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訂閱本報 | 瀏覽歷史報區 | | |
【白露】九月初八。白露雨,寒露風,較聖過三界公。 【秋分】九月廿三。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欣歌好稻栽。 【諺語】做人著認真,做事著頂真。為人應謙虛誠懇,處事則該謹慎小心。 |
|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日發行 | |
米故事 尋根臺灣好米(六)永遠的DGWG(完結篇) |
|
尋根臺灣好米(六) 永遠的DGWG 青出於藍傳遍世界的IR8 1963年IRRI很成功地把Hank Beachell博士從德州挖角過來,可是「Peta」x「DGWG」雜交的元老Peter Jennings卻也在這個時候另謀高就,所以F2之後的選拔就由Hank一肩扛下。Hank首先就將四分之三呈現高株的F2全部丟棄,留下四分之一呈現半矮株的讓它們結實,得到F3種子。在F3植株,Hank精挑細選了298個單株,每棵單株分別收穫其種子,在F4代各別種成「後裔行」(pedigree rows)。在這一代,Hank再度進行單株選拔,他在第288後裔行的第3株,看到這是他最想要的,系號為「IR8-288-3」。「IR8-288-3」再繁殖出來的F5,就是後來簡稱為「IR8」的原原種。 1966-1968年,亞洲很多地區稻作發生病害,國際米價攀升至十年新高。為了讓人們銘記稻米供應的重要性,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首次將1966年定為「國際水稻年」,正是這一年,IRRI推出了「IR8」品種。「IR8」表現高產、耐肥、適應範圍廣,其表現更超越「臺中在來1號」;它最亮眼的表現是:生長期約120天,比當時菲律賓的秈稻品種提早30-40天,每年可種3季;又在沒有施肥的情況,每公頃產量5噸;若每公頃施氮肥120公斤,則產量可達10噸。在高氮肥之下,株高可達120公分(「DGWG」株高平均77.4公分),但根莖強勁,植株始終都能保持直立。後來「IR8」種子傳遍整個亞洲甚至全世界,因此被譽為「世界稻」,有人就有感而發說:「強健的IR8就像經典的福特T系列皮卡(pickup),幾乎可以去任何地方。」 圖 1 「IR8」和它的雙親 半矮性創造的綠色奇蹟 由於「IR8」高產品種的推廣種植,解決了當時(1966至1968年)之普遍糧荒,也避免了當初曾經預測1972至1973年會發生之糧食危機,對此廣大區域高人口密度國家之糧食供應有莫大貢獻,因此「IR8」被譽為「第一個綠色革命的品種」(the first Green Revolution variety)。IRRI第一任所長Robert Chandler, Jr.,博士就說,「IR8」的成就,有三位持分(credit)相等的大功臣:張德慈從臺灣帶給IRRI價值非凡的「DGWG」半矮性基因、Peter Jennings選擇了正確的母本做了雜交、Hank Beachell在眾多的分離世代的後裔裡慧眼識英雄選到「IR8-288-3」。因為「IR8」的育成,張德慈與IRRI育種同仁在1969年榮獲美國費城約翰史考特獎(John Scott Award)。1988年又榮獲英國蘭克獎基金會(Rank Prize Foundation)所頒予之農藝與營養獎金及獎狀,推崇他們造福開發中國家,在糧食增產上的卓越貢獻。 1970年12月11日 諾貝爾和平獎頒予墨西哥「國際玉米與小麥改良中心」(International Maize and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簡稱CIMMYT)的Norman Borlaug博士,表彰他在1968年之後的「半矮性小麥」綠色革命奇蹟與貢獻;IRRI的張德慈等人在更早兩年—1966年「IR8」綠色革命之貢獻,相較不遑多讓,而竟未受獎,令人不解與扼腕。 其實,「IR8」解決了飢餓問題之後,不免還是要面臨被挑剔它的品質—它的粉質澱粉 (amylose) 含量太高,蒸煮後的米飯乾硬,這也是「臺中在來1號」相同的宿命;聽說曾經就有一位菲國婦女當面嗆Hank Beachell說:「我不喜歡IR8,因為它會“刮”我的喉嚨」(I don't like IR8 because it scratches my throat)。育種家永遠都要接受任何的挑戰,因此Hank和他的育種同仁Gurdev Singh Khush又開始用「IR8」和來自6個國家的13的品種雜交,之後育成更好的「IR36」、「IR72」都帶著來自臺灣的「DGWG」半矮性基因,造福著這個廣大地區的居民,餵養他們免於飢餓。在以「IR72」的基礎,「DGWG」的「孫輩」、「曾孫輩」也將繼續彰顯著這個來自臺灣所特有的「恩賜」。 圖 2 「DGWG」的孫子:IR72 (IR48525-100-1-2) 後記 1. 2008年,法國巴黎CNRS(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語言學家Laurent Sagal博士請我幫他在臺大總圖書館特藏組的「磯 永吉文庫」,查找臺灣山地陸稻「品種」名的相關資料。