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187期(電子版133期)2015.11.15
ISSN 2072-6368 |
=目 次 |
|
∥主編的話 |
少了耀眼豔陽和蟬鳴唧唧的夏,蕭蕭的落葉和微涼的風為校園換上了秋的衣裳。在一年之中最宜人的季節,圖書館獻上了「斯土‧思情 臺灣人文主題書展」,帶領讀者們以最純粹的視角,領略作者們對這塊土地的熱愛。除了文字,日然廳正舉辦的「記憶臺北‧印象臺大」攝影特展,則以鏡頭忠實呈現老臺北城的百年風華,讓我們一起感受記憶中的臺北,看見印象中的臺大。除此之外,圖書館更在校慶月悄悄地建立了特色館藏環景導覽,用新科技封存您最熟悉的閱讀好風景。金風颯爽,豐收在望,關於閱讀的一切美好想望,盡在臺大圖書館。 |
|
|
∥服務訊息 |
|
∥活動消息 |
|
∥參考報報 |
「人生有夢,築夢踏實」─給創業者的閱讀書單
學科服務組.劉應琳
有志創業的您,除了進修課程,由老師引導啟發之外,從經驗中學習無疑也將大有助益。許多書籍提供了相關知識與個案分析,藉著閱讀領悟他人的智慧結晶,或許可以開啟您更寬廣的視野,帶領您來到不同的思維高度唷。《連結至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繼續閱讀!》
|
|
∥活動報導 |
|
∥特別報導 |
|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黃振康老師專訪
學科服務組.張育銘
本次圖書館「與知識交會的火花」專訪,很榮幸能拜訪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黃振康老師,分享圖書館的使用經驗及對圖書館的看法。黃老師於臺灣大學農業機械工程學系與機械工程研究所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後,赴美UC Berkeley取得機械工程博士學位,曾於臺北科技大學任教,並擔任生機系圖書委員多年。本次訪談希望透過老師的觀點,了解老師對於圖書館的需求與期許。
舊書堆中挖寶的圖書館使用經驗
黃老師就讀於本校時,當時舊總圖位於現在校史館的位置。老師回憶以前會到圖書館閱覽、使用古老的卡片目錄找書或影印期刊。但印象最深刻的圖書館使用經驗,當屬在UC Berkeley攻讀博士學位期間。
「老師規定我們要做一個project,要自己去找一個全新的題目,是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人做過的。而那個老師又會讓我們覺得很厲害,新的研究他可能全都知道了。我就想說去看看舊的東西裡面,看有沒有新的解釋的方法,或者結合幾個舊的來看看可不可以做出一個新的。因為這樣的機緣,到Berkeley工學院圖書館去埋首苦讀。那些書很舊,感覺一不小心就會破掉,翻閱的時候要很輕手輕腳;但是那種感覺很深刻,會看到很多被稱之為classics或bible等級的文獻。有一種,就算看不懂,也都有增加到功力的那種感覺(笑)。」
|
|
「包含以前大學、碩士期間在唸書的時候,好像都沒有嘗試過這麼想要透徹地了解一件事情。一直到最近在做研究,都還有稍微用到當時找到的東西。這些經驗對我後來的研究與教學,有很深的影響,所以一直印象深刻。」
也因為這個經驗,讓黃老師特別看重圖書館對於重要的舊書籍和期刊的收藏,認為圖書館如果在預算許可的情況下,除滿足現階段使用的期刊、基於擴充館藏而補充新書外,也可以考慮針對特殊領域,以典藏的角度,有系統地回溯購買一些具收藏價值的舊書與過刊。
「尤其以生機、農機領域而言,全臺灣只有五個系:臺大、中興、宜蘭、嘉義、屏東科大,臺大比較屬於龍頭的角色,圖書館如果能有足夠匹配的典藏的話,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想要的文獻不能下載是很罕見的
由於電子資源的普及,黃老師笑稱現在鮮少來到圖書館,幾乎在辦公室裡透過網路就可以取得所需。老師肯定臺大圖書館在電子期刊、電子資料庫方面的資源豐富,目前對於研究上的需求已堪稱相當充足。
「實際踏進圖書館利用的機會比較少,很多的時候透過Google Scholar搜尋,發現所需的文章,就可以直接下載,想要的文獻不能下載的機會是很罕見的。」
除Google Scholar外,圖書館的電子資料庫也是老師查找資料時不可或缺的資源:
