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本期目錄

 

各位老師、同學、校友好:

 

        為求充分應用數位科技、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臺大新聞研究所所訊」(簡稱所訊)決定告別紙本,從今(2016)年六月起數位化,以電子報形式出現。發行對象除在校師生外,還將包括畢業校友。臺大新聞研究所希望藉著「電子報」,讓在校的所上同學更了解所務發展,同時也增加畢業校友的聯繫,共同關心臺大新聞所的發展。

        臺大新聞研究所一直強調資訊公開透明,過去由於紙本所訊僅張貼於二樓辦公室走廊,看到的人並不多。為了增加溝通效果,決定改為電子報發行。數位化的所訊不但內容較不受篇幅限制,也可自由使用電子郵件傳遞,相信可以達到更好的資訊傳遞效果。

        臺大新聞所的電子報仍將由新聞所同學負責採訪編輯,報導內容包括所上的師生動向、相關活動、學術表現、得獎訊息、出國交換、校友動態等。平時學期間將一個月出刊一次,寒暑假則暫時停刊。

        臺大新聞所期待,「電子報」能在未來扮成演更好的溝通橋樑。能提供對同學有用的訊息;能讓老師與學生間沒有距離;也希望能因此聯繫上更多校友回娘家,並請校友們提供更多建議,讓臺大新聞所發展得比過去更好。

 

所長    林照真

回首頁

【新聞資訊視覺化研習營】《紐時》副主任Archie Tse開講

記者/王子欣、林承勳、黃楸晴

        美國《紐約時報》資深圖表組副主任、臺大新聞所兼任副教授Archie Tse,於今(2016)年5月在台大新聞研究所開設四天的新聞資訊視覺化研習營。擁有二十多年工作經驗的Archie Tse提到,因應網路、手機新聞的到來,應該為不同平台設計相對應的資訊圖表。四天的工作坊除了實務操作外,Archie Tse也向學員分享《紐約時報》如何從紙本新聞,轉型為網路新聞平台。

Archie Tse分享《紐時》轉型過程


        Archie Tse提到,《紐約時報》從最一開始以紙本版型設計新聞,並直接將紙本新聞完全挪用至網路平台;到現在是先以網路版型設計新聞內容,在最後一刻才設計紙本新聞。這些新聞產製習慣的轉變,都是因應讀者的閱讀習性,試圖設計對應網路平台的新聞,讓讀者在網路上的閱讀經驗,是良好的、自然的。


        Archie Tse說,《紐約時報》的團隊發現,讀者習慣用「滑動」的方式閱讀,因此他們在製作新聞內容時,主要以「滑動」取代過往的「點擊」方式。他更提到,一則網路新聞的開頭,最好能夠馬上驚艷讀者的感官視覺,才能夠吸引讀者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是Archie Tse在台大新聞研究所第四次教導資訊圖表。Archie Tse表示,每一年的課程都因應世界的潮流都有所不同。今年的課程主要是以設計從桌上型到手機的對應圖表為主,在四天的研習營中,每一天都精心安排Illustrator的實作教學,耐心地解釋每一個步驟細節,希望能讓學員們的創意呈現在行動平台上,更希望讓與會的學員都能夠實際體驗網路操作的趣味。

業界共襄盛舉   分享實務困境


        今年的視覺化工作坊除了台大新聞研究所的學生二十餘人外,還有《聯合報》、《天下雜誌》、報導者、鉅亨網等媒體公司,以及獨立媒體製作人等二十餘人參加。學生與新聞專業人士在工作坊中組成小組,互相學習觀摩。課程中Archie Tse與學員們分享過去到現在《紐約時報》所作過的資訊圖表,像是卡特里娜颶風、花式溜冰金牌得主金妍兒(Yuna Kim) 、2016美國總統大選、巴黎以及布魯塞爾(Brussels)的恐怖攻擊等等。


       報導者今年由記者陳貞樺還有軟體工程師王洵沛出席工作坊。陳貞樺也是臺大新聞所的畢業校友,她提到之前在新聞所就學的兩、三年都會來參加。但工作後的體驗很不一樣,與學生時期大不相同,因為工作後會有實戰的經驗,會實際碰到問題、瓶頸,因此這次來參加工作坊時會有更多的領悟。


