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訂閱本報 | 瀏覽歷史報區 |
【立冬】十一月初七,立冬收成期,雞鳥卡會啼。
【小雪】十一月廿二,月內若響雷,豬牛飼不肥。
【諺語】兄弟若仝心,烏塗變成金。(比喻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二十日發行

 

米故事 在田間倒下的育種家—末永 仁 日本九州電視臺專訪後記
米歷史 日治時期稻米生產情形
米研究 水稻育種發展之省思(三)臺灣水稻產業 因應暖化之道
米人物 磯 永吉—1945年之後幽微的心境(四之二)青田街孤燈 留下名山
米活動 辦理科普講座系列
會務報告 系友畢業40年重聚餐會


 

在田間倒下的育種家—末永 仁

日本九州電視臺專訪後記

圖 1 本文作者謝順景教授是國內資深水稻專家,2014年9月17日在臺北接受日本九州電視臺(RKB每日放送株式會社)之專訪,談「蓬萊米之母—末永 仁的故事」。

如果有人在去世之後的50年、100年,
還有後人願意為他樹立銅像、製作節目,
那就表示這個人在人間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奉獻。

末永 仁,日本九州福岡人,我們尊稱他為蓬萊米之母。
1910年抵臺,24歲;
1914年起與磯 永吉博士共事水稻育種,28歲;
1923年提出「幼苗插植法」關鍵技術,37歲;
1926年蓬萊米命名,40歲;
1927年任臺中州農事試驗場場長,41歲;
1929年育成「臺中65號」劃時代的蓬萊米品種,43歲;
1939年抱病在試驗場田間工作,倒下、去世,53歲。
臺中州農事試驗場在他倒地之處樹立紀念銅像,
二戰期間銅像遺失。
2012年奇美博物館許文龍先生親手重塑末永 仁銅像,
分贈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及臺大磯小屋。
2013年日本九州福岡市收到奇美博物館贈送的末永 仁銅像。
2014年九州電視臺派遣採訪員來臺,製作末永 仁專輯節目,
他們分別拜訪了臺中場許志聖博士、臺大磯小屋
以及前臺中場場長謝順景博士。
2014年也是蓬萊米命名88周年的「米壽」紀念。

—編者註—

日本九州福岡電視臺節目部阿佐部 伸一部長,拍完了臺大磯小屋「蓬萊米之父磯 永吉」文物資料及訪問後,來到我在臺北的家。阿佐部 伸一部長見面就說:「蓬萊米之母末永 仁(スヱナガ メグム) 是我們的同鄉,是我們眼中的偉人。不久前福岡市接到臺南奇美博物館贈送的末永 仁銅像,所以我來臺尋找他的足跡,讓日本人知道100多年前,末永 仁在臺灣育成蓬萊米時所留下的史蹟。」「聽說他任臺中州農事試驗場 (即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場長期間,抱病在田間工作中倒下,不久過世。為紀念他躹躬盡瘁的風範,在臺中州農事試驗場內樹立銅像。您戰後曾擔任過臺中農改場場長,對他的故事一定有所了解,所以今天請您談有關他的故事。」

我告訴他說:「末永 仁53歲英年早逝時我才11歲,所以無緣見到他本人,不過他的同年齡老上司磯 永吉博士,活了86歲,我和他互動較多,1953年我們還一起去美國考察稻米研究及產業,所以對磯博士比較熟悉。我認為磯 永吉和末永 仁是蓬萊米育種的連體嬰,缺一不可,所以我會把兩個人在蓬萊米育種合作無間的情形一起說明。」

提問一:「磯小屋」為何成為臺北市定古蹟?

阿佐部 伸一(以下簡稱阿佐部) 問:

我剛剛在臺大「磯小屋」拍下磯 永吉博士以前工作所留下來的文物,對臺大諸位老師努力保存有歷史價值的文物,甚為感佩。聽說「磯小屋」差一點被學校當局拆除,為什麼?

謝順景(以下簡稱謝) 答:

聽說,臺大農學院的建築用地不夠,前任陳姓農學院院長,想把老舊的日式房子拆除後蓋新大樓。經過農藝系師生嚴重抗議並申請為臺北市定古蹟(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後保留下來。農藝系師生召兵買馬成立了「志工隊」整理「磯小屋」內外,2012年成立了「磯 永吉學會」研究臺灣蓬萊米發展之歷史,所以「磯小屋」知名度愈來愈高。我非常佩服臺大農藝系師生對保存古蹟之努力。

提問二:末永 仁為臺灣人做了什麼事?

阿佐部:

末永 仁是我們日本九州的同鄉,我們稱他為「福岡の偉人」,是知名的水稻育種家,他一生主要工作在臺灣,您認識他多少?他對臺灣人做了些什麼事?有什麼貢獻?

謝:

末永 仁53歲在臺灣過世時(1939)我才11歲,我沒有見過他,所以對他認識不多。根據謝兆樞教授所提供資料,臺灣人稱末永 仁為蓬萊米之母,和蓬萊米之父磯 永吉共同育成了擧世聞名的蓬萊稻「臺中 65 號」。末永 仁是1886 年3月15 日在日本福岡縣大野城市大城﹝オオギ﹞,舊筑紫郡大野村出生,父親末永 郁次是大野村第四任村長,末永 仁從大分縣三重農學校畢業後,任職福岡縣農務課農事試驗場,是一個勤勞守份的基層技術人員。末永 仁是在24 歲時(1910)年來到臺灣,任職嘉義農事試驗場 (現在的農試所嘉義分所) 技手。「技手」是最基層之技術員,相當於臺灣現在的「技佐」。他在嘉義農事試驗場從事稻米改良工作。1914年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 (農業試驗所之前身) 之磯 永吉技師,奉命負責拓展臺中州的稻米米質改良工作。他在召兵買馬時,看重了末永 仁工作態度認真,1914年轉任到臺中州農事試驗場工作,後來擔任臺中州試驗農場主任 (相當於臺中州試驗場之場長)和磯 永吉一起從事於蓬萊米之研究。只有高農畢業的他,被北海道大學畢業的磯 永吉看上,是他「好運之開始」,他遇到貴人了。

提問三:對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有何看法?

