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題書展】掇拾原典 ‧ 還原歷史 |
||||||||||||||||||||||||
天.地.人首部曲《Mainay.男人》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會
|
紀錄/莎歷瓦勞.布朗 臺東的卡地布部落,保持著卑南族傳統社會中男子訓練的巴拉冠制度,這項制度從古到今,歷經中斷失落而後又被振興,到現在,因應當代社會也有不同的風貌。導演Uki Bauki於今年製作完成的《Mainay.男人》,透過鏡頭將現代卡地布部落的巴拉冠制度再現,為與讀者一同來了解卑南族巴拉冠制度的內涵及其重要性,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於2015年8月29日舉辦《Mainay.男人》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會,邀請Uki導演以及臺灣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的童元昭主任(臺灣大學人類系教授),透過對談的形式和與會者共同來了解本記錄片的意涵,也透過影片的討論激發對卑南族巴拉冠文化的思考。 座談會的開始,童主任先對Uki導演作簡要的介紹,Uki導演的作品自2009年八八風災後開始出現,而且主要是以行動短片的形式,表現出記錄片的製作是有訊息要傳達的,因此公共性特別的強烈,主要是透過影片與社會進行溝通,當然,本部《Mainay.男人》也是想跟社會有所溝通。介紹過後就進入雙方的對談(童老師為藍字;Uki導演為黑字)。 為什麼是從男人開始?你的影片叫做「天.地.人」首部曲,為什麼是這麼急切的先處理男人的問題? 我在卡地布部落拍片,今年是第三年。剛開始我著手的議題其實跟他們男孩或女孩養成的訓練沒什麼關係,而是關注在「捍衛祖靈,拒絕遷葬」的議題,主要是祖靈信仰與原住民在土地與權利上的抗爭。但在長期的觀察與記錄中,我發現卡地布部落在運動的過程中對外非常團結,而且文化紮根非常深厚,你隨便問一個當地的國中或國小小朋友,他們都可以說出為什麼他們要「捍衛祖靈,拒絕遷葬」,表現出卡地布族人的文化價值觀,而且非常堅持。 至今,運動已進入第五年,一般來說運動的時間一旦拉長就容易潰堤,外在力量透過各種方式直搗文化核心。但在卡地布,外在文化打不進他們的核心,成為他們堅定文化信念的後盾,我認為是巴拉冠。巴拉冠做為卡地布的文化中心點,是文化教育的根基、教育下一代的方式,同時也是卡地布對外處理公共議題的核心單位。所以我想先從男生開始講,其實女生也很精彩,但目前我還停留在男生。拍這部紀錄片,也是希望能傳達「其實這個社會上有各種不同的文化與歷史,如果多一點同理心理解他人,其實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紛爭與對立」……。 |
文/游凱婷、圖/財團法人原住民住文化事業基金會 |
原住民族電視台於今年(民國104年)邁入開台十周年的里程碑,為紀念十年歷程,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於9月3日(四)上午九時舉辦「原視十周年研討會」。研討會中,除了邀請紐西蘭毛利電視台台長Paora Maxwell分享其電視台經營的寶貴經驗外,亦有多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參與各專題研討。 重要貴賓致詞完畢後,研討會上午議程由「紐西蘭毛利電視台與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揭開序幕,第一場專題演講是從紐西蘭遠道而來的毛利電視台台長Paora Maxwell的〈The Establishment & Contribution of Māori Televis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Paora Maxwell的演講中提到, 1978年,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開始要求政府製播毛利語節目,直到1993年,當地政府才開始長期贊助毛利語電視台製播節目,「至今,毛利電視台每年製作2萬小時的節目,擁有祖語台、毛利台兩頻道,節目在數位平台上播映。」毛利電視台在國家與組織層面所執行的策略對於復興當地族語有著正面的成效,經由雙方的密切交流,相信原民台也能像毛利電視台一樣,在復興原住民族文化方面能做的越來越好! 