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最新消息] . 105年秋季嘉華獎學金開放申請 (截止日2016.10.31)
[活動預報] . 2016.10.24(週一)Prof. Patrick Geary主講:由基因史評估蠻族遷徙:問題與可能(Assessing Barbarian Migrations through Genetic History: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 2016.10.25(週二)康健先生主講:徽學研究中的心得體會——從祁門善和程氏研究談起
[書  介] 周婉窈老師著,《臺灣歷史圖說(三版)》出版
[活動報導] 李方中老師:水利.法律.戰後台灣──水利法的遷台施行與對日本水法制度的銜接與吸納
[專題報導] . 黃庭碩/2015年南京歷史文化研習營小記
[校園活動] 「島嶼上的那些人這些事」系列影展
  . 【科學史沙龍】科普講座計畫:科學講古

臺大歷史系
募款專區

105年秋季嘉華獎學金開放申請 (截止日2016.10.31)

  • 本系51年度畢業校友金志成先生事業有成,為鼓勵本系成績優秀、品行端莊、家境清寒之同學勤奮向學,特設此助學金。名額5名,上下學期各申請一次。(本學期每名助學金7,000元

    凡學業成績、操行成績80分(GPA3.38)以上,有鄰里長開具之清寒證明者,皆可申請。申請者須填寫申請書,檢具成績單、在學證明書、清寒證明單。(如果無法取得官方清寒證明,請以自傳敘述,或請本系老師寫推薦信)

  • 申請書請至系辦領取(進系辦後,(右)楊霈琳小姐旁櫃台),繳交資料時請直接交給閻鴻中老師(國青歷史系38.39研究室,請先mail(phaedo@ntu.edu.tw )與老師約定時間)。截止期限為2016年10月31日(週一)。核准後,將公告週知,通知領取。

  • 【獎學金申請條件&準備資料】
  1. 104學年第2學期各科成績及操行80分以上(GPA3.38)。
  2. (1042) 成績單乙份。
  3. 學生證正反面影本(或在學證明)。
  4. 清寒證明。(若無相關證明文件,請自行書寫一份自傳及家庭經濟狀態說明)
  5. 相關有利申請之資料、得獎榮耀。
  6. 申請書(請至系辦領取填寫,並須有家長簽名或蓋章)。

Prof. Patrick Geary介紹
圖片來源:美國高等研究院歷史學院網站

2016年10月24日(週一)
Prof. Patrick Geary主講:由基因史評估蠻族遷徙:問題與可能(Assessing Barbarian Migrations through Genetic History: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 講 題:由基因史評估蠻族遷徙:問題與可能 (Assessing Barbarian Migrations through Genetic History: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 主講人:Prof. Patrick Geary/美國高等研究院歷史學院教授
  • 主持人:楊肅献/臺大歷史系教授兼主任
  • 時 間:2016年10月24日(週一)下午3:20-5:20
  • 地 點: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 講者簡介:
    Patrick Geary's work extends over a vast range of topics in medieval history, both chronologically and conceptually-from religiosity and social memory to language, ethnicity, social structure,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 Many of his essays and books remain standard literature in the field and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multiple languages. He has directed the St. Gall Plan Project, an Internet-based initiative funded by the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 that provides tools for the study of Carolingian monasticism. Currently, Geary is leading a major project that studies the migration of European societies north and south of the Alp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ncient DNA in Longobard cemeteries in Hungary and in Italy.



圖片來源: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網站

2016年10月25日(週二)
康健先生主講:徽學研究中的心得體會——從祁門善和程氏研究談起

  • 講 題:徽學研究中的心得體會——從祁門善和程氏研究談起
  • 主講人:康 健/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助理研究員
  • 主持人:李文良/臺大歷史系教授
  • 時 間:2016年10月25日(週二)上午10:20-12:0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周婉窈老師著,《臺灣歷史圖說(三版)》出版

  • 作 者:周婉窈
  • 臺 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10月出版,360頁,ISBN:978-957-084-808-3
  • 內容簡介:
    《臺灣歷史圖說》(三版)特色:
    1.本書從史前寫到1990年代,涵蓋時間很長,就每個歷史時期選取若干主題,擇要敘述,無法鉅細靡遺,惟以議題取勝,具有通史的可親性和通貫性。
    2.以臺灣島為歷史敘述的單元,人群方面則以原住民為敘述起點,且於漢人出現後,仍見其身影,脫離漢人開發史觀,為臺灣史的原漢書寫開創新局面。
    3.本書配有許多圖片、地圖和圖表,文字和意象互相補充,彼此參照,讓「過去」得以多采多姿的形式出現,增加讀者琢磨流連的空間,深化感受并激發想像。
    4.增訂本/三版含括戰後臺灣的歷史進程,有助於讀者理解、掌握當代臺灣社會種種現象的歷史根源,進而思考解決之道,共同為島嶼的未來貢獻心力。

