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同學在面臨學術英文寫作的挑戰時,往往會因為害怕自己的英文文法不夠好或是單字不夠多,而遲遲無法下筆。然而,如何寫出正確無誤的句子或是單字,並不是寫作初期應該在意的事。而文法或單字也不全然是一篇文章寫得好壞與否的關鍵。事實上,學術文章的架構及寫作邏輯,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這裡我們將討論六個在學生作品中常出現的寫作問題。這些無論是架構或是寫作邏輯上的問題,都容易造成讀者的閱讀困難,也易造成讀者對該文章失去閱讀的耐心與興趣。
問題一:段落主旨不明確
在段落寫作中,同學們常常會出現段落主旨不明確的問題。很多人除了可能沒有主旨句的概念,不知道在學術寫作中,一個段落的主旨應該要放在段落的最前面,以使讀者能藉此快速掌握段落的重點;還有可能因為要論述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而讓一個段落中包含了許多重點,認為每個句子都很重要,都是重點。
因此,在規劃文章架構時,同學們應該先擬出文章的大綱。確定每一個段落都只闡述一個主要概念,而涵蓋此主要概念的主旨句,通常要擺在段落的最前面,以開門見山的方式,讓讀者能清楚掌握該段落的重點。>
問題二:思考/話題跳躍
學術寫作最重要的目的,在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透過文字傳遞個人的想法與論點。但由於每個人的思考方式與邏輯不盡相同,為了要能有效透過文字傳遞知識與訊息,寫作時必須遵守一定的寫作邏輯與規範,以方便讀者了解作者的想法與論點。如果同學們依循著「我手寫我口」的方式,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經由片段與跳躍性的思考所寫出來的文字,會雜亂無章,讓讀者無法理解文章的脈絡與重點。
此類問題我們可從以下的學生作品看出(僅節錄文章的第一段與後面三段的前兩句)。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在第一段先描述工作壓力普遍存在的現象,第二段則闡述工作壓力會帶來的健康問題,第三段提出解決方法,第四段則是總結並針對解決方案提出評估。如此的架構安排完全符合學術寫作問題-解決方法(problem-solution)文章的基本架構,作者在第二、三與四段的一開頭,也清楚點出該段的主旨。然而,在第一段描述工作壓力普遍存在的現象時,出現了話題跳躍不連貫的問題。作者從壓力會造成的負面影響,談到壓力的普及程度,跳至壓力的成因,而接下去的第二段又跳回第一段第一句的話題,進一步談到壓力會造成哪些疾病。
The Workplace Stress
() Stress may have impact on people’s ment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Fifty percent of the work population suffers from high level of workplace stress. There are three main causes of job-related stress: a toxic work environment, work overload and difficult relationships with administrators and/ or coworkers.
Job-related stress is likely to cause many diseases. According to a report from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he possibility of having heart and vascular diseases…
There are three 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stress suggested by Wellcast: remove, change, and accept. For example, if we have problems with our coworkers, we can try…
In conclusion, stress is inevitable in our daily life. In order to maintain a healthy and quality life, people should learn to deal with it by…
|
針對這篇文章, 我們會建議同學,依照著引言段落的寫作架構「從遠到近,從大到小」, 將第一段的句子順序重新調整,應該先談壓力問題的普及程度,然後討論壓力的成因,最後帶出壓力造成的負面影響。如此,除了可讓第一段的句子連結順暢外,也可讓第一段與第二段的銜接更好。
第一段 壓力的普及程度 → 壓力的成因 → 壓力造成負面影響
第二段 因壓力而產生的疾病
第三段 面對壓力與舒壓的方法
第四段 結論 (紓壓方法評估)
|
問題三:支持句無法有效支持論點
在學術寫作中常用透過統計數據、研究文獻、實例等來支持文章中的論點。然而,同學們常常在闡述自己的論點時,可能只是自己的意見與想法來說明論點的合理性,但沒有用實際的參考資料佐證,如此會讓文章的說服力大打折扣。此外,同學們也有可能因為手邊的文獻資料有限,而使用不是非常相關例子;或是提供了實例,卻沒有詳細說明實例與欲證明論點之間的關係。
如下例所示,在這段中作者欲証明成功者擁有的第二個特質是永不放棄。然而在支持句中,並無法有效證明此論點,引用的例子也沒有完全說明與主要論點的關連。
() Second, successful people never give up. Since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on the way to success, successful people usually have robust mind and never give up. Take athletes for example. They need a lot of high strength training and practice. Third, successful people…
|
問題四:轉承詞的誤用
無論中文或是英文學術寫作,轉承詞的誤用是常見的寫作毛病。寫作者常在兩件事物無因果關係時,誤用因果關係的轉承詞。有時則會因為誤用轉承詞而導因為果。如下例所:
() Some people may decide to go grocery shopping in a megastore while others may like to go to a supermarket. Therefore, they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many aspects.
|
問題五:句子間的因果關係不清楚
句子間的因果關係不清楚,也是學生作品中常的問題。如下例所示,「人們不能在捷運上吃東西」跟「搭捷運時感覺舒服」兩者並無因果關係。真正的因果關係應該是,不能吃東西而讓捷運車廂保持乾淨,乾淨整潔的環境讓乘客舒適才對。
() In addition, people are not allowed to drink and eat in the MRT train, so they feel well when taking MRT.
不能吃東西 —?→ 感覺好
() In addition, passengers are not allowed to drink and eat in the MRT, so they could enjoy the neat and tidy environment when taking MRT.
不能吃東西 → 環境整潔 → 感覺好
|
問題六:結論句/段落中提出新的觀點與訊息
結論是一段文字或是文章的最後,目的在於綜合整理文章的重點。然而有些學生在文章寫到最後時,可能會覺得還有些資料很重要,需要讓讀者知道;或是想要針對文章內提到的論點,做正反方平衡的論述,故在文章結束前才提出新的觀點與資訊。
因此,同學們在撰寫文章的結論時,要注意結論句/段落是否有涵蓋新的資訊。如果是議論型的文章,就應該要有固定立場,不宜在文章最後突然轉換立場,而混淆讀者。但如果同學覺得該訊息非常重要,可以讓文章的主要論述更完整,則可建議考慮將文章重新編排整理,把該訊息納入本文中,並提出足夠的說明,讓讀者能清楚該訊息與本文主要的論點有何關連。
此處我們簡單討論了六種常見的學術英文寫作問題。如果同學們能掌握這些文章架構與寫作邏輯的問題,相信應該能讓自己文章的可讀性提高,而能有效地透過寫作,將自己的想法或研究成果形諸於文字,達到學術寫作與發表的目的。然而,在寫作的過程中,同學們往往會因為太投入寫作的議題,而無法自我診斷出寫作問題。此時,同學們應該要在文章初稿完成後沉澱幾天,再將文章拿出來,一一檢視以上所提到的寫作問題。另外,同儕互評也是一個檢視寫作問題的好方法,透過別人的眼睛,幫助自己找出寫作的盲點。當這些寫作問題都一一解決之後,同學們才需要開始仔細檢視文句中的文法與單字使用是否正確,以進一步提升文章的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