阿佐部:

非常高興知道我九州的老鄉末永 仁,一百多年前在臺灣的足跡。你出生在日治時期的臺灣,在日本人统治下生活過,請問您對日本统治之經濟發展有何感想?是好是壞?

謝:

日治時期日本人和臺灣人有很多差別待遇,日本人視臺灣人為次等人,這是很大的缺點,不過日本政府對臺灣的基本建設及教育普及有很大的貢獻。根據臺灣的歷史記載,後藤 新平(1857-1929)擔任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期間,促進了臺灣的農業、工業、衛生、教育、科學、交通、警政等建設發展。李登輝前總统曾說:後藤 新平只用8年7個月的時間,就把臺灣打造成為「相差100年」的社會,打下了臺灣目前繁榮的基礎。可見他為臺灣的近代化貢獻很大。

提問四:為何改種日本稻?

阿佐部:

臺灣人也是吃米長大的。日本來臺前,臺灣人只種在來稻,為何後來改種日本稻?

謝:

翻開臺灣稻米改良的歷史,古早時期原住民從菲律賓群島、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引進了大量的陸稻種植,已經有300年歷史。日人來臺時發現臺灣之稻米都是秈米(在來米),品種繁雜,品質粗劣,而且多混雜紅米、黑米及稗子等,產量很低。日人首先把臺灣的在來稻進行就地品種的純化工作,作為水稻育種的第一個步驟。把原來的1000多個品種減少為400多種,最後再從其中選出266種做為臺灣在來稻改良的基本品種。1890年代,日本發生嚴重的糧食短缺,日俄戰爭之後(1904年2月6日─1905年9月5 日),日本全國之稻米供應更為不足。當時的臺灣總督兒玉 源太郎下令殖民地臺灣增加稻米之生產來供應日本母國之糧食需要。因此要生產符合日人口味的稻米。為達到此目的,臺灣總督府在1900 年開始創設農事試驗場,並先後引進日本品種 1,256 種,逐次進行栽培試驗。淘汰不適合在臺灣種植的品種後留下 752 種繼續進行試驗,並以「中村」為主力進行選育試驗,但一直選不到適合臺灣氣候環境的日本品種。

提問五:磯 永吉和末永 仁如何進行改良?

阿佐部:

後來如何找到適合在臺灣氣候環境下種植的日本品種?請談一談末永 仁和磯 永吉對臺灣稻米的改良工作內容?

謝:

根據謝兆樞教授所提供資料,末永 仁擔任臺中州試驗農場主任(相當於臺中州試驗場之場長) ,初接任農場主任之前幾年,重點放在稻雜交後代之選拔工作。他在磯 永吉指導之下,風雨無阻地在實驗田裡工作。他每天巡迴試驗田,仔細觀察田間的雜交後代之稻株生長之變化並作記錄,中午妻子會送便當來。晚上則留在實驗室分析他的田間紀錄簿,研判紀錄所代表的意義。無法解答時,他會騎自行車到三公里外的磯 永吉宿舍,向他請教。努力多年仍然選不到產量高的「日本型」良質米品種;因為日本稻的雜交後代在臺灣高溫且長日照下都太早熟,種植後40-50天就開花結果,因為提早抽穗、出穗不整齊、株高變矮、分糵少,影響品質,產量只有臺灣在來稻之一半,沒有經濟生產價值。努力多年也選不出好品種,心中深感挫折,一度想放棄稻育種工作。

提問六:日本稻改良成功的關鍵因素?

阿佐部:

後來為何反敗為勝?關鍵因素在那裡?

謝:

臺灣的氣候第一期作「由低溫漸漸變為高溫」,第二期作「由高溫漸漸變為低溫」;就日照而言,第一期作「由短日照漸漸變為長日照」,第二期作「由長日照漸變為短長日照」;對「感光性」及「感温性」敏感的日本型稻很難適應這樣變化多端的臺灣氣候。末永 仁無法突破這個瓶頸,面對了無法從日本稻雜交後代中,找到對「感光性」及「感温性」鈍感的日本型稻後代的困境。在失望及心力交瘁之下,一度想退場放棄這個工作。磯 永吉得知後,不斷給他打氣說:日本有一首歌「人生跌到谷底七次後第八次還要再站起來! 所以你不要洩氣,重新站起來吧!你要冷靜思考解決之道,必能克服困難,一定會成功的。」磯 永吉的真摯之情,給他力量讓他打消了不幹的念頭。因此留住了難得的育種人才。磯 永吉接著增加了他的研究經費,給他實質上之支持,同時決定立新策略並和他併肩作戰,一起在第一線工作。

阿佐部:

他們的新策略是什麼?是否很成功?

謝:

他們決定要重新選用雜交親本,最後決定用米質良好的「神力」和比較抗稻熱病的「龜治」為雜交親本,希望能從雜交後代選出抗病而米質良好的品系出來,運氣好的話,會出現感光性及感温性鈍感的後代。 末永 仁乃開始進行了日本稻「神力」與「龜治」間之雜交,把後代(F1)種植在臺中農事試驗場之田裡。末永 仁在磯 永吉指導及全程參與下,以純系分離譜系法種植選第二代(F2)單株,選出表現良好的植株為第三代(F3),一直選出第四代(F4)…… 第六代(F6)開始基因組成大致會固定下來,此時把它們成立為品系,然後進行抗病蟲害、產量比較試驗及品質測驗等選拔步驟;最後選出表現優良的品系「臺中 65 號」。臺中 65 號具有高產、良質、抗稻熱病、適應性強、對日照鈍感、第一、二期作均適合栽培於全臺灣各地之優良特性,旋即取代「嘉義晚二號」推廣至全臺。

提問七:遺傳學如何解釋對日照敏感轉變的機制?

阿佐部:

剛才你說,雜交親本「神力」與「龜治」都是「對日照長短敏感」,但是在它們的雜交後代中出現了帶有「對日照長短鈍感」基因的後代,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好像變魔術一樣,末 永仁又如何能從眾雜交分雜後代中抓到它?