接下來的議程為講次一:「問責機制的落實與需求」,主持人為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林福岳,與談人則為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以下簡稱原文會)董事王亞維、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原住民族傳播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洪貞玲、原文會執行長拉娃谷幸、及原文會副執長Doyu Masao。原視已走過10年,原視之定位、功能、性質以及原視之主體性,一直以來都有相當的討論。例如:原視究竟是屬於原住民族所有?還是政府所有?原視應向全體原住民族負責?抑或是向全體民眾負責?其經營目的是僅為原住民族?抑或是全體民眾?原視的存在是什麼?又必須向誰負責?各與談人分別就此講題參與討論……。 |
冰海一葉舟 林心雅、李文堯 著、攝影;時報文化,2010 文/廖偉辰 《冰海一葉舟》,為作者林心雅、李文堯多次前往阿拉斯加探訪之後,以紙筆記錄下來的旅遊札記。全書總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作者初次前往美國阿拉斯加冰河灣國家公園(Glacier Bay National Park)西臂灣(West Arm)以雙人獨木舟巡航的過程。第二個部分是作者再次前往冰河灣國家公園東臂灣(East Arm)以雙人獨木舟巡航的過程。第三個部分是作者前往阿拉斯加契爾卡白頭海鵰保育區(Alaska Chilkat Bald Eagle Preserve)近距離觀測白頭海鵰生態後的所見所思。第四個部分是作者探訪阿拉斯加東南區,在各有特色的小城市中的所見所想。 第一個部分是作者初次前往美國阿拉斯加冰河灣國家公園(Glacier Bay National Park)西臂灣(West Arm)以雙人獨木舟巡航的過程。在作者的描述中,第一天因為不熟悉潮汐的時間,在紮營地被潮水追著跑以及最後一日晚上和棕熊的驚險的近距離接觸的驚險歷程,都栩栩如生的表現出來。但是,沿途渾然天成的壯麗景色,近距離看到棕熊覓食的情景,以及因為潮汐而形成的天然水道,都能使人從心底發出讚嘆。就如同作者所言,如果最初他們和一般遊客一樣選擇搭乘國家公園的遊輪前往,將因此會錯過多少擦身而過的美麗驚奇……。 |
民族與文化 陳奇祿 著;臺北市:黎明,1982再版 文/盧育嫺 《民族與文化》是一本值得品味的老書。作者陳奇祿教授於去年(2014年10月6日)以92歲高齡去世。這本《民族與文化》是陳教授選錄自己從民國六十到七十年間的部分演講稿,於民國七十年十二月出版,那也是陳奇祿教授擔任臺灣首任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同一年。 讀這本書很容易跌入一種歷史情境,像是看著陳教授,在講臺上殷切相授人類學觀察,熱情且謹慎地講述著臺灣研究、原住民藝術……。那段時光,是陳奇祿教授在學術與政務上皆活躍的時期,也正是臺灣從經濟起飛後,大力加碼文化建設的歲月。在陳教授刻意保留的演講口語行文中,讀者將不只會看到人類學觀察在臺灣的演進,相信更可捕捉到六、七○年代臺灣文化思維的鄭重騷動。 臺灣於1981年創設文建會,首任主任委員陳奇祿,出生於1923年(大正十二年)臺灣臺南州,三歲時與父母到中國定居,中學就讀鼓浪嶼英華書院。1943年進入日本東京第一高等學校,一年後回到上海,進入上海聖約翰大學主修政治副修經濟。1948年陳奇祿教授受邀擔任《公論報》「臺灣風土」專欄主編,回到臺灣,入臺灣大學歷史系擔任助教,隨後又赴美國新墨西哥大學、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深造人類學。1966年獲得日本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1976年獲選中研院院士,歷任臺大考古人類系主任、文學院院長……。 |
