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01
76
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119(w)*39(h)
活動報導119(w)X39(h)
館藏導覽
item01
電影海報圖210(w)*420(h)
裝飾線圖檔
新進館藏標題圖檔
新進館藏784(w)X177(h)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原民繪──探索原住民族的神話傳說

content-1-1-img
本館將於104年1月2日起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原民繪」主題書展,展出內容為一系列以原住民神話傳說故事為題材的繪本,這些作品的取材豐富多樣,藉由生動活潑的圖文,帶領我們直接進入原住民族繽紛多彩的文學世界。歡迎喜愛繪本的讀者書展期間到館閱讀這些充滿童趣的圖畫書。另外,本館於12月起,於週六試辦讓6歲以上的孩童由家長陪同入館,也歡迎家長們於週末帶著孩子到館一起品味這些充滿「原味」的繪本故事。

點此觀看全文。

展出時間:2015年 1月2日至4月30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05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週六開放六歲以上讀者入館

原圖中心2015年1月「試營運」,週六開放6歲以上讀者入館。
【週六6歲以上讀者入館規則】
一、6-11歲須由家長陪同。
二、12歲以上憑學生證換證入館。
三、入館請遵守本館閱覽規則
05
06

從「唱歌」到「唱自己的歌」──談當代台灣原住民音樂的客體化與建制化

# 從「唱歌」到「唱自己的歌」──談當代原住民音樂的客體化、建制化與混雜性
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 陳俊斌副教授
文 / 林恬慈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在1月26日下午的週一演講,邀請到了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的陳俊斌教授帶來 當代原住民的音樂課題。在兩個多小時的演講與討論中,陳俊斌教授以2010年的音樂電影舞台劇《很久沒有敬我了你》為研究對象,嘗試以後現代的觀點,檢視當代原住民音樂在舞台劇中的現代性。 這次的演講內容其實是陳教授在研討會上發表過的論文延伸,也是國科會專題補助計畫的論文,原本陳教授處理的是《很久沒有敬我了你》(以下簡稱《很久》)中的後殖民議題,但是有感於後殖民民族性的取徑所導向的結論無法有所突破,因此後來嘗試用現代/後現代的觀點來分析《很久》中的原住民音樂表演,作為一種學科的反思,並希望在這次的演講中拋磚引玉,獲得出席聽眾的回饋,以做為未來論文的修改方向參考。

點此觀看全文。

08

【圖書】佐諾的夏天

本書封面圖 《佐諾的夏天》
周淑琴 著;臺北市:玉山社,2014
文/施藍波安

《佐諾的夏天》訴說了近半個世紀前一個夏日,一個排灣族小男孩佐諾,返鄉回到部落所經歷的有趣故事。例如〈放牛〉這一篇故事,佐諾家有一隻牛,名字叫笨蛋(asi)。佐諾一想到這隻牛只會吃,而且什麼都吃,就稱牠為笨蛋。一大早母親就將佐諾叫起床,佐諾回:「我想要繼續睡。」卻被母親一句話而氣醒,母親說:「早餐在桌上,記得要吃蛔蟲藥喔!」這下可好了,附近鄰居親戚都知道佐諾肚子裡長蟲,氣沖沖的下床,佐諾想好一個暑假卻要早起工作!就將早餐一口氣吃完了,牽著asi到馬路旁吃草。這時看到也牽著牛的堂哥卡督山,就開始瞎扯蛋一堆,漸漸的身旁也越來越多牽牛的人,而且整條馬路幾乎都是牛的大便及尿液。這時卡督布提議大家要不要去河邊游泳,大家都一口答應,並將牛綁在樹旁。這一游玩,已經夕陽西下了,卡督布大叫得起來,牛若沒吃飽的話,回家想必被罵得很慘,這下佐諾也完蛋了,趕緊與堂哥卡督布將牛帶去喝水,看能不能將牛肚子撐起來,使勁的將牛頭往水裡塞,卻發現這方法無多大效用,只好硬著頭皮回家,佐諾這回家的路上都唱著剛學的排灣歌曲,來消弭心中緊張的情緒。

點此觀看全文。

05
08

【圖書】排灣族佳興部落手紋圖錄

本書封面圖 《排灣族佳興部落手紋圖錄》
周明傑 著;行政院原民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14
文/黃政