謝:

你抓到重點了。我相信90多年前的科技沒有現代那麼進步,末永 仁及和磯 永吉兩人對「對日照長短敏感」變為「對日照長短鈍感」之機制可能也沒有正確的答案。有一種可能是「敏感」基因發生「突變」後變為「鈍感」;第二種可能性是帶有「鈍感」基因的臺灣在來稻的花粉偶然飛過來,和雜交分雜後代再雜交後把「鈍感」基因插進來。從末永 仁的試驗田當時也有臺灣在來稻品種保存區之觀點來推測,第二種可能性較大。臺大謝兆樞教授和他的研究生(陳昱齊)在2009年用現代分子遺傳學的方法探討影響抽穗期基因,結果發現臺中65號控制抽穗期基因的DNA上多了一段1,901個鹽基對的序列,這個插進來的基因序列,抑制了 對日照長短「敏感性」而使該品種變為「鈍感」。臺中 65 號的兩個親本「神力」與「龜治」都沒有這個抑制日照長短敏感性的一段DNA鹽基對的序列。他們又發現很多臺灣山地旱稻上都有這一段鹽基對的序列,所以它們對日照長短不敏感。這一段鹽基對的序列之存在與否,支配了對日照長短不敏感或鈍感,多年來的謎底終於解開了。90多年前還沒有分子遺傳學,末永 仁和磯 永吉不知道這個機制,但可能發生了上述第二種的可能性:即帶有「鈍感」基因的臺灣在來稻的花粉偶然飛過來,和雜交分雜後代再雜交後把「鈍感」基因插進來。這個插進來的「鈍感」基因和米質及抗病性基因在龐大的雜交後代集團中繼續分離或固定;從這個雜交後代大集團中找出符合目標的後代,好像在大海中撈針一樣不容易。這個時候要靠育種家的「第六感」來決定,選那一個後代作為品種之用。所謂「第六感」是智慧的集合,可以說育種家是「科學家」也是「藝術家」。帶有「對日照長短鈍感」基因的「臺中 65 號」出現後,該品種被普遍栽培外,也被用作日本型稻改良的雜交親本,因而從眾多的雜交後代中,育成了100多種一年可種兩期的蓬萊稻品種。「臺中 65 號」成了寶貴的種源。

提問八:蓬萊米命名的經過

阿佐部:

聽了您的說明後才知道,一個稻品種之誕生沒有那麼容易。末永 仁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熬過十餘年漫漫歲月終於育成了舉世聞名的「臺中 65 號」,過程艱辛令人動容。這個日本型新米後來被稱為「蓬萊米」,請問它的命名經過?

謝:

磯 永吉博士在他的回憶錄說:在1926年5月5日的日本米穀會第十九屆大會在臺北鐵路飯店召開。他在會議中提出一直稱為「內地米」 的日本種應該給它一個適當的名字。他建議從(1)蓬萊米、(2)新高米及(3)新臺米三種中選一個名字。主持會議的伊澤 多喜男總督說:「臺灣有蓬萊仙島之稱,決定以『蓬萊米』命名在臺灣所育成的日本型稻。」這是蓬萊米的由來。他又回憶說:他任農試所育種系主任時,曾針對水稻的改良是否以「日本稻」為優先或以「臺灣稻」為優先一事,有兩派人員對立爭論不休,他最後裁決以「日本稻」為優先,做了大方向的決定。事後想來他的決定是對的,否則的話,臺灣不會有「蓬萊米」的產生。他認為蓬萊米育成及推廣成功要歸功於(1)他的研究團隊的敬業精神,(2)育種理論的基礎正確,(3)臺灣農民的全力配合,(4)日本國內消費者及臺灣島內消費者的認同及捧場,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推廣在臺灣全島種植,沒有這些人全力合作的話,上述佳績無法達成。1953年我和岡 彥一教授拜訪了住在臺北市青田街的磯 永吉博士,他津津有味談到上述往事,笑容滿面,非常開懷。他又說:「我一生做稻米研究,希望上蒼讓我活到88歲「米壽」後才回天家。」可惜他在86歲過世。今年是「蓬萊米」命名八十八年的「米壽」,磯 永吉學會今年(2014) 4月24日在臺大磯小屋辦理了蓬萊米「米壽」紀念活動,完成了磯 永吉教授的遺願。

提問九:蓬萊米對臺灣稻米產業有何影響?

阿佐部:

蓬萊米出現後好像帶來臺灣稻米生產之奇蹟,它對以後的臺灣稻米改良事業有示範作用嗎?蓬萊米的出現對整個臺灣之稻米生產之影響有多大?

謝:

根據《臺灣稻作發展史》之記載,「臺中 65 號」之適應性廣,一年可以種二次,推廣給臺灣農民種植後,很快地成為生力軍,因此臺灣的日本型稻米(當時稱為內地米)不但可供臺灣島內食用,而且輸出到日本的米量也大為增加。在1900年的臺灣稻米(註:脫殼後的白米) 每公頃的產量為943公斤,到了1926年提高為1,565公斤/公頃,到了1938年變成2,242公斤/公頃,總產量為1,402,414公噸的最高紀錄。從日人剛來臺之1900年到1938年之38年期間,臺灣的稻米生產增加了五倍左右。戰後由於臺灣研究人員繼續稻種改良結果,在1976年的稻米產能提高到271萬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

提問十:臺灣人為何樹立末永 仁銅像?

阿佐部:

在臺灣很少看到日本人的銅像, 但臺中州農事試驗場內立有末永 仁場長的銅像很例外,他一定是很讓人尊敬懷念的人,你能不能多告訴我們他的故事?

