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電子報第七十一期

::如果您的收信軟體不支援html格式的文件、或是您無法正常看到以下內容,請按此::

第七十一期 2014.9.30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電子報
中心首頁 | 我要訂閱 | 取消訂閱 | 各期目次 |
本期目次 Contents
【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館藏消息】
【好站推介】
【原民快訊】
【近期活動】

影片封面 # 播放日期:10/4、10/11、10/18、10/25
播放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臺大圖書館B1中庭廣場旁)


# ◎上午場
片名:冠軍之路
片長:10:00~11:45 (105分鐘)

喬羅根希望將部落賭場加以擴建以改善部落經濟,然而長老們希望在擴建前,要喬證明自己的『靈魂』還存在,所以決定讓喬擔任部落高中長曲棍球的教練來訓練這群毫無戰鬥力的球員,證明自己的原住民魂。

影片封面 # ◎下午場
片名:傳奇42號
片長:14:00~16:08 (128分鐘)

真人真事改編,傑基羅賓森美國職棒大聯盟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國人球員,黑白球員分隔的棒球政策將永遠改寫。1947年4月15日,羅賓森穿上了他的第一件道奇隊制服,背號42號,以先發一壘手的身分登上大聯盟。

# 音樂,是臺灣原住民族的生活體現,內容承載著族群部落的歷史傳說、遷徙、祭儀,與日常生活,古調音樂的保留與傳承是當代族人了解祖先生活的歷史與智慧的一種方式,在今日原住民傳統文化、語言不斷流失的時刻,這些由前人所採集、保留的珍貴資料,是後輩人們得以親近祖先路徑之一,此外,亦是為後人留下了臺灣原住民族傳統古調的美好。本中心此次將舉辦「古調留聲──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音樂採集主題展」,展出相關書籍、樂譜及影音資料,期盼能夠藉由這些館藏,讓讀者們一窺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生活的表現,並了解音樂採集的歷史脈絡。

......詳全文

展出時間:2014年 9月1日至12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活動報導】

# 主辦單位:國史館
活動時間:2014年08月20日 14:00
主講人:盧梅芬(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圖/文:黃政


國史館舉辦的「臺灣原住民史系列專題演講」已經來到了第十四場,本場次邀請盧梅芬老師介紹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木雕藝術美學表現、木雕產業政策的形成脈絡以及沒落原因。盧老師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主要專長為博物館與原住民、原住民藝術、原住民文化政策,並著有《天還未亮: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一書。此次講題為「原真、原始、混雜:日據時期原住民木雕產業與收藏」,盧老師先解釋何謂「原真性」,「原真性」一詞主要用於博物館收藏脈絡,而日治時期發展之原住民工藝商品與產業也讓此時的原住民工藝產生不同程度的「原真性之死」。
日治初期尚未積極珍視原住民工藝,而是以「農業臺灣、工業日本」模式,以農業與養蠶為核心,直至1917年總督府殖產局商品陳列館成立,並於1922年舉辦「家內工業品展覽會」後「產業工藝」之概念才被提出,而1924年山本鼎來臺考察臺灣工藝更對臺灣公益產業造成歷史性轉折。山本鼎訪視Kaviyangan(今佳平)、Puntei(今佳興)、來義、古樓、Pongan(今望嘉)五部落後,於《臺灣日日新報》提出「原住民自用工藝高於漢系工藝」,認為原住民自用工藝具世界競爭力,並提出「文化理蕃」、「產業理蕃」概念以及原住民產業工藝規劃書,由此可知山本鼎對於臺灣原住民工藝之重視程度。

......詳全文

#
時間:103.09.12—13
地點:臺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圖、文/莎歷瓦勞.布朗、游凱婷

在原住民族委員會的贊助下,山海文學雜誌社籌辦文學獎、文學營、文學論壇三位一體的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系列活動,至今已邁入第五年,是臺灣原住民文學的年度盛會。本屆論壇由原民會副主委陳張培倫揭幕:文學,可以說是觀察民族生命是否活絡的指標,是得以一窺族群精神生活的窗口。因此副主委也十分感謝「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論壇」前後系列活動為臺灣原住民族創造一個場域,讓作者、研究者、讀者間能夠交流,也期盼與會者在這兩日的活動有所收穫。
文學論壇第一天的場次,包括「年輕世代原住民文學研究」、「原住民文學的教育實踐」、「原住民文學中的族群意識」,以及「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作品回顧」。
第二天的議程同樣安排了四個場次,分別為「原住民女性書寫的對話」、「原住民文學與展演」、「原住民文學與傳播」,及最後的綜合座談。