「如果臨時性的要查一些東西,會優先選用Google Scholar;但若針對某個研究主題做系統性的完整搜尋,則會傾向使用圖書館專門資料庫,例如工程領域的EI (Engineering Index, 又稱Compendex)、Scopus。EI是唸書的時候就在用的,Scopus則是擔任教職之後開始使用,方便追蹤文獻的引用關係,用得很習慣。資料庫有搜尋歷史、新知通報這些功能,有助於文獻的獲取。另外在寫計畫案的時候會使用到JCR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用來查詢自己論文的等級在哪裡。」
此外,老師提到希望能有在以影片形式輔佐講解的資源,以加深學生印象。我們推薦了視覺化期刊資料庫「JOVE」,老師點頭如搗蒜說「這個好!這個好!」如獲至寶。
圖書委員老師眼中的系所需求
黃老師擔任生機系圖書委員多年,位於第一線負責系所期刊與資料庫訂購調查,以及購書需求。老師認為以系所現況而言,為講求研究的時效性,多半對於期刊有較高的需求;近年來面對經費的緊縮,有時配合整體合約政策,會讓期刊的訂購選擇較為缺乏彈性,但仍肯定圖書館於每年續訂調查期間,協助院系進行的經費分攤協調、替代資源推薦等作為。
對於圖書,除少數老師基於熱心、以及新進老師需補充新的研究領域的圖書外,一般較少因個人研究需求而推薦購買圖書。
「因為時間壓力,比較沒有辦法像理想中,固定撥時間看看新書、找有興趣的研究主題來做做看。我的觀察,如果過去幾年,系上買書的經費都有餘裕,與其硬要急就章地去買,那我可不可以把一部分的錢挪來買期刊?如果其他系所也有這樣的聲音,那可能反映出學校大環境是有這樣的需求。」
研究生必學:EndNote與資料庫
老師對於圖書館的各項服務,以及軟硬體方面,均大致給予肯定。也鼓勵學生應該多加利用,並培養自己找資料、管理文獻的能力。
「我覺得學校有兩個單位會讓我們覺得非常enthusiastic,一個是教發中心,一個就是圖書館。圖書館會主動提供資源的教學,例如以線上課程、部落格等形式,教導學生使用EndNote和資料庫,十分平易近人。我覺得學生一進來一定要會用EndNote和資料庫,我會鼓勵同學主動去上圖書館的課程。..另外像是「新進研究生圖書館之旅」,有圖書館的導覽,以及服務與資源的介紹,我也會鼓勵學生去參加。」
若同學們想要學習EndNote和資料庫,除可參考我們線上的「數位學習網」、「參考服務部落格」外,也可預約客製化的「圖書館利用講習課程」。此外,圖書館不定期會舉辦的課程,則可透過訂閱圖書館電子新聞隨時掌握。
學術成果的呈現 ─ Academic Hub
圖書館目前正在規劃建置的「臺大學術庫」(Academic Hub,以下簡稱AH),用於呈現本校教師個人研究成果。黃老師表示系上有些老師原本就在使用Research Gate,用於與其他學者進行交流,特別是近幾年系上出國的學生,從碩士階段就開始經營這一塊。對於學校建置AH系統,老師表示樂觀其成。
「我想大多數老師會很歡迎這件事情,因為我們有太多不同的機會需要做自己成果的展現。如果學校能夠有單一系統,除了著作之外,也能夠把其他的那些研究計畫、演講、產學合作等,能夠有一個標準平台,讓老師上去登記,未來各單位有這方面的需求,即可直接到這個系統取得。另外,說不定未來也可以取代老師的個人網頁。」
但老師也提醒我們,有些老師可能在其他平台耕耘很久,如果要轉換,應盡可能考量到與其他系統的整合機制。
很高興透過對黃老師的訪談,得知目前圖書館提供的電子資源、以及圖書館資源的教學介紹,對老師而言是有幫助且給予肯定。也感謝老師給予圖書館的種種期許,讓我們了解需求所在與未來努力的方向。最後,再次感謝黃老師撥冗接受圖書館的訪談,並大方地與我們作各種交流,也讓我們有機會更加了解老師、同學對圖書館的需求與看法。
|
|
∥校史故事 |
一段塵封的臺大光復的歷史和幾位重要人物
蔡恆勝(接收時期臺大第一位農學院院長蔡邦華先生之子)
70年前二戰結束,本校由國民政府指派一批曾經留學日本的中國學者前來接收臺大;有些人留在臺大作育英才,有些人則返國中國繼續學術事業。就讓我們在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70年之際,再看看這群學者的風采。《至校史館Blog繼續閱讀!》
|
|
|
|
|
發行人:
編輯小組:
本期主編:
編輯行政:
版面設計:
|
陳雪華
王維安、林鳳儀、段又瑄、洪苑均、張儷馨、梁素瑜、莊詒婷、陳芷洛、詹幼華、劉美蘭、蔡玉紋、魏怡君
洪苑均、莊詒婷、蔡玉紋、魏怡君
郭嘉文、林 琦
林 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