謝:

根據謝兆樞教授所提供資料,末永 仁在1937 年應砂勞越(Sarawak )國王之邀前往婆羅洲(Borneo)北部指導稻作後感染結核病;1938 年臺灣蓬萊米的產量已高達 140 餘萬公噸,創下日治時期的最高紀錄,然而次年(1939)末永 仁在臺中試驗田間倒下,一代育種大師驟然殞落,享年53歲。 為了感念末永 仁場長一生奉獻水稻之改良,所以臺中州農事試驗場(戰後改名為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的同仁,在他倒地之處,樹立銅像作為永遠紀念。很可惜的事是,銅像在太平洋戰爭中,不知去向,也許被拆下拿去做砲彈了。我接任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時,只留下末永 仁場長的銅像基座。不過奇美博物館的創辦人許文龍先生親自重新彫塑末永 仁銅像,除放置在奇美博物館外,還分別贈送臺中改良場、臺大磯小屋及日本九州末永 仁之故鄉留念。

 

圖 2 當年立在末永 仁倒地之處的銅像

 

圖 3 許文龍先生贈送臺中改良場的末永 仁銅像

 

圖 4 許文龍先生贈送磯 永吉與末永 仁兩座銅像給臺大磯小屋,2012年3月10日舉行銅像揭幕式。

 

圖 5 日本福岡縣農業試驗場農業資料館內置放許文龍先生贈送的末永 仁銅像

提問十一:為何建造「豐收」紀念碑?

阿佐部:

我昨天專程去遷場到彰化縣的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訪問,特別拍下立在場內之「蓬萊米臺中65號紀念碑」,稻育種專家許志聖博士說,這是前任場長謝順景老師所建造的。請問您建造此紀念碑之動機及經過?

謝:

1983年我接任臺中區農改場場長職位。當時該場仍在臺中市中心英才路及向上路之中間(目前之臺中市美術館),是昔日農事試驗場末永 仁場長工作之地方,除日式老房舍之外,只留下末永 仁場長的銅像臺座。因為都市發展之關係我受命遷場至彰化縣大村鄉,三年後新場完成。我在新場大樓正對面建立了「臺中65號」及「臺中在來1號」之紀念碑,永遠紀念這兩個劃時代的水稻品種。當時由臺中區農改場之退休人員集資捐獻20萬元,請當代藝術家謝棟樑先生彫塑並建碑。我寫了中英文碑文,「豐收」二字是時任農林廳長的余玉賢所提,一併刻在紀念碑之大理石上。

 

圖 6 「臺中65號」及「臺中在來1號」紀念碑

此紀念碑成為懷念蓬萊米之父磯 永吉博士及蓬萊米之母末永 仁場長之地。每年前來觀看此紀念碑的人很多,尤其是日本人。前年末永 仁的女兒一行人特別來此懷念父親並照相留念。末永 仁的孫子末永 邦去年(2013)也來看此紀念碑,悼念爺爺。

阿佐部:

您的說明讓我對蓬萊米之母末永 仁場長在臺灣所做的事業有進一步的了解,我相信日本的電視觀眾一定會很高興看到這個節目。謝謝接受我的訪問!

謝:

謝謝你!

※特別感謝臺大農藝系謝兆樞教授、臺中場許志聖博士提供相關資料與照片。

謝順景 / 磯永吉學會名譽理事
前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
現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附件一

福岡の偉人、末永仁氏胸像受渡式

1.日時:平成25年4月11日14時から
2.場所:福岡県農業試験場内、農業資料館

福岡県は臺湾の近代化に尽くした福岡県人、蓬莱米(ホウ ライ マイ)の母、末永 仁(すえなが めぐむ)氏なる偉人の出生地(福岡県大野城市)です。昨年の4月に臺湾研究会の永嶋直之氏経由で、臺湾の事業家、許文龍氏からの申し出で、偉人、末永仁氏の顕彰のため、本人の胸像を出身地福岡に寄贈したいとの申し出がありました。

福岡県郷友連盟としては、日臺友好と日本人としての誇りを取り戻す活動理念にも合致すると判断し、県議会の加地議員にそのことをお伝えし、福岡県との調整役を引き受けていただきました。その結果、筑紫野市にある福岡県農業試験場の農業資料館に設置することになり、4月11日にその受渡式が執り行われました

許文龍氏祝辞(要旨)

「臺湾は世界唯一の親日国である。日本の臺湾併合50年の間、命を掛けて臺湾に貢献した日本の偉人に感謝している。その偉人達の中でもダム建設で貢献した八田與一、蓬莱米の父母である磯永吉、末永仁、地下ダム建設の鳥居新平が代表的偉人です。私も小さい頃から美味しい蓬莱米を食べておりました。末永仁氏に感謝します。」

許文龍氏之祝辞(要點)

「臺灣是世界上唯一的親日國家。我經常對日本合併臺湾50年期間,為建設臺灣拼命貢献的日本的偉人們存有感謝之心。在多位偉人們中,我要特別指出對建設烏山頭水壩的八田與一、蓬莱米之父母磯永吉及末永仁以及建設地下水壩的鳥居新平是代表性的偉人。我從小就開始吃到美味可口的蓬莱米。我要在此向末永仁氏表示感謝之意」

 

附件二 「臺中65號」紀念碑文

臺中65號

臺中65號係本場首次以龜治和神力雜交所育成之稉稻品種,於1929年正式命名推廣。因其高產、米質優、適合一二期作栽培等特性,故稉稻取代秈稻,成為本省水稻栽培的主流。其為本省現有許多推廣品種之直接或間接親本,且被許多國家試種,表現極佳,已成為琉球、尼泊爾等地之主要栽培種,”臺中”因此而聞名於世界。

TAICHUNG 65

The first rice variety bred by hybridization in Taiwan, selected from Kameji X Shinriki at this station, named and released in 1929, Japonica or Keng type. With its high yielding potential in intensive culture, adaptability in both the first and second crop-seasons, and a superior grain quality, this variety has opened the way to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Ponlai (Keng type)rice industry in Taiwan. It has also served as the parent of many of leading rice varieties presently grown. Having been introduced into different countries, it often showed success, and became the main variety in the Ryukyus and Kathmandu valley, Nepal. This variety has made the name, Taichung, well known in the world.

