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最新消息] 本系楊典錕老師獲選共同教育中心 「個別型通識課程改進計畫」103學年度第2學期績優計畫獎
[活動預報] 2015.12.11(週五)金文京老師主講:東亞漢文訓讀起源與佛經漢譯之關係——兼談其相關語言觀及世界觀
  . 2015.12.11、12(週五、六)【國際研討會】交錯的凝視與視線:非文字資料中的臺灣與帝國日本
  . 2015.12.14(週一)謝曉輝老師主講:清帝國之在南疆:以湘西苗疆的形塑為中心
  . 2015.12.15(週二)【「民間歷史文獻教學計畫」系列講座】鄭振滿老師主講:民間歷史文獻與社會文化史研究
  . 2015.12.29(週二)博士論文發表會——陳建守
[活動報導] 「一元或多元的東亞文化?」研究生研習營
  . 陳慧宏老師講論會:從兩幅聖母像談明末耶穌會的儒家及宗教
  . 【第一屆曹永和紀念講座:濱下武志教授系列演講】濱下武志老師:從「陸地亞洲」轉向「海洋亞洲」——曹永和先生與海洋亞洲論
  . 博士論文發表會——吳修安
[專題報導] 陳慧先/霧社事件八十五周年紀念活動報導
[校園活動] 2015年大洋洲民族誌影展:島嶼新視界——生命的變奏
  . 【主題書展】醫在原鄉:1865

臺大歷史系
募款專區

本系楊典錕老師獲選共同教育中心 「個別型通識課程改進計畫」103學年度第2學期績優計畫獎

 
金文京老師介紹
(圖片來源: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網站)

2015年12月11日(週五)
金文京老師主講:東亞漢文訓讀起源與佛經漢譯之關係——兼談其相關語言觀及世界觀

  • 講 題:東亞漢文訓讀起源與佛經漢譯之關係——兼談其相關語言觀及世界觀
  • 主講人:金文京 老師(鶴見大學日本文學科教授)
  • 主持人:甘懷真 老師(臺大歷史系教授)
  • 時 間:2015年12月11日(週五) 10:00-12:00
  • 地 點:臺大文學院會議室(文學院2樓)
  • 主辦單位:臺大歷史系、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
  • 聯絡人:盧小姐 luyiju@ntu.edu.tw

 
神奈川大學非文字資料研究中心介紹
(圖片來源:神奈川大學非文字資料研究中心網站)

2015年12月11、12日(週五、六)
【國際研討會】交錯的凝視與視線:非文字資料中的臺灣與帝國日本

  • 會議時間:2015年12月11日(週五)10:00-16:00、12月12日(週六)10:00-12:30
  • 會議地點:臺大文學院文20教室
  • 暫訂議程,詳如相關連結。
  • 報名額滿,恕不接受現場報名。
  • 聯絡人:曾獻緯先生,email:m28433433@gmail.com
  • 主辦單位:臺大歷史系
  • 合辦單位:日本神奈川大學日本常民文化研究所、非文字資料研究中心
  • 相關連結:交錯的凝視與視線——會議議程

 
謝曉輝老師介紹
(圖片來源:香港科技大學網站)

2015年12月14日(週一)
謝曉輝老師主講:清帝國之在南疆:以湘西苗疆的形塑為中心

  • 講 題:清帝國之在南疆:以湘西苗疆的形塑為中心
  • 主講人:謝曉輝 老師(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助理教授)
  • 主持人:李文良 老師(臺大歷史系教授)
  • 時 間:2015年12月14日(週一)14:20-16:00
  • 地 點:臺大博雅教學館302教室
  • 主辦單位: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臺大歷史系

 

鄭振滿老師介紹

2015年12月15日(週二)
【「民間歷史文獻教學計畫」系列講座】鄭振滿老師主講:民間歷史文獻與社會文化史研究

  • 主講人:鄭振滿 老師(廈門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主任)
  • 與談人:劉志偉 老師(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臺大歷史系客座教授)
  • 題 目:民間歷史文獻與社會文化史研究
  • 時 間:2015年12月15日(週二)下午2:00-4:0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2015年12月29日(週二)
博士論文發表會——陳建守