       報導者的軟體工程師王洵沛表示,跨領域合作在國外的工程師之間很平常,但國內卻是比較新的潮流,如果有國外媒體內部的人以自身實際經驗來導覽、帶領操作,是會有非常迅速的學習效果。


       王洵沛認為,Archie Tse是訓練是造就一個個媒體、軟體領域的通才,可以讓一個團隊快速的合作,在未來更多作跨領域的合作時,可以迅速知道團隊的需求是甚麼?應該要補齊甚麼部分,或是使用怎樣的工具才能使新聞產製更快速。


       陳貞樺還提到,目前報導者內部記者已經不只是專責文字部分,還會討論頁面設計,分析資料也要會處理。在跨領域的時代,資訊工作坊教學的內容將是未來很重要的能力。


       在《聯合報》新媒體中心擔任數位內容編輯的蔡佩蓉、擔任美術設計的張心慈,也是今年工作坊的成員。蔡佩蓉表示,大數據、新媒體是未來的趨勢,國內的紙媒勢必要面臨挑戰。經由國外媒體,尤其是美國知名報社《紐約時報》在面臨數位化挑戰的實際經驗以及各種方式的報導巧思、概念,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


       負責美術設計的張心慈認為,Archie Tse的工作坊加入了很多軟體實際操作的時間,之後應該要派出報社的工程師來參與研習,否則由文字、編輯的人員前來,或許能夠跟得上操作,也僅止於較簡單的技術操作,Archie Tse在課程中提出的概念及跨領域合作經驗,是無法快速吸收的。


       《天下雜誌》今年由文稿編輯、美術編輯還有數位內容研究編輯為代表參加資訊工作坊。文稿編輯司徒嘉慧表示,參加工作坊的好處是可以直接吸收國外最新的趨勢潮流還有專業建議。她認為,《紐約時報》已經來帶一個新的境界,不論是觀察到的現象、產製的作品,甚至是公司規模、人員配置都是國內媒體可以參考的範本。


       在《天下雜誌》負責美術編輯的林庭仰說,目前《天下雜誌》面臨紙媒的轉變,希望藉由Archie Tse帶來的「紐時經驗」,可以印證公司規劃出來的新的改變。但她也提到,國內媒體相對起來資源非常有限,且每一家媒體遇到的狀況都不一樣,需要個別去解決,希望工作坊可以有多些在不同專業的不同教學、指導。

視覺化趨勢   Archie Tse:圖表為主轉向圖文並茂


        Archie Tse在工作坊中,用菠菜來比喻新聞讓不少學員印象深刻。Archie Tse提到,過去資訊來源有限,媒體僅負責將新聞產製出來;但在資訊量爆炸的時代,媒體將新聞丟出來讀者不一定會自己消化,甚至連看都不看。因此若不將資訊設計成讀者容易吸收的形式,閱聽眾將會大量流失。


        「今年學員的成果發實在是表超乎期待。」Archie Tse 不僅一次提到各位參與者在工作坊中的表現。各組經過腦力激盪,畫出各種創意的設計藍圖,像是以圖片說故事、各式各樣的圖表來突顯特定人物,以及考量版面乾淨而提出的各樣細節,都有助於幫助讀者在複雜的人物事件中,快速並清楚了解事件發展。


        在這四天的研習營中,Archie Tse以《紐約時報》的新聞為例子,和學員們分享資訊圖表部門產製新聞的流程。該部門以往透過大量資訊圖表當作新聞主軸,近來的趨勢則是增加「文字」,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使圖表搭配文章脈絡,將兩者交融在一起。Archie提到,他的部門還是強調「互動式」資訊圖表,但是並不是每項資訊都適合做成互動式圖表,而應該是經過評估;畢竟要產製對應不同平台的互動式圖表,花費是非常高的。

  最後,Archie Tse勉勵現場的各位要至少有一樣專長,在其他領域則要有基本的認識,並永遠保持好奇心。「未來趨勢很難預測,不如聚焦現在,盡可能地去努力。」Archie Tse說。

       更多照片請點此

回首頁
 

            

      

 

UBC新聞所所長Alfred Hermida:新聞教育可借用社群媒體

記者/王子欣、黃楸晴、黃硯琳


       加拿大卑詩省大學(University British Columbia)新聞所所長Alfred Hermida,在臺大新聞所演講時指出,為了因應現今資訊爆炸的年代,新聞教育必須改變,但不代表新聞教育必須完全改變。Hermida認為,現在的新聞工作還是需要傳統的採訪等技術,但當今的新聞教育還應引領學生學習新媒體科技,並且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與發問問題的能力。