Sagal博士是南島語系的專家,他認為南島語族都已經會栽培稻米,所以稻米的「品種」名都會隱藏著各族的文化、遷徙及語意學上的意義。臺灣目前山地陸稻「品種」名是經由1865年日本領臺後,對所有重要作物進行普查後整理出來的,日本人用片假名將各族語言的「品種」名拼音記錄下來,臺灣光復後,有人又用漢字將片假名語音轉拼下來,這之間兩次的拼音轉錄,已經失真不少,Sagal博士還是冀望能找到蛛絲馬跡。這是我接觸稻的品種名與遷徙、文化的開始;後來我們參與了南科出土的史前碳化稻米的研究,感覺就更加深切;其次,這也是繼我在臺大農藝系系主任任內,將「磯 永吉文庫」轉贈臺大總圖書館典藏之後,首次再度接觸這部浩瀚且珍貴的資料。當時「磯 永吉文庫」已經整理編目的總計編成1~138輯,特藏組館員說「磯 永吉文庫」經過整理後,還留下有很多散裝不成冊的手稿、報告、書信與文牘,他們在語言與專業都無法勝任,總計收拾了有11盒;我在查找臺灣山地陸稻「品種」名時,在那11盒資料裡看到很多很寶貴的東西,我隨口就跟館員說等我退休以後,我來當義工,幫他們把這些寶貴的資料整理編目。我2010年退休的前、後各旅法一年,期間我在巴黎拜訪過Sagal博士,他也到過我住的城市蒙比列(Montpellier)來看過我,我們總是談著那11盒有趣的資料,這也更堅定我要去整理它的信念。我從法國回來後,總圖特藏組換了一批新面孔,我們原先的淵源就斷線了;反倒是那時候的系主任彭雲明教授,因著投身「磯 永吉小屋」的建物與歷史的活化,跟他們有了新的聯繫,由彭教授的牽線,我終於能信守承諾,開始為總圖特藏組整理那11盒資料。本系列有關「低腳烏尖」的故事,就是受特藏手稿的啟發,在整理工作之餘,就資料所及寫出來的,記在這裡留個紀念,同時也謹向彭教授致最深的敬意與謝意。 2. 我自己是學自然科學的人,專長是遺傳育種,在學術研究也一直責成自我講求試驗證據與邏輯,這領域裡根本無所謂怪力亂神之說。但是回顧在斯土150年的「烏尖」,其短稈天然突變,以及近人的胡兆華大師,他用臺灣古老秈稻品種也成功誘變一模一樣的短稈基因座,然而Hank Beachell博士在美國秈稻卻始終以失敗收場,我無言以對,我只能以虔敬之心,感謝它是一個「恩賜」,正如同1929年末永 仁在「龜治」x「神力」的雜交選出「臺中65號」一樣,前者是發生在臺灣秈稻的天然突變(natural mutation),後者是臺灣稉稻的天然回交(introgression),老天對斯土斯民的厚愛真的很美、很公平。 3. 用資料來講故事,本是言人人殊,我只想在常被學生視為畏途的育種策略、選種理論、技術與程序裡,讓大家體會一點育種家及育種工作的興味與浪漫。果有謬誤濫情之處,純係個人學養不足,無關乎故事中人、事、物(品種)的偉大本質,此還有請讀者方家多多海涵與指正。(全文完) 謝兆樞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磯 永吉小屋團隊 參考資料 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 1906. 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 第一編 普通作物 (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 圖 3 「DGWG」的曾孫會在這個IR72 x IR68537雜交後裔中產生(IRRI新秀育種家Glo Cabuslay博士正在檢查該雜交組合後裔的穗型) |
|
跨世紀的緣分 —記磯小屋志工陳景林思親尋根之旅 2012年秋天的一個週末,我騎著腳踏車前往「磯小屋」作例行性的走動,目的是想瞭解志工服勤的情形。「磯小屋」這棟古蹟是在當年的六月二日正式開放給社區參訪。磯小屋的第一期志工在五月間完成解說教育的訓練,準備要為訪客解說「磯小屋」的建物歷史與蓬萊米之父磯 永吉先生的故事。 自從開放讓民眾參訪後,陸續有不少訪客來懷舊,有些是因為父親曾經在小屋擔任過助理;有些是磯 永吉先生的舊識(楊遜謙先生,前嘉義農事分所水稻研究專家);有些是年長的日籍訪客,童年曾居住在磯小屋附近,而且父親在農試所任職;有些則是臺大農藝系畢業的研究生,就學期間曾經在小屋內進行實驗或是住宿於小屋內。每個週末來小屋走動,都會聽到一些感人的懷舊故事。 最後的一片拼圖 那天是個悠閒的週末,天氣涼爽舒適,然而小屋前出現了一位不尋常的訪客。在我到達小屋時,服勤的志工提到有一位陳老先生拿著尊翁的舊照來詢問,他覺得「磯小屋」很有可能是他父親當年求學時的校舍。經電話聯絡,我跟陳老先生正式見面,地點就在磯小屋的雨天作業室內。其實我對這位陳景林先生並不陌生,我們算是街坊鄰居,過去十餘年間,我經常在復興南路上遇見他,早上八點至九點之間我們兩人經常在人行道交錯而過,他騎著自行車往北(往和平東路的方向),我則步行往南(朝臺大方向)。陳先生戴著圓鏡框眼鏡,騎的是座椅提高的腳踏車,小皮包斜背在肩上。氣宇不凡,看過一次就會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一直以為他是臺大某系所的教授借調至國科會(現改稱為科技部)擔任顧問職務。當天正式見面、互道姓名之後,才逐漸瞭解這座木造小屋是他心中的最後一片拼圖。 