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好康計畫│經濟部「產學研價值創造計畫」,補助經費2年新台幣2,000萬元 |
|
|
|
經濟部「產學研價值創造計畫」,補助經費2年新台幣2,000萬元為使學界已累積的技術研發成果有效擴散,擬藉由本計畫橋接校園技術團隊與業界或研究機構進行技術商品化研發,強化技術合作深度,開發符合市場需求之產品及衍生新創事業,以達成技術商業化思維導引出新創事業等重要產業價值之目標。 計畫重點:
負責辦公室:經濟部技術處業界科專專案辦公室
|
|
|
|
臺大跨領域團隊活體三維斷層高速掃描研發成果獨步全球成果發表4 月 21 日上午 10:00-11:00 在校總區第 2 行政大樓 5 樓第 4 會議室舉辦活體三維斷層高速掃描研發成果獨步全球成果發表會。楊泮池校長致詞時指出,非常興奮這項研究可能會有許多突破性的發展,在很多領域都可能有很多用途,不僅在表層看得到的皮膚病變,其實還可以在很多其他研究,譬如局部的免疫反應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藥物怎麼進入?藥物與細胞的相互作用如何?等等領域,應用非常廣泛,可以跟很多領域一起合作,開發適合各項醫療檢驗預防治療的新用途,跨出了現有技術的一大步,造福人群與社會。 隨著國內人口逐漸老化,醫療支出逐年攀升,如何藉由早期診斷以降低醫療成本並幫助病人早日康復益形重要。以惡性腫瘤之檢測為例,現有之檢測技術須待腫瘤成長至約毫米等級才有機會加以診出;臺大教授黃升龍的研究團隊創新研發之「高速次微米三維斷層掃描儀」,可做單細胞 (約 0.01 毫米) 之各式定量分析,以非侵入之方式,光照透析皮膚表皮層,可直接快速的觀察組織結構及血球細胞之活體動態影像;進而取代實體切片,對各式疾病/癌症達成更精準之早期診斷。 同時是臺大電機系和光電工程學研究所教授黃升龍指出,此項成果之核心技術為高亮度之晶體光纖光源,可產生由可見光至近紅外光之寬頻輸出,適用於人體不同部位,做高速與高解析之組織結構暨微血管內血流之動態分析。目前已分別在皮膚癌、大腸癌及黃斑部病變進行各式臨床、前臨床及動物實驗,藉由醫療實體切片之H&E染色比對以驗證本技術之有效性,由於本項光學虛擬切片技術在深度及水平方向均可達次微米之解析度,未來有機會以三維光學虛擬切片 取代實體切片對各式疾病/癌症達成更精準之早期診斷。
|
|
2015 癌症診斷與治療新趨勢交流技轉會本中心於2015年4月30日於生醫廠商重鎮-南港,舉辦「癌症診斷與治療新趨勢」交流技轉會,特別邀請到了癌細胞轉移機制(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發現人-新加坡大學 Jean-Paul THIERY,臺灣大學則有俞松良教授、陳林祈教授、胡文聰教授及歐大諒助理教授,本會議共五位知名的研究學者,發表癌症相關專題演講..........<More> (本活動預計今年11月再度舉辦第二場次,歡迎欲發表生技/醫材相關/製藥之技術發明人,盡速與產學合作總中心聯絡!) |
|
機械系教授陳亮嘉領軍,成功獲得103年國家發明創作獎陳亮嘉、吳泳霖、張奕威 (文稿由陳亮嘉教授 提供)
線性彩色共焦顯微系統具高解析量測效果 有助產業升級 高科技產業是台灣當前經濟重心,隨著奈米科技日漸成長,製程上對於細微元件的自動化檢測設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由臺大機械系教授領軍的團隊研發出線型彩色共焦顯微系統,可解決業者長期仰賴國外設備的困境,對高科技發展而言是一大利多。 台灣過去經濟發展焦點主要來自生產製造,在產業演進中,人們不斷朝向微小與精細化的的加工過程邁進,舉凡微機電技術與微加工技術的運用,從毫米、微米進而奈米,尺寸的要求亦越來越小,此時檢測加工的正確性,就成為極為關鍵的環節,尤其高科技產業所需檢測設備的技術需求性高,以微小尺寸量測技術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研發 掌握自主技術 但目前傳統光學共焦或白光干涉之量測速度不足,而且從過去至今,國內始終缺乏此類高精密量測設備機台,多數需向國外購買,不僅所費不貲,核心技術也常受制於國外手中,相較之下台灣業者卻只能賺微薄的毛利,為改善此一狀況,由一群大學師生所組成的研發團隊,以創新式彩色共焦量測原理為基礎,戮力研發一系列高速線上顯微三維形貌掃描量測技術的「線型彩色共焦顯微系統」,不僅可取得較高深度量測準確度之待測物表面輪廓資訊,同時具有高解析之量測效果,且精準度合乎產業要求之水準,因而榮獲「103年國家發明創作獎」發明金獎的佳績。 線形彩色共焦顯微系統的創新之處,主要是其為一套具高速、抗振頻寬高、無須複雜步驟的線上型光學掃描量測系統與技術,研究團隊主持人臺大機械工程系陳亮嘉教授形容此系統猶如「機台的心臟」,比頭髮還微細的,甚至人眼所看不到的,此系統都能快速看出其形貌特徵與關鍵,而且應用範圍廣泛,舉凡半導體、IC晶片、封裝、平面顯示器等高科技製程檢測設備皆適用。 技轉承接 延續創新能量 能取得國家級獎項的創新發明,來自於一個學校系級實驗室的研發成果,過程實屬不易。陳亮嘉表示,受限學術單位研究資源,每當研究發展到某個雛形,都必須藉由與設備廠商合作進行測試,惟學校與產業間缺乏連結性,這部分曾遭遇不少瓶頸,幸而在團隊不斷嘗試下,皆以耐力與熱情克服難關。 值得一提的是,「線形彩色共焦顯微系統」取得國內外專利共有15~20項之多,並已形成一個堅強之專利佈局,相當具有經濟價值,陳亮嘉透漏,現階段已有部分技術移轉給國內高科技儀器或生產廠商,一方面希望產業能承接此創新持續發展,掌握自有技術,不受制於國外廠商,協助台灣產業從製造升級為精密製造,進而外銷到國際市場,另一方面,鼓勵年輕學子持續投入研發,甚至創業,支持新世代實現夢想。
>>教授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