  臺大新聞所於三月14日,邀請加拿大卑詩省大學新聞所所長Alfred Hermida蒞所演講。Hermida曾在BBC任職長達16年,BBC線上新聞的創設人員之一。當日他以「新聞教育如何轉型」為題,分享加拿大卑詩省大學新聞所的創新課程內容,並提出新聞從業者面對不斷變遷的新媒體世代的調適建議。

  Hermida認為,為了因應現今資訊爆炸的年代,新聞教育必須改變。學生應對所有的新媒體保持敏感度,學習並掌握讀者的需求。他舉一個研究為例,該研究預測在2007年時,一名讀者一天要閱讀174個報紙,才能把一整天所有的資訊讀完。他說,不難想像在不久的2017年會有更多的數字。但現在大家都是靠著手機,隨時掌握訊息。

  現於UBC新聞所授課的Hermida,研究專長為社群媒體,授課內容主要為整合性新聞;他說明自己主要透過強化新聞與新興科技的整合,使學生們具備因應媒體環境變動的能力。
2013年加拿大選舉期間,當時新聞所學生只受過3個月的課程訓練,然而Hermida和其他教授們,卻決定讓學生們自行產製與選舉有關的新聞網站。其中,有學生的作品為「你想和哪位候選人約會?」網站,結合交友app「tinder」的特色及候選人新聞,成功吸引讀者的注意,用另一種方式處理選舉新聞。

  另外,Hermida也試圖改變以往的上課方式內容。他規定學生透過twitter,並且只能用一句話傳達想報導的主題;此外,他也讓學生嘗試使用instagram,拍攝僅15秒的新聞影片,並輔以文字描述。透過以上的實作課程,學生們得以運用新聞寫作、拍攝技巧,結合新興社群媒體等新科技,達到「整合性新聞」課程的核心理念。

  Hermida列舉現代三種影響新聞從業者的特性,包括資訊分散(unbundling)、資訊破碎(Fragmentation) 、資訊整治(Re-mediation)。他說他以前在BBC當編輯時,是把各種不同的資訊,例如政治、經濟與運動等整合出一份報紙給讀者;但現在人們獲取資訊的來源不再是新聞網站,而是Facebook、Twitter等社群媒體。人們透過網路及不同社群軟體,只閱讀自己有興趣或朋友分享的資訊。

  Hermida也舉例分享自己研究使用者心理的心得。他分析在社群媒體上,人們「分享」背後的動機是:檢查自己在人際社群中的影響力,並在朋友圈中取得認同。在場師生不少人聽聞後,頻頻點頭。

  Hermida提醒,未來新聞不存在客觀真實。「在社群媒體中,你是誰?」新聞工作者必須選擇個位置,做自己信仰的事。

  Hermida提到,現在的資訊隨處都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製造資訊,每一個人都是新聞編輯。」最重要的是新聞從業者要了解讀者分享的管道、閱讀資訊的地點、感興趣的資訊以及民眾分享資訊的心理。

  Hermida表示,數位時代的來臨後,並不代表新聞教育要完全改變;現在的新聞工作還是需要傳統的採訪等技術,但更要培養學生有關問題的解決能力與發問能力,並且學習新媒體科技,以符合讀者所需。Hermida認為,學生必須透過不斷地質疑,對於新聞抱持更多的想像與觀察,同時加強和讀者的網絡互動,並且勇於嘗試創新,才能因應媒體環境的變動。

  問答時間中,老師及同學紛紛提問。當被問起新聞工作者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應該扮演的角色時,喜歡音樂的Hermida說,他認為媒體應該將自己定位成「DJ」的角色。在資訊爆炸的現在,讀者傾向閱讀個人客製化的新聞,媒體應該針對閱聽眾不同的閱讀興趣,從大量新聞中選擇並推薦給讀者,甚至可以不吝於推薦別家的新聞。如此類似選物店的概念,讀者未來將傾向信任品牌的推薦品味。

 

回首頁

 