十多年來,他走遍了臺大校園裡每一個可能的角落,希望能拼湊出一個世紀前一位年輕人在此求學的足跡,他憑藉的是兒時記憶、母親及兄姊的敘述、鄉親的傳述,還有最珍貴的舊照。那位年輕學子就是陳景林先生的尊翁—陳清源先生。一段尋找父親求學足跡的感人故事於焉展開。 景林先生一邊出示珍藏的舊照,一邊敘述其身世。他出生於臺南市學甲區中洲里,當時是日治末期,由於日本與美國戰爭之故,記憶中,有一天夜裡,父親雇了一部馬車將母親及全家大小送往山區的六甲鄉躲避美軍空襲。他跟父親相處的歲月很短,五歲時父親就因染疾而英年早逝,得年53歲。那次躲空襲可能是跟父親有關的僅有記憶。在成長過程中,透過親人的敘述,他知道父親曾在臺北接受教育,就讀之處就在現在臺大校園附近。 清源先生完成學業之後,回到故鄉臺南縣學甲庄,任職於公所的農業部門。太平洋戰爭末期,糧食短缺,日本政府在各地徵收糧食供應其龐大之軍稰,殖民地的警察經常要求公所職員陪同下鄉,進入每一農戶家裏,四處搜尋存糧。清源先生每每在下鄉的前一天晚上,私下先行下鄉通知鄉親務必妥善貯藏米糧,以免被日警強行徵收。景林先生在成年之後,還不時聽到鄉親提起這段往事,在戰爭末期米糧短缺的艱困年代,此種義行格外感人。景林先生年紀已近八十,追憶父親的心思從未間斷,也肩負全家兄弟姊妹的託付,在臺大農場附近追尋父親的足跡,十多年來,所有的可能性都已經詢問過了,毫無下落。磯小屋似乎是他最終的希望了。但是,當服勤志工與我仔細端詳照片的正反兩面後,這個希望也變得很渺茫了。 臺大校史挖挖挖 景林先生持有的舊照上註明的日期是「大正五年」(1916),是清源先生卒業之前(數日)拍攝的,然而外貌古老的磯小屋是在大正十四年(1925)落成的,距離清源先生畢業的時間已經間隔9年了。而且就我所知在日治時的富田町(今臺北市公館地區)最早正式設立的學校是「總督府農林學校」,那是大正八年(1919)年在總督府頒佈臺灣教育令下設置的。也就是清源先生卒業(1916)後三年才成立的學校。「究竟清源先生受教育之處何在呢?」正當我與志工們陷入沈思之時,感覺到景林先生的心情已經陷入到谷底了。似乎最後的一絲希望,就要化為烏有了。 光復以後,由於政治上的禁忌,大家都避談日治時期的種種往事,年長者尤其忌諱,所以對於日治時期的歷史,一般人都瞭解有限。近年來社會氛圍逐漸轉變,很多年輕學者投入日治時期教育之研究。師範大學吳文星教授曾公開演講「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演講內容提到臺灣教育令頒佈之前的實業教育(職業教育)以及「農事講習生」的教育。清源先生很可能就是當年的講習生。 除了吳文星教授等歷史學者外,臺大農藝系因為與臺北帝大及高等農林的「農學科」有深厚的淵源,因此系上的謝兆樞教師與劉建甫技士對於高等農林的校史《榕畔會史》均有涉獵,尤其劉建甫技士對這份歷史自十年前就投注大量心力與時間去挖掘,對於「農事講習生」的制度,知之甚詳。 當建甫得知景林先生的困境時,他立刻推測清源先生是農事講習所的畢業生,當年的講習所設在總督府的農業試驗所,是一座很有規模而且典雅的西式建築,很可惜在民國66年12月,農試所遷至臺中縣霧峰鄉,此座建物所在地出售給臺灣電力公司,之後遭該公司拆除。這大概是農業教育歷史上最令人扼腕嘆息之事。就實體上來說,清源先生就讀的「學校」(講習所)真的是消失了,但是紀錄仍在。找出此份記錄的過程,建甫展現了鍥而不捨的決心與毅力。半年多以後在2013年3月11日,終於在臺大總圖書館特藏組查出來,清源先生的名字出現在:大正四年(1915)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編印的《農事講習生一覽》,其中的第七章生徒名冊「臺南 陳清源」就在其上。 跨越世紀的緣分 當年的農事講習生制度,規定招收20歲以上的公學校卒業生,當年之學制為:第一年「豫科」(即預科),第二年則進入農科或獸醫等其他學科,農學科修業兩年,獸醫科修業三年。清源先生是大正二年(1913)入學,進入豫科就度,而後在大正五年(1916)農學科卒業。依據當時的學制推測:入學日期一般而言在五月,學期結束日期則在翌年三月。所以我們的推測是:清源先生在1913年5月入學,1914年3月完成豫科的修業,1914年5月正式進入農學科並於1915年3月完成農學科第一年修業,再隔一年在1916年3月完成農學科第二年修業,也就是照片上顯示的「三月七日攝影,卒業證書授與前」,畢業日期可能在三月中或下旬。照片上註明「時年二十三」也顯示了清源先生按照「招生的規定」年滿二十歲方得入學,經過三年畢業時,正是二十三歲。另外清源先生畢業照上的農生正服(農學科學生制服)的右領上有「A」字,表示是「農學科」(Agriculture),左領是「II」(羅馬數字2)表示年級「二」(第二年)。建甫的搜尋確定了清源先生的「求學」身世,同時他也發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跨世紀緣分,那就是連結1916年的清源先生與2012年臺大農藝系磯小屋的緣分。 在同一本《農事講習生一覽》書上,建甫也觀察到清源先生當年的授業教師,發現「磯 永吉」先生的名字出現在第五章「教育部職員」上(此處教育部應該是指農事試驗場的教育部,我們猜測應該就是「教職員部」)。