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本期目次分隔線
90
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item01
電影海報圖
分隔線
新進館藏
新進館藏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 mtmay Taroko, mkla Truku 走進太魯閣,認識太魯閣族

content-1-1-img

提到「太魯閣」,會讓人立刻聯想到的,不外乎是那座擁有壯麗峽谷風光的國家公園以及主要居住在花蓮北部的太魯閣族。名聞遐邇的「太魯閣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東部,東臨太平洋,西接雪山山脈,座落於花蓮、南投與臺中三個縣市,境內山巒起伏,氣勢雄偉,其中更有27座高山名列「臺灣百岳」。國家公園內的河流以立霧溪為主流,河蝕劇烈,下切作用強,到處呈現標準的峽谷地形。

一直以來,太魯閣族人便是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發展出他們獨特的生活樣貌。歷史上,太魯閣族與賽德克族有共同的祖先,西元16世紀前後,太魯閣族人由南投,翻山越嶺至今宜蘭南澳及花蓮一帶,成為獨立族群。在2000年前後,居住在花蓮的太魯閣族人,因為發展出自己的文化認同,向政府要求正名為太魯閣族,終於在2004年通過。隨後,居住在南投一帶的族人,則爭取稱為賽德克族,在2007年通過。在法律上成為兩個不同族群。

現在適逢春夏旅遊旺季,美麗的太魯閣一向是許多遊客青睞的景點。原圖中心特別將本次館內書展的主題訂為「mtmay Taroko, mkla Truku」,這二句話是太魯閣語,意即「走進太魯閣,認識太魯閣族」。針對這個主題,本館也特別挑選了許多與「太魯閣」及「太魯閣族」相關的館藏,包括圖書與視聽資料,期盼能讓讀者藉由閱讀來感受「太魯閣」充滿自然與人文的生命力,有機會再到太魯閣一遊時,或許能有更多不同的體會。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展出時間:2016年5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回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交織‧Snuwil --臺大原聲帶社第二十一屆年祭

content-1-1-img

年祭,是臺大原聲帶社每年幾乎都會籌備的大型活動之一,乃是由社員透過大會決議是否舉辦。透過年祭的一系列活動,社員將學習並且認識各個部落的文化,更多的是,從年祭之中找尋自己身為原住民的認同。

在年祭的過程中延續社團脈絡中「成年禮」與「晉階禮」兩個部分。對於原聲帶而言,成年禮是給未來幹部的一個考驗,能有承接未來幹部職位的勇氣與智慧;而晉禮則是給現任幹部的測驗,使其在正式晉階為社團學長姐的角色前,能夠更清楚自己將如何去引導及傳承社團的精神。

年祭也包含各種系列活動,例如靜態展:透過學習部落的傳統、文化,社員將其內化於心中,以展覽的方式在臺大呈現,使觀展的人可以認識這個部落;音樂會:納入當代的各種原住民議題,以音樂的方式呈現,透過議題的介紹,或是歌手的故事分享,帶入例如尋根以及認同等議題;趣味競賽:乃是社團成員以運動會的方式,聯繫社團的感情,趁著年祭的系列活動,增進彼此之間的默契;年祭當天:將部落的歌舞及文化展演、或是以戲劇的方式呈現,更或者將部落的祭典以展演的形式,融合原聲帶社的脈絡呈現出多樣化的風貌。

點此觀看內文。

「交織・Snuwil」年祭
5/21(六)18:30 @臺灣大學舊體育場游泳池前草皮

「織・櫻」靜態展
5/16(一)-5/27(五) @臺灣大學學生第一活動中心二樓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原聲帶社
指導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協辦單位: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臺大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食物戀:大安溪部落共同廚房邁向團結經濟之路

#

主講人:黃盈豪先生(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秘書長)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新生大樓501教室
時間:105年04月11日14:20-16:20

文/Cihek Sin

105年4月11日,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童元昭老師所開設的「飲食與文化」課程,邀請國立東華大學黃盈豪教授來擔任講者,藉由實際從事社會工作的經驗探討部落共同照顧的形成機制,並且以團結經濟的生活模式發展出社區產業。此課堂演講同時也與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共同合辦,講題為「食物戀:大安溪部落共同廚房邁向團結經濟之路」。

