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小、乾淨的「報導者」會議室裡,李雪莉摘下墨鏡,露出一雙眼摺極深的雙眼,素淨而略顯紋路的臉上即使帶著微笑,也顯得十分疲憊。不過談起視為一生志業的新聞工作時,她的雙眼立刻迸發出光采,侃侃而談。她是「報導者」總主筆,也是臺大新聞所這學期新聘的採訪寫作老師。
做為成立未滿一年的新媒體成員,李雪莉既要管理近百個專欄作家、核稿,又要帶領尚屬年輕的團隊進行調查報導,時時掌握進度。李雪莉坦然地說,當初新聞所邀約她授課時,她並沒有想過要答應,因為她實在太忙了。
直到最後,促使李雪莉下定決心兼課的主因,是源於對新聞工作的熱愛而產生的使命感。她提到身邊有個去傳播學院授課的媒體界朋友,竟勸學生以後別進新聞業,這樣負面的想法讓她感到很不可置信。加上那麼多人都在罵記者,在在顯示如今台灣的新聞環境艱難。李雪莉捫心自問:「批評很容易,那我還可以做些什麼?」因而決定為新聞教育盡一份心。
對李雪莉來說,採訪寫作(一)並不只是一堂教授基礎採寫技巧的課程。她期望同學們可以具備專業記者的心理素質,甫一上課她便說明會採取線上編輯台的方式,並讓每篇作品同時接受其他同學與老師的評論。她也會不斷地詰問他們為什麼這樣寫、選擇什麼角度、有哪些沒寫到。
然而幾項作業練習下來,李雪莉認為,同學們普遍將自己定位成學生,在訪問的過程中太過馴服。以撰寫一場台灣作家分享印度旅遊見聞的演講新聞稿為例,多數同學們的作品只是將演講內容記錄下來,甚至有些地方寫得似是而非。為了確知問題出在哪個環節,李雪莉親自重新訪問該名講者,不但發現同學們缺乏進一步的訪問,更釐清了文稿中不少事實性的錯誤。
「一個好記者,並不是一個紀錄者。」李雪莉強調,報導新聞時有兩大原則很重要:fairness與accuracy,fairness意指讓事件關係人都有發聲的機會,而不偏信單方意見,accuracy則是撰文時的精確性。
即便只是一場記者會或演講,事先了解講者或事件背景、在現場時不要不懂裝懂、事後訪問追根究柢的精神、以及後續補充性資料的搜集……等,這些努力都會成為記者判斷資訊的籌碼,影響文章最後的樣貌。
李雪莉提醒,記者於採訪、撰文、查證等過程中,都不斷在做抉擇,所使用的每一個詞彙文句,都向讀者傳達了記者的世界觀。比如有同學描寫一名外籍看護在服務雇主,李雪莉則建議可將「服務」改成「照顧」,因為前者隱含上下階級的關係。「這樣傳達的價值是不是就不一樣了?」她說。
幾堂課下來,李雪莉認為同學們已慢慢開始認知到筆的力量有多大,她也希望同學們能夠從這門課裡學到,當一個好記者需要具備多大的努力、熱情與勇氣。不論長文或短文,重點是要在fairness與accuracy的原則下,寫出富含獨特性、差異性、觀點的好新聞。
「Good journalism won’t die.」李雪莉如此堅信著。
文/廖羿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