  • 論文發表題目:啟蒙如何運動:近代中國「啟蒙運動」的概念史
  • 發表人:陳建守
  • 指導教授:古偉瀛 先生、黃克武 先生
  • 評論人:潘光哲 先生 (中研院近代史所研究員)
  • 主持人:許秀孟 女士 (臺大歷史系《史原》主編)
  • 時 間:2015年12月29日(週二)下午2:00-4:0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 本系博士論文發表會為講論會形式,發表人依博士論文初稿進行一小時左右的演講,歡迎各位師長同學參加。


2015.11.20
「一元或多元的東亞文化?」研究生研習營

  • 講 者:許暉林 老師(臺大中文系副教授)
        徐興慶 老師(臺大日文系教授)
        林立萍 老師(臺大日文系教授)
        古偉瀛 老師(臺大歷史系名譽教授)
        蕭麗華 老師(佛光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 講者兼主持人:甘懷真 老師(臺大歷史系教授)
  • 主辦單位: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計畫: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臺大文學院
  • 活動照片(盧怡如拍攝):按此連結


2015.11.26
陳慧宏老師講論會:從兩幅聖母像談明末耶穌會的儒家及宗教

  • 主講人:陳慧宏 老師 (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主持人:呂紹理 老師 (臺大歷史系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15.11.26
【第一屆曹永和紀念講座:濱下武志教授系列演講】濱下武志老師:從「陸地亞洲」轉向「海洋亞洲」——曹永和先生與海洋亞洲論

  • 主講人:濱下武志 老師(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
  • 主持人:陳國棟 老師(臺大歷史系合聘教授)
  • 主辦單位:臺大歷史學系、成功大學歷史系、曹永和基金會
  • 活動照片(謝家偉拍攝):按此連結

2015.11.26
博士論文發表會——吳修安

  • 論文題目:鄱陽湖的形成與演變再考察
  • 發表人:吳修安 先生
  • 指導教授:陳弱水 老師
  • 評論人:蔡宗憲 老師 (中興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 主持人:徐 鉞 先生 (臺大歷史系碩士班研究生)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霧社事件八十五周年紀念活動報導
陳慧先 撰文/攝影(臺大歷史系博士生)

 今年(2015)10月27日是霧社事件八十五周年紀念日。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臺灣與海洋亞洲研究群」於2015年10月31日下午在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舉辦「霧社事件85周年紀念活動:《餘生》紀錄片觀賞與座談會」。活動首先放映紀錄片《餘生》,其後舉辦兩場座談會,與會來賓為霧社事件餘生者的後裔Takun Walis (邱建堂)、Dakis Pawan(郭明正)、Mona Pawan(張進昌)、Awi Mona(蔡志偉)、Tado Nawi(高裕明)五位先生,以及《餘生》導演湯湘竹先生,與知名漫畫家、同時也是該紀錄片美術指導的邱若龍先生。當天雖然氣候不佳,飄著微雨,但出席狀況踴躍,逾150位來賓到場參與。紀錄片中受訪的馬紅莫那的孫女Mahung Pawan(張淑珍)女士和先生、妹妹Bakan Pawan(張亞甄)也親臨會場。

 《餘生》片長約154分鐘,曾入圍2013年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與最佳音效獎。該片講述1930年之後霧社事件餘生者與其後裔一連串的遭遇,觸及第二次霧社事件、餘生者由霧社遷至川中島(今清流部落),以及1973年莫那魯道的遺骸歸葬霧社等經過,內容複雜、角度多元。此外,本片以Pawan Nawi(曾秋勝)父子三人追尋賽德克族祖源地――神石Pusu Qhuni的過程為支線,貫穿全片,影片中呈現的臺灣山岳之美令人屏息。

 紀錄片播映後的兩場座談會,第一場由臺大語言學研究所宋麗梅教授主持,與談人有湯湘竹先生,及Takun Walis(邱建堂)先生、Dakis Pawan(郭明正)先生。原先預訂參加的Tado Nawi(高信昭)先生,臨時有事無法出席。Takun先生是霧社事件起事六社中羅多夫社頭目Bagah Pukoh的曾孫,Bagah Pukoh是起事六社中唯一倖存且遷到川中島的頭目;Takun先生畢業於臺大經濟系,1973年他與家中長輩將莫那魯道的遺骸自臺大人類系迎回霧社安葬。Dakis先生的祖先來自.....(詳見全文

