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6
【社工學系】大學生社區服務,然後呢? 類湯恩比館的實踐在萬華
「曾經是一群大學生,不小心跑到社區,然後就第九年了…」10月16日,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課程邀請到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的社工─沈曜逸,來分享其在南萬華社區工作的理念與實踐。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為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陳怡伃老師所開授之大三必修課,學期間共會舉辦四場演講,此為第一場,希望透過實務工作者的分享,能讓學生理解社區工作實務面貌,並與課堂所學產生對話與碰撞,進而反思社區工作者的定位、突破社區工作者的當代角色。
與居民站在一起的草根工作
湯恩比館的概念,源自19世紀的英國,主要由中產階級、知識份子所主導,針對貧窮的問題,進行貧民的教育與文化發展、提供居民與學生有關貧民的資訊、覺醒社會大眾有關社會與健康問題。主張居民是互賴的,不同階級與種族間應相互了解。沈曜逸引用其「大學生進入社區」、「公民參與」等概念,開始了類湯恩比館的實踐在萬華……
台灣的社區工作強烈地跟國家發展在一起,稱為社區發展,很少有真正由底層由下而上的基層社區工作,通常都是直到國家資源不夠,才要社區幫忙,並非真正地要讓社區茁壯,社區「培力」的精神難以真正實踐。沈曜逸所在的台灣社區「實踐」協會,是一個沒有「發展」兩字的協會,因為強調是腳踏實地在做,希望找回草根的力量、理解基層的文化,透過合作、共學的社群,發展互助自助的精神,協會並幫忙連結資源,促進社區自身發展。
「培養專家之前,要先培養生活家」:沈曜逸表示,蹲點式的社區工作,與居民共同生活、相處的協會工作者,比起政府部門的社工更能貼近居民、了解居民需求,同時居民也更能接受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協會的辦公室在社區裡、辦理的活動在社區裡、與居民的互動在社區裡,所以懂得如何在社區裡與居民共同生活,懂得居民需要什麼,是與社區居民站在一起的!
從兒童少年開始的服務
協會首先發展的是兒少照顧據點,服務的時間為晚上六點到九點,不同於課後補教教學形式,協會發展出不一樣的方案,像是社團活動,團結鄰近的兒童和少年,讓他們覺得有趣;這個服務也讓家長下班後有適當喘息空間,讓他們好好吃一頓飯。以「新安小舖」為例,工作者透過二手物品買賣,培養兒少民主參與的過程,還有負責任;十歲左右的孩子和工作者一起開會,從三分鐘就逃走,到後來可以自己主持、記錄並完成討論議題,自主協調開店時間、宣傳方式、定價,還有如何運用賺取的夢想基金。
協會更透過社區經濟小組,介紹社會福利產業給居民認識,像是微型創業方案、居家服務和照顧服務員等福利產業的職稱,這類工作的時間彈性,所得對於一個低收入家庭而言相當有幫助。沈曜逸表示未來有意推展社區合作經濟,例如合作社的概念,然而這在民間不普遍,仍需要長時間的分享與對話。
以協力運作面對政治衝突
沈曜逸更提到與社群、當地派系合作,強調跨域合作,與地方社群相互協力。其中提到萬華社區協力聯盟,是當地民間團體的組織,討論包括送餐、志工培訓、老人發展、兒童發展…後來更發展成平台,致力於社區資源的連結與整合。另外,與里長的關係、派系之間的政治角力,也是協會在社區裡必須要正視的權力關係。
修課同學對協會在社區網絡中與其他組織的互動與關係感到興趣,其中有同學問到:「協會與協力聯盟中其他社福團體是否存在競爭關係?」沈曜逸表示這群民間團體是可以合作的,例會與政府單位主導的聯繫會報很不一樣,例如公共空間釋出如何使用,是透過共同討論的方式協調出對社區最有益的安排,與透過競標爭取政府的方案是很不一樣的。不同組織可能有不同的優勢,可以彼此互相合作,以案主最佳利益為出發點,與跟政治出發的很不一樣。
有同學提出與兩派政治對立人馬合作的可能性,像是把兩邊政治角力的里長都拉進來,給他們一個作秀的場合,但沈曜逸表示如果只是辦活動,可以這樣玩,但草根性的社區工作並不允許這樣玩,因為政治是不可能不看見的,也不可能不選邊站,捲入派系的角力當中,做與不做都是幫了任何一方,社區工作者不能不去正視這樣的政治關係,還要很細緻地去評估它。
期待不被社區需要的那一天
沈曜逸真實地把其在南萬華的「看見」分享給修課學生,從他社區工作的理念與實踐到與其他網絡的互動關係,呈現的是在南萬華社區工作的真實面貌。沈曜逸說道:「協會的終極目標就是殺死自己。」也就是說當這個社區不再需要他們,而可以自行發展時,他們的目標就達成了!