    本書已有韓文譯本《대만──아름다운 섬 슬픈 역사》(新丘文化,2003)、日文譯本《図説台湾の歴史》(平凡社,2007;增補版,2013),以及英文版A New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aiwan(SMC Publishing╱南天書局,2015)等七個版本。簡介如下:
    一、中央研究院版,1997/10。
    二、聯經版,1998/09,改換一張圖版。
    三、韓國新丘版,2003/06,同上。
    四、日本平凡社版,2007/02,增加:戰後篇。
    五、聯經增訂本,2009/12,增加:戰後篇+本篇二章。
    六、日本平凡社增補版,2013/02,增加:本篇二章。
    七、南天英文版,2015/10,增加:數十幅圖片+本篇一章+內文增補+四種附錄。

    上述的第五個版本「聯經增訂本」今年(2016)春天已經絕版,現在重新再版,連同聯經1998的初版,是聯經中文版第三版;整個來說,則是本書的第八個版本。

    《臺灣歷史圖說》(三版)除了修訂文字之外,增加四十二張圖片、抽換圖片圖表各二張,希望能多少帶給讀者耳目稍新之感,卻不增加負擔。

  • 作者簡介:
    周婉窈,嘉義大林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史,著有《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自立報系,1989)、《臺灣歷史圖說》(中央研究院,1997。聯經,1998;增訂本:聯經,2009)、《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允晨,2003)、《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聯經,2012)、《少年臺灣史》(玉山社,2014)等書。

    作者譯有《史家的技藝》(遠流,1989),主編《臺籍日本兵座談會記錄并相關資料》(中央研究院,1997)、《古典日文解讀法》(中央研究院,2006)。

    除史學論著之外,作者著有散文集《面向過去而生》(允晨,2009),以及人物傳記《臺灣史開拓者王世慶先生的人生之路》(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1)。過去八年,作者於網路發表〈曾待定義的我的三十一歲、尚待定義的臺灣〉等長文,以及為數不少的時事相關文章。

2016.10.7
李方中老師:水利.法律.戰後台灣──水利法的遷台施行與對日本水法制度的銜接與吸納

  • 主講人:李方中/臺大水工試驗所專案計畫研究員(臺大土木工程學博士;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博士)
  • 主持人:閻鴻中/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15年南京歷史文化研習營小記

黃庭碩(臺大歷史系博士生)

 編按:「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等單位主辦,2015年為第五屆,主題為「南京:歷史記憶與都市空間」。

 今(2015)年年中,很幸運地錄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在南京舉辦的第五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8月6-20日)。由於過去從未去過大陸,因此便和同樣報上的石昇烜同學結伴提前四天至上海參訪,8月6日再轉乘高鐵前往南京。當天南京受到蘇迪勒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下起滂沱大雨,我們兩人幾經輾轉問路,終於在下午4點左右抵達下榻的中央飯店。稍事休息後,轉往附近的漢府飯店參加研習營開幕晚宴。席間,任教於南京大學歷史學院的胡阿祥老師介紹在場老師與工作人員,接著由學員輪流自我介紹。第一天便在這樣的初步交流下結束。

 本次研習營的主題為「南京:歷史記憶與都市空間」,除去第一天報到與最後一天賦歸,共有9天的課程。其中5天是講授課,另外4天則是田野考察,第6、第7天為連續講授,其餘幾天為交錯進行。講授課當天,會在上、下午各舉行一場講座。晚上則讓導師們按照預先分好的六個組別帶開,並依據當天講授內容及相關的指定閱讀材料,進行約莫一小時的分組討論;其後大家再全部集合至大會場,依組別報告,並回應其他學員或老師的提問。這樣的綜合討論大抵會持續一個多小時,結束時常已屆晚上9點半。