大安溪流域沿線橫跨苗栗縣與臺中市,南起三叉坑(S’yux)、北至天狗(S’uraw)共14個泰雅族部落,九二一大地震後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來到大安溪沿線部落進行駐站社工服務,講者便從當時與部落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點此觀看全文。

活動報導title

原住民族的人名─2010年代的新局勢

#

地點︱國史館
時間︱105年4月13日(五)

文/游凱婷、圖/國史館

「原住民族的人名─2010年代的新局勢」是國史館舉辦臺灣原住民史系列專題演講的講題之一,主講人為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林修澈教授,演講內容主在探討近代原住民族姓名制度的歷史、現況與展望。

林教授從1940年代開始談起,當時原住民族歷經日本人與漢人的統治,隨著主政者的不同,其姓名曾改為和姓,接著又改回漢姓。改用和姓的期間只有短短五年,雖然對原住民族造成氏族分化的結果,但更改姓名的範圍並不大,加上為時不長,整體而言,日治時期原住民族尚能維持完整的部落型態;1945年,國民政府來臺後,行政長官公署公布「修正臺灣省民姓名回復辦法」,強制將所有原住民族改為漢姓,至此原住民族的氏族變得更混亂不清,直到1980年代後原住民族運動興起,恢復傳統名字成為主要的訴求之一,依照1995-2006年多次修正的《姓名條例》與《姓名條例施行細則》,原住民族不再強制使用漢名,但若選擇以族名命名仍須以漢字音譯。而無論是否使用族名,皆可將族名以羅馬拼音並列登記。即使開放恢復族名已久,目前仍只有不到4%的原住民於身分證上登記傳統族名,數量相當少……

點此觀看全文。

活動報導title

一起找回家的路:原住民族跨世代的公共參與潮

#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時間︱105年4月14日(四)

圖、文 / 古文君

原無疆界知識系列座談會是一個原住民族觀點可以無障礙呈現的對話平台,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自民國97年主辦迄今,每年分為春季系列及秋季系列,每季系列有四到五場不等的座談會,讓被稱為「無∕非∕跨國家」的原住民族,能以「第四世界」的世界觀,挑戰主流的知識分類及觀點,建構原來無疆界的知識與實踐,藉此提倡更多的學習、交流與參與,以彰顯、促進原住民族的價值與發展。

今年系列座談會以「行走在原住民族自治的路上」作為核心主軸,預計舉辦八場座談會。座談會主題的面向包括:新政府的原住民族教育等政策的實踐、原住民族新世代的公共參與、原住民族自主治理等,而規劃「原住民族新世代的公共參與潮」、「部落公法人好用嗎?」、「被挖走的祖靈」、「給新政府的一封信:轉型正義進展體檢」、「給新政府的一封信:原住民族教育文化政策體檢」及原住民記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等座談會……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電影】女性的發聲:印度獨立製片潮流

本書封面圖《女性的發聲:印度獨立製片潮流》
Marilyn Tan 導演;宇勗,2015

文/高紫瓊

近年來,印度掀起了紀錄片潮流。紀錄片的特色是其製片人多半以女性為主,本片主要是採敘事手法,藉由幾位女性製片人分享自己所親身經歷或是所看見的事實,期望透過紀錄片真實的表達,為女性、為社會發聲,亦透露出女性長期社會地位低下,藉由紀錄片發聲的事實。
皮娣‧曼柯,遠離家鄉孟買前往紐約念電影學校,回到家鄉後,她製作紀錄片,重新發現看見家鄉孟買的方式,希望捕捉這些故事,將它們說給別人聽,使人們改變想法或做事的方式,能夠些微地改變這世界。她期許自己能夠拍一部具有生命力的影片,可以深植人心,並將某種能量傳達予社會大眾的影片。對她而言,拍電影並非是嗜好,也不是為了想拍電影而拍;她放棄了高薪工作,專心於拍攝紀錄片。皮娣說,當製片人的第一件事必須親近人群、了解人群、了解他們的生活及作為……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泰雅史詩聲聲不息:林明福的口述傳統與口唱史詩