吳士駿演講:社會科學是跨領域研究的領導者

記者/王子欣、林承勳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吳士駿(S. Felix Wu),三月28日受邀來臺大新聞所,分享他十餘年跨領域的研究經驗。吳士駿認為,電腦科學與社會科學進行跨領域研究時,需要社會科學研究者扮演領導者的角色,電腦則是很好的工具。他並希望未來能與臺灣大學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由於臺大社會科學院非常關注跨領域研究,吳士駿的來訪也促成臺大一次跨科系的多元討論,演講中有來自不同科系的學者到場,討論非常熱烈。參加者包括臺大教務長郭鴻基(大氣系)、社科院院長蘇國賢(社會系)、社會系教授林鶴玲;經濟系教授林明仁、副教授江淳芳、助理教授李宗穎;新聞所教授林麗雲、林照真;另外還有資工系副教授鄭卜壬;生傳系副教授邱玉蟬;以及新聞所數名研究生,都在場提出問題相互討論。

  吳士駿認為,在網路時代只要數秒就可以傳達資訊,許多不正確的資訊反而會掩蓋真相,目前許多學者都在思考這現象對社會的衝擊。他舉Google為例,即使Google是現代人的資訊來源與橋梁,卻未必能提供我們想知道的資訊。

  吳士駿說,「What you like to read ?」和「What you should read ?」是其中的差別。吳士駿點出Google提供給我們的資訊都是依照排序(ranking),以最多人分享和按讚的資訊優先,搜尋引擎認為大多數人搜尋的資訊就是每個人應該知道的。吳士駿提到,現今的網路社群媒體缺乏資訊多樣性,用戶必須要靠自己吸收、判斷正確性。這是不好的現象,社群媒體應給足夠的資訊對比,使人們能從不同的角度思考。

  演講中吳士駿以傳播行為為例,試圖從資訊工學的研究方法,找出社群媒體中的人際網絡。他以社群網站為例時指出,每當有爭議性的問題被討論時,用戶容易受到網路上他人的想法或偏見影響,而產生從眾效應,偏向多數人的意見。若是發表的言論傾向(用字、情緒)跟多數人的立場相同,話題就有很大的機會被繼續討論。

  吳士駿說,經由資訊工程的方法分析社群網站的留言,從眾現象在政治性話題最為明顯。研究顯示,熱絡的討論串中的各則留言在政治立場是高度相似,新聞話題則是介於中間,Google搜尋引擎則是完全沒有相關。

  提到在社群媒體發達的今日,社會科學與資訊科學應致力結合,並重新設計社群媒體使其能夠多元、多樣化。演講結束後吳士駿與現場新聞學、經濟學、資訊工程學等不同領域的學者交流,討論跨領域整合研究的困難與可能性。

  吳士駿接著表示,未來電腦科學會處理更多與人類、社交有關係的問題,但一般資訊領域的學生較缺乏社會科學的訓練,因此需要跨領域人才的合作。他認為最好的合作方式是由社會科學扮演領導者(leadsr)的角色,電腦科學可以扮演工具(tool)的角色。

  演講最後,吳士駿提到,即使透過電腦科學可以用大數據來進行研究,質性的研究方法還是無可取代。究竟科學會將社會帶往哪裡,一切都還是未知。

回首頁

 

臺大新聞所教授洪貞玲8月1日起借調NCC

記者/林承勳


       臺大新聞所教授洪貞玲被提名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後簡稱NCC)候選人之一,日前(六月1日)到立法院報告,若在七月中的會期審查通關,將於八月一日出任NCC委員。借調日自2016年八月一日起。

  當前台灣的媒體是以自由、開放的方式經營,但國內市場有限,媒體為求生存,常壓低製作成本、犧牲內容品質,造成惡性競爭的狀況。傳播與新聞領域出身的洪貞玲,很在意閱聽大眾接收到的媒體資訊的品質,她認為NCC要有效率的改善當前台灣媒體的環境。

  洪貞玲表示,就像過去戲劇節目開放置入性行銷,業者增加收入之後並沒有再將利潤回流至節目內容。如此一來,內容不見提升,還有可能因為置入性行銷影響節目品質、削弱影劇編輯的自主性。

  洪貞玲再舉有線電視為例,系統業者掌握平台,並有權力決定讓哪個頻道上架,但頻道業者只求露出機會,即使生產優質內容,除了廣告外還是賺不到什麼錢。洪貞玲認為應該要做些調整,讓受到閱聽人喜愛的頻道可以有較多的收入。