回頁首


 

日治時期稻米生產情形

臺灣的稻米生產技術,在日治時期後開始進入科學化的改良與有系統的推動,使得單位面積的產量逐年提升;同時南北各地的大型水利設施陸續完成,更讓整體稻米的生產面積擴大,進而帶動總產量的上升。

在品種改良方面,由早期針對臺灣在來種秈稻進行的一系列改良,到後期引進日本型稉稻種植成功。栽培技術的改進則包括縮短苗齡、推廣正條密植式插秧、獎勵拔稗、鹽水選、教導稻農施用肥料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推廣等。

重要水利設施則包括桃園大圳、曹公圳、嘉南大圳水庫工程及宜蘭排水工程等陸續完成,使得可耕地面積在40年間增加一倍,供水穩定也延長可種植的時間。

總觀稻米產量的變化,糙米產量由1900年的30萬7千公噸,到了1938年日治時期最高峰的140萬公噸,上升了3.5倍。

而蓬萊稻與在來稻的消長變化方面,在1920年代之前,因技術尚未突破,所生產的均為秈型的在來稻,在1925年後,因蓬萊米的命名及總督府的戮力推廣,產品價值較高,加上如臺中65號等重要品種陸續誕生,使得稉型的蓬萊稻受到稻農的歡迎,種植面積快速上升,1935年蓬萊稻種植面積達到36萬5千多公頃,正式超越在來稻,成為種植的主流。僅在二次大戰末期至國民政府接收初期,因工業設施破壞導致肥料短缺,使得需肥較少的在來稻生產面積有短暫回升。然時至今日,蓬萊稻仍是臺灣地區主力種植的稻種。

 

圖 7 日治時期臺灣稻米生產情形(鄧耀宗。2003。臺灣稻作之回顧與展望)

劉建甫 / 磯 永吉學會理事

回頁首


 

水稻育種發展之省思(三)

臺灣水稻產業 因應暖化之道

地球暖化是指靠近地表面或是海表面的全球平均氣溫,隨著時間而有逐漸升高的現象,此現象在20世紀中期以後趨於明顯,全球平均溫度和百年以前相比還是偏高。在全球暖化形成之氣候變遷下,導致農產品及原物料的供需失衡,且全球性氣候異常,造成地區性的糧食生產呈現不穩定現象,糧食大國出口量銳減,更因生質能源的發展,排擠了糧食作物的供應,而新興國家經濟快速發展,造成全球糧食需求增加,致使近幾年來陸續發生糧食危機。由於我國生產經濟系統,深切依賴國際貿易,故無法幸免於上開農產品供需失衡的影響,對我國而言,其衝擊甚至是國土安全層次的課題。

氣候暖化現況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統計報告指出,全球地表溫度年平均值在過去百年間上升約0.5~0.64℃ (圖8) ,顯示近年來全球暖化 (global warming) 現象有逐漸加劇的情形,而此趨勢對各地氣候將造成明顯的影響,諸如降雨型態改變,農作物生產、動物遷移習性、傳染病發生率與人類健康等均受到影響。而同樣臺灣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無可避免的亦會受到重大衝擊,因臺灣地區亦出現暖化現象,其暖化趨勢過去百年間升溫約1.0~1.64℃ (圖9),是全球平均值的 2~2.5 倍,顯示臺灣地區暖化的趨勢較之全球情形更為嚴重,因此唯有提早因應,方能避免遭受無法挽救的重創,特別是攸關人民生計而產業特性又較脆弱的農業。

 

圖 8 全球地表溫度年平均值(資料來源: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資料)

圖 9 1901-2012年臺灣13個平地代表測站之溫度變化時間序列圖(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2012年資料)

暖化對農業之影響

全球暖化是廣泛的趨勢,其中對農業之影響大致上可歸納為:

(一) 氣候帶及農業帶向兩極移動之影響

暖化會使不同的氣候帶發生移動,且趨勢日益明顯,尤其是目前農業土地的利用因氣候帶的移動,將使農業及畜牧業因此發生改變,進而造成十分巨大的影響,如小麥栽培北移至加拿大、俄羅斯等原來冰封的地帶,而原來的小麥主要栽培帶卻可能因此而消失。

(二) 大氣中 CO2 濃度之影響

CO2 濃度增加會使主要糧食作物,諸如小麥、水稻、大麥、豆類等,總計約有16種 C3 作物產量有顯著增加的可能。然而增產的效果卻會因溫室效應所帶來的環境溫度升高,使得作物生長發育受阻,讓產量有不增反減的現象出現。

(三) 土壤水分及質地之影響

溫室效應將引起高緯度地帶降雨減少,而低緯度或赤道區降雨增加,形成土壤水分含量分布發生改變。尤其較暖的氣候或乾旱時,會造成土壤中微生物對有機質分解速度加快,使得土壤中有機質的減少,導致土壤質地日益惡化。此外目前全球可耕地土壤鹽化日益嚴重,暖化不但會使鹽化趨勢更形惡化,且因極端氣候所帶來含鹽分之雨水、海平面上升、地層下陷及土壤鹽化等因素,促使土壤鹽化情形雪上加霜。

(四) 對農業氣候災害的影響

由於氣候暖化可能造成極端氣候發生頻率大為提高,諸如異常乾旱、高溫、淹水、風暴、冷害、寒害等,因此未來作物對極端氣候的損害及防災措施會更加嚴峻。

(五) 對作物生長發育及病蟲害的之影響

溫度的提升會使農作物的生長發育產生巨大的影響,如需水量增加,要有足夠的水分供應,才能有效利用新增加的熱能和CO2資源,進而提高光合作用,而水分不足時生長反而受阻;尤其是夏季溫度劇烈上升時,會對植物體直接造成傷害,而高溫也會使作物生長積溫快速累積,造成作物有效生長期縮短,產量減少。至於病蟲害發生率亦會改變發育的起始期,使得發生時期提前或延後,或又因溫度的提升使一年中病蟲害的繁殖代數增加,或因新的環境條件使得不同類型的病蟲害出現,造成作物受到危害的頻率大幅提高。

臺灣所面臨之問題

隨著全球暖化的速度提升,其對作物生產的影響已逐步顯現,如102年第1期水稻稻熱病受災面積達3萬公頃,罹病率介於12%至35%,發生稻熱病產區約有10%至40%的減產,堪稱是近年來最嚴重的一回。又因為水稻開花期受低溫及雨水影響,更出現罕見「只有稻殼,沒有米粒(俗稱空包彈)」的農損災情,這些災害發生情形,會隨著暖化所造成的環境逆境,致使臺灣水稻生產受到嚴峻挑戰。