......詳全文

#
活動地點:臺灣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日期:2014.09.20
圖、文/施藍波安


「達悟族」是臺灣唯一一支海洋民族,海洋是他們的母親,孕育出達悟族人特有的生活美學、海洋文化。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新書《大海浮夢》紀錄了他在南太平洋航海的心路歷程,也完成了童年時期的航海夢想。今天夏曼‧藍波安向讀者介紹他的新書與心情,也邀請現任考試委員的作家好友浦忠成前來助陣。
夏曼.藍波安自述,從兒時之時,總是聽著父親的教誨,無須懼怕任何事物,也使得夏曼‧藍波安在航海的路途上勇敢而堅強。當他在南太平的房東家睡覺時,房東看到夏曼.藍波安不時的笑著,便叫起他問說為何你睡覺還一直笑?夏曼回道:「我夢到了我的祖先、父親以及帶他認識海洋的小叔公、外祖父,他們跟著我到了南太平洋,他們在我夢中為我祈福、保佑我在航海的路途上平安。」

......詳全文

【館藏導覽】
# 【圖書】 日治時期台灣體壇與奧運

本書封面圖 #書名:日治時期臺灣體壇與奧運
#作者:林瑛琪
#出版項: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4.05.25
#ISBN:9789571175638

館藏連結

文/翁稷安

[內容簡介]
《日治時期臺灣體壇與奧運》一書,為林瑛琪博士所撰,於2014年出版。如書名所示,內容在描寫日治時期臺灣的體育發展,並涉及當時的奧運議題。本書採取了通論的視角,而非僵硬的專題論文形式,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尾尾敘來日本時代臺灣體壇的變遷,以及那些於今日被大多數人所遺忘的體育先賢們。但平易近人並不表示本書未有學術專著的嚴謹,本書參考大量的近人研究,並搜集大量難見的一手史料,可見得作者研究的用心,以及更重要的,身為一臺灣體育愛好者對臺灣運動的熱愛。
全書分為兩部分,分別是歴史篇和人物篇。歷史篇共分三章,第一章在討論日治時期棒球的發展,講述棒球運動從美國至日本,再傳至臺灣生根結果的過程。第二章則是介紹嘉農的傳奇,從成立到打入甲子園決賽的英勇事蹟。這部分的歷史因為棒球在臺灣一向以國球著稱,再加上先前電影《KANO》的上映,較為國人所熟悉,相關著作也很多,如《臺灣棒球一百年》、《「國球」誕生前記: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史》等可供參讀。這兩篇文字可視作精要版的簡介,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史料充實外,並且採用相較通論或專論更平易近人的文字,敘述了臺灣棒球的淵源與榮光。特別是第二章對嘉農賽事的描繪,更令人有身歷其境之感。第三章討論日本時期臺灣和奧運之間的關係,作為被殖民者的臺灣,通過殖民者日本間接體驗了奧運的滋味,臺灣選手如張星賢、林月雲等,以奧運為目標,試圖從日本體壇脫穎而出,爭取奧運出賽的機會,無論結果,體現了臺灣人的韌性和堅持。經由作者對史料梳理,不僅表揚了這些選手們的努力,也勾勒了臺灣人民和奧運賽事的最初關聯。

......詳全文

# 【圖書】 廣島末班列車:一九四五原爆生還者的真相

本書封面圖 #書名:廣島末班列車 : 一九四五原爆生還者的真實故事
#作者:查理.裴列格里諾 Charles Pellegrino
#譯者:廖素珊
#出版項:商周,2011
#ISBN:9789861209524
館藏連結