  對於台灣影視產業碰到的問題,如夜間黃金時段充斥著中劇、韓劇,本國自製節目多採用成本較低的談話性節目等,洪貞玲也指出,未來NCC可以積極跟文化部合作,一方面針對本土劇的播出時段、產製比例、節目類型做規範外,同時用影視基金來獎勵產製優質節目。

  當然,確保公平競爭、避免媒體壟斷、審查業者經營資格,以及系統與頻道業者失控的權力關係等,在在都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至於八月被借調進NCC之後,在新聞所上的開課狀況是新聞所師生關心的議題。洪貞玲表示,借調之後還是有回臺大教書的義務,下學期新聞與法律會繼續授課,教學方面不會有影響。

  八月即將進入NCC,可以用政策直接影響社會;新聞所的畢業生則可能進入業界,發揮自己所學。洪貞玲勉勵同學也勉勵自己,希望師生可以在不同的位置上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對事實的追求,對社會的關懷,並透過實踐讓社會更進步、更美好。」洪貞玲最後這麼說。

回首頁

 

2016 中華傳播學會,新聞所共計四篇論文入選

。〈從素人到媒體--後太陽花時期投入新媒體者的倫理主體〉

廖家慧(碩二班)

。〈新自由主義與中國因素下的文化爭霸—分析四大報報導紫光收購爭議案的政策論述與變遷〉

邱圓庭(碩二班)

。〈民意的再現:太陽花學運期間台灣主流媒體讀者投書研究〉

韓鑫(交換生)

。〈恐怖主義與媒體:檢視美國反恐戰爭、伊斯蘭與半島電視台〉

新聞所教授 林照真

。 專題座談:NCC十年有成?無成?下一步?

新聞所教授 洪貞玲

。 專題座談:在大學開「中國大陸傳媒」課

新聞所教授 張錦華、林麗雲

回首頁
 

新聞所學會長、副會長選舉   簡鈺璇、梁喆棣當選正、副會長

記者/林承勳

  臺大新聞所於7日舉辦新聞所學會正副會長選舉,由碩一簡鈺璇與梁喆棣搭檔一同參選。

  會長候選人簡鈺璇表示,之前都沒有擔任過這樣的職務,對她來說是新的挑戰。但她很樂意為大家服務,希望學弟妹和同學能在新聞所留下美好的回憶。「我愛大家。」簡鈺璇補充說。

  副會長候選人梁喆棣則祝大家:「快樂,快樂,快快樂樂。」

  依選舉辦法第十二條之規定,投票總數應達選舉人總數三分之一以上。經查104-2註冊在學學生總數共78人,因此得票數達三分之一(26票)即可當選。

  註:本次選委會委員名單為曾華銳、李宗岳、劉瑞敏、廖昱涵。

  

新任所學會長簡鈺璇(左)、副會長梁喆棣(右)

年度政見:



1. 建立雙向溝通管道,反應同學意見,促進師生互動。

2. 邀請新聞業界人士分享實務經驗,舉辦論文講座,邀請畢業學長姐返校分享經驗。

3. 舉辦新聞所導生活動,讓同學與老師一同欣賞藝文展覽,培養人文氣質、增加視野。

4. 舉辦紀錄片、電影欣賞活動。

5. 規劃學長姐與學弟妹的聯繫管道,協助新生熟悉台大及新聞所環境。期中、期末不定期舉辦出遊、餐敘。

6. 設立採訪專用電話,添購錄音筆等器材。電腦教室、剪接室軟體更新。

回首頁

【所遊】師生共遊石碇   覓得半日閒

記者/林梵謹

  啪嗒一聲,老舊的666號公車敞開車門,刷卡的嗶嗶聲幾響,坐在車廂後座的臺大新聞所學生都探出頭來—果然,又是新聞所的同學上車了。互道早安、相問吃飽沒的聲音此起彼落,公車頓時成了家庭遊覽車,載著滿心期待的新聞所師生前往目的地。

  數週前,預計有數十人參加的「臺大新聞所所遊」因一場暴雨延後。重新舉辦的所遊,也讓大雨沖走了一半的人數,所幸後來天公作美,不減師生當天遊玩的興致。本次所遊安排在新北市石碇舉辦,預計先走一段簡單好爬的淡蘭古道,再到石碇老街上享用豐盛的午餐。