眠月之山:一個紐西蘭父子的臺灣尋子奇緣 費爾‧車諾高夫斯基、何英傑合著;遠流:2015 文/鄭依芸 「要了解愛,就是去了解痛。我的愛,我的痛,都在我親愛的兒子身上。」 這是關於一位熱愛大自然的紐西蘭青年、他的爸爸、以及臺灣的故事。故事發生於民國87年,我們大多數的人或許都記得這則轟動一時的新聞報導,「紐西蘭青年魯本失蹤案」的斗大字體在各大媒體間陸續轉載。但這新聞的背後,情感交錯、悲傷但又滿懷希望的故事脈絡,或許並不如此廣為人知,因為一個契機,魯本的爸爸費爾,在本書中娓娓道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帶領讀者們重回當年那悲秋中新芽重新竄出的氛圍。 魯本好登山,喜於獨自徜徉於樹林,當年他和爸爸興奮的提及自己即將前往臺灣旅遊的計畫,誰知,他一去,便杳無音信。起初一個月魯本的家人不以為意,因為魯本的天性本如此,有時沉浸於旅遊的美好,而忘記打電話回家和家人報平安。隨著聖誕節將至,魯本的家人愈想愈奇怪,總覺得是時候該接到魯本的電話了,但是那通電話卻遲遲沒有下落。魯本的爸爸費爾,在嘗試和魯本的臺灣同窗連繫卻始終沒有獲得魯本的消息後,遂決定去報案。 整理好魯本去臺灣相關的資料,費爾試圖於紐西蘭的警局報案、爾後又和國際警察組織聯繫,卻都是枉然,每每都只換來一句「一有消息,我們會通知你」的敷衍話語。著急之餘,費爾決定自己的兒子自己救!不諳中文的他便迅速出發來到這個他從未踏足的國度──臺灣……。 |
嘉年華的誕生:慶典、舞會、演唱會、運動會如何翻轉全世界 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著;胡訢諄 譯 左岸文化,2015 文/翁稷安 《嘉年華的誕生》作者為知名作家Barbara Ehrenreich,該書維持著她一貫的寫作風格,作為一位離開學院,投身普及寫作和社會運動的作者,她擅長將專業的學術詞彙或概念,轉化為流暢易懂的文字,並多半帶有強烈的現實關懷或訴求。這是她第三本在臺灣的譯作,前兩本《我在底層的生活》、《失控的正向思考》都取得了不錯的口碑,於深度和廣度、專業知識和現實指涉之間,皆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從本書許多細節上都可以發現,譯者花費了許多心思,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反而是在書名的部分。原書名Dancing in the Streets: A History of Collective Joy所關注的焦點和核心,與中譯書名在規模和企圖上都不盡相類,很容易造成望文生義的誤解。原書的重點放在由歷史的角度考察「群體的狂喜現象」,這些從西方價值觀看來近乎非理性、原始的,甚或帶有狂爆色彩的團體行為,潛藏在各式的活動和儀式之中,受到來自西方觀點長期的批判和打壓,忽略了對人類社群的聚合所發揮的正向力量,也刻意無視在西方歷史發展中這樣的狂喜也曾是文化的重要構成,即便官方三申五令仍難以限制,以潛流的方式一直發揮著作用……。 |
網站連結:http://www.bullfrogfilms.com/subjects/indigenouspeoples.html 牛蛙電影是美國最具歷史與規模的環境影片發行商。1973年成立,曾在紐約現代藝術館舉辦回顧影展,也曾獲頒義大利帕爾瑪Medikinale International影展的特殊獎。 牛蛙電影的成立目的是為了集結各類提倡喜樂、健康、永續生活的影片,將「環境」廣泛定義為包含生態、能源、農業、原住民族、婦女教育、遺傳學、海洋科學、永續發展、社區再造、經濟、倫理和衝突解決等等主題。近年來也開始關注發展中國家、全球化、性別角色變動與人權議題。影片類型則囊括動畫、戲劇、個人研究與紀錄片等等形式。合作的製片商包含the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CBC, Television Trust for the Environment、 BBC-TV、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還有各地的獨立影片誌作者。 歡迎讀者透過牛蛙電影的原住民族片單,了解世界各地討論的原住民族議題。 |
網站連結:http://www.millet.org.tw/ 台灣原住民諸族語言文化各異,然而和歷來的統治者們的異質文化對照之下,則有一個相同點──小米文化。原荷、原漢、原日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飲食文化。小米成為各族民族認同的象徵。 2002年,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成立,由法律、民族和文化等專家學者所組成,致力於原住民族權益維護、文化推廣與保存,並授與各類研究獎助學金。2003年起,每年舉辦「原住民族重大事件回顧部落論壇」,廣邀原住民族各界與國內外學者與民間人士共同給予台灣原住民族支持與協助,回復原住民族應有權益,尊重與維護其固有文化之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