學者所主張的那樣,促成對其他歷史主題的再思索?圍繞這些問題,在兩小時的演講過程中,伊沛霞與在場聽眾展開精彩有趣的討論。
演講內容
演講伊始,伊沛霞援引Joan Wallach Scott、高彥頤(Dorothy Ko)等性別研究代表學者在1980、1990年代提出的相關說法。Scott認為,婦女研究是對現有學術成果的重新檢視;高彥頤則指出,透過理解性別關係,可以讓我們對中國文化的價值、社會運作以及歷史變遷的本質,有更真實和完整的了解。但回顧過往二、三十年的研究發展,她想提出的反思是:這樣的期待真的發生了嗎?現在的性別研究是否已經符合這樣的預言?將性別納入考量,真的讓研究變得不一樣了嗎?
伊沛霞並沒有開門見山地直接回答這一問題,而是運用具體的例子,展示她如何將性別元素納入對中國皇帝的研究之中,並延伸到其他課題。首先,她透過性別的視角,觀察中國皇帝統治權(rulership)的運作,這與帝王的性別氣質密切相關。在男性氣質的部分,馬克夢(Keith McMahon)的Polygamy and Sublime Passion: Sexuality in China on the Verge of Modernity、雷金慶(Kam Louie)的Theorising Chinese Masculinity: 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以及黃衛總(Martin Huang)的Negotiating Masculin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等書,都有深入探討。[4]伊沛霞想強調中國皇帝的性別氣質塑造與養成過程中,是否也有女性化(feminize)的元素,或是僅顯示出有力量的、有支配力(masterful)的成分,這其中存在著緊張卻又調和的複雜關係。性別氣質之間的拉扯,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思考互相呼應,「陽」對應於活潑、積極、主動,「陰」則對應被動、消極、順從。但只有陰陽平衡溝通,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因此,理想的中國皇帝,作為政治系統的核心與頂點,也被期待.....(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2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