這次的演講帶動了實務與知識的對話,講者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突破了課本和教室的限制,也讓教學和同學們對於自己在社區裡工作、與社區一起工作的可能性和限制,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思考。接下來還有三次演講(資訊如下),主題十分不同,修課的學生將擇一作為期末的案例分析報告,也歡迎有興趣的各界人士自由加入。
11月27日 打造都會邊緣的一畝綠:從土地到餐桌的食農創客教育實踐/彭正龍 沺源青工作室
12月18日 課程創業與地方營造的思考:從坪林茶鄉開始的自然安心計畫/李佳璇 大桌環境整合
時間 週五上午10:30-12:00
地點 台大社會社工系館211室
主辦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X 食養城市。人文農創
2015.10.22
【社會學系學術演講】Leverage of the Weak: Labor and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台大社會系在10月22日舉辦本學期第三場週四社會學學術演講,由系主任嬿芬主持。講者劉華真副教授任教本系,在演講中介紹近期出版的新書Leverage of the Weak: Labor and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及寫作過程。本書透過從社會學比較研究的角度分析,兩個在二戰結束後結構條件極為近似的國家,為什麼會有相反的「運動序列」(reverse movement sequencing)?為什麼南韓勞工運動的出現早於環境運動,但台灣卻是環境運動先於勞工運動?本書主要分三個部分。首先,先行運動是什麼,為什麼?繼之,後進運動怎麼回應先行運動的遺產?前兩者是跨國比較。第三部分則是國內的跨運動比較。同時,本書也有詳細嚴謹的比較方法討論。
講者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領域為社會運動、比較研究、後進工業化。很早期的學術關懷就有農漁民議題,隨後聚焦比較南韓和台灣的勞運和環運發展趨勢。為確保研究資料品質,講者及其助理從韓國英文報紙及台灣地方版報紙逐頁尋找勞動和環境相關抗爭並編碼,勾勒兩國的運動發展序列。並從產業和政體結構的比較分析,說明韓國比起台灣,在空間和企業規模(前幾大企業產值佔GDP比例)都是集中性式的工業化,政體則是高壓式軍事獨裁政權,不若台灣有綿密社會控制的列寧式黨國體制,且南韓政府與財閥更需要形成緊密相依的政商聯盟。
本書嘗試指認兩種結構條件與運動初始位置的交互作用過程,說明不滿如何被吸納或收編,又如何在特定的脈絡中發展和疲弱。講者強調,運動力量和序列不是孤立的資產,在社會關係中始能理解怨懟、資源和組織的有機結合。講者亦表明東亞社會運動研究往往被放在區域研究,老牌的社會運動書系收錄者多為根據西方經驗發展的理論。講者希望本書不僅能細緻了解台灣,亦能在社會運動理論有所貢獻,特別在後進國家壓縮的工業化脈絡下,環運不是某種純粹的環境保護意識形態運動。
講者多次感謝歷任研究助理協助編碼並圖像化資料,並說明紮實的學術研究需要密集的勞力與知識投入。當天演講座無虛席,也有多名校內外教師參與,後續對該書的論點及方法論亦討論熱絡。本系後續還有兩次演講,包括11/19(四)的系友劉若凡演講,以及12月初的學術演講。具體講題請關注台大社會臉書專頁。
2015.10.22
【頤賢講座】台灣的科技發展概況-趨勢與機會
