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本期目次分隔線
97
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item01
電影海報圖
分隔線
新進館藏
新進館藏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我唱故我在:用歌聲尋根

content-1-1-img

由「音樂」來認識臺灣原住民族是很合適的一種途徑,原住民朋友們也的確給人「天生就是會唱歌」的印象,透過音樂,演唱者可藉以表達對土地家鄉的愛,亦可娓娓訴說他們的心聲,不同於文字作品較受限於語言隔閡,在欣賞不同於自己母語的樂曲時,縱使不懂歌詞內容的用字遣詞,卻還是能感受到其豐沛的情感與生命力。因為音樂的創作世界包羅萬象,舉凡描寫愛情親情或懷鄉思土之情等,都是寫詞寫曲的靈感,就像一段段不同的故事,有喜有悲,令人神往。

對於族語的傳承,許多原住民歌手亦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臺灣是南島語系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小小一個島嶼上,包含南島語系中的28種語言,在漢人強勢文化的影響下,很多年輕一輩的原住民朋友幾乎不再說族語,而這些原住民音樂創作者揉合家鄉古調與流行樂等不同音樂素材,用族語唱出一首一首的動人又朗朗上口的歌曲,讓人跟著唱的同時,無形中也學到不少母語的說法。

原圖中心本次的主題書展《我唱故我在:用歌聲尋根》展期自2016年9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我們從館藏中精心挑選了與「原住民、土地、音樂」有關的作品,除了目前流行音樂市場上的知名原住民歌手,還有許多不那麼知名,但也持續在原住民音樂領域中努力耕耘的創作者,他們用與生俱來的好歌喉,唱出一首首獨具原味的作品,就待讀者朋友們來原圖中心仔細聆賞了。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展出時間:2016年9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isang原影展:原住民紀錄片暨映後座談《靈山》

#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誠102教室
時間︱2016年10月26日(三)

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文/高紫瓊

《靈山》曾獲得2015年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及2015年南方影展南方首獎,此紀錄片是導演蘇弘恩的第一部紀錄長片,藉由拍攝的過程,他重新定位並找尋自己的身份。而當初拍攝紀錄片的初衷,單純想把太魯閣族文化做影像紀錄保存,因他意會到許多文化已逐漸流失中,狩獵、傳統信仰及外來宗教的衝擊………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歷史中的原住民土地問題

#

地點︱國史館四樓大講堂
時間︱2016年11月09日(三)下午2點

文/游凱婷、圖/國史館

國史館於2016年11月9日舉辦了第32場臺灣原住民史系列專題演講,主題為〈歷史中的原住民土地問題〉,由中央研究院臺史所副研究員詹素娟老師擔任主講人。詹教授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長期從事臺灣原住民史、區域史與歷史教育研究。本次演講主題從日治時期開始,針對原住民與其他族群所發生的「土地」問題進行探討。

首先老師從幾張地圖向大家解說清廷與日本所認知的版圖與界外蕃地,從不同時期的地圖可看出因政策而逐漸縮小的原住民領域。所謂「蕃地」的定義與法令制定,可追溯至明治28年(1895)制定並發布的「官有林野及樟腦製造業取締規則」……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平埔客 : 從「去做番仔牛」到「嫁做番仔婆」

本書封面圖《平埔客 : 從「去做番仔牛」到「嫁做番仔婆」》
楊毓雯 著;新竹縣文化局,2015

文/廖偉辰

《平埔客》主要是討論新竹平埔族群道卡斯族(Taokas)和客家族群在透過婚姻結合後,對道卡斯族在名制、喪葬、分家等各方面的影響,並將論述主軸特別放在竹塹社七姓之一的廖姓身上,總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份主要是論述道卡斯族竹塹社在婚姻制上的變化,透過族譜的整理,作者發現一個現象,錢、衛、廖三個姓氏,在族譜最早的三代以內,都依循著以下的慣例來進行嫁娶,亦即潘姓女子嫁給關西系統的衛姓男子,關西系統的衛姓女子嫁給皆只系的衛姓男子,皆只系的衛姓女子嫁給廖姓男子,廖姓女子則嫁給三姓男子。而三姓女子嫁給誰則因為史料無徵,只能推論是嫁入竹塹社的其他氏族內,形成一種循環性的間接交換婚制……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影像的追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