磯 永吉先生在1915年(大正四年)3月,亦即清源先生完成農科第一年學業時,轉任到臺中廳殖產科。清源先生很可能修習過磯 永吉老師的「作物學」課程。就算還未修習過「作物學」,也已經在入學後跟磯 永吉老師相處兩年了,磯 永吉老師在清源先生入學(1913)前一年來臺(1912),任職於農試所擔任技手職務,兩年以後升成技師。這是我們當初完全沒有預料到的美好緣分,就是「陳清源--磯 永吉--臺大農藝系」的跨世紀緣分。在2013年的3月,景林先生終於完成他多年來的心願,飛奔回到臺南故鄉告知家人「尋根」的美滿結局。 景林先生感念父親陳清源先生與臺大農藝系的緣分,於2013年9月正式申請加入臺大農藝系的磯小屋解說志工,跟磯 永吉學會的伙伴們共同努力,致力於磯小屋的古蹟活化工作。今年(2014年)4月24日舉辦的「米壽慶」,是慶祝蓬萊米命名88週年紀念活動,磯 永吉學會及臺大農藝學系共同將「臺灣水稻自明清以來的發展史」呈獻給社會大眾,當然也包含清源先生與磯 永吉老師,以資紀念這段跨世紀的美好緣分。 後記 景林先生常聽到家人提到其父清源先生在生前與同鄉吳三連先生是好友,年齡相近,經常相聚,情誼深厚,並且在事業上也相互鼓勵。家人也常提起清源先生發揮所學,種植成功各式各樣的外國引進水果與農作物。更值得稱道的是清源先生善於理財,生前購置不少田地與山林,雖然不幸早逝,所遺留之產業仍足夠讓全家衣食無憂。景林先生常想,上天若能多賜予天年,清源先生或能成就一番事業,對臺南學甲鄉親及臺灣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為了有效結合社會上的有志人士,共同努力「活化」系上的古蹟建物「磯小屋」,成立了「磯 永吉學會」作為一個平臺,目前學會的成員包含:系上師生、志工、陽明山竹子湖社區的朋友、大安區溫州社區的朋友等。景林先生已於2014年4月26日申請加入磯 永吉學會成為正式會員,繼續與臺大農藝系結緣。 彭雲明 / 磯 永吉學會秘書長 圖 4 陳清源先生於1916年3月畢業前的照片,左右襟章上各有「A」與「II」的標示,分別表示「農科」與「二年級」。 圖 5 陳清源先生(右邊坐在椅子上)與同學合照 圖 6 陳清源先生(位於中間)與同學之合照,合照之同學很可能是清源先生的臺南同鄉謝金獅與謝祺麟。 圖 7 陳清源先生的名字(農科第一學年)出現在生徒名冊上右半邊,農科第一學年學生名錄設籍在臺南者一共有三位,其中兩位謝金獅與謝祺麟可能是出現在與清源先生留影的照片上同學。 圖 8 磯 永吉先生(當時已經由技手升等成為技師 ),其姓名出現在第五章教育部職員名錄上,倒數第二列右起第8位。 圖 9 陳清源的學籍紀錄在此冊內—農事講習生一覽(1915年)。資料摘自於《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要覽》,存於臺大總舘五樓冊藏組,編號為430.933, 4035-2,出版者為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於1915年3月20日發行,由台灣日日新報社印刷。 圖10 陳景林先生在磯小屋米壽慶時留影(2014年4月24日),距離陳清源先生1913年5月入學已經超過一世紀。 圖11 農業試驗所的原址在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圖為臺灣光復後所拍攝。 農業試驗所創立於1895年,初稱為試作場,場址設於臺北的文武町。1921年農事試驗場合併於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之農業部。1932年糖業科獨立改為糖業試驗所。1939年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裁撤,其農業部改組為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1945年臺灣光復,改稱為臺灣省農業試驗所,隸屬於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7年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制為臺灣省政府,農試所直隸屬臺灣省政府。1949年臺灣省政府改組,農業試驗所改隸農林廳,各試驗支所改稱為試驗分所。1977年農業試驗所正式完成搬遷,至現址臺中市霧峰區辦公。1999年因精省之故,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亦更名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資料來源:《耕耘臺灣‧農業大世紀》,201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出版 ) 圖12 這是1978年出版的《榕畔會史》第一頁上的照片,左方之大王椰子樹之高度顯示已經種植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了,很有可能是1978年之前為了編輯該書而拍攝的。《榕畔會史》可說是高等農林的完整校史。 圖13 這是1978年出版的《榕畔會史》書中第24頁的卒業紀念照。1926年3月24日高等農林第二屆畢業生與教師的合照。從照片上的人物與建物的比率即可感覺該建物規模之宏偉氣派。這張照片距離陳清源先生畢業(1916年3月)已經10年。 |
