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杏如老師(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臺灣—日本之間的往返,無數次,多半獨來獨往,或和朋友、家人,求學、開會、旅行。這是第一次以「領隊」身分浩浩蕩蕩帶著10名學生出發,目標是前往和另一群不同國籍的學生進行「交流活動」。這是前所未有的經驗,從出發、搭乘飛機、電車、在教室中討論,都是與過去不同的風景。旅途中,許多想法閃過腦海,僅在此記印象深刻、從「領隊」角度思考的幾件事。
行前:出自學生之手的校外參訪路線規劃
這次的交流對象是修習早稻田大學若林正丈、梅森直之老師seminar的大學部同學。交流工作的籌備階段,若林老師班上的代表、五年級的前田裕介同學藉來臺灣參加學生交流會議之便,和系上幾位即將前往日本參加交流活動的同學先行交換校外參訪路線的意見。我很驚喜地發現,原來除了課程之外的交流行程規劃,基本上都是全權交給學生們決定,由學生們自行規劃、籌備。日本人對於學生、子女的教育方式,比起臺灣採取獨立的態度,這是我過去的印象,顯然也表現在這件事情上。
前田同學一一詢問參加者的年級、有興趣的議題、現有的路線是否可行等,一邊考慮著如果要參觀國會議事堂,必須考慮會期、現場可以容納多少人等種種細節與可能發生的狀況。這時我在內心想,12月早大到臺大參訪時,也要仿照這樣的方式,由參與交流活動的學生......(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