本書封面圖 《影像的追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
張照堂 著;遠足文化,2015

文/翁稷安

張照堂的《影像的追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原出版於1988年的書籍,在時隔近三十年後的重新出版,絕對是臺灣攝影界甚或出版界的大事。該書內容介紹上世紀臺灣40年代到60年代的攝影家,藉著在當時新聞局轄下的《光華》雜誌的專欄連載,以三年的時間,紀錄了三十多位臺灣攝影家的身影,為了描繪這些前輩攝影人的身影,作者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搜集資料、進行口述訪談,每篇攝影家文字所花下的心血,即便在資訊發達、本土資料被大量挖掘的現代,仍是難以超越的成就,張昭堂的論述和引介,成為了臺灣攝影的相關研究上重要的起點。這本書在二手市場上價格居高不下,成為愛好者或研究者珍藏的對象,實不難理解。
從歷史書寫的角度,這本書發揮了雙重的作用,不只紀錄了過去,也紀錄了成書的當下……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電影】《夢想海洋》

本書封面圖 《夢想海洋》
王威翔導演 ; 沈盈礽製片 ; 得利, 2015

文/Cihek Sin

《夢想海洋》是一部以海洋為主題的紀錄片,其真實記錄退休教授蘇達貞率領16人設法打造獨木舟從自家划向大海,由訓練到準備啟航日本與那國島的尋夢歷程,他們沒有專業知識背景、沒有十八般武藝,憑藉著不凡的勇氣突破重重困境,甚至計劃轉往關島、夏威夷……一路划到舊金山地浩蕩出海!
蘇貞達教授,一名海洋學者,曾任教於國立海洋大學輪機系,一雙拖鞋行遍天下,人稱他為「拖鞋教授」,目前定居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追夢農場」,並將畢生積蓄全數信託創設了「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Ojibwe族語辭典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ojibwe.lib.umn.edu/
整理:林恬慈

Ojibwe族語辭典是線上的Ojibwe語-英語雙語字典,並且提供Ojibwe真人錄製的發音,裡面也提供明尼蘇達歷史博物館(Minnesota Historical Society)的Ojibwe文物館藏連結。除了詳盡的檢索結果和音檔之外,你可以找到動人的文物、相片與相關的歷史文獻片段。族語字典的維護者──明尼蘇達大學北美印第安學系,也盡可能展示以Ojibwe書寫的文件。
Ojibwe族語辭典有上千條詞條與發音範例,每週持續增加中。讓這個辭典能夠持續擴充Ojibwe語言和文化資源是他們努力的目標……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www.siraya-nsa.gov.tw/
整理:曾薔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的傳統文化中,以「西拉雅文化(即平埔族文化)」最具代表性。漢人先民來到臺灣以前,嘉南平原上散佈著平埔族群的聚落,主要是洪雅族、西拉雅族等原住民。他們以狩獵、簡單的游耕與漁業為生,天災與高山原住民是他們生活中的兩大威脅,為了集體防禦,過著不固定移居生活,且聚落規模都不大。
漢人來臺之後,帶來原鄉的農耕技術,平原上開始有儲存灌溉用水的埤塘,因而可以栽種稻米,後因漢人掌握技術與資本的優勢,因此,產生一種「割地換水」的合作方式:即漢人興建埤塘,平埔族人則讓出部分土地給漢人以交換用水。久而久之,隨著漢人的大量移入,平埔族被迫遷徙,雙方的合作關係也成了歷史的記憶……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10
circle 105年Mataisah•原夢計畫成果發表會
circle 第五屆臺南市西拉雅文化節Kting-a走讀西拉雅專題講座
circle 和你在一起-舒米恩與黃裕翔電影音樂會
circle 方衣文化系列活動
circle 思.繡──排灣族衣飾圖騰文化展覽
circle 1896 卑南覓風雲
circle 台北不是我的家
circle 「布玩創意-郭文貴老師‧油畫與LAlaBan新社香蕉絲工坊‧編織」聯展活動
circle 「Lahod 海邊的溫度」家具家飾展
circle 海風、海浪、比西里岸──找回記憶展
circle 105年度文創產業智財權保護及加值應用工作營
circle 2016 Pulima藝術節─o loma no adingo靈魂的所在
回本期目次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