▲第二場座談會,左起周婉窈教授(主持人)、Mona Pawan 張進昌先生、Awi Mona 蔡志偉 教授、Tado Nawi 高裕明先生、邱若龍先生。

 

2015年大洋洲民族誌影展:島嶼新視界——生命的變奏

  • 在人類學領域中,大洋洲研究已有相當長遠且深入的成果,而大洋洲上的居民多與臺灣原住民同樣身為南島語族,相關議題值得我們關心與認識。臺大人類系童元昭老師歷年來持續開設相關課程,為推廣大洋洲知識努力。今年(2015)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臺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執行原夢計畫,原民中心與12位來自各大專校院的原住民學生組成Mata Fiji團隊,至斐濟南太平洋大學進行15天的研習活動,串起大洋洲間的南島聯繫。

     2015年12月12日至2016年1月15日,Mata Fiji團隊成員將於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推出「我在斐濟有個家」特展,同一期間也搭配原圖中心的週六電影院,舉辦《2015年大洋洲民族誌影展》,讓大洋洲島嶼的真實景況及其中的人類學關懷能夠透過影像碰觸到更多學術圈外的人群,並更加豐富與臺灣原住民息息相關的南島文化視野。

     本影展以「島嶼新視界——生命的變奏」為題,欲透過四部相關影片傳遞當代大洋洲島嶼在納入世界體系中,與西方文化交會下所產生的社會文化變遷,如資本經濟、國際政治與全球暖化對島嶼傳統的影響,並聚焦於土地上的人之主體性,藉由微觀的生命故事呈現其如何回應全球化時代下新的改變、衝突或挑戰。活動中將邀請大洋洲相關研究學者進行映前導讀,並於映後設有交流時間,由主持人帶領現場觀眾進行問題討論,讓大家更加深對影片議題的了解。

  • 活動日期:12/5、12/12、12/19、12/26
  • 活動時間、地點: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12/5、12/19、12/26 14:00-16:00)
    臺大文學院會議室(12/12 12:10開始)  
  • 活動網頁:按此連結

【主題書展】醫在原鄉:1865

  • 1865年,是一個起點,來自英國的異鄉人馬雅各醫生,在1865年開啟了他在臺灣的醫療宣教之路。

     初來乍到的馬雅各,首先駐點於臺灣府(臺南府城),以精湛的醫術免費為民眾治療,可惜途中遭遇不順遂,迫使馬雅各黯然離開臺灣府,轉而前往原鄉部落。起初他先是拜訪了臺灣府附近的平埔社,替當地的村民治療瘧疾、發燒、眼疾等等的疾病,爾後馬雅各前後抵達了排灣族居住的荖濃與美壠社、木柵(現高雄縣內門鄉)、拔馬社、崗仔林等原鄉部落,積極地進行醫療宣教事業。身為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第一位來臺的傳教士,也是第一位來臺的西醫醫師,馬雅各可說是原住民醫療的開路先鋒,也間接奠定了臺灣原住民部落醫療宣教事業的基礎。

     是什麼樣的契機,讓西方傳教士放棄在國外家園的舒適圈,毅然決然地踏上這段充滿荊棘的臺灣醫療宣教旅程?在臺灣、在原鄉,這些西方傳教士們又遭遇了什麼樣的故事,讓他們愛上臺灣這片土地,終其一生心之所念、心之所想,皆是臺灣的種種?原圖中心特別規劃「醫在原鄉:1865」主題書展,並訂於2015年12月11日(週五)下午3時於原圖中心舉行「醫在原鄉:1865主題書展」暨「馬雅各入台宣教150年歷史圖片展」開幕儀式,監察院孫大川副院長將蒞臨致詞,邀請您一同來了解馬雅各以及其他諸多醫療宣教士在臺灣原鄉的故事。

     「醫在原鄉:1865」主題書展自2015年12月11日起,至2016年4月30日止,展出館藏除圖書外,亦展出相關的影音視聽資料。就讓我們一起乘著時光機,穿越到1865年吧!歡迎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們,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開幕茶會:2015年12月11日(週五)下午3時
  • 展出時間:2015年12月11日至2016年4月30日
  • 展出地點:臺大圖書館B1原圖中心
  •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活動網頁: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