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15)年年中,很幸運地錄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在南京舉辦的第五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8月6-20日)。由於過去從未去過大陸,因此便和同樣報上的石昇烜同學結伴提前四天至上海參訪,8月6日再轉乘高鐵前往南京。當天南京受到蘇迪勒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下起滂沱大雨,我們兩人幾經輾轉問路,終於在下午4點左右抵達下榻的中央飯店。稍事休息後,轉往附近的漢府飯店參加研習營開幕晚宴。席間,任教於南京大學歷史學院的胡阿祥老師介紹在場老師與工作人員,接著由學員輪流自我介紹。第一天便在這樣的初步交流下結束。
本次研習營的主題為「南京:歷史記憶與都市空間」,除去第一天報到與最後一天賦歸,共有9天的課程。其中5天是講授課,另外4天則是田野考察,第6、第7天為連續講授,其餘幾天為交錯進行。講授課當天,會在上、下午各舉行一場講座。晚上則讓導師們按照預先分好的六個組別帶開,並依據當天講授內容及相關的指定閱讀材料,進行約莫一小時的分組討論;其後大家再全部集合至大會場,依組別報告,並回應其他學員或老師的提問。這樣的綜合討論大抵會持續一個多小時,結束時常已屆晚上9點半。
10場專題講座的主講老師各有專擅,講授課題涵括文學史、醫療史、經濟史、宗教史、文化史、藝術史、歷史地理等面向,每位老師都很用心地兼顧南京的「歷史記憶」與「都市空間」兩大主軸。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王德威先生的「文學南京:從現代回看歷史」,以南京作為基點,選擇自1910年代以降的10幾個關鍵時刻,呈顯其與複雜歷史脈絡的各種聯結,以及蘊含的豐厚文化底蘊,最後以韓東、朱文作結,說明南京文壇迄今仍保有一股強烈的先鋒意識,持續與時代角力。胡阿祥先生的「品味南京:集體記憶與文化符號」,則從地理形勢、歷史人事、文學意象三條主軸入手,言簡意賅地為我們勾勒出南京的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特色,並賦予南京「華夏正統之都」此一響亮的頭銜。
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陳剛先生的「六朝建康歷史地理」,先由學術史的角度,綜理了前輩學人基於傳世文獻對於六朝建康的研究成果,接著介紹晚近結合考古發掘成果後,對於既有認識的修正與推近,並展示南京大學目前針對六朝墓葬資料與歷史地名所致力建構的資料庫成果。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范金民先生的「清代前期南京的社會經濟」,分別從兩個階段(一為清初,二自康熙廿一年至咸豐三年〔1682-1853〕)論述南京在清代前期的社會經濟發展。大體說來,南京在前一階段的經濟較為蕭條,而這與南京在政治上作為統治南方的大本營,施行一定程度的經濟控管有關;至統一後的第二階段,南京的經濟才開始穩定發展,這反映在人口增多、手工業高度發展及商業興盛種種現象上。再者,南京因缺乏生產原料,而將經濟命脈繫於手工業與販運貿易,以及相對.....(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1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