(一)暖化環境逆境發生時機的不確定性

由於氣候變遷影響環境,會因人類經濟行為而發生速度的改變,像石化原料及燃料之使用頻度、雨林的破壞情形、工廠二氧化碳的排放及空氣中氟氯碳化物濃度等,影響了大氣臭氧破壞速度,進而改變北極、南極及喜馬拉雅山等三大淡水貯存地之冰融速度,改變海水溫度及高度,進而造成溫室效應,使得極端氣候發生頻度及嚴重程度大幅增加,其發生地點、頻度及程度均大異往常,而出現不確定性。

(二)全球暖化影響臺灣糧食的供應與取得

1. 糧食供應

臺灣水稻在糧食供應層次上可以「有沒有」及「穩不穩定」來探討,「有沒有」是指臺灣人民有沒有得吃,基本上在短期的現況是肯定的,根據農糧署資料顯示臺灣目前糧食自給率為32%,但長期呈現下滑趨勢,其中稻米的自給率雖高於96%,但小麥、黃豆的自給率為零,玉米的自給率為2%,結果顯示臺灣除稻米外,多數穀物及雜糧全數仰賴進口,使得臺灣在糧食供應上受國際糧食市場是否穩定影響至深,由於可耕土地逐漸減少、世界人口快速增加,將導致臺灣糧食供應上處於相當不穩定狀況,故由國內糧食自足率不足面來看,糧食過度依賴進口將使臺灣糧食之供應在「有沒有」及「穩不穩定」上均有危機存在。

2. 糧食取得

從糧食取得觀點而言,主要是衡量臺灣是否有能力透過市場機制得到需要的食物,觀察國內糧食消費對國際市場之依賴程度,自90年至100年間糧食進口比率有提高現象,顯示臺灣糧食進口依賴程度相當高。而綜合糧食自給率分析來看,100年較90年下降了5個百分點,可見糧食供應因國內生產規模減縮及進口數量增加,導致自給率呈現逐年遞減情形。

暖化對臺灣水稻生產之影響

氣候暖化不利臺灣目前之水稻品種。水稻是對高溫敏感的作物,在不同發育時期對溫度的忍受力不同,水稻營養生長期最適溫為25~35℃,低於15℃或高於45℃即停止生長;水稻生殖生長期最適溫為25~30℃,低於20℃時水稻穗數減少無法抽穗,日均溫高於30℃則造成不稔。榖粒成熟期最適溫為20~25℃,高於30℃或低於20℃均不利榖粒充實。

臺灣栽培之水稻品種約 90% 以上為稉稻,而高溫多濕不利於稉稻之品質與產量,因此氣候暖化對臺灣地區糧食生產的影響將大於溫帶地區。

(一) 暖化造成水稻生育期縮短及產量下降,尤其夜溫的升高,對水稻及糧食作物產量及品質影響極大。大致上,升高1℃時約有4-15%的減產,升高2℃時約有9-36%的減產。在氣溫對米質的影響方面,會因粗蛋白質增加使米飯變硬、米粒透明度減低及碾出白米比率下降,因而減損米質及經濟價值。

(二) 水稻栽培期因「暖冬」常讓農民在初春時提前插秧,導致秧苗發生嚴重寒害,造成重新種植及資源浪費。

(三) 暖化也造成臺灣水稻病蟲害種類增加,發育繁殖速度加快,使得防治資源投入增加及降低農民收益。

(四) 臺灣水稻栽培每年總用水量為48-60億噸,約占年總用水量之25-31%,因此全球暖化下,會導致水分供給缺乏,造成水稻總產量下降及糧食供給的不穩定。

臺灣水稻產業因應之道

(一) 提升臺灣水稻競爭力的前瞻思考

有前瞻的願景才能從環境的變化中洞悉先機,需要對影響水稻之創新機會進行系統化分析,故乃運用SWOT分析方法,探討水稻內外部之機會、威脅、優勢及劣勢等情勢分析,其後再根據水稻競爭力之創新系統,打造臺灣水稻前瞻趨勢。

以SWOT分析探討臺灣水稻之競爭力:根據表1分析結果,顯示臺灣水稻的優勢與機會,參酌這些特點以前瞻思考方式,可規劃具提升水稻競爭力之策略。

表 1 水稻競爭力之SWOT分析

資料來源:國家文官學院「薦任公務人員晉升簡任官等訓練及警正警察人員晉升警監官等訓練」第3組吳永培、詹宗佩、陳淑美、盧世昌、黃健在、白少華等分析結果

(二) 前瞻思考之水稻創新系統

如圖10所示,建構水稻創新系統可朝四個方向進行,包括糧食安全平臺、產官學加工米團隊、科技創新團隊、創新米食文化等,其分述如下:

 

圖10 水稻競爭力創新系統之圖示說明

(三) 糧食安全平臺

1. 糧食供應與取得之平衡

(1)增加糧食供應

A. 研發適合國內種植之耐旱水稻,取代部份良質米供應糧食的現況。

B. 發展多元化糧食生產管道,保護優良農地以供糧食生產,種植耐逆境稉稻品種,減少暖化環境發生時,米飯用稻米生產出現大量的減產。

C. 活化休耕地、鹽化土地,以耐旱水稻、耐鹽水稻供生產加工用及鮮食用之稻米,彈性調整水稻利用途徑,將生產過剩稻米轉為加工及高附加價值產品之原料,缺糧時則轉化供糧食食用。

(2)多元糧食取得

A. 蒐集瞭解國際糧食市場資訊,充分掌握國際糧食市場動態及國內糧食庫存情形,建立彈性調整機制及流程。

B.保障與分散糧食進口來源,鼓勵國內業者擴展糧食進口來源與管道,積極爭取臺灣優先進口權。

C.增加農業投資,透過契作及合作農場經營,穩定水稻產業生產。

D.建立海外糧食生產基地,透過政府與民間企業,成立海外糧食生產基金,組織大型公司,召集學者、農民及運輸業者等強大生產團隊,挑選受全球暖化影響較小之國家或地區,於海外建立屬於臺灣的永續糧食供應基地。

