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充滿一連串的嘗試,幸運地,我有臺大學生共同進行這場實驗。
去年(2014)教學發展中心送給每位教學傑出教師一枚戒指,上面刻著「傳道、授業、解惑」。自教書以來,韓愈〈師說〉的這句名言,不知在耳邊迴盪多少遍,咀嚼再三的結果,這枚戒指大概只能放在抽屜裡收藏著了。
先說「授業」與「解惑」,近十多年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得傳統教學現場產生巨大變化。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馬上google;碰到問題,問老師會不好意思,但向網路大神請教,一切只在彈指之間,永遠不用難為情。加上近幾年線上課程如火如荼展開,有些還搭配全套的課程綱要與作業,有一陣子我也常上iTunes University,觀摩各大學教授的教學技巧。有了網路,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上網學習。這些線上資源大幅削減了大學教師在「授業」、「解惑」方面的職能。
至於「傳道」,作為傳統師道典範的孔子、朱熹,莫不在吸收信徒,以發揚一己思想,說來比較像是宗教家,有違現代學術精神。我自己作為文化史的研究者,對於接受者(recipient)的能動性(agency)還是比較有興趣,也相信實踐(practice)的力量。在我看來,課堂的教學毋寧是一種觸媒而非傳道,藉由教師引介前緣研究、有爭議的學術見解,喚起同學的好奇與興趣,進一步培養年輕朋友探索知識的基本能力,激發他們的潛力。最後,年輕一代必須走出自己的路。
談教學不能不「闡發」教學理念,只是前述文字頗有「天花亂墜」之嫌。接下來就以這幾年通識課程的設計,特別是「從考古美術看早期中國」一課,談談自己如何將.....(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1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