文/翁稷安

[內容簡介]
「末日」是人們意識底層很複雜的情結糾葛,沒有人期待末日的來臨,卻似乎又相信著一切總有終結的一刻,形成無法放下的執著,不斷出現在各種不同的範疇之中。那或許是出於對死亡的本能抗拒,也或許單純受事物終有盡時的戲劇張力所吸引,對於末日的描繪幾乎已經自成一創作類別。以電影創作為例,大概最能淺顯說明人類心底對末日印象的揮之不去。無數電影都圍繞著世界末日的主題展開,創作者為閱聽人設想了各種情境,無論是來臨之前的恐懼、降臨時的生離死別、浩劫之後的世界;並構思了各式各樣的末日可能,諸如隕石、病毒、戰爭、能源耗盡、全球暖化等等天災人禍,又或者天譴、外星生物和僵屍等等奇幻想像。影劇業如此處心積慮地設想消滅人類的方法,說明著這類題材龐大的商機,以及商機背後人類對於末日的關注與恐懼。
因為是虛構,所以觀眾能享受觀影的樂趣,畢竟那是與現實無涉的想像。然而,末日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發生1945年,美國於日本廣島和長崎所投擲的兩顆原子彈,無疑是人類文明最接近末日的體驗。查理‧裴列格里諾(Charles Pellegrino)所著《廣島末班列車:一九四五原爆生還者的真實故事》一書,便試圖以文字忠實呈現這次末日的紀錄。本書作者長期投身於小說和非小說的書寫,特別以一系列涉足古生物、考古學、機器動力學、太空科技等等不同主題的科普書寫廣為人知;同時他也完成五本純小說的創作,並投身相關紀錄片的拍攝,和知名導演詹姆士‧卡麥隆(James Cameron)建立了長期合作的關係。結合人文與科技的寫作歷練,以及對敘事編排的擅長,使得他成為書寫本書的最佳人選。他訪問了數十位親歷廣島原爆的生還者,將他們的回憶與證詞加以整理,以半紀實半小說的筆法,不單描繪了原子彈爆炸的震撼,以及更重要的,那些存活下來的倖存者的見證。通過作者感性、理性兼具的訴說,忠實呈現了原爆之後的世界。

......詳全文

# 【多媒體】 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

本書封面圖 #片名: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
#作者:華天灝導演;林依瑩、張詠喬、蔣顯斌製片
#出版項:臺北市 : CNEX
館藏連結

文/蕭如雅



[內容簡介]
平均年紀超過八十的老人們一起騎車環島,會是甚麼樣的情況? 電影《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用一小時半的影像紀錄了這一切。
每個夢想背後有不同動機,如責任、挑戰自我,以及完成承諾等。不老騎士之一的書法家爺爺,對著鏡頭說「我覺得機會來了,不能錯過!」在這場旅程中與丈夫同行,溫柔婉約的牧師娘則說「平常騎摩托車只有兩條路,一條去教會,一條去買菜。雖然覺得環島很遠,但應該可以試試看。」這些長輩們以約略緊張卻沒有猶豫的心情,用最佳的準備,勇敢地超越現實限制,帶著慢性病、罹癌過的身體,做完想做的事,是此片中令人動容的賣點。這樣的精神也消彌了兒子女兒們勸退的聲浪,反而成為支持的力量,畢竟一生中想做又有機會做得到的事,對老人家是更不容易,也更需要堅持的毅力。
《不老騎士》整片調性逗趣詼諧,輕鬆感人,他們的精神是「一關一關過,安全最重要,做多少算多少。」或許是這些願意冒險犯難的老人家,本身就具備開朗勇敢的特質,才能讓片子感動觀眾,讓人驚奇連連。

......詳全文

【館藏消息】

#

【好站推介】
# Dust Echoes 大地迴聲

網站快照 # 網站連結: http://www.abc.net.au/dustechoes/

整理/諸長瑾

大地迴聲系列短片收集了12個在澳洲北領地阿爾能地Wugularr社區的原住民神話時代故事(dreamtime stories)。這些故事先以音頻記錄,再由澳洲傑出的新秀動畫師以短篇動畫電影詮釋,到世界各地的電影節與動畫節參展,獲得極大的好評。大地迴響網站設立的目的是進一步探討這些美麗的故事,教育並娛樂年輕人,以期他們對身邊豐富的原住民族文化與故事能產生尊重與學習的慾望。

go 好站推介

# National Film and Sound Archive: Indigenous Collection 澳洲國家影片和聲音資料庫:原住民專區

網站快照 # 網站連結: http://www.nfsa.gov.au/collection/indigenous-collection/

整理/諸長瑾

澳洲國家影片和聲音資料庫是國立的視聽檔案單位,在記錄和詮釋澳洲經驗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也積極促進澳洲視聽產業的發展。該機構收集、儲存和保存與澳洲文化有關的視頻和聲音資料,使之能夠普及大眾。
自影片發明早期,澳洲原住民與托雷斯海峽島民一直都是被記錄的對象。1898年,英國人類學家Alfred Cort Haddon在世界上第一部田野調查的影片中,拍攝了托雷斯海峽島民與澳洲大陸原住民的身影。
從銀鹽膠卷、蠟筒式留聲機到數位影像,原住民專區收錄的資料涵括了長達一世紀的視聽技術。

go 好站推介

【原民快訊】
# 重要新聞回顧
# 近期推薦活動

發行單位: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版權所有 Email:ntutiprc@ntu.edu.tw
電話:(02)3366-3776 傳真:(02)3366-3770
地址:10617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