在今天的演講中, 陳副校長提到當前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與摩爾定律 (Moore's law) 息息相關。這個法則由 Intel 的創始人摩爾提出, 意指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 18 個月會增加一倍。自 1970 年以來, 積體電路的技術一直維持著這個法則, 因此我們看到電子產品越來越小, 功能卻越來越複雜。現在一台手機的運算能力, 足以比擬早期的超級電腦。
副校長認為科技產業具有: 技術變化速度快、產品生命週期短、服務整合性 (平台) 越來越強的特點。以往台灣一直扮演著很好的 fast follower, 新產品的跟進能力很強, 品質也相當良好。然而, 技術的進展越來越快, 已經使得 fast follower這個角色備感艱辛。另一方面, 這幾十年來, 廠商只要能夠進入電子產品的供應鏈中, 自然就會賺到錢, 因此大部分的企業重視規模, 不願意進行創新與 R&D 的投資。
科技日新月異, 副校長提到每 20 年大約是一個科技世代交替的時間。過去我們在 IC 與 PC 世代有著優異的表現, 但是在網路科技世代卻幾乎找不到一間具有代表性台灣的企業。如同上週蔡董事長的觀點, 副校長也認為物聯網 (IoT) 將會是下一個科技世代, 台灣不能再錯過這波潮流。
最後副校長提到以色列「大學興業」的文化, 他也積極地想將這個風氣引入台灣, 目前已經在校園內推動創意創業學程、創新設計學院等政策, 希望能在台大培養未來推動台灣創新創業的人才。他認為台灣仍有群聚效應、快速反應的優勢, 但是必須發展出以創新替代規模的競爭優勢,以整體性的創新生態和心態面對未來。
2015.10.29
【頤賢講座】台灣產業發展(高科技•創投•私募基金)
對於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的崛起,王伯元董事長在今日的演講中帶來客觀的分析。他認為紅色供應鏈的崛起是產業競爭的自然現象, 即便不是發生在中國大陸,也會有其他經濟體取而代之,發展出對台灣產業具有威脅的供應鏈。紅色供應鏈之所以能夠在幾年間迅速的發展,與中國大陸豐沛的資金以及大量的併購案有關。
王董事長提到企業成長之「兩腳」模式:一腳為Organic Growth,另一腳為 Merge & Acquisition, 而台灣企業大多專注在自行擴大規模成長,缺少併購成長,然在國際上,併購也是常見的方式,不可忽視。他認為最近鴻海、日月光與矽品之間的併購角力,會帶動台灣其他企業開始重視併購的必要性。以中國大陸為例, 2014年併購的結果,不論是在案例或金額上,都比2013年增長55%以上。
對於政府在國家產業競爭中扮演的角色,王董事長提到他的「廚房」理論,認為投資環境如同廚房,先建置好廚房的設備、廚具、備齊工具食材,才能吸引各地名廚來炒菜,所以政府應積極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才能吸引資金及人才的進駐。台灣目前許多政策與法規不利於企業發展,甚至對於外資在台灣的投資也非常不友善,另外,政府過度的干預或主導,亦不利於產業發展,這是台灣急需解決的困境。
10/23特別來賓:陳端容(臺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所長)、蘇碩斌老師(台文所),陳昭如老師(法律系)、傅仰止(中研院社會所)
10/30特別來賓:文學院陳弱水院長、 甘懷真、羅士傑、陳慧宏(歷史系)、曹景惠(日文系)高嘉謙、許暉林(中文系)、王榮麟(哲學系)、翁家傑、傅友祥、李紀舍(外文系)、蔡天怡(圖資系)、陳明祺(清大社會所)、吳介民、陳志柔(中研院社會所)、陳昭如(法律系)、篠田徹、森園憲幸(日本早稻田)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