本書封面圖 《泰雅史詩聲聲不息:林明福的口述傳統與口唱史詩》
林明福,吳榮順,,李佳芸著;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14

文/廖偉辰

《泰雅史詩聲聲不息—林明福的口述傳統與口唱史詩》主要由以下兩大部分所組成:
第一部分是由本書編者吳榮順教授執筆,主要是介紹泰雅族的口述傳統,特別著重在「Lmuhuw」和其中的精髓「Msgamil」。
「口述傳統」是藉由口說或口唱的表現方式,來記憶族群起源與部落遷徙、家族或氏族系譜、巫術祝禱、古謠與生活傳唱等等,以傳遞信息並見證歷史,傳承族群記憶與文化的複合性文化資產,普遍存在於無文字書寫的群體中。而目前臺灣原住民族中,泰雅族以「族群起源與部落遷徙」的史詩吟唱和口語傳說見長,由於泰雅族社會並無文字書寫的傳統,因此對於族群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傳承媒介,是以祖先所流傳下來的語言,透過口說或吟唱的方式來進行,泰雅族人稱之為「Lmuhuw」……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林中秘族

本書封面圖 《林中秘族》
柳原漢雅 著;陳榮彬 譯;大塊文化,2015

文/翁稷安

出生於夏威夷的日裔作家柳原漢雅,於2013年出版了《林中秘族》一書,這本書蘊釀了近十年的處女作,一出版即獲得各方的好評與重視,在這本近五百頁的小說中,柳原無論在技巧、內容等各層面都展現出蓬勃野心和純熟的佈局,用虛構、隱喻的方式勾勒出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

本書利用了對體例的雙重虛構,描述了一位被控犯下性侵男童的諾貝爾獎得主的一生。第一重自然是回憶錄的虛構,本書設定為主角被控判刑於獄中寫給友人的回憶錄,在長期助手兼友人的協助編輯下,整理問世。本書以回憶錄的自述口吻推展開來,不時還會加入編輯者的註解……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AgriCultures Network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www.agriculturesnetwork.org/
整理:林恬慈

AgriCulture Network專門建立與分享小型家庭農業與生態農業的相關知識。
AgriCulture Network在全世界都有夥伴:巴西、伊索比亞、印度、荷蘭、秘魯、塞內加爾。位於荷蘭的ILEIA組織則是以秘書身分為AgriCulture Network服務。
過去30年來,AgriCulture Network發行與永續農業相關的區域與國際性雜誌,全球共有約百萬的讀者。另外AgriCulture Network也幫助將實作經驗系統化,並宣導家庭與生態農業……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財團法人台灣文創平台發展基金會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www.tccpf.org.tw/index.php
整理:曾薔

「財團法人台灣文創平台發展基金會」藉由「教育平台」將文化、藝術推廣至一般普羅大眾,積極進行偏遠地區藝文體驗及開辦藝術美學講座、展覽等活動。其次,建立「交易平台」,舉辦國際性展會、設立海內外文創會館等具體交流平台。再者,設立「資料平台」,建立系統化之專業資料庫,以及藝術人才與文物、作品認證註冊等制度,健全相關法令。未來將透過這些平台,逐步實現文化生活化、國際化、雲端化,並推廣文化公民權之真諦,落實文化生活與美學價值,由此,基金會致力於以下兩大方面……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10
circle 2016 1+1雙舞作
circle 105年Mataisah‧原夢計畫
circle 山海薈萃
circle 山海的傳唱-感恩!祭典之美
circle 纖織現場-織作與刺繡時尚生活創作展
circle 【原知原衛】「原住民族與博物館」系列講座
circle 臺博館海端鄉布農族百年文物返鄉特展
circle Misalamaay kami anini 我們正在玩耍
circle 2016春季系列「原無疆界知識系列座談會」
circle 刀光見影~原住民族傳統及創作刀具展
circle 2016 花東青少年合唱音樂營
circle 第一屆Mikeriday-都市原住民小小導覽員
回本期目次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