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本期目次分隔線
99
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item01
電影海報圖
分隔線
新進館藏
新進館藏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原圖特刊2016》已出刊!

content-1-1-img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定期出版特刊,發行宗旨為回顧原圖中心年度重點工作。《原圖特刊2016》文章選自105年度每月發行的電子報內容,105年度的焦點活動為楊南郡老師的兩本新書《東南亞細亞民族史先史學研究》與《合歡越嶺道》發表會活動報導,以緬懷楊老師對原住民史料與臺灣山林研究之熱愛與奉獻,另還包括了由原圖中心舉辦的其他講座與活動報導,也收錄了當年度原住民活動報導選輯;此外,更精選了原圖中心今年度的館藏導覽文章,以及臺灣、世界原住民族網站的介紹。歡迎讀者前來瞭解原圖中心這一年的努力成果!

[點此觀看歷年特刊]

回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 Ilha Formosa! 福爾摩沙生態紀實

content-1-2-img

「Ilha Formosa」為葡萄牙文「美麗的島嶼」之意。傳說這句話來自於16世紀航行於臺灣近海的葡萄牙人見到翠綠之島的讚嘆,雖然後來歷史學者指證此事其實是個美麗的錯誤傳說,相信不會改變世人對臺灣之美的認同。在多變的地形與氣候環境造就下,臺灣這塊幅員不大的島嶼上,擁有豐富而多元的自然與生態景觀,亞熱帶與熱帶的氣候條件,加上臺灣海峽的隔離,使冰河時期從歐亞大陸遷移而來的物種演化成島上的特有種,著名的黑潮洋流為臺灣帶來海洋與浮游生物的同時,也帶來南方植物,陸地上的森林受海拔高度影響,從低海拔的亞熱帶闊葉林到高山地帶的苔蘚與草原,分別孕育出不同種類的動植物。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美景,讓「Formosa」成了臺灣島16世紀至今的代名詞。

然而,近代的過度開發與過度授獵,導致這些豐沛的資源正快速減少中,野生的臺灣雲豹與臺灣梅花鹿已經絕跡,最具代表性的臺灣黑熊也早已被列為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其餘像櫻花鉤吻鮭、臺灣山椒魚、石虎及臺灣寬尾鳳蝶等,也都是臺灣目前的重點保育動物。所幸近年來生態保育的議題開越來越受到重視,讓這些生物能在絕跡前得到保護。

本次書展《Ilha Formosa! 福爾摩沙生態紀實》意在展現福爾摩沙的生態之美。我們精心挑選了許多描繪臺灣多樣與豐富動植物資源的館藏,讓讀者朋友們無需跋山涉水至深林野地也能看到在這片土地上美好的生態故事,展出內容包括圖書與視聽資料,展期從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歡迎大家踴躍來館閱讀或觀賞!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展出時間: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加蚋埔與阿姆有個約定:馬卡道族加蚋埔部落特展

#

地點︱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時間︱2017年1月18日(展覽期間:2016年12月17日至2017年3月16日)

圖/林恬慈、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文/林恬慈

2014年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正名為第十五、第十六族原住民族,過去迫於接受更多漢化的平埔族群,也朝著追求社會認同為目標,積極投入文化復振的工作,希望透過協會成立、祭典重現、媒體曝光、館際合作等等方式,凝聚族群的向心力,爭取到政府的認同,並獲取更多管道與資源傳承已開始衰微的部落文化。其中,屏東縣的平埔文化復振,近年來更是受到屏東縣政府的支持,給予經費進行系列的文化尋根活動。

「加蚋埔與阿姆有個約定:馬卡道族加蚋埔部落」特展由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主辦,屏東縣高樹鄉泰山社區發展協會承辦,目的為希望透過展覽的形式,讓更多人知悉屏東縣加蚋埔部落的馬卡道族文化。展名中的「阿姆」為族人認定宇宙中最高的神,能夠保佑族人平安,並懾服向靈(如道教信仰中的孤魂野鬼),類同平埔族群一般所奉祀的「阿立祖」,僅在稱呼上有所不同。因此,整個展覽的意象也以馬卡道族的重要祭儀「夜祭」為中心發展………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身身:林介文創作個展/杜茂中駐館創作特展

#

地點︱原民生活美學館
時間︱2017年1月18日(展覽期間:2017年1月3日至2017年3月19日)