|
嘉南大圳的三年輪作給水法 嘉南大圳為臺灣日治時期最重要水利工程之一,由總督府工程師八田與一設計。1920年9月開始興建,1930年4月竣工,灌溉區域涵蓋今雲林、嘉義、臺南、高雄等縣市,完工後實際灌溉面積達到136,000甲。 然而在興建之初的調查結果中,八田技師就已經了解到僅利用官佃溪(今官田溪)築造的烏山頭水庫及濁水溪的水源,實際能完成充分供水的面積也無法超過70,000甲,為了有效增加供水面積,同時對不良土地進行改良,採用輪作制度進行分區供水勢在必行。 其實行方式是以「嘉南大圳組合」為核心,首先把150,000甲農地分成三大區,然後各大區再分成各150甲的小區,小區再切為50甲的小組合,管理水圳以三年為一循環依次針對三個大區輪流供水。當年度輪為米作區就提供連續灌溉、輪到蔗作區僅在初期灌溉、輪到雜作區則不供水,僅靠雨水種植甘藷、雜作(小麥、大豆、落花生、陸稻、胡麻等)或綠肥。
圖14 三年輪作概要(東海林 稔、財津 亮藏。1933。嘉南大圳の通水後に於ける土地利用狀況に關する考察) 在推行之初,因米價高漲,殖民政府亦曾擔憂農民並不依循供水情況種植作物,然而據1934年8月嘉南大圳組合之調查,蔗作、稻作、雜作區面積各約43,000餘甲,其中,蔗作區的甘蔗、稻米、雜作面積比例為53%、10.4%、36.6%,稻作區的甘蔗、稻米、雜作面積比例為8.8%、78.4%、12.8%,雜作區的甘蔗、稻米、雜作面積比例為19%、12.2%、68.8%。顯示輪作制度之實施似較預期順利。 嘉南大圳落成通水後,灌溉區內土地生產力迅速提升。以臺南州的稻米生產為例,1923年僅48萬石,為五州中最少者,1934年增為197萬石,遙遙領先各州,而居全臺之冠。 劉建甫 / 磯 永吉學會理事 |
|
水稻育種發展之省思(二) 多樣化水稻育種 國內稻米育種宜針對多樣化或多用途來進行開發:1. 稻米副產物的利用;2. 傳統米食原料及產品配方開發;3. 保健養生食品的開發;4. 美容保養品的研發等四方向。即利用多樣化稻米原料為基礎,開發具有市場區隔的高競爭力產品。 透過化學誘變技術,國內近年來已選育出黃米、巨胚米、低蛋白質、半糯米和香米等富含各種機能的新水稻品種,而且進展神速。本文介紹多樣化水稻育種及加工產品的開發,期能引起國內稻作學者及專家的關注,再創臺灣稻米產業的春天。 誘變育種 成果豐碩 不同形質或特性的種源是多樣化水稻育種的基礎,而造成水稻變異主要區分為自然及人為兩種方式,其中除自然變異外,誘變為增加遺傳變異的常用方法之一,近年來國內已以疊氮化鈉、EMS及NMU等創育晚熟、葉綠體、黃葉、各類短稈、短穗、不稔等突變株,而於晚期世代胚乳突變體篩選則選獲黃米、巨胚米、低心腹白、低直鏈澱粉(半糯性)、大心白、低蛋白質(5%)、食味口感佳、糯稻香米及紫香米等各式突變體,顯示化學誘變劑在誘發多樣化水稻上具有相當的效果,可經此開發水稻新形態特性,各類多用途米種類及利用分述如下: 1. 黃米 在利用疊氮化鈉誘變臺農67號的試驗中,選育出精米外觀呈淡黃色材料,類似國外黃金米表現形態,但有別於基因改造水稻。目前已申請品種權並命名為臺農76號,主要係脫氫酶酵素發生功能改變,使得米粒成分代謝物質等發生變化,造成黃色物質累積,而經追蹤發現在黃酮類物質、維他命E及呋喃類等環狀結構物質含量有明顯提高現象,尤其米糠中之維生素E 、A、K1、B1及B2、葉酸 、灰分、粗脂肪、粗纖維、游離胺基酸組成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等均較原親本臺農67號高,而β-胡蘿蔔素含量亦較臺農67號高1.7倍,所以未來在保健機能米的應用具有相當高的應用潛力。 2. 巨胚米 由於巨胚米胚芽較一般水稻品種大2-3倍,營養價值相當高,不但可做為胚芽米利用,亦可供嬰兒食品、營養補充劑、發芽米及化妝品原料利用。國內目前利用香米品種臺農72號授精卵誘變,結果成功培育出巨胚米-臺農78號,該品種具優良的芋頭香味,並因胚基因變異,使糙米胚部大小較親本大3-5倍 ,而經分析米糠營養成分結果發現在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質、粗纖維、礦物元素 (鈉、鉀、鈣、鎂、鐵、鋅、磷、氯、錳)、維生素A、B1、B12、E、游離胺基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上均較高營養紫米高,顯示巨胚米之營養價值相當優越。 3. 低蛋白米 稻米粗蛋白質含量愈高,其米飯口感會愈硬,使得食味品質變差,而低蛋白質品種-臺農82號由於蛋白質含量低,米飯相當軟且食味優良,品質可與日本越光米競爭,發展成高優質的優質米品種的潛力相當雄厚,且因低蛋白特性之原料釀製高級優質的鮮飲白酒亦有不錯的效益 ,市場商機值得期待。 4. 酒米 酒米須具備米粒大、心白發生情形高、蛋白質含量低、吸水性高、蒸飯時消化性好等特點。