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 題:Leverage of the Weak: Labor and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講 者:劉華真(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時 間:10月22日(四)中午12:30-14:00
地 點:台灣大學社會社工系館401會議室
主持人:曾嬿芬(台灣大學社會學系主任)
說 明:
兩個在二戰結束後結構條件極為近似的兩個國家,為什麼會有相反的「運動序列」(reverse movement sequencing)?為什麼南韓勞工運動的出現早於環境運動,但台灣卻是環境運動先於勞工運動?Leverage of the Weak企圖解答這則經驗迷團。除了該書內容的討論,本次演講也會交代有關這本書的「史前史」(田野經驗以及成書過程),以及東亞經驗與社會運動研究的關連。
講者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領域為社會運動、比較研究、後進工業化。
講題: 「Obedience to Rules with Mild Sanctions: The Roles of Peer Punishment and Voting」
主講人: Josie I Chen (NTPU Econ 台北大學經濟系陳儀)
時間: 2015年10月08日(週四) 13:30-15:00
地點: 社科401
聯絡人:王道一老師(3366-8411)
承辦助教:楊禮禎(3366-8447)
【貨幣與總體】
講題: 「Assessing the Growth Effect of Equity Market Liberalization in the Tiger Cub Economies: A Synthetic Control Approach」
主講人: 林佩蒨(淡江大學產經學系)
時間: 2015年10月08日(週四) 13:30-15:00
地點: 社科404
聯絡人:毛慶生老師(3366-8361)
承辦助教:陳尚瑜(3366-8445)
台大社會系在9月24日舉辦104-1學期第一場週四社會學學術演講,講者是台北大學社會系的陳婉琪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教育、婚姻與家庭、性別、青少年福祉等等,主持人是本系藍佩嘉教授。
講者在演講中指出,華人社會三代同堂的研究經常發現,三代同堂對孫兒孫女的教育成就有正面幫助。講者進一步探討在孫兒孫女的教育成就方面,祖父母同住對「家長人力」減半的單親家庭來說,是否比對雙親家庭來得更加重要,並尋找可能的機制,譬如祖父母同住是透過父母來影響孫兒孫女,或者有直接的效果。
講者使用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國中資料,根據學生問卷的同住家人題和家長問卷的婚姻狀態題區分家庭型態,分析對象包括雙親、單親父、單親母共三種家庭,排除隔代家庭和兩份問卷回答不一致者。講者接著討論祖父母同住對這三種家庭的子女教育成就有何效果。講者檢驗祖父母同住對父母親的參與子女教養的影響,包括關心子女生活(如談未來、聽感受、關心學校生活)、教育期待和補習花費。講者初步發現,三種家庭中的母親都比父親有更多的教養參與,同時單親父親家庭比其他家庭更可能與祖父母同住。從追蹤資料來看,國小時三代同堂和國中時的父母離婚機率沒有顯著相關,代表離婚後單親父親較需要祖父母同住。進一步迴歸分析下,單親家庭子女的IRT分數會較雙親家庭低,但控制社經地位後只有單親父親顯著較低。加入交互作用項後,祖父母同住對三種家庭的子女教育成就都有幫助,但對單親父親家庭幫助最顯著,且有祖父母同住的單親家庭表現沒有比三代同堂家庭差。祖父母同住會增加單親父親對子女的教育參與和期待,對單親母親的影響則是教育投資增加。但整體來看,祖父母同住對孫兒孫女的IRT分數還是有很強的淨效果,詳細機制還需要後續研究。
演講後提問和討論相當踴躍,講者和聽眾討論相關的機制和後續研究可能。討論主題包括與祖父或祖母同住、祖父母與孫兒孫女是否同性別的效果會不會有差異,以及是否可能是具較高教育期待的單親父親才會請祖父母同住來協助教養等等。亦有聽眾提問,祖父母同住時間長短、父母離婚時間長短的效果,還有教育期待高低的其他干擾因素等等。
演講當天座無虛席,亦不乏其他教授出席,包括社科院蘇國賢院長、社會系曾嬿芬主任、清大社會所陳明祺老師及相當多位老師。後續社會系還有三到四場學術演講,包括Sulfikar Amir在10月5日(週一)於社會系館101教室談福島核災的STS分析(何明修教授主持),以及本系劉華真副教授的新書Leverage of the Weak座談會(曾嬿芬系主任主持),請密切注意台大社會臉書專頁。
賀本院社會系劉華真教授出版學術專書「Leverage of the Weak: Labor and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劉華真(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Leverage of the Weak: Labor and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是一本同時進行跨運動與跨國比較的英文專書,其核心關懷在於解答一則經驗迷團:兩個在二戰結束後結構條件極為近似的兩個國家,為什麼會有相反的「運動序列」(reverse movement sequencing),亦即,在南韓勞工運動的出現早於環境運動,但在台灣卻是環境運動先於勞工運動。
運動序列這個問題的根源要回推至Karl Polanyi對於「社會保護運動」的討論, 當一個社會走向市場經濟、將土地、自然資源、勞動力都變成可販售的商品,對此「鉅變」所帶來的各種毀滅性效應,人們會群起反抗以捍衛他們的社會生活,此中包括勞工與環境運動。Polanyi的論點是建立在他對英國和歐陸經驗的觀察,如果我們探訪此一地理區域內的社會抗爭,「先勞工、後環境」是一般通則,然而台灣的經驗對此一般通則提出了挑戰,也進一步刺激我們思考,勞工、環境運動、甚或社會運動整體,是否在後殖民、後進工業化的情境中,呈現與西歐不同的樣貌與構造。
這本書進一步把「運動序列」拆成三個比較研究的子題。第一個子題是誰變成早發運動(early-riser movements)以及為什麼;台灣與南韓的哪些制度設計與工業發展模式,促成了不同的早發運動的出現。而這個子題換個角度來說,是在回答以下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為什麼在同一個社會裡,不同的運動會在不同的時間出現。第二個子題是,當勞工在韓國以及環境運動在台灣成為早發運動之後,他們各自留下了哪些獨特的運動遺產給後進運動(latecomer movements),而飽受早發運動挑戰的兩國政府,又如何更精巧地回應後發運動的挑戰。最後一個子題,則將視角從「跨國」轉向「跨運動」比較,即使台韓兩國勞工運動鑲嵌在不同的制度環境與運動序列裡,他們的發展路徑與另兩個環境運動呈現強烈對比,不同類型的運動是否各自有其特有的內在驅力,以致於造成運動軌跡的差異,是這個子題的核心。
如果沒有準確詳盡的個案研究,這項跨運動、跨國的比較研究根本無從進行。因此這本書的經驗資料,包含這四個運動的諸多二手文獻,作者進行的訪談和田野觀察,以及在國科會計畫支持下所蒐集的一批橫跨30年的台灣與南韓社會抗爭事件資料。本書除了解答經驗迷團之外,也企圖藉由東亞社會運動的經驗,標定東亞在全球社會運動研究中的理論位置。
相關連結:專書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