圖、文/林恬慈

「將臺灣原住民的真、善、美,分享全世界」是原民生活美學館的使命。原民生活美學館的前身是臺北花博的原民風味館,花博結束後,為配合花博公園美術園區藝文廊帶的規劃,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委員會將原民風味館轉型為原民生活美學館,希望除了販售原住民文創商品外,亦能透過其他活動的辦理展現原住民的生活美學。轉型以來,原民生活美學館也持續推出不同的展覽與原民文化創意課程,今年一月開跑的活動之中,便展出了「身身:林介文創作個展」與杜茂中老師的駐館創作特展。

身身:林介文創作個展

林介文為賽德克族人,自輔仁大學畢業之後,赴巴塞隆納自治大學取得建築學院的臨時空間設計碩士,創作領域橫跨編織、金工、軟雕塑、空間裝置、公共藝術等等,擁有多次駐村與駐校創作的經驗,並自Pulima藝術獎開辦以來便屢次獲獎,更拿下第二屆與第三屆的首獎,擁有豐富的創作經歷……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菁英與權力的再現: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部落菁英的養成與實踐

本書封面圖《菁英與權力的再現: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部落菁英的養成與實踐》
宋秀環著;大新書局,2015

文/翁稷安

宋秀環的《菁英與權力的再現: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部落菁英的養成與實踐》,共由四篇論文以及一篇前言所組成,是作者三十年來對日治時期原住民部落內部菁英與國家權力之間互動的研究集成。前言首先點出本書的研究進路和核心關懷,並勾勒了過往相關研究的梗概。「原住民」一詞的出現,是戰後原住民運動下的成果,由最初的「蕃」到「原住民」象徵著原住民認同和主體性的覺醒,而這認同和主體性所欲對抗的源頭,可以上溯至清代以來日本殖民者的影響,在日本的同化政策的影響下,部落的傳統文化漸次遭受衝擊,面對這股力量,原住民菁英首當其衝,他們的處境和掙扎,以及之後的覺醒和反抗,提供了一重要的觀察縮影。然而,相關的研究卻一直付之闕如,直到21世紀後才陸續引起學界的重視,但仍有諸多需要填補的空隙。作者從1980年代末期便深入原住民部落進行田野調查,希望能結合文獻和訪談資料,以歷史人類學的研究取徑,對同化政策下原住民菁英的歷史樣態,進行梳理,彌補上這塊重要的歷史拼圖……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1771福爾摩沙:貝紐夫斯基航海日誌紀實

本書封面圖 《1771福爾摩沙 : 貝紐夫斯基航海日誌紀實》
莊宏哲著;前衛,2014

文/蕭如雅

航行探索世界興盛的十八世紀,曾經有位匈牙利人─貝紐夫斯基(Benyowsky)領船在臺灣東北部登陸,將其在此停留數十天的經歷撰寫於《貝紐夫斯基伯爵之回憶與遊記》(Memoirs and Travels of Mauritius Augustus Count de Benyowsky )中。本書《1771福爾摩沙:貝紐夫斯基航海日誌紀實》便是藉這短小的遊歷記錄探究當時的臺灣,再次檢視臺灣史中,這段福爾摩沙原住民與西洋國家的交流。
本書作者莊弘哲先生有兩度任匈牙利新聞外交官的背景,對歐陸國家相當熟悉,其專業充分顯現在遊記版本研究,及描繪貝紐夫斯基此人上,對主角有獨到的見解。書中為在各議題上方便說明,也附上《貝紐夫斯基伯爵之回憶與遊記》英文原文頁、臺灣地理港口位置圖,及臺灣原住民當時部落分布等資料,有助於讀者迅速理解……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台灣教育的另一片天空:20年民間實驗教育的里程碑

本書封面圖 《台灣教育的另一片天空:20年民間實驗教育的里程碑》
果哲著;大塊文化,2016

文/廖偉辰

《台灣教育的另一片天空》,主要是記錄自從1994年教育改革大遊行之後,近二十年來臺灣各式各樣不同形式實驗教育機構、團體與個人的速寫記錄,總共分成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實驗教育學校與機構。第二個部分是與偏鄉的、弱勢的、原住民相關的公私立實驗教育學校與機構。第三個部分則是由體制內的教師所進行的實驗教學。第四部分是為了提升學生思辨能力的哲思教育團體。最後則是介紹為弱勢家庭孩子輔導的民間團體。
第一部分是介紹實驗教育學校與機構。隨著作者的介紹,可以看到在新北市的種籽小學,校方讓孩子自由選課,進行混齡教學,由教師集體治校,但師生間相互尊重,強調以道理服人而不是以年齡服人的教育方式……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電影】守著陽光守著你