 10場專題講座的主講老師各有專擅,講授課題涵括文學史、醫療史、經濟史、宗教史、文化史、藝術史、歷史地理等面向,每位老師都很用心地兼顧南京的「歷史記憶」與「都市空間」兩大主軸。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王德威先生的「文學南京:從現代回看歷史」,以南京作為基點,選擇自1910年代以降的10幾個關鍵時刻,呈顯其與複雜歷史脈絡的各種聯結,以及蘊含的豐厚文化底蘊,最後以韓東、朱文作結,說明南京文壇迄今仍保有一股強烈的先鋒意識,持續與時代角力。胡阿祥先生的「品味南京:集體記憶與文化符號」,則從地理形勢、歷史人事、文學意象三條主軸入手,言簡意賅地為我們勾勒出南京的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特色,並賦予南京「華夏正統之都」此一響亮的頭銜。

 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陳剛先生的「六朝建康歷史地理」,先由學術史的角度,綜理了前輩學人基於傳世文獻對於六朝建康的研究成果,接著介紹晚近結合考古發掘成果後,對於既有認識的修正與推近,並展示南京大學目前針對六朝墓葬資料與歷史地名所致力建構的資料庫成果。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范金民先生的「清代前期南京的社會經濟」,分別從兩個階段(一為清初,二自康熙廿一年至咸豐三年〔1682-1853〕)論述南京在清代前期的社會經濟發展。大體說來,南京在前一階段的經濟較為蕭條,而這與南京在政治上作為統治南方的大本營,施行一定程度的經濟控管有關;至統一後的第二階段,南京的經濟才開始穩定發展,這反映在人口增多、手工業高度發展及商業興盛種種現象上。再者,南京因缺乏生產原料,而將經濟命脈繫於手工業與販運貿易,以及相對.....(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19期


▲身為文史系的學生,來到上海,絕對不能錯過上海博物館。館內藏品極其豐富,單是青銅器展區便足以駐足觀賞整日。不過因為不用門票,假日總是人山人海,即便我們在非假日去,仍然排隊好一陣子才得以進場。不過必須說,這樣的等待絕對值得!(2015年8月3日石昇烜攝)

「島嶼上的那些人這些事」系列影展

  • 他們在島嶼寫作:尋找背海的人
    時 間:2016.10.26(週三)14:00-17:00
    與談人:王文興/臺灣小說家
    引言人:林靖傑/「尋找背海的人」導演

  • 他們在島嶼守望:灣生回家
    時 間:2016.11.1(週二)18:30-21:30
    與談人:黃銘正/「灣生回家」導演
    引言人:野島剛/資深媒體人

  • 他們在島嶼思戀:六弄咖啡館
    時 間:2016.11.16(週三)18:30-21:30
    與談人:吳子雲/「六弄咖啡館」導演
    引言人:謝筱玫/臺大戲劇系助理教授

  • 主辦單位:臺大圖書館、臺大人事室
  • 活動地點:臺大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 活動網址:按此連結


【科學史沙龍】科普講座計畫:科學講古

《科學史沙龍》系列講座帶著大家聽科學的故事
每場演講皆邀請兩位講師,分別進行40分鐘的演講,
最後保留充裕的時間讓聽眾提問分享,
期望能跳脫傳統的單向演講模式,
讓講師與聽眾交流,激盪出更多火花。

★2016/10/25(二)★
  • 講題一:你不知道的康熙:西學成為一種帝王學
    主講人:洪萬生/臺師大數學系退休教授
  • 講題二:徐光啟的故事
    主講人:張海潮/臺大數學系退休教授

★2016/11/08(二)
  • 講題一:諾貝爾獎之前樹立里程碑的化學家
    主講人:陳竹亭/臺大化學系名譽教授
  • 講題二:與諾貝爾擦身而過—介紹四位傑出的化學家
    主講人:蔡蘊明/臺大化學系名譽教授

★2016/11/29(二)★
  • 講題一:那一天,我們發現了宇宙—哈伯及當時的科學家
    主講人:張嘉泓/臺師大物理學系副教授
  • 講題二:沒有昨日的宇宙—勒梅特與現代宇宙學
    主講人:李沃龍/臺師大物理學系助理教授

★2016/12/13(二)★
  • 講題一:破解霍亂之謎:十九世紀的傳染病研究
    主講人:李尚仁/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 講題二:木骨模型的江戶之旅
    主講人:張哲嘉/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2016/12/27(二)★
  • 講題一:義大利名琴三百年來的未解之謎
    主講人:戴桓青/臺大化學系助理教授
  • 講題二:合成器的音色故事
    主講人:柯智豪/金鐘金曲跨界音樂家

  • 主持人:高涌泉/臺大科教中心主任
  • 時 間:14:25-17:00(13:30報到)
  •  點:臺大思亮館國際會議廳
  • 活動網頁: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