  在四十分鐘搖搖晃晃的車程後,同學的肚子已填飽新聞所助教錦屏姐準備的愛心早餐,蓄勢待發緊接的健行活動。沿路上,學生與教授互相交換生活上的看法與小意見,沒有機會在課堂上認識的師生,也得以認識與交流。新聞所同學在遊玩之間竟不忘討論課堂上的內容,像是學長姐會傳承自己的學習經驗給學弟妹。

  藉由這次所遊,學生得以一窺新聞所教授在教室之外的另一面,像是新聞所教授林照真老師驚人的活力,爬上爬下都臉不紅氣不喘。林照真老師表示,自己以前有上健身房的習慣,甚至跟學生下戰帖,在淡蘭古道上大玩賽跑遊戲,跑起來完全不輸給學生。

  平常跟一年級比較沒有互動的洪貞玲老師,其實有一顆活潑可愛的少女心,也相當關心學生。一路上,洪貞玲老師主動搭訕不熟識的學生、關心學生的近況。此外她也一直喊著,希望可以找個有溪水的地方踩踩水。

  新聞所師生一行人終於在古道一處陡坡尋得下水的小路,但沿路非常陡峭,師生必須互相攙扶才得以安全著地、靠近流水。新聞所一年級生彭琬芸甚至將雙腳直接踩進溪流,並大喊著:「水好冰!好舒服!」讓身邊的同學和老師都好生羨慕,紛紛伸手下去觸碰溪水。

  所遊當日的天氣時不時飄著小雨,氣溫略悶但不算炎熱。淡蘭古道的盡頭緊接著以豆漿聞名的石碇老街,新聞所師生也不忘品嚐好滋味、享用當地名產,也在石碇老街的大街小巷裡合照留影。

  一群平日都待在研究室的學者們,借用了半天的光陰逃離喧鬧的台北市,貼近大自然的懷抱、捕捉難得悠閒的快樂時光。最後,臺大新聞所的師生來到石碇國小,唱著兒歌、玩起老鷹抓小雞的遊戲,不分教授還是學生,每個人都笑得像個孩子。

回首頁

   

  

 

【R03小畢典】鳥日子結束   師長期許莫忘初衷

記者/林承勳


        台大新聞研究所第24屆畢業典禮於六月5日下午,在新聞所103教室舉行。蒞臨典禮的有新聞所教師,R03的諸位畢業生,以及畢業生的家人親友,共同見證畢業生在新聞所的生活點滴。畢業生的家人、師長齊聚,場面氣氛非常歡樂。

  今年的畢典以「鳥日子」為主軸,靈感來自於在新聞所兩年的時間,充滿著各樣的忙碌,修課、採訪、閱讀文獻,以及沒日沒夜地趕稿、剪輯影片的生活。畢業生可能感覺時間飛逝,卻又無法具體說出到底做了些什麼。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兩年過得非常充實,回味無窮。

  典禮先以逗趣、溫馨的影片開場。影片中節錄著R03各位學長姐在新聞所的各樣回憶。日以繼夜的寫稿、在研究室壓力大到以吃喝舒壓,甚至是胡言亂語、引吭高歌,都是研究生的日常生活。

  雖然生活壓力大,但課堂的收穫絕對不會少,對所上老師的印象更是豐富。老師親切的笑容、鮮明的個性、教學的熱忱、風和日麗的戶外授課,甚至是夜半在走廊遇到白衣女子都是無法忘懷的經驗。

  緊接著的是師長對畢業生的勉勵。林照真鼓勵畢業生要相信自己的感覺,不要害怕改變;洪貞玲勉勵同學永遠原則清楚,是非分明;谷玲玲也期勉同學在非線性時代要勇於創新;林麗雲則以溫柔口吻告訴同學,她的研究室永遠有一杯熱茶等著同學。林樂群則鼓勵畢業生快樂生活,別忘了全世界都可以是自己的舞台。無法出席的張錦華、王泰俐兩名老師也藉著影片,一同鼓勵畢業生。

  最後登場的是畢業典禮中最重要的儀式:「撥穗」。撥穗代表著稻穗成熟,象徵畢業生兩年來已經學有所成,準備展翅高飛展開下一階段的旅程。在場的畢業生由指導老師將碩士帽上的流蘇由右撥到左、頒發畢業證書,並與在場的親友合影記下人生中重要的一刻。

  新聞所小畢典在師長們「勇敢面對挑戰、莫忘初衷」的叮嚀,以及大合照的歡笑聲中落幕。

       更多照片請點此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