然目前國產的清酒用米大都來自一般栽培品種生產,故使得清酒的品質無法大幅躍升,而化學誘變之突變系具酒米的特徵,可供國內釀造清酒時之酒米原料,對於提升國產清酒的品質及口感助益將十分宏大。 5. 香米 國產香米品種主要為桃園3號、臺農71號(益全香米)、臺農72號、臺農74號、高雄147號、臺中194號、臺農79號、臺農秈20號及臺農秈22號等栽培品種,前五個品種偏向芋頭香氣,而後四種則有清香、濃香及米飯香氣等不同感受;然目前香米生產因氣候因素 (溫度高) 及重氮肥的使用,致使生產之米粒香氣相當不穩定,也造成品質及市場銷售上之困擾;而臺農秈20及臺農秈22號之香氣濃郁,在一期作栽培時,其大都仍維持不錯之香氣,故未來在香氣品種的開發上,可考量以多次的回交方式將香味導入稉型中,再以香氣檢定進行回交後代之前景選拔,並以分子標幟輔助進行背景選拔,如此便可快速開發出香米新品種,提供國產香米的栽培利用。 6. 紫香米 突變選育之紫香米具有濃郁之芋頭香味,產量相當高,紫色種皮特性穩定且分布均勻,營養成分高。米粒種皮主要含有cyanisin與peonidin等兩種花青素成分,同時富含鈉、鉀、鈣、鐵、氯、銅、錳等礦物元素,而維生素A、E、總多元酚及葉酸等營養成分,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也遠高於一般長糯米;故紫香米未來在米飯、米餅、紫米酒及色素劑等用途上具有相當大的揮灑空間,是具高度且多樣應用價值大的好材料。 7. 半糯米 國內在自然養生食材的需求下,以糙米飯為主食的形式已漸漸普遍。一般市售蓬萊米的直鏈澱粉含量介於15-20%、然因糙米飯硬度大,使得推廣利用上受到限制。而半糯米突變體直鏈澱粉含量介於5-10%,可降低糙米飯硬度的缺點,提升國產糙米之銷售及消費,且因半糯米具極低直鏈澱粉含量特性,十分適用於米菓及冷凍加工米飯利用,特別是製成米菓產品的膨化性佳,相對降低原料成本,故其具有米新形態利用上的潛能。 8. 糯米 糯稻主要用於傳統糕點、飯糰、湯圓、粽子及釀酒等用途,而此特性之突變體為臺稉8號背景,因此耐重肥且高產,將來可取代國內中晚熟糯稻品種,增加生產糯稻農民之收益。
圖15 以誘變育種育成之八個不同用途的稻米 分子標幟 輔助育種 分子育種利用分子標幟輔助育種等方法克服了傳統育種所遭遇之瓶頸,包括1. 針對基因來進行選拔,選拔結果較為準確且有效;2. 可在幼苗時期便以分子標幟準確選拔減少田間種植數目及後期材料農藝性狀檢定的人力及物力的投入;3. 不需特定環境設置及病害接種的所需費用;4. 可同對多個性狀同時做選拔的動作。而機能米由於機能成分易受環境影響含量表現,其成分含量的分析亦需投入可觀的設備、人力及物力,故利用分子標幟輔助選拔的優點,將可以解決機能米傳統育種所可能遭遇到的問題,快速選育出符合人健康需求之新品種。 國內分子標幟輔助機能米之選育起步較晚,主要是控制機能米成分的相關基因及研究較缺乏,無法利用分子標幟直接進行特性之選拔,然近年來有關黃米控制基因gr1與巨胚基因ge2等已完成基因圖譜定位選殖,而透過分子標幟輔助已迅速將gr1及ge2轉移至紫香糯米嘉農育922401號,目前已成功培育出帶有巨胚特性之紫香糯米品系,其品系農藝特性與原親本相近,具有高產、花青素含量高、濃郁芋頭米等優良特色,預計短期內可完成命名並移轉國內農民、廠商栽培利用;至於帶有黃米gr1和巨胚ge2富含多重保健機能功效之紫香糯米,亦完成三次回交的選拔,且選育之品系亦已證實帶有此二個基因,待純化繁殖完成後,將可開創出有色機能米的新契機。 圖16 分子標幟輔助機能米之育成 育種策略 攸關成敗 國內水稻新品種發展一般多係透過雜交育種或回交育種達成,一個新品種的育成通常需時7-10年以上,是一相當辛苦的研究領域,且達成育種目標需投入相當多的人力及物力等資源,如何透過策略擬定,以有效率的流程操作,為攸關育種成敗的主要關鍵,多樣化水稻育種流程如圖17所示。 圖17 多樣化水稻育種流程圖 提升研發 對抗暖化 國產稻米具有質優與高產的優點,然隨著人民生活水準日漸提升,除口感、優質及安全外,還要具有養生保健功能,這將會是未來水稻育種的重點之一。此外,低GI水稻、高鐵及高鋅水稻、高可溶性纖維水稻、冷凍米飯專用稻、高抗性澱粉水稻、飼料專用稻等,可針對這些市場需求特性,進行新種原的開發,調節國產稻米市場供需壓力。 因應未來全球暖化所造成之糧食衝擊,目前更應針對耐鹽、抗旱、耐寒、抗稻熱病、抗白葉枯病及抗褐飛蝨等逆境特性,搭配機能米特性,進行相關基因或特性的堆疊工作,有計畫培育出臺灣自己的核心親本種原,逐步改良主要栽培稻,尤其是秈稻,它是未來全球暖化下臺灣可能必須發展的品種。 林彥蓉 /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系教授 |
|