Vecik──雖常被直譯為中文的「文字」,但在排灣語中亦有書寫、刺繡、雕刻以及以圖樣紋身紋手的意思,而本書便是周明傑老師以vecik(書寫)記錄vecik(紋手)的成果。周明傑老師主要研究排灣族音樂,並歷時十多年深入部落採集傳統樂器、樂曲。周老師在自序中提到,本書的撰寫動機便是起源於他的古謠採集,由於古謠採集的對象大多為七、八十歲的部落耆老,而半數部落耆老手上皆刺有紋樣,因此便會在錄音結束後針對手紋訪談,也是這樣漸漸地萌生了記錄紋樣的想法。 本書第一章先概述排灣族手紋的神話故事、相關文獻以及「手紋」一詞的探究,自1873年始便有美國博物學家Joseph Beal Steere 記錄了排灣族男女的手紋(後收錄於《福爾摩沙及其住民: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日治時期後記錄手紋的文獻便更多了,舉凡《台灣蕃人風俗誌》、《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等皆有介紹。本章接續介紹到關於「vecik」一字,依據作者訪談耆老說明,舉凡木雕、石雕、刺繡等在物品加上符號、紋樣並賦予意義的舉動,皆可稱作「vecik」,於是作者認為「vecik」一詞並不單純為「符號」之意,而是與傳統生活、文化現象、美感觀念皆有密切關係。

點此觀看全文。

05
08

【圖書】末代Sapalengaw的話 : 馬太安大頭目Unak Tafong1958年錄音重現

本書封面圖 《末代Sapalengaw的話 》
何有柯口述;黃宣衛主編;吳明義記音/翻譯
文/廖偉辰

《末代Sapalengaw的話》是民國47年(1958),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前往花蓮縣光復鄉進行田野調查時,由最後一任馬太安社頭目兼祭司何有柯(Unak Tafong)先生所口述的記錄。 全書由三十個故事所組成,除開一篇是口述者何有柯(Unak Tafong)先生自述自身的歷史之外,其餘則包含了口述者所知道馬太安部落所發生的各式各樣的故事,內容包羅萬象,十分豐富。 我們可以看到,在「馬太安部落的歷史變遷」、「子民糾紛與大頭目裁決」兩個故事當中,口述者認為,因為歷代部落領導者公正的裁決部落居民的糾紛,馬太安部落居民大家才能夠和相安無事與和平相處,而且如果誠心並用心的按照祖先遺留下來的教訓處理一切事物,就會風調雨順,沒有天災也沒有人禍;但如果心術不正,或是不按照祖先的教訓處理事物,則會有天災和人禍發生。


點此觀看全文。

 
05
goodweb

【網站】Oyate

網站圖369X336

網站連結: http://www.oyate.org/index.php/about-us
整理/諸長瑾

Oyate是達科他族語「人」的意思。Oyate是一個美洲原住民/美洲印地安人的倡議及教育組織。他們評論兒童文學,並倡導呈現美洲原住民/美洲印地安人時,應考慮史實的準確性、文化的適切性、並排除反印第安的偏見與刻板印象,希望其他人也能與之看齊。Oyate的工作包括重點評量印地安主題的書籍與課程、舉辦「學習尊重原住民族」 工作坊、管理小型的資源和參考圖書館,為孩童、青少年與他們的老師提供文學與學習教材。Oyate在他們的工作中,強調提昇北美各地原住民的文字和圖畫創作,希望原住民的後代能認識自己的原住民身分,以此為榮;放心地讚揚自己的身分,並藉著教育與分享故事來教導下一代。

點此觀看全文。

05
goodweb

【網站】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網站圖369X336

網站連結: http://home.ipcf.org.tw/
整理/曾薔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於99年依據《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設置條例》成立,為目前唯一原住民族傳播媒體事業,宗旨為傳承原住民族文化教育、開展原住民族主體性、保障原住民族傳播及媒體近用權,希望使原住民族優質豐富的文化深耕台灣,從邊緣走向主流,讓族人因文化而自信,讓台灣因原住民文化而驕傲。

點此觀看全文。

05
10
circle 原民繪──探索原住民族的神話傳說
circle 百合花記特展
circle 都蘭×沖繩 海島風光
circle 原來好色—咪奴染布創作個展
circle 「紋織泰美-駐館藝術家聯展」
circle 繁衍、祈福和保護:背兒帶文化
circle maSpalaw -臺博館賽夏族文物返鄉特展
circle 彩虹與蜻蜓-泰雅服飾與排灣琉璃珠的對話特展
circle 「原來土地的記憶這麼美」--台灣排灣族雕刻館典藏特展
circle 祖靈‧連結──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族的文化傳承特展
05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