E.簡化糧食進口等行政程序,建立危機購糧基金之機制,建立快速進口糧食流程,減低缺糧所造成之民生衝擊,藉以穩定民生及物價,降低糧食所引起的劇烈波動。

2. 調整水稻生產策略

(1)研究策略

首重耐逆境水稻新品種的育成,根據氣候變遷對水稻之影響及耐逆境特徵點,水稻新品種發展方面,大致區分為耐旱育種、耐鹽育種、耐熱育種、耐寒育種、耐淹育種及高抗病蟲害育種等六個方向。而為避免此類稻米的生產干擾正常米飯用稻米之市場,研發方向以國人較少食用之加工秈稻為主,將六種抗逆境特性導入聚合成一個高產及軟質之優良新品種。

(2)增加生產面積

據農委會的資料,在101年臺灣的耕地面積80.8萬公頃,休耕政策自1997年實施迄今,臺灣農地休耕面積已超過30萬公頃,占可耕作面積一半以上。臺灣所需糧食生產面積大約需132萬公頃左右,目前水稻生產面積僅約24萬公頃,顯示若能活化部份休耕地供水稻糧食生產,提升水稻耕作面積,將可穩定國內糧食供應(農糧署全球資訊網)。

3. 產官學加工米團隊

臺灣地區90%以上水稻栽培為良質米品種,若能以部份生產面積或休耕面積,結合農糧署進行生產補助,結合各縣市政府農業輔導單位、各農改良場生產管理技術之協助,並透過農會、產銷班、糧商形成上(政府機關)、中(糧商、農會)及下 (產銷班) 游等產官學界之串聯,具體作法上選擇雲嘉南灌溉水缺乏區、新竹科學園區工業用水比重高區域及沿海土地鹽化區等作為生產專區,其中缺水區以耐旱水稻,鹽化區以耐鹽水稻進行栽培,建立穩定的加工水稻生產鏈,建構專業合作之生產團隊。

4. 科技創新團隊

(1)加工水稻研發

三十年來由於受西方飲食文化的影響,造成國人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國人每人每年白米消費量由89年的66公斤,降至目前剩46公斤 (農糧署全球資訊網)。雖然目前水稻生產面積及生產量尚可供國人消費使用。 一旦發生暖化災害將有缺糧危機,可以利用具有抗逆境特性之加工用秈稻品種進行栽培,讓這些水稻生產的特殊加工用途原料,全部進入加工體系,降低生產過剩之壓力。然於暖化缺糧時,這些稻米則可轉換成供米飯食用糧食,解決因增加稻米生產面積所造成生產過剩的疑慮。

(2)高附加價值米製產品之開發與利用

農試所自89年選育具保健營養效果或適製釀酒的米種,包括具有富含維生素、機能成分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之黃金米、巨胚米、半糯米、紫米、紅米及低蛋白質米等營養保健米品種。另目前已開發完成多種產品,包括以釀造技術開發米酒及米醋產品、利用米糠原料研發米香胚美容皂、酒粕美顏皂、米香胚美白化妝水、保濕精華液及保濕乳液,並以米為原料萃取米澱粉開發出優質蜜粉及眼影等產品。輔以新創企業結合公私部門資源連結糧商、加工業、飼料業及物流業,建置全方位農產精品新創企業,以加速技術擴散,擴大產品在市場之占有率,獲取最大效益。

5. 創新米食文化

米食向來是我們生活中的主食,深入影響生活各層面,傳統習俗中,無論從出生、成年、結婚及過壽,甚至死亡,米食在各項禮儀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若能積極推廣米製食品,建構臺灣優質米食文化內涵,並依閩南、客家及原住民等傳統米食特色,分別建置閩南米食文化館、客家米食文化館及原住民米食文化館,結合政策宣導行銷,策劃各項米食文化展覽及促銷與活動,訂定文化節,辦理創意米食料理與優質米製產品選拔競賽,為米食注入新的元素,一方面保有原有的文化意涵,另一方面開創臺灣新米食文創產業。

結語

水稻為臺灣栽培面積最大作物,然在政府保護農民的政策思維下,使得產業的競爭力一直無法大幅提升,值此全球暖化所帶來之危機衝擊,惟有憑藉前瞻思考模式,擺脫舊有思維模式,在確保糧食安全基礎下,結合創新科技,研發高附加價值產品,打造新的米食產業等策略作為,以期為臺灣稻米開創璀燦的未來與提升競爭力。

林彥蓉 /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系教授
吳永培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 副研究員

回頁首


 

磯 永吉—1945年之後幽微的心境(四之二)

青田街孤燈 留下名山

當磯 永吉可以提筆增補寫作新版《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演》的時候,整個時空背景已大異於前,沒想到的是他頓時之間失去的兩個崇高且具有豐厚行政資源的職位 ─ 帝國大學講座教授與農試所所長 ─ 會帶給他前所未有的心境變化。

首先,於私他必須儘快適應留用他的新政府在甫接收敵國敵產後所施行的配給生活,以及之後隨之而來的通貨膨脹。磯 永吉曾經留美多年,他的日常生活是兼具「日式」與「美式」的 ─ 他批判臺灣的在來米不佳,說它冷飯時沒有黏性與香氣,不能做成晚餐的「壽司」;他的中餐卻是夫人親自準備的美式三明治與裝在「魔法瓶」(保溫瓶) 的咖啡;他是會帶著學生外出「料理屋」喝清酒喧嘩作樂、也會帶領學生開聖誕節派對的老師。這次第,在新大環境的制約裡,他必須刻意收斂與低調。

其次,他是被政府留用的「樣板」專家顧問,實則是有莫大利用價值的敵產。即便是在最私密的青田街的家裡,很多時候就會有限速的通知,指定時間地點隨傳隨到,面見想問他問題的「長官」。說起青田街的家,更是令他輾轉鬱結,那本來是帝國大學的幾位講座教授,為求生活更具格局,而自行集資購地自建的房舍,孰料當初接收大員來校辦理校產移交時,竟也不分青紅皂白,全部劃歸成臺大校產,如今這個「家」是借住給他的宿舍,是征服者特別頒賜的恩惠,像如此這般瑣細的情緒,這在以前對一貫大格局的他而言是不可思議的,可是現在卻常在心情狹縫裡悠然而生。