本書封面圖 《守著陽光守著你》
鈴木聡,林民夫編劇;李鬪士男導演;中村陽介,藤原恵美子製片

文/ann

《守著陽光守著你》改編自日本真人真事,其講述日本漁民金城浩二,在幾次潛水過程中發現海洋早已不如過往那樣湛藍、生氣蓬勃,因為地球暖化和過度開發等問題,使得原本該是孕育生命泉源的大海變得死氣沉沉,大海裡的生物也遠比三十年前大幅減少了90%。金城浩二為了要讓妻子以及孩子們看見如同昔往般美麗的珊瑚礁,決定開始培育珊瑚礁復育海中生態。
片中金城浩二由岡村隆史飾演,名為金城健司,妻子由莉由松雪泰子飾演。金城健司從小就非常喜歡觀察海洋生物,而妻子由莉則堅信著美人魚傳說是真實存在的,兩人對於海洋的熱情與執著開啟了一段姻緣。婚後兩人搬回故鄉沖繩,並育有二子。金城健司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因一心一意為了拯救海洋生態的信念,讓他將過去經營有佳的四間酒吧通通關閉,在沒有任何經驗及金援的情況下開始了珊瑚培育計畫……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American Indian College Fund 美國印第安大學獎助學金基金會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collegefund.org/
整理:林恬慈

美國印第安族群在獲得大學學位或教育方面面對了許多特有的挑戰。結果是,很少美國印第安族人念了大學並且畢業。
印第安青少年在全美普遍面臨高中教育低畢業率的現象,目前只有1%的美國印第安學生在大學成功註冊。美國印第安的教育程度在美國所有少數族群中是最低的,相較於其他族群的28%,只有13.6%的美國印第安和阿拉斯加族人獲得大學學歷。
由於美國18歲的印第安人口佔超過印第安族人總人口數的四成,美國印第安大學獎助學金基金會(屬於美國501(c)(3)類的非營利組織)幫助所有印第安族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管道,以全力發揮他們的潛能。但基金會主任從過去的經驗得知,經濟上的支援不會足夠,一旦學生進入了高等教育學府,獎學金基金會必然還要提供他們資源、專案計畫和他們需要的幫助,好讓他們能順利畢業……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世新大學原住民族文化傳播暨發展中心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s://sites.google.com/site/shuipcce/home
整理:林恬慈

「世新大學原住民族文化傳播暨發展中心」(Center for Indigenous People’s Cultures, Communications and Empowerment, IPCCE)致力於建立原住民族部落發展與文化傳播之基礎,提升並扎根原住民族學生對於自身文化、政治與經濟相關議題的反思能力、實踐的能動性,以及更廣泛的社會參與及宏觀的視野,亦即延續世新大學創辦人成舍我先生之批判、獨立自主與實踐的精神,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尤其是關注弱勢發聲之傳統。
具體而言,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各項資源不僅齊備,甚至是全國屈指可數的頂尖學院,無論在研究或實務方面均具備相當的條件與經驗。近年,更秉持推動媒體之公眾進用(public access),並因應世界傳播匯流與整合之發展趨勢,設置CCE-online的數位匯流平台,成為學生和社區、社團傳播訊息的平台……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10
circle Ilha Formosa! 福爾摩沙生態紀實
circle 南島・迪士尼・公主:從太平洋研究看「海洋奇緣」
circle 身身-林介文創作個展
circle 加蚋埔與阿姆有個約定-馬卡道加蚋埔特展部落特展
circle 太陽的女兒
circle 榮耀祖紋〜來義鄉排灣手紋展
circle 與布農生活在一起,動物與神話傳說
circle Lrikulau:里古烙-足跡上的裂痕
circle 館際合作─地方文化資產工作坊與技藝研習成果展開幕
circle 佳山美學系列二:Kusun‧穿越與穿新—泰雅織品藝術特展
circle mi'aputr戴著花環的人們:下賓朗部落特展
回本期目次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