磯 永吉—1945年之後幽微的心境(四之一) 國破山河在 局勢丕變 磯 永吉教授一生的著作等身,包括典藏在臺大圖書館的「磯 永吉文庫」在內,絕大部分都是他在「臺北帝國大學熱帶農學第三講座」主任教授任內所完成的。此其中,有一本專書是研究臺灣稻作所不能忽略的 ─ 它兼治了臺灣水稻栽培技術以及稻作發展史 ─ 那就是他在1944 (昭和19年) 3月15日由 「臺灣農會」發行的《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演》。全書415頁,外加圖解29頁。該書扉頁有磯 永吉在出書前一年12月20日寫就的「序」─ 序言裡說,這是他長年在臺灣各地演講所寫就的參考資料 (或講義),很多都已散佚不全,而回頭要求者眾,於是他就利用公餘的時間,慢慢回想寫成。他自謙因記憶所及,興之所至增增補補,所以顯得雜亂無章,僅就臺灣及作為比對的「南方」(含越南、菲律賓等地區) 稻作,抒發己見而已。 其實,這些都是作者過謙之詞,全書共計二十講,涵蓋種子、選種、耕種與育種相關現象的應用、蓬萊米的由來、南方稻作、耕種技術、灌溉、除草、病蟲害、田間管理、收穫與調製、壓稻技術及收量檢討;附錄則含性狀調查標準、裡作、糊仔栽培、耕鋤與農具,外加圖解等。綜觀全書內容,非但不是如其所謙稱的雜亂無章,而是顯見其自成體系,尤其是在臺灣本地的稻作與其發展。 耐人尋味的是在這本堪稱經典之作出版後八個月零七天,他又預寫了另一篇序言。 圖18 《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演》(磯 永吉1944) 這一篇新的序言開宗明義說,要為甫出版的《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演》再作增補。除此之外,新序與原序行文內容大同小異,甚至連作者自謙之詞都沒有任何變動。新序中「小異」的敘述出現在中間的地方,磯 永吉說他與臺灣農業及農民接觸30餘年,他對臺灣特有的稻作有很多自己融匯而來的經驗與觀點。但只因為這樣,他就如此急於在原書甫出版八個月後的當下,要再來「增補」原書嗎? 我們就從新序寫就的時間談起—1944年11月23日。 其實在這個相同的時間點上,當時日本人所謂的「大東亞戰爭」(日語:だいとうあせんそう。乃日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參戰遠東和太平洋戰場的戰爭總稱,涵括東亞、南洋的日中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在情勢上已有很大的轉變。1944年7月美軍可以直接對日本本土發起空襲之後,日本政府對於透過談判方式來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想法開始有所重視。到了1944年11月美軍開始也針對日本本州的工業地區展開大規模戰略轟炸時,日本全國的經濟已出現瓦解的跡象,這些軍事行動也確實迫使日本對於煤、鐵、鋼、橡膠和其他重要物資的生產量只剩下戰爭爆發前的一部分。誠如後來解密的日本天皇當時的談話: 「有人告訴我說,我們製造鐵鍬的鐵是從敵人投下的炸彈爆炸過後的碎片製成的。這再度證實了我的認知,我們不再有能力繼續打這場戰爭。」 這時候普遍浮現在日本人心中的莫過於剛好在一年前 (1943) 11月22日至26日的開羅會議以及隨後所發表的﹝開羅宣言﹞。依照這個宣言內容,日本必須重新調整到1894年時的領土範圍,而「大日本帝國」戰爭爆發前所統治的朝鮮與臺灣、以及戰爭期間佔領的土地皆被剝奪。同時也限制日本主權僅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以及其他由同盟國所決定的小島嶼。 磯 永吉1911年畢業於東北帝國大學農科 (1918年改制為北海道帝國大學,1947年更名為北海道大學),1912年就來到臺灣。1944年11月23日的當下恰好來臺32年,大學畢業後的平生志業都在臺灣,如果按照﹝開羅宣言﹞,戰事結束他就必須回去日本,一切重新開始。上一版的《增補水稻耕種法講演》原是因應廣大讀者索取,憑記憶增補寫成,如今情勢丕變,30餘年功力豈容付諸東流?那麼「名山」之作又豈能蹉跎?只是新序寫就之際已是戎馬倥傯之時,情勢江河日下,接下來的就不是一個讀書人學者專家所能掌控的局面了,他萬萬沒想到,等到他真的能如新序所言,提筆為「名山」之作增補時,已身不由己、恍如隔世了。 圖19 1944 (昭和19年) 11月23日—《增補 水稻耕種法講演》(磯 永吉1944) 出版後八個月零七天,他又預寫了另一篇序言。(磯 永吉真跡)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杜甫 1945年8月14日日本戰敗投降,所有降後處理均按以﹝開羅宣言﹞為基礎的﹝波茨坦公告﹞行之,公告中的第八條就是重申﹝開羅宣言﹞中的諸內容應被履行,並且日本的主權必須被限制在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以及其他由同盟國所決定的小島嶼。所有居住海外的軍人與平民被遣返日本已勢在必行。當時的「臺北帝國大學」也隨之在11月15日被接收與改組。 時任教育部長的是由中央研究院院長朱家驊兼任,他指定剛由浙江大學轉任中央研究院植物所所長的羅宗洛負責組團來到臺灣,進行易手接管「臺北帝國大學」。羅宗洛留日13年,是極為恰當的「知日派」擔綱人選,他與教育部長達成的接收最高原則是:「完整接收、避免損失、立即籌備復課、可暫留日籍教師、暫時一仍舊慣」,以期辦成「與北大、清華、浙大、中大並列的著名大學」。完成接收後,1946年1月正式易名為「國立臺灣大學」,由教育部接管,並發布羅宗洛為第一任校長。磯 永吉跟其他農學部16位教授按照接收時的「最高原則」暫被留用,繼續服務於改組後的臺大農藝系。 