圖11 他必須快步融入留用他的新政府所施行的配給生活

圖12 即便是在最私密的青田街的家裡,有很多類似這樣的限速通知,他必須隨傳隨到;信函所留拆信痕跡,絕非拆信人一貫的風格,在這裡訴說著很多隱藏的細微心情故事。

於公的方面,他在那則感懷心情隨筆中提到,他每週兩天要在省政府農林處 (後來的農林廳)上班,他是被政府留用的顧問,難免就必須聽任有司的安排,不定時風塵僕僕跑遍戰後百廢待興的各縣市農政單位與生產現場,陪著「長官」聽著一場又一場振興農業的會議與視察,舉凡跟育種有關的,不論是作物或家畜、家禽,他就是全能的育種專家,每趟抱回堆疊滿桌的會議油印資料,喘息間就得提筆寫下專家意見與農業發展方針。

在農試所,所長職務移交後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他就已經經歷了兩任不同派系勢力人馬競逐瓜分資源的上司,這些上司有的只是背後勢力在覬覦敵產,心卻不在此、騎馬找馬之士;有的則是望之不似人君,更遑論是否有可以與他齊駕的學經歷。而他已是屈就人下的降伏下臺所長,總是有新上司交辦寫不完的戰前「農業功程書」(農業研究成果報告),要限時呈閱。

一樣的局面也出現在他回到臺大農藝系的系館。他只能操著日語繼續講授他的「種子學」,偌大深幽的系館裡,人影幢幢卻是無法言語相互聞問。

傍晚回到青田街,時間與心力已所剩無幾,抖落一身的風塵、無奈與疲憊,孤燈下攤開他增補「名山」之作的稿本 ─ 三大本跟他的格局很難匹配的克難、簡陋與寒酸的紙本,但那卻是深藏在他內心裡真真實實、雄偉遼闊的世界。

圖13 他已是屈就人下的降伏下臺所長,總是有新上司交辦寫不完的戰前農業研究成果報告,要限時呈閱。

圖14 他操著日語繼續講授他的「種子學」,偌大深幽的系館裡,人影幢幢卻是無法言語相互聞問。

磯 永吉三大冊的稿本混用兩種紙型:第一種是「臺灣省立臺北第二女子中學學生作文習字紙」,打開對折的毛邊紙;第二種是「臺灣印刷紙業公司營業 ( )明細表」標準 (250 x 353 ) 公厘 B4 道林紙。兩者大小不謀而合,輔以 (255 x 355 ) 公厘貼有細紋的馬糞紙作為上下封面,手工串繩裝訂成冊,每冊厚度約 35~55公厘。第一、二冊 《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演(1944年版)》(本文)裝訂置左向左翻頁,每頁兩面均用,由右向左寫;第三冊 (由原書附錄新擴增的 「水田冬季休闲期の利用」) 裝訂置右向右翻頁,其他均同,封面正中央貼有兔子的剪紙。

因為第一、二冊是由《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演(1944年版)》增補的本文,所以有大量的剪貼。磯 永吉至少拆解了兩本《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演 (1944年版)》,把要保留的文字、圖表一一剪下,依序黏貼在稿紙上,要增補的部分就直接謄寫或繪製在緊接原版文圖之後適當位置的稿紙上,由於保留與增補的份量都很大,所以這兩冊顯得很不平整。三冊總計的工作量龐大,不容小覷。

原書《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演(1944年版)》共有20講,新增補的稿本只有19講。原來版本的20講並沒有刪除,而是將其中的第9、12、13、14、15、17整併進入稿本的第5、6及9講,這些講節的內容都有相當程度的增補;稿本另外加了第12、13、15、16及17講等全新重寫的講節內容;另外,第14講「蓬萊米の由來」是由原書的第6講大幅改寫而來。兩相對照之下,我們已了然於心:戰事方息,磯 永吉在彼時倥偬不暇給之際,急於要為「名山」之作增補的本意,應該就是這些全新以及大幅改寫的講節內容了。(待續)

 

圖15 磯 永吉的稿本混用兩種紙型。眼前有紅色格線的是「臺灣省立臺北第二女子中學學生作文習字紙」,打開對折的毛邊紙;上方前一頁是「臺灣印刷紙業公司營業 ( ) 明細表」標準B4道林紙。增補寫作方式是將要留用的原書文字、圖表一一剪下,依序黏貼在稿紙上,要增補的部分就直接謄寫或繪製在緊接原版文圖之後適當位置的稿紙上。

圖16 稿本以(255 x 355)公厘貼有細紋的馬糞紙作為上下封面,手工串繩裝訂成冊,每冊厚度約35~55公厘。第三冊封面正中央貼有兔子的剪紙,這推測是磯夫人之傑作。

謝兆樞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磯 永吉小屋團隊

回頁首


 

科普講座系列:從米粉的名實爭議看臺灣農業發展困境

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上午10:00邀請汪文豪先生來臺大農藝學系演講,講題是:從米粉的名實爭議看臺灣農業發展困境汪文豪先生為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及記者,接受本學會理事長郭華仁教授之邀請來做此專題演講。此次之演講活動係由臺大農藝學系與臺大磯永吉學會聯合主辦,為學會之作物科學科普講座的系列演講,亦做為磯小屋導覽解說志工教育的課程訓練。

回頁首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1974年畢業系友及眷屬,陳大錦、楊晉超、趙秀英、張保福、戴玉英、周宜寬、林應壬、廖文如、廖雲英、厲化潔、謝兆樞、彭雲明,一行12人,於11月8日下午前往磯小屋參訪。翌日,即11月9日中午,一共有30位系友、眷屬及師長出席畢業40年重聚餐會,餐會前後系友一共捐贈7萬3千元作為磯小屋之修繕與活化基金。對於1974年畢業系友熱心贊助母系之古蹟活化活動,農藝學系暨磯永吉學會在此表達深深的謝意。

彭雲明 / 磯 永吉學會秘書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