兵荒馬亂、人心惶惶的局勢逐漸底定,大家都在改朝換代的生疏中摸索著新的生活步調。在此之前,難有個人的思維,磯 永吉提筆為他心目中新版的「名山」之作進行增補寫作約略就在此時。後來羅宗洛拒不續任臺大校長,返回內地,他在公開演講中,特別稱讚介紹他在臺大農藝系的北海道學弟磯 永吉在蓬萊米改良研究的輝煌成就。 1947年2月發生二二八事件之後,政府對留用日人的疑慮加深以及美軍方面一再的堅持,先前被留用的日籍教授也終致遣返的命運,磯 永吉卻因「特殊的際遇」,仍被繼續留用。晚近在塵封的檔案重現的一紙無題隨筆顯示,磯 永吉看著同儕陸續返鄉,國破山河在,同儕終究逆勢歸去;於他,卻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他只能遙遙無期地等待,除了隨筆裡面所說,他必須「聽命」窮於周旋在省政府的顧問工作與當時臺大農學院初期的混沌人事,那麼「名山」之作就是他最佳的棲身之處了。(待續) 圖20 從晚近出現的一紙磯 永吉無題隨筆,當時他看著同儕陸續逆勢返鄉,國破山河在,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我們約略可以體會他的心緒。(磯 永吉真跡) 謝兆樞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磯 永吉小屋團隊 |
|
年度志工會議 8月24日上午9:30於臺灣大學農藝學系農藝舘舉行磯小屋志工隊之志工會議,會議由志工隊長陳瓊娥主持,於11:30左右結束並用餐,出席人數一共29位,另有28位請假。詳細情形請參閱志工會議記錄。 年度祭祀活動 8月24日亦舉行祭拜活動,上午8:00祭拜天公、下午1:00-2:00祭拜地基祖與好兄弟。志工會議後,大部分志工參加祭拜地基祖與好兄弟之祭拜活動。 米講堂系列講座 野生稻傳奇 主講:李長沛博士 (農試所助理研究員) 野生稻與現今之栽培稻外觀大不相同,臺灣本土的野生紅鬚稻又稱為「鬼」稻,這個「鬼」字就充分反應出先民眼中野生稻的神奇性。究竟野生稻與現今栽培稻有何血緣關係?為何現代的水稻育種家還保存野生稻的種原? 請您來聽聽李博士的野生稻傳奇故事。 活動採線上報名,報名網頁:請點此進入 報名截止時間:2014年9月25日
從米粉的名實爭議看臺灣農業發展困境 主講:汪文豪(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 2013年1月,上下游新聞記者汪文豪揭發這一場臺灣米粉沒有米的真相 ,一連串的追蹤報導,也使他與同為獨立記者的林慧貞獲得2013年卓越新聞調查報導獎。 米粉是臺灣人最常食用的米製加工品,但曾幾何時,米粉的主成分竟已逐漸代換成玉米澱粉,其原因究竟為何?又對臺灣稻米生產造成什麼樣的衝擊?對消費者健康又有什麼影響? 磯永吉學會米講堂,特別邀請到揭露這個真相的關鍵人物,上下游新聞市集汪文豪先生,一同與我們分享這個引起社會大眾與政府單位強烈關注的食品安全議題。 活動採線上報名,報名網頁:請點此進入 報名截止時間:2014年10月9日 |
|
4月24日「米壽慶」之慶典花費及「磯小屋古蹟活化工程」支出一共是714,702元,其中399,415元是由臺大農藝系系友會所募得之款項支付,其餘的315,287元則由磯永吉學會支付。在此謹對臺大農藝學系系友及磯永吉學會會友表達感謝之意。上述兩項支出之細部項目請參閱詳細之支出說明及附錄。 8月13日上午10:30校規會(臺大校園規劃委員會)帶領金光浴建築師來磯小屋勘查並來瞭解磯小屋之現況,以作為往後修繕之依據。 8月14日下午2:00校規會在校史館2樓召開校園博物館群之會議,由楊泮池校長主持。決議成立相關之基金會作為募款之運作平台,另外決定建構具體而微之總博物館。未來各舘(包含磯小屋)與總舘之間關係之定位與相互之連結仍待規劃及落實。學會參加此會議者為:郭華仁(理事長)、劉建甫(理事)及彭雲明(秘書長)。 8月20日上午,本會成員:邢玉玫、謝兆樞、魏敏智、彭雲明前往陽明山參與在陽管處舉行計畫之期末審查會議,當天之計畫成果驗收圓滿結束。本學會在邢玉玫、謝兆樞及魏敏智三位會員在四個月的努力下已經完成執行陽管處委託之翻譯計畫:《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一書之翻譯案。 8月30日(星期六)下午1:30日本朝日電視台「食彩の王国」前來磯小屋拍攝取材,介紹臺灣米的故事。 9月17日(星期三)下午,日本九州福岡地區的「RKB每日放送」(Radio Kyushu Broadcasting),派遣採訪員前來磯小屋採訪。採訪者為阿佐部伸一先生以及一位隨行的臺籍翻譯員,採訪主題是關於九州地區與臺灣有連結的人,來磯小屋的目的是想詢問日治時期的前臺中改良場末永 仁場長的事蹟。他們在前一天也採訪了臺中場的許志聖博士,在採訪磯小屋之後,也將採訪前臺中場場長謝順景博士。 彭雲明 / 磯 永吉學會秘書長
|
|
|
|
磯小屋米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磯永吉學會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TEL:(02)33664754 |